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还看今朝 > 第六第九十二章 采访

还看今朝 第六第九十二章 采访

作者:瑞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3:38:11 来源:小说旗

第六卷 第九十二节 采访

长川实业的领导竞聘在长河能源集团内部也引起了很大的震动,甚至也有部分长河能源集团内非长川实业的干部也想参与到这一轮竞争中,对此沙正阳倒是相当欢迎。

为此他专门也和尤万刚、钟广标商议过,欢迎这些非长川实业体系的干部来参与竞聘,特别是在房地产和建材这一块,更是敞开双臂欢迎。

长川实业的建材这一块实力也不弱,在武阳有一家规模不小的水泥厂,同时在汉都有一家铝材厂,沙正阳筹划可以考虑在宛州或者嘉州上马一家电解铝企业,只不过这个项目规模可不小,投资额度很大,所以还在筹划中。

事实上这个时代,只要你手中有足够的资金,建筑、建材和房地产领域,未来十五年都会是一个蒸蒸日上的势头,可以说只要别出大的纰漏,企业管理不是太差劲儿,都能稳着赚钱,因为这十多年本身就是中国经济起飞,重化产业腾飞的时代,各类需求都会让这些产业赚得钵满盆满。

“什么,《半月谈》,新华社记者要来采访?”接到集团宣传部部长霍剑锋的电话,沙正阳吃了一惊,“霍部长,这是个什么意思?尤省i长和钟总知道么?”

“怎么,沙总,你还不乐意?这可是人家请都请不上门的好事儿啊。”电话里霍剑锋笑得很轻快,“我想尤省i长和钟总都汇报了,他们都说这是好事,当然要支持,长川实业搞的竞聘本身就是国企改革的一部分,而且同时也是国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个尝试,省委组织部那边大概是也是接到了新华社那边的电话,也打来电话问了集团,尤省i长还专门向周书记和王省i长请示过,答复都是要全力支持。”

对别人来说也许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但对沙正阳来说却未必了。

现在他只想好好生生把这一轮竞聘搞完,然后关注改革后的动态,尤其是建筑、房地产和建材这三大板块,通过竞聘上岗之后,企业局面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改变。

这才是沙正阳最关心的,其他,沙正阳现在根本就不想管。

甚至可以说,现在过度宣传反而是不合适和有害的。

外边炒得沸沸扬扬,大话都说出去了,万一到明年局面不尽人意,只怕现在鲜花着锦,明年就要成为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这不是沙正阳想要的。

“霍部长,现在竞聘还刚进入第二阶段,也是最关键的阶段,我觉得恐怕时机不是很适合,能不能等到竞聘结束之后,最好是明年下半年再来搞这么一个座谈走访调查,我们都无上欢迎,而现在的确不是很合适啊。”沙正阳婉拒,“说实话,我很担心这些记者来东采访西调查,起到反作用,反为不美啊。”

“沙总,我觉得你有些过虑了,你这是正面报道,甚至可以说是为你摇旗呐喊助威来了,要说有影响,那也是正面的,只会有促进作用。”

霍剑锋耐心细致的说服,沙正阳不是好说服的人,而且已经有传闻说沙正阳极有可能要破格提拔升任副总经理,虽然还没有明确,但是霍剑锋估计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因为这半年来因为这一位的表现实在太出色了,每每都能引起从中央到省里的关注。

“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热议国企改革,但国企改革究竟该怎么改,从哪些方面来改,原来哪些老一套显然有些不合时宜了,那么我们现在就要创新探索,你们长川实业提出的组团竞聘就是一个很有新意的内容,我觉得很有价值和意义。新华社这帮人眼光高得很,鼻子也灵得很,如果不是入他们眼的东西,你就是磕头作揖去请他们,他们也未必乐意来呢。”

霍剑锋的话让沙正阳也陷入了沉思。

97年开始的国企改革探索试点,要到98年才真正彻底成型,但是国企改革如何改,这本来就是一个难以一言蔽之的大话题,不可能一种方法包打天下。

从最早的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也就是所谓的给企业“松绑”开始,逐步出现承包制、租赁制和股份制,然后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再到抓大放小,最后即将迎来最艰难的攻坚阶段,既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抓大放下进一步推进,最后推进国企的战略改组。

现在即将迎来攻坚阶段,国有企业究竟该怎么改,怎么改才能让企业焕发活力,各地也在不断探索,既有战略上的调整,也有战术上的尝试。

在沙正阳看来,这种组团竞聘实际上也就只能算得上是一个战术上的尝试,或许能够起到一定的成绩效果,但是你要说放之四海而皆准,能够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但就算是战术尝试,如果在宣传上做到位了,一样也能起到很好的示范和推广作用,同样这对于自己,对于长川实业,对于长河能源,甚至对于汉川省委省政府俩说,意义都不一般。

《半月谈》是中宣部委托新华社主办的,其意义非同小可。

上一次沙正阳的文章就没能上《半月谈》而只是上了《经济日报》,但这一次《半月谈》和新华社却主动对长川实业的改革表现出了浓烈兴趣,这当然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省里边自然乐见其成。

只不过让新华社的记者来采访报道,他们肯定不可能按照己方的意图来,这些记者,都要力图从自己的角度来挖掘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来,这样才能有助于吸引眼球,特别是吸引领导的目光,以此加深自身的存在感和影响力。

再说一句不客气的话,沙正阳估计这个时候人家新华社的记者要来采访,恐怕也不是自己能阻挡得住的,顶多自己就是配合不积极罢了,大那样做又有何意义?

除了得罪了这帮无冕之王外,绝对有害无利,还不如考虑如何来尽量减小负面影响的同时,而将正面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霍部长,看来这事儿我们是挡不住的吧?”沙正阳问道。

“沙总,您都知道还问我?”霍剑锋也不遮掩,“省里很支持,尤老板钟老板也是这个意思,要支持配合好,给长川实业乃至长河能源集团做一个免费宣传,从政治意义到社会意义都要积极向上。”

“既然如此,那行吧,我这边安排一下,不过他们是不是要先采访集团那边?”

“嗯,这是避免不了的,集团也要表现出我们对下边子公司改革的支持嘛。”霍剑锋笑着道:“放心,集团这边怎么配合你么长川实业我们都知道,不会抢你们风头的。”

“哼,我倒是巴心不得让你们把所有风头都抢走最好,我们下边只想把工作做好,见到实效。”沙正阳冷哼一声:“霍部长,你也帮忙先协调一下,请记者朋友们多理解配合下我们的工作和难处。”

霍剑锋很爽快的答应下来。

既然避免不了,沙正阳也就只能坦然接受。

长川实业的组团竞聘章程上其实已经比较成熟完善了,沙正阳根据前世中自己的一些经验,加上徐利平本身针对长川实业这些具体板块上的特点,加上战略规划和管理部已经办公室一干人的废寝忘食的努力,竞聘方案和章程都没有大问题。

关键就在于可能涉及到跨领域的多个团队来竞争,怎么让这个竞争既显得激烈,又能可控,党委如何在这其中体现发挥作用,都要认真考虑。

**********

褚玉林和王凡两个人来到长川实业采访调查时,正赶上了几个板块的竞聘规程都全数公布出炉,而且章程和相关情况都已经公布在了长川实业总部和其下属的几个分公司以及集团公司旗下的几个公司大门上。

这也意味着整个竞聘是面向长河能源集团的,而非长川实业自身。

二人都装成外人,揣着录音笔穿行于围观和闲谈的人们中,这些人大多数都是长川实业职工,最起码也是长河能源集团职工,在没有领导在场的情况下,这些职工的话语都要犀利尖锐得多。

“长川实业就是马屎皮面光,里面一包糠,谁来都没有用,你看看那帮当官的才上去多久,现在查出来的事儿就有多少,枪毙怕都差不多了吧?”

“谁说不是呢,千里做官只为财,当官的不往自己腰包里装,他凭啥去当官?我们能指望的就是他们在为自己捞钱的同时也多少考虑一下我们就行了,谁让我们没能耐当官呢?”

“也不一定,捞钱是免不了的,关键是你要能做事儿啊,你要能让大家腰包都跟着鼓起来,你多捞点儿大家也没话说啊,每年企业都在亏,结果你自己肥的流油,这怎么说也说不过去吧?”

“其实改革也是好事,关键要怎么来制约这些人捞钱的手别乱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两天褚玉林和王凡二人就一直在矿区厂区里转悠,主要就是收集职工们的真实意见,避免他们临时被收买。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