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还看今朝 > 第372章 国企(1)

还看今朝 第372章 国企(1)

作者:瑞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3:38:11 来源:小说旗

对于这个问题,沙正阳也有一番了解,目前情况最严重的无外乎就是三个电子电器方面的企业,无线电厂,电风扇厂,电器厂。

无线电厂以生产收音机、收录机为主,也曾经大红大紫过,八十年代所产的龙腾牌收录机,一度在汉川占据主导地位,在豫、鄂、陕几省的市场上和盛极一时的苏省盐城的燕舞收录机不相上下。

只不过它的没落比燕舞还来得快,缺乏研发能力,或者说根本就不注重研发,只顾着风光时侯的喧嚣,一旦市场转冷,便束手无策,这几年便坠入深渊。

而无线电厂职工人数多达三千余人,这现在也成为宛州市委市政府内心的一大隐患。

另一大隐患自然是宛州电器厂,宛州电器厂也曾经在八十年代火热过,主要以生产洗衣机为主,所产的月季牌洗衣机虽然无法与当时火爆的白菊、君子兰、水仙相比,但是在汉、豫、鄂、陕几省市场上还是小有名气的,所以八十年代效益也相当好,企业职工最高时突破四千人。

只不过这也是昙花一现,随着南方的威力、小鸭、小天鹅等品牌的强势崛起,既缺乏技术支撑提升档次和改进,又在市场营销上抱着老一套模式的宛州电器厂迅速败下阵来。

加之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管理不善,只有单缸和双缸洗衣机,只能勉力在本地市场维持,但庞大的职工规模带来的成本压力又压得这个企业喘不过气来。

沙正阳甚至还有些印象,前世中也应该是98年或者99年的时候,宛州电器厂和宛州无线电厂先后破产,涉及职工数千人,数百职工到省政府上访,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和风波。

相比之下宛州电风扇厂虽然情况也不佳,但是毕竟这家企业规模小,只有五六百职工,同时电风扇这玩意儿也属于季节性“刚需”,在农村中对价格敏感而对品牌、样式、功能要求不是太高的市场上,麒麟牌电风扇的市场虽然在不断萎缩,但是也还不至于一下子就卖不出去,还能苟延残喘。

不过看现在的市场情况,随着南粤和江浙一带的电风扇企业蜂拥而上,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如果宛州电风扇厂拿不出对应的策略来,两三年内走上绝境也是大概率事件。

沙正阳对宛州电风扇厂未来的结局完全没有印象,因为这家企业相对于宛州电器厂和宛州无线电厂规模要小得多,想必也就是悄无声息的湮没在了无数破产关门的这类国营企业中的一员了。

“林书记,国企改制的问题,我觉得宜早不宜迟,越拖到后面,负债越大,政府损失更大,改制难度也越大,从目前全国性的局面来看,中央抓大放小的精神正在形成,我估计未来三到五年里,国企改制件就会迎来攻坚战,到时候大规模的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必定会对社会造成冲击,党委政府在应对大规模企业职工下岗失业上要有思想准备,在财力上更需要有充分的应对准备。”

沙正阳言之凿凿。

林春鸣经常和沙正阳探讨这方面的情况,根据他得知的种种消息来看,沙正阳的判断无疑是相当准确的,但是准确不代表就能解决问题,宛州市属几大国企中除了宛州制药厂效益还不错,酒精厂勉力维持,其他四家企业都面临生存难题,涉及职工近万人,这还没有算大量区属县属国有企业一样面临着同样的难题。

而且他还得到一个不知道是好是坏的消息,那就是原来兵器工业部和省国防科工委的部分三线军工企业也要移交给地方。

按照中央精神指示要求,为了解决这些长期在三线建设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职工和他们的家属的后顾之忧,方便他们的生活,这一批原来建于各县山沟中的企业都要靠要考虑搬迁到地级市所在。

这是政治任务,接受也要接受,不接受也得要接受,而且还要保质保量的完成好。

虽然说中央和省都会在搬迁资金上予以一定的保障和支持,但是看到眼下这些市属企业的困境,林春鸣不得不担心,一旦这些军工企业搬迁到宛州来,交给了宛州市管理,它们的军转民进展不顺的话,只怕又要和那些市属企业一样变成宛州市一大包袱。

根据现在的状况来看,军转民的难度不小,尤其是要融入到市场经济环境中去更显得困难,所以这也让他有些着急。

本身宛州市县两级工业企业状况就不佳了,如果再把这一批军工企业移交给市里,这就更加重了市里的压力和负担。

“正阳,这都是我们党委政府未来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你说得对,下手解决宜早不宜迟,问题是如何来破局,难度不小啊。”林春鸣抚摸着下颌,“改制说易行难,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企业内部自身股改,还是直接出售?每一样都有问题和难度,都会有一大堆新问题冒出来,尤其是在法律和政策层面上,都非常敏感,解决好了,理所应当,解决不好,那就是罪人。”

“但我们始终要面对啊。”沙正阳笑了起来,“林书记,如果你两三年内无法离开宛州,那么国企改革就必须要面对,拖不过去,所以只能早不能迟。”

“你有想法?”林春鸣听沙正阳这么一说,心中稍稍放松了一些,这个家伙总会给他带来许多意外惊喜,他很期待。

“有一些,您不早就给我交代了经济发展方面的一些任务么?国企改革是无法回避的重中之重,和招商引资一样重要。”沙正阳点点头,没有谦虚:“我考虑这方面的问题,正如您所说,需要多管齐下,改制是必须的,以这三家电子电器企业为例,如果不改制,不转变运行模式,破产倒闭是迟早的事情,改制也不是灵丹妙药包治百病,更需要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管理层,寻找适合这个企业发展的路径。”

“你继续说,我感觉你好像专门琢磨过这三家企业啊,有什么新的想法?”林春鸣颇为心动。

沙正阳能把红旗酒厂一个小乡镇酒厂两年搞成一个销售收入破三亿的大企业,未尝不能在宛州复制这样一个奇迹,当然他还舍不得让沙正阳直接到企业去,但如果沙正阳能够拿出合适的办法,推荐出合适的人选来,这样就是最好的了。

“嗯,考虑过,像电器厂,以生产洗衣机为主要产品,但是其生产线老化,成本居高不下,技术落后,在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上严重不适应当下发展潮流,我听说日国三洋正在中国寻找合适的合资对象,我觉得不妨一试。”

沙正阳有印象,三洋在日本国内并不太受待见,尤其是其在技术生产线上的转移和采取oem模式更是受到其他同行的猛烈攻击,但三洋不改初衷,依然如故。

合肥三洋荣事达差不多也就该是这两年合资的,宛州电器厂以生产洗衣机为主,说实话能熬到现在已属不易,沙正阳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走这条路试一试。

只要以后企业做起来,反过来收购三洋也不是不可能,记忆中二十多年后三洋也就是这么慢慢被反收购的。

“哦?日国三洋在中国寻找合资伙伴?”林春鸣大为振奋。

这个时代能和日国的家电行业合资也是一个值得夸赞的大利好消息,不过想要和三洋合资恐怕也还得要看你够格不够格。

日国现在几大家电企业在中国国内市场几乎都是垄断性的存在,日立、松下、夏普、三洋、东芝、索尼、富士通、三菱,一家比一家威猛,远不像二十多年后那样畏畏缩缩。

而且实事求是的说,现在日本企业无论是品牌还是质量亦或是管理,都能够充当国内这些企业的老师,尤其是对吃惯了大锅饭的国企来说,大家都觉得就是灵丹妙药,一剂下去就能立竿见影。

“据我了解的情况是这样,目前日本企业正在大举进入中国市场,远比欧美企业更积极,我们可以考虑在这方面去努力。”

沙正阳也不敢打包票,他现在还不清楚宛州电器厂的真实情况,本来是打算跟着林春鸣调研时去了解一下的,但没想到现在林春鸣就有些坐不住了。

“那正阳,这事儿你多操点儿心,如果真的能实现合资,进而解决困局,那就算是给市委市政府解决了一道大难题了。”林春鸣叹了一口气,忍不住又笑道:“还能再给我一点儿好消息么?这段时间我被各种坏消息和怀情况把心情弄得糟透了。”

“另外就是电风扇厂的问题,这家企业虽然也负债高,状况不佳,但是规模小,掉头也容易,我有一些想法。”沙正阳沉吟着道:“可以考虑让华峰电器来入股,改善企业治理结构和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