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还看今朝 > 第八第七十三章 胃口很大

还看今朝 第八第七十三章 胃口很大

作者:瑞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3:38:11 来源:小说旗

卿箬笠的态度让沙正阳更警惕,但他并未改变自己的想法。

感情和婚姻本来就该是慎重的事情,一错到底也是一种态度,表明对方的认真,沙正阳当然也不会随便,前世中的种种也是各种缘由所致,并非自己想要的,今世他会更慎重。

当沙正阳还在和卿箬笠“谈情说爱”的时候,卢雅已经带着人第二度登上去了去深圳的飞机。

华为和富士康。

这是高新区的目标。

卢雅只用了十七天时间就搞定了ut斯达康,连沙正阳都叹为观止。

当然这里边有一些具体原因。

一是高新区紧邻科创园区有一块原来已经建成的标准厂房,只不过原来的电子管厂破产了,这个五年前还处于景气期的企业轰然倒下,就把这个本来该是电子管厂新分厂的厂区就被搁置了下来,越放越破败,而现在正好可以供给ut斯达康制造基地使用。

厂房只需要简单的整修改建,一个月之内就能提供使用,而ut斯达康现在正在中国电信的支持下大肆在国内小灵通市场攻城略地,与中国移动展开替身肉搏,而市场需求极大,所以他们的要求之一就是在最短时间内能形成生产能力,而汉都高新区刚好能满足这一要求。

2000年元旦节之前,ut斯达康在汉都的生产基地就要正式投产,这个要求汉都高新区接下了。

而ut斯达康还有一些要求,比如为数量多达1200人甚至可能达到1500人的新员工提供为期一个月的免费工作前培训,这意味着连招工都得要汉都高新区负责帮助完成,另外还得要为这些工人提供免费职工宿舍,并为他们从杭州过来的技术员工提供不低于50套的免费员工公寓。

这些条件,汉都高新区也是一咬牙就接下了,这还没有算其他诸如地价、水电和税收优惠。

当然作为回报的条件,汉都高新区也开出了条件,2000年要实现产值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5亿元,2001年要实现产值12亿元,工业增加值3亿元,2002年要实现工业产值2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4.5亿元以上。

但实际上私下里人家ut斯达康的管理层很狂妄的夸口,2000年他们就要实现年产小灵通250万部,生产能力仅次于杭州,这就意味着可能产值就要突破8亿元未来可能要在生产能力超过杭州,因为这边无论是物料还是薪资水平都要更低,而且更是紧邻内陆的消费腹地,这里比沿海地区的需求可能更大。

如果不是高新区接受了一大批前期破产停产的厂房和办公用房可以用于改造来提供给这些企业作为公寓和宿舍使用,还真的不敢夸下这个海口,但付出这么高的代价,沙正阳和季国力都认为是值得的。

这是高新区首个落户的制造类企业,而且投资额度超过3500万元。

虽然在投资额度上实际上不算大,但是这类企业却能带来相当丰富产业链。

围绕ut斯达康为其做配套的大小企业超过15家会陆续到汉都落户,他们大多都会选择到高新区和临近的开发区落户,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加起来可能并不比ut斯达康本身低。

当然ut斯达康可能也会在汉都本地现有企业中物设合适的配套生产企业来弥补。

沙正阳和季国力看重的就是这样一个带动能力。

配套产业链企业基本上都是以塑胶、模具、电线、玻璃面板、电子元器件这一类的企业,这些企业的落地就能为下一步更多的其他可以在零部件上通用的企业提供巨大的供应支持,极大的增强汉都在这一类产业上的吸引力。

现在高新区正全力以赴的为ut斯达康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在做各项准备。

道路已经基本整修完毕,而厂区和标准厂房也已经完成了初步的修缮,首批1200名工人也已经招募完毕,并分别由三家职业技术学校进行前期培训,同时ut斯达康的首批22名管理人员和技术员工也已经抵达汉都做前期的工作准备。

而高新区和经开区也正在与尾随而来的配套生产企业进行紧锣密鼓的谈判,预计多数厂家都将在半个月内完成入园谈判,并在四月底之前建成投产。

不过这后续的招商引资和谈判事务已经不是卢雅的工作了,对于这些没有太大挑战性的工作,卢雅本身也没有多少兴趣,而也不需要她来专门对接,她的目标早就瞄准了华为和富士康。

在和沙正阳的交谈中,卢雅感觉到沙正阳对这两家企业的重视程度超乎寻常,甚至能够随口说出这两家企业的前期发展历史和部分管理层的情况,虽然说招商引资需要了解掌握这些情况,但是了解得如此透彻细致,那还是让卢雅更震惊。

这说明沙正阳是专门下了功夫去研究这两家企业的,华为和富士康现在虽然也小有名气,但是和联想、海尔、ibm乃至广达、仁宝这些企业相比,仍然还差一个级数,但沙正阳对这两家企业的重视程度却完全不一样。

正因为如此,卢雅也对自己的深圳之行格外重视,准备也格外充分。

“卢主任,这一次我们先找哪一家?”陪同卢雅一道飞深圳的有四个人,两男两女,协助卢雅的是招商二处处长宋知春,一个比卢雅大三岁的干练女人。

之前卢雅才来时,宋知春还有些不服气,但是卢雅只用了两个星期干净利索的拿下了ut斯达康,立彻底折服了宋知春。

她为此反复复盘和和ut斯达康的谈判过程,认为即便是自己在卢雅那个位置上,一样能够获得领导的授权,恐怕也难以做得更好,而卢雅在工作上的精益求精态度也让宋知春为之叹服。

“知春,你觉得呢?”卢雅反问。

“两家都不好打交道,华为那边态度模糊,他们似乎对在内陆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兴趣不大,但是又不是一点儿没有,我估计即便是要建,也是把这边的一些中低端产品制造转移过去,所以有得谈,而富士康那边,他们在深圳这边还在大力扩建,要把他们引到我们那边去,也有很大难度。”宋知春沉吟着道:“但我觉得恐怕还是要从华为下手,因为我觉得富士康有盯着华为态度的意思。”

“哦?你从哪里感觉到的?”卢雅侧首看了一眼自己这个助手。

“上一次去谈了两轮,他们的态度都不积极,后来我们从华为那边谈了之后准备离开时,他们那边一个助理过来和我交谈时有意无意的问到了华为的态度,我当时就有些诧异,因为两家就目前来说,产品并不冲突,甚至没有多少瓜葛,怎么会对人家是否到汉都落户这么感兴趣?”

宋知春微笑着道:“后来我通过一些渠道才了解到,华为从富士康挖走了不少人,虽然两者产品线没有不重合,但在技术人才上却有重叠,富士康这边很看重华为的选择。”

“那如果华为真的到汉都建立制造基地,富士康岂不是反而不愿意去了,因为他们可能怕在汉都也会遭遇挖角?”卢雅反问。

“不,我看不是这样,富士康据说内部的培训成长体系十分健全,他们从台湾那边带过来的这一套还是很成熟实用的,华为挖人实际上也是对他们的一种认可,他们也颇引以为傲,而且富士康的规模大,对这一类挖角虽然不满意,但是却不太在意,因为他们能培养和吸引更多的技术人员出来,但富士康很重视华为的一些战略方向选择,所以如果华为到汉都,那么富士康到汉都的可能性很大。”

卢雅满意的点点头,宋知春的分析判断能力很突出,她也不得不承认,汉都就是汉都,比起宛州来,这边的干部素质能力明显高出一个档次,像宋知春这样懂经济工作且各方面综合能力都很强的女性干部,在宛州市还真的找不出几个来。

“那我们就把重头放在华为身上。”卢雅沉吟了一下,“来之前,沙市长和华为的任总通过电话,有过一些沟通,必要的时候沙市长还会在下一轮亲自来深圳和华为任总面谈,但前期我们要和华为这边具体就一些环节进行细节性的磋商,沙市长认为华为是有兴趣到汉都的,但是只是觉得动力不足,那么我们就要充分展示出我们的内在优势,……”

卢雅话语里充满了信心,华为不是没有意愿,而是认为现在条件不成熟,他们制造基地内迁到汉都不划算,或者说他们认为哪怕是中低端产品线内迁到汉都和留在深圳相比,都意义不大,那么自己这一趟就要证明和说服华为内部人士,让他们认识到内迁到汉都的价值和意义。

不但要中低端产品线搬迁过去,甚至还要让华为在汉都建立一个技术研究中心,这才是未来谈判的重中之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