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还看今朝 > 第423章 高招,绝招

还看今朝 第423章 高招,绝招

作者:瑞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3:38:11 来源:小说旗

“唐书记,这也符合咱们市里未来五年的规划,或者说这也是无奈之举。”沙正阳苦笑着解释。

“七厂二所涉及到职工加家属接近十万人,都要搬迁到市区,可宛阳区那边以老城区为主,现在北面发展速度相对快一些,南面因为苍河的阻隔,一直发展迟缓,市建委那边也一直希望能够加大力度开发建设苍河以南区域,正好可以利用这样一个机会。”

“可七厂会同意么?”唐河也揉着脸,一样觉得是个难题,“我们都希望进一步开发苍河以南区域,但大家都看得到从市区中心到苍河以南这一片区域,最近都在三公里以外,而且你们还刻意把苍河沿线都保留了出来,明显是想利用人家七厂生活区建设来带动城区发展,七厂的人不傻,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是啊,唐书记说得对,咱们当然可以利用七厂二所的搬迁建设来拉动城市发展,但也不能做得太过了,否则闹到省里去,恐怕最终还是得我们挨骂啊。”孟子辉也难得的插了一句话。

林春鸣、冯士章、叶和泰的目光都落在沙正阳身上,钟广标本来想要解释几句的,但最后还是张嘴,他相信沙正阳能说服他们,就像当初说服自己一样。

“林书记,冯市长,唐书记,孟书记,叶部长,这一点其实其实我们搬迁领导小组内部也几次探讨,但是最终还是确定了这个方案,当然这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想,日后肯定还会有相当多的变动调整,但是我们大方向却是基本上就按照这个思路来确定的,这符合我们未来宛州城市化发展规划。”

沙正阳显得很沉稳自信,“借助七厂二所搬迁来推进我们宛州城市发展,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忽视或者罔顾七厂二所的利益,二所之所以留在苍河以北,并非有什么特别对待。”

“我们是考虑到将二所与宛州工专比邻而居,这样有利于以后我们宛州的科技研发在这一块形成集中区域,方便我们未来规划的科研试验区的建设,包括未来的七厂技校如果可以合并给宛州工专,也会在这一区域择地扩建,另外不能合并的,也一样会选址在这一区域,使得这一片区会成为今后宛州科技教育的核心区。”

沙正阳对为什么将两个科研院所与七厂分别对待做了解释,但很显然这还不足以说服一干人。

“正阳,这说服不了七厂的人。”冯士章摇摇头,“七厂的人不会听这个解释。”

“冯市长,我知道用这个理由肯定不够,所以关键还是要让七厂的人认可我们的规划和构想,所以我们也必须要实打实的拿出像样的东西出来。”沙正阳点头接上话。

“哦?那你觉得如何可以说服七厂的人,那可是好几万人,不能让他们满意,那恐怕你们这个规划就推行不了。”林春鸣语气平和,没有多少倾向性。

“我们是这么考虑的,沿着秦岭南路向南,跨过苍河,建成一条主干道,嗯,姑且叫秦岭南路二段和三段吧,这条干道未来可能会成为宛州中心城区井字形的一条道路,然后在这里与规划中的军民大道对接,军民大道东西走向,通过一座大桥进入河东的龙陵区境内,这一个对接点将会是我们未来宛州城南的中心,……”

“城南地势略有起伏,加上这一线有部分带状湿地,市建委规划部门建议可以考虑通过这一线湿地沟通丹河和苍河,然后建成长达四公里的湿地公园,而七厂的生活区就主要沿着这一线湿地公园来布局,我相信通过湿地公园的建设,能够极大改善这一区域的环境,进而建成宜居宜商的优佳环境,……”

“其实最大的问题并非这一区域偏远,而在于基础设施建设能否跟上,开发南郊区域是宛州市未来五到十年的重点方向,但考虑到基建投入,我们觉得把七厂建设纳入进来综合考虑是最合适的,……”

沙正阳的介绍其实都击中了在座众人的心思。

谁都知道如果利用三线搬迁建设来推动城南发展是一大好事,关键在于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太过巨大,而现在房地产市场根本还谈补上激活,甚至根本就不存在,这样巨大的投入根本就没有多少回报,完全要用市财政投入来完成。

之所以工业用地如此便宜,也就是商住用地现在根本就没有多大市场,还不如以优惠的价格出让给工业企业,拉动税收,而当房地产市场激活,地方政府怎么可能再对转让工业用地有多大兴趣,即便是有,那也是兔子不拉屎的偏远区域。

“正阳,你觉得能说服七厂那边么?”冯士章笑了起来,“你的想法是好的,对于我们宛州来说,这个构想也很合适,但七厂那边恐怕很难接受这一点,……”

“冯市长,单靠这个肯定不够,所以我们也有一些想法,不过这个构想恐怕有些动作过大,所以只能看领导你们来决策了,不过如果能顾按照这个设想来,我想七厂应该会接受。”沙正阳笑容有些神秘。

“哦?”林春鸣和冯士章都交换了一下惊异的神色,冯士章意识到林春鸣似乎也并不清楚这个情况,心里略微舒服了一些,又看了看钟广标脸上的笑容,“老钟,看样子你们是有想法啊。”

“林书记,冯市长,事实上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探讨过几个方案,这个方案是最合适最科学也是最有利于我们宛州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但是正如你刚才提到的,我们也觉得七厂的人很难接受,哪怕正阳刚才提到的,我们会采取这样和那样的基础建设投入来弥补,但是七厂的人心未必会这样想啊,这一点包括建委、国土以及教育、卫生这些部门的人都有这种担心,但正阳后来给我提了一个绝招,我觉得或许还真能行。”

“哦?”冯士章越发好奇,“绝招?什么绝招就能打动七厂几万人的心?”

“正阳说,其实也不难,就是把咱们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的办公区全数搬到这一区域。”钟广标笑了起来,“七厂的人不是心里没底么,不是担心我们市里边承诺的各种不算数么?好,我们市委市府市人大市政协全部搬到这里,就在军民大道与军民大道交汇处这一区域,也正好是未来的城南中心区域,四大班子落户于此,谁还敢不相信?!”

这话一出来,众皆哗然,但是仔细一琢磨,却是越琢磨越觉得是这么一回事儿。

市委市府市人大市政协四大班子中,市委是一幢三层楼小楼加后边的平房小院,而市政府则是一幢五层楼大楼,另外临街有两排平房,市人大政协就干脆是两个独院,都是二层楼加平房,都是八十年代初还是地区的时候遗留下来的老房子。

不仅仅是市人大市政协早就向市委市府提出来要新修或者翻修办公用房,就算是市委市政府也一度提出过要重新修办公楼,毕竟八十年代初的风格是在太土气了一些,已经不太适应现在的情形。

不过市委市府考虑修新办公楼也是考虑在原址重建,或者搬迁到苍河以北滨河地带风景较好的区域新建,从未考虑到搬迁到苍河以南的区域去修,那片区域现在还是一片乱坟岗地,狐兔出没的所在,距离城区也太远了一些。

“好,这个主意好!”首先赞同的是孟子辉,竖起大拇指,满脸笑容,“正阳,你这个脑瓜子的确好用,这一可以说是神来之笔,七厂的人绝对无话可说,我们四大班子若是搬过去和他们的生活区挨着一片,他们还有什么话好说?还有什么不相信我们市里的承诺决心,日后我们都要到那边办公,这总没话说了吧?”

“嗯,这一招的确很有说服力。”唐华也是感慨不已。

这年轻人头脑的确不简单,要说这也就是一个主意,但你一般人能想得到这一点么?

而且答应在那边建,又不是马上建,起码也要三五年以后了,甚至再拖上两三年也很正常,到时候你七厂都已经搬过去了,还能说什么?

唐华想到的,冯士章也想到了,甚至还想得更远。

有了这个由头,正好可以向省里有一个交代,在用地建设上都可以获得更大的支持,而且在建设时间上适当压一压,财政投入上也不需要那么紧张。

看见冯士章嘴角浮起笑容,林春鸣心中也是格外得意。

之前沙正阳和钟广标二人也没有和他提起这一点,估计应该是临时想出来的招数,但这却是一记堪称核武器的压箱绝招。

无论是谁对这个构想都说不出任何反对意见来,如果七厂的人再有反对或者质疑,那省里都不会支持,而且林春鸣觉得七厂的人也不可能反对和质疑了。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