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还看今朝 > 第374章 国企(3)

还看今朝 第374章 国企(3)

作者:瑞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3:38:11 来源:小说旗

沙正阳大吃一惊,军工企业要搬迁?

宛州西南几个县里有不少三线建设时候的军工企业,这个情况沙正阳知道,这些企业规模较大的属于兵器工业部直管,而一部分规模较小的属于省国防科工委,林林总总有六七家,分布在三个县的山沟中。

他也有印象,近几年全国各地三线建设时建在山区的兵工企业都在进行转型。

这个转型一是指产业转型,也就是所谓的军转民,二是指从山区搬迁出来,到地级市以便解决这些为国防事业牺牲了几十年青春的职工们后顾之忧,然他们的后半辈子和家属子女能有一个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但沙正阳也有印象,前世中宛州好像并没有接这些兵工企业才对,他们大多搬迁到了汉都和嘉州等地,尤其是以嘉州居多,但这些企业情况都不太好,绝大多数在98、99、2000年那轮国企改制风潮中没落下来,要么就是被兼并整合,要么就是直接破产,少数改制成功活了过来。

怎么这一世省委却直接要求宛州接手这些企业了呢?

沙正阳不确定是不是因为自己带来的蝴蝶效应也影响到了这一点,但有一点他确定无疑,那就是林春鸣前世中是没有到宛州担任市委i书记的,而是一直在汉都,后来接任了汉都市委副书记,最后才调到省里。

而这一世林春鸣的轨迹却发生了变化,调到宛州担任市委i书记,省委对宛州的定位和态度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是不是因为这个因素才导致省委将这样一副重担交到宛州市委手上,沙正阳也不清楚。

但是林春鸣这么说,也就意味着省委已经基本上对此做出了决定。

“林书记,这些企业都要搬迁到宛州么?”沙正阳讶然问道。

“嗯,基本上已经敲定了,这是马书记周高官到京里领受回来的任务,基本上确定了在哪个地区的这些三线企业就搬迁到哪座城市的原则,当然也会结合一些产业融合配套的需要,所以我们宛州内部的这七家企业就意味着在未来五年内要完成搬迁。”林春鸣点点头,“甚至还有可能安襄的个别企业也会搬迁过来。”

“这个压力可就太大了。”沙正阳沉吟着道:“目前这些军工企业都面临着转型的巨大压力,中央和省里不可能对这些企业无限期的扶持,我估计会有一个时间段,如果转型不顺,那问题就麻烦了。”

“我也知道,所以和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是省委的意见是这是政治任务,不允许讨价还价,接受也要接受,不接受也要接受。”林春鸣苦笑,“宛州市委需要打这一场硬仗,省委会很快把市委班子补齐,新来的这位副书记,一个重要工作酒肆要协助这些企业搬迁出来,而且还要帮助它们融入地方,发展好。”

沙正阳扑哧一声笑出声来,“林书记,这说明省委对您的信任和看重啊,相信您能扛得起这副重担。”

“哼,你少给我说风凉话,现在我的调研还得要加上这几家军工企业,所以我暂时都没有跑那几个县。”林春鸣摇摇头,“算了,先不说这些军工企业了,它们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搬迁出来的,我们首要任务还是解决我们自己的市属企业问题。”

沙正阳明白林春鸣的意思,宛州最大的企业,宛州无线电厂,该怎办?

这道题不好做。

宛州无线电厂现在也有接近四千职工,原来主要生产收音机、录音机、收录机以及音响,但是龙腾收录机牌子也只红火过一阵,现在收录机早已经不畅销,而收音机的市场规模日趋缩小,音响如果能做好,这个市场规模到不错,可却不是宛州无线电厂能做到的。

顶端的如丹拿之类不用提了,高端面临来自日本企业的冲击,健伍、索尼、先锋、山水、爱华、jvc,国产则有亚迪、八达、惠威等的崛起,宛州无线电厂在音响这一块迅速败下阵来。

沙正阳有印象,后世惠威和亚迪(天逸)迅速成为国内中高端音响的强者,这两家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都很大,而且不断向外收购拓展,根本不是宛州无线电厂这样老迈笨重的国企所能比的。

只可惜现在彩电行业也是群雄并起的时代了,宛州无线电厂就算是想改行都没有机会。

“林书记,宛州无线电厂我现在还没有考虑好,好在这家企业还能凑合拖一拖吧?”

沙正阳也不是神,他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让一家拥有三四千职工的国有大型企业起死回生,就算是宛州电器厂他都没把握,还得要看能不能通过和三洋的合资先改造一番,再来说其他。

唯有只有六七百职工的电风扇厂稍微有把握一些,尤其是正好赶上饮水机的市场还远未饱和的时间节点。

“嗯,难,负债太高了,就目前来说,只能保吃饭,但一旦倒下,整个宛州市都得要受影响,加上家属,那是一万多好人,几千个家庭。”

林春鸣觉得自己接上宛州这个担子之后就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每天从上床到起床,脑子里总有解决不完的问题,比起在汉都当常务副市长压力不知道要大多少倍。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不过像宛州电器厂和无线电厂都有一个很大问题,那就是冗员太多,无论是谁来接手,无论是采取哪种方式来改制,恐怕企业首要问题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来裁汰冗员,都得要有这个思想准备才行。”沙正阳提醒道。

林春鸣点点头,他有这个思想准备。

问题是企业职工大量下岗,你得要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让他们可以去选择才行,否则光是下岗而没有其他岗位来满足他们工作的需求,那就要出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大力度招商引资,通过引入大量的项目和企业落地来应对和消化我们这些国企改制可能带来的下岗潮。”林春鸣道:“马书记同意我们宛州可以在招商引资局和一站式政务中心的设置试点,也鼓励我们不要怕出问题,大胆尝试,只要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打破一些窠臼,创新一些举措,都是应有之意。”

“那就最好不过了。”沙正阳建议道:“林书记,我有个建议,我们汉川本身地处内陆就已经够封闭的了,而我感觉宛州所处的汉东盆地比汉都封闭,接受新生事物的抵触情绪更大,尤其是我们的领导干部在思想观念上顽固不化,我觉得您应该有计划分批次的带咱们宛州的干部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沙正阳的建议让林春鸣有些意动。

“不必去燕京沪上广州深圳,就去长三角和珠三角诸如东莞、佛山和长三角那边的无锡、常州、苏州、江阴、温州这些地方去看看,让他们充分感受一下改革开放给那边带来的变革性发展,我相信我们的干部多出去几趟,多去看看不同地方的不同的条件,但是在一个政策下如何发展到现在这一步的,我相信他们会有触动。”

见林春鸣沉吟不语,沙正阳又继续补充道:“在考察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招商引资工作,我觉得我原来在银台的一些方式方法也可以在宛州用起来,宛州外出到沿海地区打工的人更多,把这些线索收集起来,经过筛选,我相信能够从中物设到愿意到我们宛州来投资的企业主。”

“嗯,你的建议不错,不过招商引资才是我们当前最急切的问题,你说的在银台的做法,你马上拿出一个方略来,我觉得可以做起来,尽快拿出方案,早些下发下去。”林春鸣迫不及待的道:“我现在是病急乱投医,只要能解决问题,大小不论,蚊子腿也是肉。”

面对林春鸣的急切心情,沙正阳也能理解,省委的信重,市委里边班子成员的关注,干部群众的期待,这一切都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使得林春鸣内心也难免不生出急躁的情绪。

特别是他几乎是只身来到这个陌生的环境,就目前来说,班子成员和同事与他的相互了解和信任程度都还不够,在很多工作上的配合也不可能在汉都那样默契,所以他希望取得一些成绩来赢得大家的信赖。

“招商引资的前期工作可以做起来,另外我打算回汉都一趟,一是自然堂水业对东峡的考察投资事情争取早点儿敲定,二就是华峰电器的问题,先和那边谈一谈。”沙正阳也下定决心,“还有三洋那边,我建议林书记可否通过省里外事办和相关部门联系一下,看看三洋那边有无来我们宛州考察意愿,我们可以发出邀请。”

“可以,几管齐下,我们一边准备一边干。”林春鸣断然道:“我也不打算等到调研完再来定论了,我看宛州这边情况都是大同小异,的确需要好好整肃一下了。”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