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还看今朝 > 第八卷 第一百二十节 日常生活

还看今朝 第八卷 第一百二十节 日常生活

作者:瑞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9:49: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沙正阳一觉醒来的时候,卿箬笠已经把晚饭做好了。

荷叶稀饭,盐皮蛋,豆豉炒青椒,还有一碟蒸好的馒头。

馒头不多,就三个,沙正阳两,卿箬笠一。

简单实惠,而且很符合沙正阳胃口。

“去洗手。”看见丈夫起床做了一个扩胸运动,舒展了一下身体,脸上疲倦的神色已经消退很多,卿箬笠心里踏实了一些,招呼丈夫:“喝点荷叶稀饭,清火降燥,对身体也有益。”

“唔,荷叶稀饭我喜欢,这荷叶哪里有卖的?”沙正阳看见端上来的荷叶稀饭,胃口顿时大好。

“菜市场就有卖的,不过也只能赶上才有,这段时间应景,所以我看见了几次,就买了点儿,还打算给妈他们那边送点儿过去。”卿箬笠回答道。

夫妻两一般是星期一到四如果外边没有安排,就回家自己做自己吃。

沙正阳是有厨艺的,但的看兴致来了才愿意做,卿箬笠对一般家常饭菜没问题,再高深一点儿就不行了,还琢磨着准备向公公婆婆好好学学。

像星期五晚上和星期六星期天,如果没有其他安排,两口子就到父母家去吃饭,只不过周末二人都多少会有一些朋友或者公务安排的饭局,所以一周能过去吃两顿就算不错了。

沙母已经正式退休了,也就是沙父还得有两年。

不过他年龄大了,更多的时候还是带徒弟了,基本上自己不亲自下厨了,也就是等到有重大会议安排酒宴时,上去作一两样当家菜。

“正阳,你也得要注意一下劳逸结合吧?感觉你这段时间几乎是没日没夜的忙碌,不是说伍市长来协助你工作么,还这么忙?”卿箬笠已经开始适应了自己现在的身份角色,对丈夫的工作也开始慢慢关心起来。

之前她还有些不太习惯,总觉得丈夫的工作和自己没太大联系,自己多过问一下,没准儿弄得别人还以为自己多这方面有多大的兴趣似的。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卿箬笠也感觉到丈夫偶尔也会把工作上的事情拿出来说一说,感慨一番,有时候也会征求自己的看法。

当然可能只是随口一说,她也会根据自己的感觉发表一下观点,一家之言嘛。

这样其实也挺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评判,至于好坏对错,沙正阳自己心里有数,自己会做出判断。

“老伍也很忙,他现在重心在经开区那边,今年经开区任务很重,特别是招商引资任务要扛起大头,另外市里边现在对饮马、银台和驿城的协调发展也很重视,提出了要依托高新区和经开区,再打造一个制造业腹地的概念,所以他也不轻松。”

沙正阳咬了一口馒头,若有所思。

“关键是高新区和驿城县的县长人选现在还没有确定下来,驿城那边好点儿,高新区这边就有些影响了,所以今天我还去找了组织部,希望尽快落实人选,高新区管委会这个主任一天不上任,这担子就得我一个人扛着,可市委那边的工作也开始多了起来,哎,……”

“那组织部那边怎么说?你们茅书记吕市长应该看得到这个问题啊。”卿箬笠有些不解。

谁都知道高新区和经开区现在是汉都市经济腾飞的两翼,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缺位会带来什么影响,不问可知,怎么可能太长时间不确定人选?

“他们当然看得到,但他们也希望选一个最合适人选,否则选一个不合适的,未来对工作影响更大。”沙正阳只能这么解释。

“这么大一个汉都市,难道说还选不出一个合适人选?我反正不信。”卿箬笠耸了耸鼻子,这个表情挺可爱,“或者是省里想要直接安排人选来?”

“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沙正阳沉吟道:“毕竟两区现在地位日重,茅书记和吕市长也要多方平衡,最大限度寻求省里的支持,这样也有利于高新区的快速发展。”

沙正阳还真觉得有这种可能,本来高新区体量就不能和经开区比,而且里边试验田成分很大,如何来进一步凸显其领先一步创新发展的特殊性质,那么就需要在政策、资源上都要特殊倾斜,很多时候就要省里开更多的绿灯。

“我前两天到省政府那边去,就遇到康高官和一位省发计委的领导在说话,好像就是在说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情况不太好,要求搞一个调研,特别是我们汉都高新区这边的互联网信息产业受到多大影响,汉都市这边有什么对策等等,……”卿箬笠随口道。

“哦?”沙正阳一怔之后点点头。

纳斯达克4月份就陷入了泡沫崩盘的境地,美国联邦法官对微软裁定垄断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本身就已经摇摇欲坠的纳斯达克互联网泡沫破灭,资本毫无准备的仓皇逃窜,使得纳斯达克市场迅速进入下行通道,市场哀鸿遍野。

毫无疑问这对全球互联网产业都带来了深刻的冲击,汉都市乃至整个中国刚刚打造起来的互联网信息产业也一样受到冲击,但是汉都市高新区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免费提供办公用房、免费互联网(限度带宽和流量)、免水电费、免费公寓,这几大举措可以说最大程度的降低了这一类初创企业的创业成本。

像很多初创企业本身就是几个人志趣相投在一起创业,在创业资本上本来就不足,如果再在这一类刚性开支上开支太大,无疑极大的增大了关门倒闭的风险。

而高新区利用自身优势减免了这些刚性支出,也使得这些初创企业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

很多企业往往就是能多坚持一年半载也许就能熬出一个春天来,但是一半以上的初创企业都是熬不过那最后一关。

也不是说熬过了就能成功,但是无疑增添了许多机会,这也是高新区力图做到的。

事实上,由于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使得京沪深等地很多互联网初创企业因为看不到前途而纷纷倒闭,更有相当一部分却因为在汉都似乎还存在这样一方乐土,使得不少企业开始西迁。

仅仅是6月份,就有67家企业从燕京、上海、广东、浙江搬迁到汉都高新区,7月份更是多达99家企业从沿海地区迁入,这也使得高新区一度手忙脚乱。

原本3月份之前高新区的互联网产业发展平稳,每个月保持着10到20家的增长趋势,也有三五家企业清场离开,但从6月份开始这种来自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寒流反而促使了国内互联网企业开始向汉都搬迁集中,这种意外还真的让沙正阳都没有预料到。

“正阳,是不是互联网市场不好,也对汉都市高新区的发展有影响?”对这一点卿箬笠还是很关心的,毕竟高新区这是自己丈夫打造出来的标杆,一旦局面不好,肯定对丈夫形象和政绩都有负面影响。

“影响肯定有,但是到底是正面还是负面,嘿嘿,现在可真还不好说,我倒是感觉纳斯达克市场的泡沫破灭对于咱们汉都是好事,大家都觉得寒流来袭,难以冷得发抖没棉衣穿,那么跑到汉都市来,弄件免费单衣裹着,好像也能御点儿寒。”

在沙正阳看来,泡沫破灭了,但是希望仍然在,东方红投资和万象基金反而加大了力度,而像红杉、霸菱亚洲、德丰杰、IDG这些风投似乎也在躲避美国市场的风暴,中国国内市场反而成为了一个避风港,起码波及层度还没有那么大。

都在过寒冬,但哪里的冬天更暖和一些,无疑就吸引着更多的人到来。

没有人知道这场寒冬会持续多久,除了沙正阳,所以他才会给东方红和万象的人说,别人越恐惧,你越要贪婪,这话让东方红和万象的人都目瞪口呆。

“那就好,我就担心别刚看起来一片红火,结果却冷场了。”卿箬笠松了一口气,她对自己丈夫有着莫名的信任。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东方红投资和万象基金这个时候才是最忙乎的,可以趁机捡漏。”沙正阳夹起一筷子豆豉青椒放在嘴里,喷香可口,他特喜欢这玩意儿,特别是喝稀饭时。

“对了,今天省委沈书记到我们团省委来了,你猜我遇到谁了?”卿箬笠语气没有太大变化,但是沙正阳心中却微微一颤,“谁?孙妍?”

“嗯,你倒是一猜就准啊。”卿箬笠不动声色的道:“她还和我说了一会儿话,嗯,道贺,祝福,挺沉稳,我觉得她真的有领导风范呢,这方面我和她比可真的有差距。”

“是么?你这么一说,不是她还能是谁?省委里边还能有谁是你熟人?”沙正阳一样风轻云淡,漫不经心的模样,“她现在挺好,沈书记很喜欢她,也许以后要安排她下去锻炼一下也有可能,不过你也不必妄自菲薄,你和她也不是一类人,嗯,我觉得你现在就挺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