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还看今朝 > 第七第五十章 无言

还看今朝 第七第五十章 无言

作者:瑞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3:38:11 来源:小说旗

见杜国建不作声,冯士章也不为己甚,好歹也是搭档,杜国建的心胸虽然狭窄了点儿,但是总的来说在其他工作上还是比较支持配合自己的。

“还是得和老阴说说,咱们年龄都比对方大一大把,得有点儿心胸气度,再说了,沙正阳能走上这个岗位,自然有其可取之处,听说他在中央大型企业工委工作期间也颇得中央领导对其工作的首肯。”冯士章慢慢的道:“我们宛州这几年看似繁花着锦,但内里的瓤子,你我恐怕比谁都清楚,大好局面之下也有隐忧,这一轮省里的新兴战略产业和重点行业的关键核心产业的摸底,其实并不完全只是着眼于所提到的这两块,省里也还存着对整个汉东经济板块的一个产业布局在里边。”

杜国建吃了一惊,他也是省里下来的干部,照理说消息一样很灵通,但是却没有听说这一点,犹疑了一下:“那意思是说我们宛州作为汉东地区的中心城市,省委省政府对我们的发展仍然不太满意?”

“要说我们发展速度不算慢了,但是距离省委省政府的期望值肯定还有差距。”

冯士章内心也还是有些憋屈,虽然林春鸣时代把经济增速提得太高,这后续GDP总量基数起来了,还要保持那么高的增速,哪有那么简单?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站着说话不腰疼,宛州这么大一个盘子,每年要想保持高增速,除开政府在固定资产投资要保持高增速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在招商引资上做好文章。

宛州这几年经济增速一直保持高增长,很大程度得益于前两年招商引资取得的丰硕成果,前期储备的项目陆续投产,尤其是像几个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如华泰空调、飞利浦电子(机芯))、三洋微电子、百事食品、辛普劳冷链食品等项目陆续投产,加上东峡也陆续引入了几个生物医药项目,这直接导致了整个宛州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前宛州呈现出来的态势就是真阳、东峡、经开区三家独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很是让人心喜。

冯士章对夏侯通的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有意让其出任副市长,目前也正在向省里推荐,估计问题不是很大。

当然大好局面之下并非没有隐忧,一来这一年多来,宛州招商引资没有能够取得较大的效果,尤其是对大项目的引进上没有战果,这直接表现在今年的经济增速出现了下滑态势,二来除开真阳、东峡和经开区外,其他区县的表现就真的不能让人满意了。

宛州是千万人口大市,光靠三个区县的经济增长拉动始终是有限的,冯士章也清楚要指望每个县都能拿出耀眼夺目的成绩来不现实,但是你好歹也再蹦出来几个让自己可心的区县来啊。

像宛阳和龙陵,像香城和裕城,还有山都,这些县份都是人口大县,资源和区位也不算差,只要有那么一两个能够像前几年的真阳那样,或者能达到真阳的一半表现,自己也不至于这么成天看着涪岗和昭阳乃至通河的经济数据心急如焚了。

杜国建沉吟着道:“省发计委这一次下来的意图如果如冯书记你说的那样可能还有着对未来整个汉东地区的经济布局考量的话,那还真需要认真对待,不过我了解到好像省发计委内部好像还没有对沙正阳的工作分工拿出明确意见?”

冯士章略感诧异的看了一眼杜国建,这个家伙居然连这种细节都做了了解,看样子沙正阳担任省发计委副主任让很多人都心神不宁啊。

他也有些好笑,至于么?再怎么说,大家也都是为了工作,自己对沙正阳的一些风格做派不太认可,但是并不代表自己不认可对方的本事,并不代表自己就要给人家的工作设绊子制造障碍,那太蠢了,也太低级了,误人误己。

“是么?我倒是没有注意这个。”冯士章想了想道:“也许这更说明发计委里边或者省里对其的重视吧,我倒是觉得他这一趟来是有深层次意思的,前两天李书记也打了电话给我,谈到了我们宛州产业的发展导向,鼓励我们要在培育优势产业上做好文章,可是如何来做好优势产业的培育,这是一道大题啊。”

杜国建也点头认同,“家电和电子产业,加上食品和医药产业,从目前来看,算是我们宛州的四大支柱产业,但是每一项产业都有弱点短板,家电产业大而不强,电子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性的产业链,食品产业倒是颇有看点,但范围局限在真阳和经开区,其他区县没有在这方面表现出成绩来,而照理说这应该是门槛最低的产业,也是最宜发展成形的产业,至于医药产业,和食品产业类似,只在东峡,其他区县根本没有看点。”

“归根结底,还是产业发展的极不平衡,周书记和王高官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就一直在提到这一点,全省如此,而我们宛州简直就是全省的一个缩影,甚至更有甚之!”冯士章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所以这一次省发计委下来,如果真的在这方面有规划,我们要力求获得先手,希望能够让我们宛州一些条件具备的区县在产业布局上获得省里的支持。”

杜国建点了点头,又想了想:“要不,我这个时候去东峡?”

冯士章迟疑了一下,这个时候再赶过去,都是饭点儿了,似乎有点儿夸张,但是转念一想,这也是一个态度:“好,那就辛苦你跑一趟了。”

********

韩青松接到电话时,调研汇报已经结束,这个时候杜市长要赶过来,的确有点儿意外,不过既然打了电话要来,韩青松当然要等候着。

“沙主任,明市长,杜市长打来电话,他正在从市里往东峡赶,估计一个小时之后差不多就能到,要不我们把晚饭饭点时间往后搁一搁,沙主任您也走了一年多了,也没怎么回来,晓伟主任也是您的老下属,这一次你第一站就到我们东峡,正好也有很多对于我们未来的产业规划要探讨,咱们就利用这一个多小时的空闲,请您多给咱们指导指导,好不好?”

韩青松的口才其实原来不算好,但是当了县长之后他就一直力图改变自己这个弱点,为此也专门花了一些心思练口才。

王士渠担任书记,他就已经是县长,结果王士渠走了,县委I书记没轮上他,郑国忠来了,郑国忠在这呆的时间也不长,又走了,总算是轮到他了,即便是这样,郑国忠离开了两个多月,他的县委I书记任命一直没下来,弄得人心惶惶,好在最终还是他接任了县委I书记。

郑国忠虽然走了,但是曲晓伟却仍然担任县委办主任没有变化,一来曲晓伟和郑国忠、韩青松二人关系都处得不错,二来曲晓伟的协调能力和个人素质都摆在那里,韩青松也很看得上,所以曲晓伟仍然担任县委办主任。

明永昌也笑了起来,“正阳主任,老韩说的没错,你在宛州也工作了好几年,再怎么感情都有几分吧?多少也要看顾一下我们宛州,东峡是咱们宛州经济最发达的区县之一,也是顶梁柱,但你刚才也提到了东峡的经济结构比简单一,医药产业一家独大,怎么来改变这个现象,东峡县委县政府和宛州市委市政府也一直考虑,我感觉你这一次来,心里肯定是有些路数的,怎么样,好好给我们东峡的产业经济把把脉,开个方子,怎么来更好的把东峡经济做大做强,你不会让我们失望而回吧?杜市长也是专门过来,目的估计也是一样,……”

“明市长,韩书记,你们二位也太过誉了,宛州的发展有目共睹,把脉开方子这种事情我可不敢,但大家在一起探讨一下未来发展的路径,我乐于向两位介绍一下目前中央的一些动向,和省里的一些考虑。”沙正阳也没想到杜国建要来,不过来不来对他影响都不大,他也不太在意,“宛州的经济结构这几年调整还是起到了一些效果,家电和电子产业以及食品产业都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同时也还有一些其他的新兴产业在宛州市里落足,扬长避短和取长补短,比较优势和平衡发展,很多问题你很难一句话就能拍板断言,还得要根据实际情况来。”

“以东峡为例,医药产业毫无疑问是主导产业,另外一些为东峡支柱产业也就是医药产业提供配套和原料药生产的产业,有没有形成更大更好规模?”沙正阳问道:“东峡医药产业看似红火,但是在研发上我注意到,投入仍然不够,绝对值和所占比例上都居于下列,在医药产业这一块上,大家都清楚,如果没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药方药剂产品,你真的很难和哪些跨国巨头们打战场硬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