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还看今朝 > 第494章 强势来袭,冉冉升起

还看今朝 第494章 强势来袭,冉冉升起

作者:瑞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3:38:11 来源:小说旗

第494章 强势来袭,冉冉升起

“正阳,乡镇这一级的招商引资,你觉得有什么招数?”焦阳突然问道。

沙正阳迟疑了一下,对于这个问题,他觉得不好回答。

在八十年代乃至到现在,乡镇企业的发展处于野蛮生长阶段,粗放式的招商引资和经营是常态。

但是随着下个世纪十年之后,各地在招商引资和建立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区等新兴区域的选择上都日趋谨慎,更主张要集约化经营,强调园区的产出比,不再提倡乡镇这一级的党委政府去招商引资,而更多的以县和县以上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名义出现。

单位产值高、高新产业或者战略支柱产业等多半都开始像这些区域汇集,而乡镇这一级的原有企业也开始搬迁或者淘汰,要不就是依托建为新的县一级的产业园区。

双林地处偏远,远离城区,交通也不是很方便,如果要想发展工业经济,那多半就只能是以那些被其他地区拒之门外的高污染类型企业才会选择去这些穷乡僻壤,而这恰恰成为这些原本属于生态区域的污染源。

“焦阳,这个问题我不太好回答你。”沙正阳注意到了焦阳吃惊的表情,继续道:“我个人的观点,像双林这一类的乡镇,其实不太适合以招商引资的名义来发展工业经济,而应当注重内生,主要以适合本地资源的农产品加工,或者特色的农产品生产以及相关联的服务业。”

“可每个乡镇都有招商引资任务指标,到年底那都是要逐一拿出来对比考核的,招商引资数量,工业总产值,税收收入,每一笔都要拿出来交账,双林不谋发展,那就只有落到最后,主要领导能有好果子吃?”

焦阳无法理解沙正阳的观点,侧目而视。

“焦阳,从目前的角度来说,以经济指标将会作为未来地方官员政绩考量的重要标准,所以地方官员重视招商引资以及各种产值,那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沙正阳耐心的解释道:“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土地资源始终是有限的,如果这样不加选择或者随意的将发展经济的任务分解到乡镇上去,其效率会非常低,甚至会被很多企业变相式的获取土地为目的。”

“可这一点毕竟不是主流,乡镇上的土地根本不值钱,价值更谈不上,拿了地修了厂房,难道老板不生产,等着土地增值?这根本不可能,像双林这样的乡镇上的土地,谁会拿着?说句不客气的话,送给别人,别人都未必会要,毕竟你拿着土地总得要投资建设吧?”焦阳连连摇头。

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沙正阳自然也无法说服对方,现在焦阳问的是像他们这样的边远乡镇招商引资的问题,该如何回答。

“焦阳,我个人认为,像双林这类生态环境好,未受污染的区域,实际上是很适合发展一些现代农业的,像你刚才和卢雅谈到的脱水蔬菜所用的蔬菜基地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另外比如像农庄式、庭院式的园林经济,我觉得亦可考虑,这种既可以不拘于形式规模,在招商引资上不会太苛求,另外掉头也容易。”

沙正阳给出建议。

“当然要注意在发展这类产业上要防止一拥而上,最好类型和产品都丰富一些,而且要特别重视营销,确保销售渠道的稳定顺畅,不要搞成丰收之后销售困难,造成丰收不增收,那就成了政府的罪过了。”

“庭院式经济?”焦阳若有所思,“正阳,你还别说,咱们双林那边原来就有种植枇杷、葡萄、水蜜桃这些水果的传统,只是由于交通不便,而且水果品质退化比较严重,始终难以形成气候,但如果按照你这样说的,可以在种类上更丰富一些,选择一些具有经济实力和风险抵抗力的大户来做尝试,都是可以试一下。”

沙正阳有印象,前世中双林的庭院经济乃至日后的农家乐也是小有名气,但是却是因为发展晚了一些,始终被周边乡镇的名气所压制,所以出于一种不愠不火的境地。

但今世如果能够提前开始发展,如果能够把双林枇杷或者双林水蜜桃的品牌先行做起来,未尝不能让整个前世中默默无闻的乡镇逆袭一把。

不够农家了要想火,那还早了一点儿,要等到国内私家车开始普及之后这类后世中一度火遍天的产业才会真正形成气候,现在还早了点儿。

“焦阳,既然你分管农业这一块,当然可以去尝试一下,不要试图一拥而上,可以先选择试点,另外也可以借鉴一下其他地方的经验,我觉得双林在发展生态农业庭院农业应该是很有前景的。另外,记住要求得党政主要领导的支持,这很重要,如果能从上边争取一些资金补助,那就更受欢迎了。”

沙正阳的由衷之言让焦阳连连点头,这方面他还经验不足,沙正阳的建议让他意识到在乡镇里边工作一样要明白规矩和人情世故。

******

沙正阳无意在银台收小弟,但是结份善缘还是很乐意的。

焦阳人不错,而且又受了郭业山之托,进自己一份力,能帮则帮,当然他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日后的造化,那就要看焦阳自己如何去拼搏了。

告别孙妍依依不舍的怀抱,沙正阳重返宛州。

此时的他如同加满了油保养结束的汽车,将要重新驶入高速公路。

宛州电器厂的改制告一段落,剩下的就该是焦虹和三洋电机这帮人舞刀弄剑,施展本事的时候了。

有宛州电风扇厂这个模板,沙正阳相信焦虹不会让自己失望。

华峰电器宛州有限公司恢复生产的速度很快,尤其是在他们得心应手的饮水机制造上,当生产线一安装到位,雷霆亲自坐镇,亲自参与了第一台饮水机的下线,并举行了盛大的下线仪式。

很快宛州华峰的生产能力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提升。

毕竟有着五百人熟练劳动工人,都是经过了筛选淘汰,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的,而且这些工人都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部分。

精气神一旦凝聚起来,再加上奖惩有度的机制明确,这个时候国有企业原有的规范化底子就能慢慢体现出来,不像农民工招进来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进行规范,哪怕他的工作技能早已经娴熟,但是在一些遵章守纪和操作流程的规范化上,仍然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磨砺才能慢慢适应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人。

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宛州华峰的生产能力就已经赶上了银台华峰,并且预计在年后就可以超越银台华峰。

当然如果在银台华峰的新生产线完成,工人培训完成之后,银台华峰的生产能力还会翻倍,但双方的生产竞争已经形成了良性竞争模式。

从目前的产能来看,银台华峰的产能已经达到了日产饮水机1500台的极限,要等到那边新生产线建成投产,估计在进入正常生产状态下可以实现日产4000台的规模。

而宛州华峰在完成整合后,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就实现了产能的不断突破,在春节前实现了日产饮水机2500台的规模,预计到春节后可以实现日产3000台规模,这极大的缓解了华峰电器在铺货上的压力。

到五一节前后,两地华峰的产能可以达到日产7000台,月产台以上,而且华峰电器也正在对产品线进行丰富,准备从现有两档三个产品丰富为三挡五个档次的产品,重点在中高端产品上进行丰富,要力争在1994年实现产值3亿元。

光是宛州华峰的饮水机就要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上缴税收预计可以突破1500万元以上,这几乎是一下子就把整个宛州的工业产值和税收拉上了一个台阶,也由此可见工业制造业对整个经济发展拉动有多么大。

宛州的华峰还不仅仅只局限于饮水机生产,空调扇的设计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这也不是什么高技术产品,预计五一节前后工艺流程就能基本成型,生产线也开始在准备,预计7月1日之前就可以实现生产。

都空调扇的市场调查也正在进行,从目前来看主要还是只能主打公务市场,要等到这类产品开始为人熟知,可能才会慢慢进入家庭市场,但按照雷霆的设想,空调扇今年的销售,他也有把握做到2000万以上,在市场上还独此一家,他有这个把握。

当然,在利润上他没指望,前期的广告宣传就是一个大坑,还有渠道的建设,没几百万砸下去不够,不过在这一点上华峰有意要和若斯电器合作,希望借用若斯电器的渠道体系,当然并不仅止于若斯电器的渠道体系。

到了明年,雷霆相信可以迎来一个丰收期。

对于沙正阳来说,这同样是一个丰收期。

当宛州华峰能够每年为宛州的工业产值增加一个多亿,工业增加值也能增长几千万,税收也能上缴一两千万,更重要的是让几百工人拿到比原来收入高两三倍的工资奖金时,他不相信有哪一个市领导敢于无视这一点!

同样如果当三洋若斯电器未来一年里也能以更耀眼的成绩强势来袭呢?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