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为头越) > 第七百六十一章 杀气腾腾

“我明白,”杨刚马上说,“我们都知道,奇梦达之所失败,就是因为不重视亚洲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所以我们会……”

冯一平继续摇头,“不,你不知道,你完全不知道!”

“国内市场,奇梦达是不重视,但是三星不重视,海力士不重视?”

他们当然重视,他们目前是国内内存市场的主宰。

“你觉得,怎么应对韩国场上的竞争?就说你在5年之内,研发出了一流的内存芯片并且量产,你怎么和他们抢用户?”

“不要强调你的低成本,可以明确告诉你,到时,他们的成本,一定会比你还低,”

“我们必须明白,等到我们有了可以和他们抗争的技术时,三星他们在我们国家投资的,就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只是后道工序的封测等工厂,前道工序的生产工厂,也一定会投资兴建,”

“就是不考虑他们更丰富的生产经验,以及一定也会更高的良品率,因为他们的整体规模更大,所以成本一定会比你低,”

“成本会低,技术只会更好,品牌的认同度还会更高,客户基础更是甩开你几十条街……”

“你怎么和他们竞争?”

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竞争?我一时也没有主意,只要我们在技术研发上出了成果,那些事,可能早就不用我操心。

就是届时我没有高升,因为先天的优势,我们也一定会拿到大量的订单,杨刚心里转着这些念头,“冯总,您分析得非常有道理,但我觉得,论成本,我们不一定就会比韩国产品高,”

“他们在规模成本上有优势,但我们一定在管理成本上有优势,”

冯一平真的很想笑,你一国企,还说管理成本有优势?

“在客户基础上,他们是占有优势,但我们同样有优势,我们有天然的优势,只要我们量产成功,价格合理,”杨刚看了总后的那位大校一眼,“我们一定会迅速获得很多用户,”

“芯片不是一般的产品,它关系到我们方方面面的安全,”

冯一平也懒得反驳了,打感情牌?说自己是民族品牌?

只要是大规模应用的产品,想靠民族感情牌获得市场?

这样的套路,现在早就没有市场。

也就是国防等敏感领域,确实可能会天然的支持,但那点市场算什么?

他也懒得和杨刚去争论这些具体的问题,“你真的是完全不明白,”他又重复了一遍。

大家都感觉到会议室里的火药味浓了起来,杨刚渐渐的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而冯一平的脸色,同样也不好看。

洪院长很是庆幸,自己幸好没有表露出同样的意思,因为冯一平的态度,现在非常的明确,他一点都不像是支持杨刚想法的样子。

“如果从最早的存储产品算起,内存产业,至今已经走过了超过100年,在这100多年的历史中,内存产品,从最开始的打孔纸,到后来的磁鼓存储器,到磁芯存储器,到半导体晶体管存储器……它们已经创造了接近1万亿美元的产值,”

“而这个巨大的市场中,一直在发生着你死我活的惨烈搏杀——现在也正在进行着,”

“美欧日韩,以及我们对岸,都投入了巨大成本,以期取得市场的主导,”

“但他们中的大多数,最后都不得不黯然离场,在奇梦达之前,已经有太多的巨头轰然倒地,就连开创内存产业的三大元老,英特尔、德州仪器和IBM,也分别在1986年、1998年和1999年,凄惨地退出了他们开创的这个市场,”

“你只看到了奇梦达的失败所留下的部分教训,但你有没有考虑过,内存市场的主导者,从美国,变成日本,再变成现在的韩国,这背后的根本原因?”

这一连串的话,让杨刚有些不知所以,但虽然他根本就没从这样的角度去考虑过这些问题,却并不妨碍他此时毫不示弱的发动反击,“我也不说100年前,就说20多年前,在改革开放之前,在大多数的单项领域,我们和世界一流水平,都差着十万八千里,”

“但看看现在,我们在很多行业,都已经跻身世界一流水平,成功的把当初的一个个行业霸主,打得找不着北,如果一开始,我们也是这样一定要等着有了绝对的把握以后才开始行动,那我们到现在,就依然是连计算器这样的产品都要进口的地步,”

“全面考虑是对的,但更重要的,是付诸实际行动,我们现在所取得的所有成果中的很多,一开始,都是一些人不管不顾的干出来的,一开始,我们做什么,不是摸着石头过河?”

“诚然,他们中的一些,确实被市场所淘汰,但正是他们的勇于尝试,才奠定了我们现在成功的基础,”

“冯总,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前怕狼后怕虎的瞻前顾后,最是要不得的,”

这杨刚,不愧看对冯一平提出这样的要求,不得不说,他还真是有两把刷子。

就说现在,他成功的让那些原本对他有怀疑,或不认同的撑腰的人中的不少,因为他的这些话,和他产生了共鸣。

但冯一平轻飘飘的一句话,就把这个杠精给问住,“杨总,我们是在什么时候加入WTO,真正的向国外开放大部分市场的?”

如果一开始,我们就全面开放市场,那么,那些不管不顾的摸着一个石头就过河的人中的大多数,都会被汹涌而来的大潮淹死。

看着刚刚支持自己的人,此时一副“哦,是啊”的表情,杨刚决定从另一个方面发起攻击。

论对内存行业的全面了解和把握,他知道,自己肯定不如冯一平,但这并不一定代表着他就说不过冯一平——他是真不知道,冯一平有时候,也算是一个杠精,且少有敌手。

“如何在我们总体处于落后的存储市场取得成功,确实不容易,但看起来冯总你肯定是考虑过,并且已经有了万全之策,我还真想听听,你又是怎么能确定,自己就一定能竞争过他们?”

是,我是没有能让所有人都信服的办法,你就一定有?

他的这次进攻,又成功让不少人站在他那一边,包括国家集成电路专项的技术总师洪院长,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的韩主任,总后的大校……

他们都看着冯一平,你就真的有把握一定会战胜现在占据主导地位的韩国厂家?

“我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冯一平平平淡淡的说。

坐在后排的方颖芝又忍不住目不转睛的看着冯一平,我就喜欢你这样!

对面的所有人,一时都忍不住有些错愕,还真有万全之策?

这还真是……一点都不谦虚,一点都不冯一平。

哦不,这很冯一平!

“芯片行业,是一个投资巨大的行业,这样巨大的投资,容不得我没有万全之策,”

这话,同样引起了专业人士的共鸣,洪院长,科技部、商务部等的相关领导,知道要想做出成绩,这方面的投入会有多大。

真说起来,100亿美元都不算什么,可能也就算个门槛而已。

至少从这方面看,冯一平比杨刚要稳重得多。

原因,他们也都非常清楚,冯一平投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的,杨刚,无论投多少,他自己的钱,一分都不会动——不大幅增加就不错。

“在存储市场发展的早期,美国巨额的军工订单,先后让IBM,德州仪器和英特尔,成为行业的主宰,”

“而到上世界80年代,从美国引进技术的日本,又在存储领域实行举国体制战略,大力投入到研发和产业规模上,最后成为市场的主导者,”

“然后,韩国借美国政府发动经济战争,打击日本的经济的机会,扩大了在存储领域的投资,到现在,日本仅剩的尔必达也摇摇欲坠,而韩国公司成为市场主宰……”

“以及,在芯片领域,我们国家在70年代,尚领先于对岸以及韩国,在80年代,和对岸以及韩国,也算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当时同年和他们量产64K的内存芯片,到现在,我们却落后至少20年,90%以上依赖进口……”

“这背后,有着一条非常简单粗暴的规律,那就是,在存储市场,谁放弃投资,谁就会死,”

“要想成功,其实很容易,”冯一平看着对面,目光一一从他们脸上扫过,“那就是,拿钱砸死对手!”

对面的人纷纷张大嘴,就这?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所以,你问我怎么确定一定能竞争得过韩国公司?”冯一平轻轻的在桌面上拂了一下,“三个字:用钱砸!”

“为此,我已经准备好了500亿美元!”

对面刚刚合上一点的嘴,又一下子张得大大的,500亿美元,已经准备好了?

杨刚想反驳,前几天在香港,你明明说的是100亿美元。

但冯一平此时的气势,让他生不起反驳的心思来。

“如果500亿美元不够,”冯一平在桌上轻轻敲了一下,“我就投入800亿美元,”

对面好些人的下巴差点掉下来,800亿……美元?

后排的方颖芝低着头,全身在用力……

原本一直十分放松的冯一平此时挺直身子,像是向所有人传布檄文,“我就是,要血洗这个行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