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还看今朝 > 第七第一百三十五章 都在成长(续)

还看今朝 第七第一百三十五章 都在成长(续)

作者:瑞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3:38:11 来源:小说旗

从省发计委走回石油小区要半个小时,沙正阳平常也并不经常步行走这么远。

石油小区的房子已经确定要交回给长河集团了,不是长河集团的人,自然就不可能再占长河集团的便宜,沙正阳也没这个习惯。

不过要等到发计委也就是省里统一修的这一批房子起来时日尚早,预计要到2001年才能住得上。

好在在这件事情上大家都关心也关注,所以效率也空前的高,地块一划定,就立即启动建设,所有审批手续都是以超乎寻常的速度进行,也由此可见,关乎到自身利益的时候,那么原本都是丁是丁卯是卯的一切条条框框都可以变得无比润滑。

沙正阳当然也不可能一直住在石油小区,不过临时借住一下肯定是没问题,沙正阳也打算在五一之前搬出石油小区。

只是自己居然没钱买房子,这对于一个重生人士来说,怎么看都觉得滑稽。

自己没有钱,并不代表自己不能支配钱,这不是指公家的钱,而是家里人的钱,或者朋友的钱。

沙正刚已经在汉都买了一套房子,就在汉湖边上,真正的豪宅别墅,四百多平米,在汉都市房价平均也就在1000元上下的时候,1480元每平的汉湖丽景创下了天价,而四百多平米也不过就是六十多万元,对于已经跻身燕京富人阶层的沙正刚来说还真不算啥了。

同样在沙正阳的支持下,沙父沙母也在汉都买了一套房,纯粹是自个儿积攒的钱,一百三十多平,1180元每平的丽棠花园,一楼,加上装修要二十万,这对于小有积攒的沙父沙母来说也不算是一个小数目,但是去也负担得起。

而高铎的房地产公司开发的盘也在98年10月正式开盘,不到平米,在比较偏的红土地庙那边,也就是一百多套房子,均价880元,最便宜的楼层只要700,最贵的楼层也不过980,在汉都市里边算是中低端楼盘,但是即便是这样也宣布高铎进军房地产行业打响了第一枪。

同样长河地产也已经在燕京城里打响了第一炮,从立项动迁到奠基动工,再到封顶,长河地产都创造了进度记录,也让人叹为观止。

一切都在变化,但是房价已经隐隐有了起飞的势头,高铎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有意识的把一些楼层户型较好的房子压了一压,按照他的预测,拖到99年年后来,每个平米至少可以涨80到120元,这一算下来压下来5000平都能多赚50万。

当然要多压高铎也不敢,他现在还算是小本经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沙正阳帮他牵线搭桥,让赵一善和他合作,也算是帮了高铎起步一把,起码在垫资上就能让高铎大大的松一口气,不至于被银行那边给逼得捉襟见肘。

不过高铎的谨慎还是让沙正阳放心不少,这第一步走稳了,第二步高铎动作幅度就要大得多了,他启动的第二个盘也已经拿到地了,虽然沙正阳没有在拿地过程中帮高铎什么忙,但是在帮助判断城市发展走向上还是能起到不少作用的。

有和众志建设的合作基础,高铎的第二个盘——东悦府开发面积一下子就暴增了几倍,建筑面积七万多平米,套数大概在650套左右,基本上都集中在90到128平之间,只有少数145平的。

虽然沙正阳对开发房地产没太大兴趣,但是并不代表他就对自己周围的朋友们走上房地产商道路有多么大的抵触情绪。

事实上沙正阳也给宁月婵和焦虹都说过,未来二十年,房地产市场恐怕是最兴盛的一个产业,也是财富泡沫最多的一个产业,但是对于中国这个国情特殊的国度来说,房地产的特定属性会使得其成为兼具居住和投资功能的特殊商品,其容纳量远超任何一个产业。

东方红集团目前有着充足的财力可以涉足房地产行业,但宁月婵和焦虹都对进入房地产行业兴趣不大,所以最终确定由众志建设来承担起未来东方红集团在房地产产业上的布局,为此沙正阳还专门和赵一善长谈过一次,赵一善仍然坚持他的主业会是建筑,而房地产业可以作为一个辅业。

不过在众志建设和高铎的高远地产的合作过程中也意识到了房地产业和建筑行业之间的巨大利差,赵一善虽然仍然没有改变要以建设为核心主业的观点,但是在这个时候才算是真正开始让一直只是挂着一块牌子的众志地产开始进入汉都市的房地产领域,准备开发众志地产的第一个项目。

沙正阳感觉到自己走出了一身热意的时候,接到了苏伦康的电话。

苏伦康在秦都的状况还算不错。

朱凤厚比较看重他,曹忠诚对他的印象也不错,当然作为在发计委和省政府里边打磨过的年轻俊彦人物,秦都市委市政府果断将招商引资工作压在了苏伦康的肩膀上。

好在苏伦康的表现也不差,在和中海硅业的协调谈判过程中,苏伦康的专业和敬业获得了中冶和汉海高科方面的一致好评。

“怎么,还不满意?1.2亿的投资马上就要到位,秦都这个项目已经打破了去年全省最大的单笔引资了,知足吧。”沙正阳乐呵呵的夹了一筷子毛肚,在鲜红的锅底里滚了几滚,塞进自己嘴里,“巫陵地区和蒲池地区,一年所有招商引资项目加起来都没有你们这一个项目引资额度高,你们秦都就凭着这一个项目就勇夺招商引资一等奖,要知道10月份之前,你们秦都市招商引资工作中协议引资才不过六千万,实际落地投资不到四千万,……”

“正阳,你知不知道,其实我很不想掺和这个项目,这个项目当然好,我也高兴,但是那是从市里角度来说的,从我个人角度来说,这个项目却是一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你知道么?”苏伦康闷了一口酒,摇摇头。

“什么意思?”沙正阳其实知晓苏伦康的意思,但是他装傻。

“哼,在我面前还装?”苏伦康也不讳言,“谁都知道市里边定下的大力发展光伏产业这个构想是你向朱书记提出来的,前期也是你在帮朱书记规划,中海硅业也是你帮忙牵线搭桥的,甚至东方红集团还在里边发挥了重要作用,1.2亿啊,那我们秦都今年怎么办?没有这个项目,我今年抓招商引资,努努力完成一个亿的任务,我觉得还是有把握的,可是有你这个1.2亿在这里,加上前期的几千万,今年我就是完成2个亿恐怕在领导心目中都只能算是差强人意了,起码要完成3个亿的引资才能算是优秀,可3个亿,你让我去哪里弄?”

沙正阳笑了起来,“那你的意思是我的错了?康哥,你考虑过没有,如果没有中海硅业这个项目的落地,你们秦都市的光伏产业可以说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点儿基础都没有,你凭什么有理由去说服别的企业来你们秦都投资办企业?”

“所以我说对市里是好事,但是对我来说是坏事。”苏伦康也知道沙正阳所说的话语意思,不在意的道:“对我的压力就太大了,今年任务标准骤然拔高太多,对我是一个挑战。”

“康哥,我觉得你把这些问题考虑太多,或者你把你个人的问题想太多了,你觉得领导们都是瞎子看不到这一点?”沙正阳毫不客气的批评道:“还是你真的惧怕挑战?在我看来,这种挑战对你恰恰是好事,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中海硅业的落地吸引到了业界很多人的目光,1.2个亿的巨大投资,合作双方的在各自业界内的影响力,中冶是央企巨头,而汉海高科是目前国内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混合制高科技巨头,目前在芯片设计上稳居全国第一把交椅,而且正在积极布局芯片制造领域,而且也获得了国家的支持,下一步他们可能要在芯片制造上发力,投资规模可能是以几十亿计!”

苏伦康倒吸了一口凉气,忍不住道:“正阳,你是说芯片生产企业也可能落户我们秦都?”

话一出口,苏伦康就意识到自己想得太天真了,芯片制造不比多晶硅这种原料生产,主要对廉价电力和水有较高要求,那是高科技产业的结晶,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都相当高,秦都还不具备这个实力。

“秦都肯定还不行,但是汉都有可能。”沙正阳瞟了一眼苏伦康,“眼睛不要只盯着大的,我是说中海硅业背后的两大巨头足以吸引很多人的目光,凭借着这一点,秦都就可以充分运用这个案例的影响力,大胆的去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尤其是在光伏组件的生产企业上,大有可为,而且中海硅业项目也可能吸引到其他投资者效仿进入这个领域,我相信绝对可以大有斩获的,两三个亿的投资不是什么大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