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151章 初学乍练

重返1977 第151章 初学乍练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其实无论是“老刀鱼”的亲身经历,还是他讲述的有关“挫虎龙”的传说,都表明了一个意思。

那就是他想让洪衍武几个人意识到,别说“挫虎龙”只可遇而不可求,就算真能找到,也是一件极为凶险的事,基本九死无生。

况且虽说“挫虎龙”是神物,可那是过去老一辈的“海碰子”才为之发疯的东西,现在即使捕捉到也无人识得,更不会有人出高价购买。所以“老刀鱼”真的很希望洪衍武他们能珍惜生命,知难而退。

只可惜,洪衍武就不是为了捕捉此物来卖钱的,他实在有着不得已的理由,根本不可能打退堂鼓。跟着,他便把父亲染病危在旦夕,急等“挫虎龙”救命一事告诉了“老刀鱼”。

他还说如果木船会被撞破,他就去找关系求借铁皮渔船。如果普通渔网捕不住“挫虎龙”,他就用铁网箱下饵诱捕。总之,他无论如何也得试上一试,哪怕冒再大的风险也他不能让父亲在即等死。只希望“老刀鱼”能指点他怎么找到鱼踪就好。

这么一来,“老刀鱼”也就算彻底明白,洪衍武的决心恐怕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了。

一方面,是人家有救命之恩于己,另一方面,上了年纪的人总会对孝敬父母的人格外有好感。

于是,“老刀鱼”在沉默良久后,也终于吐了口。他说“挫虎龙”如果要出现,就在入冬后的蛇岛附近两个海流子的交汇处,只是那两道海流子也时时会改变方位,必须得临时现找才能确定具体位置。

另外,同时还有两个很现实的难处。

首先,那就是铁皮渔船都是烧油的,现在的渔业任务又重,到时即便能通过渔村大队书记调动一条去蛇岛附近捕鱼,那一天也得额外掏个一二百块费用。

这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弄不好耗上一冬也一无所获,一般人有谁能承担的起这么一大笔费用呢?

其次,洪衍武他们对大海太过无知。凭他们目前的水性,也就是近海里“染染身子”的水平。即使能发现“挫虎龙”也毫无办法可想,万一要再落入水中,那简直就是以身喂鱼的香饵。除了葬身鱼腹,连一点侥幸也不会有。

对这几点,洪衍武也不得不承认“老刀鱼”说的极为有理。而他想了一想之后,便又向“老刀鱼”提了个请求,说他们想跟“老刀鱼”学当“海碰子”。

他的目的其实有两点,这样一来可以习得水性,为入冬后出海捕鱼增加些成功率和安全性。二来他也想效仿“老刀鱼”从海里弄点钱,好为捕鱼雇船设法多筹措点资金。至少也可以免得坐吃山空,把带来的钱省出来。这无疑是他目前所想到的,唯一能有所帮助的事了。

“老刀鱼”倒是没拒绝,他想的也很简单。既然救了他的人开了口,那他能帮就得帮一把。即便是他对洪衍武他们能成功捕捉到“挫虎龙”根本不报什么希望,可“碰海”毕竟还能有份不菲的收入,他倾尽所能把窍门都教给人家,也就算报恩了。

再说他自己已经老迈,没几年也就干不动了。又只生了个女儿,那些后辈的“海碰子”也没一个懂得尊重长者的,那他这些压箱底的窍门和经验多半会烂在自己肚子里,教给这两个年轻人又有什么不好的呢?至少也能让他人了解一下自己的一身手段。

更何况“碰海”绝非易事,是件实打实的苦差事。时间一长,或许这俩小子吃不住劲儿也就知难而退了。怎么也算保全了两条性命,那他照样是还了这份人情……

就这样,“老刀鱼”很爽快地的一口答应下来。而他唯一的条件,就是事先必要约法三章。

他说要学可以,自己绝不藏私,可也不会手下留情,只会狠狠操练。如果洪衍武他们吃不了苦头,无法按他的要求照做,不肯听他的教训,那到时候可就不能怪他不帮忙了。

这一刻,“老刀鱼”的态度既认真又固执,真是像极了当年“玉爷”收洪衍武和陈力泉为徒时的样子。

这让洪衍武和陈力泉都不由泛起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特别是洪衍武,他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完全能够证明,只这种脾气的人才是有真本事的。所以他们俩人都极其诚恳地给“老刀鱼”鞠了一躬,恭恭敬敬地表示了感激。

这种敬意也恰恰是让“老刀鱼”最欣慰的,他隐隐感到,或许他还真碰上了两个虚心好学的好苗子……

“老刀鱼”毕竟是年岁大了,虽然经过了一夜的休息,可第二天还是喘不顺气,脸色也发灰,仍未完全地从“潜水病”的后遗症里彻底恢复。

所以早潮他就没下水,直到等到吃过了早饭,日头把整个“星火湾”都晒得暖洋洋的时候,他才带着洪衍武和陈力泉下了海,开始给他们上当“海碰子”的第一课。

至于“小百子”,虽然极力要求也要学,却被“老刀鱼”硬邦邦地回绝,给留在了岸上。

因为照他的话说,“小百子”年岁还太小,人也太瘦,肋巴条骨缝里都能透出阳光,又怎能经得住老洋里流过来的水?他要是教了,那就是作孽。

自然,洪衍武和陈力泉也不想“小百子”以身涉险,于是那怕“小百子”再不乐意,但他在三人一致的意见下根本没有反对的能力,也就只好带着委屈去附近的树林里打鸟,拾柴去了。

谁都知道,“碰海”的首要前提条件是必须要有一身好“水性”。

“老刀鱼”昨天已经见过了洪衍武和陈力泉游泳,但因为当时天色已暗,他又在头昏眼花中,看得并不确切。于是下海之后,首先第一件事,他就又让他们重新游了一次。

洪衍武和陈力泉的泳技是在京城附近野湖里练就的,严格讲,姿势并不如何规范。但“老刀鱼”也不是职业的游泳教练,在他看来,这俩小子其实游得已经满不错了。

首先,洪衍武和陈力泉的体力都远超常人,划水有力,迅猛快捷。而且他们胳膊从水里抽出来,拍下去,也相当干净利索。这里说的干净利索是不带出多少水花,这实在是得有点功夫。

可是这也并不是说,他们的游泳就没挑儿了。因为他们的泳姿完全是比赛式的自由泳,侧重于速度,手脚并用,只能几百米、几百米地快速冲刺。

而“海碰子”最需要长久地、不停顿地搏击,那不是几百米,几千米,几万米,是永远不停不休地马拉松。况且,“海碰子”的手还要腾出来干其他的事儿,也决不能占用胳膊来游泳。

所以“老刀鱼”给他们上的第一课,就是教他们如何手里持物,只靠两条腿游泳。

这一项,其实只需调整一下游泳姿势即可,洪衍武和陈力泉过关都很容易,他们没多会就掌握了“海碰子”独有的两种游泳方式——胳膊闲置,只凭两腿的力量推动的蛙泳和自由泳。

另外,为了便于找到海物后在海面上定位和调整下潜角度,“海碰子”还得掌握在无任何依托的海中“原地踩水”的能力。

要做到这一项可就需要点技巧了,也有点难度,因为海浪是持续流动的,且波浪湍急,不比寻常的静水湖面。

不过洪衍武和陈力泉却大大出乎“老刀鱼”的意料之外,没过一个小时,他们竟然也能游刃有余,保持方位不动地浮在海面上了。

说真的,“老刀鱼”是真有些吃惊的,他没想到洪衍武和陈力泉竟像是两个“碰海”的天才。因为就是长在海边的人要不练个三五天,也不能熟练地做到,他自己当年也是练了半晌才学会的。

这不免让他对授艺这件事又多出了几分真心的兴趣,他倒真想看看这两个小子到底能学到什么程度了。

不过话说回来,真实原因并不是洪衍武和陈力泉悟性有多么地高,他们其实还是沾了跟玉爷学过跤术的光了。

因为“海碰子”这一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两条健壮的腿,而“玉爷”给他们打下的基本功一大半都在腿上,要论实际情况,恐怕还真没一个“海碰子”的腿能有他们这样有力、坚固。

况且,“跤术”本质上就是要学会控力,先得站直了不趴下,才能摔别人。各种绊子、步法也全是研究在各种力量中如何保持底盘稳固的学问,所以洪衍武和陈力泉是属于既有实力,又掌握了许多用力技巧的人。

说白了,他们就跟练过“九阳神功”的张无忌一样,有了坚实的底子,再练什么武功都比别人快得多。正所谓“一法通,万法通”,通过身体来学习、掌握的技能、技巧尤是如此。

只是尽管轻易地连过两关,又得了“老刀鱼”几句夸奖,有些问题却仍不是靠学得快、有基础就能解决的。洪衍武和陈立泉的意气风发很快就在接下来第三关面前俄然而止。

因为“老刀鱼”下面的要求虽然简单,却实在是让人难以忍受。

这老头说,当“海碰子”还必须得禁得住“靠水”,在海里能待很长的时间才行。一个好的“海碰子”,刚下水,就想上来,哪怎么可能扎到更多的东西?

况且水面和水下完全是冰火两重天,作为适应这种温差的过度训练,所以他们今天还要做的最后一件事,那就是“泡”。

“老刀鱼”说,按他们的体格,到午饭前的一个多小时之内,绝对不许上岸,否则就是不合格。而且吃了午饭之后,他们还得下海再“泡”,能泡多久泡多久。最后,给他们定下的这一关的过关标准是,一次至少能在海面上“泡”够六个小时才行。

一般下海游泳的人都知道,不到季节,人下海往往感觉凉意难耐,即使气温在30度以上,即使人们躺在沙滩上热得要命,可一旦下了海,却完全是两样。

体质稍差者,不一会儿就会跑了上来晒太阳。而且倘若不停断地往深水里游,那么这种感觉会更为强烈。

如果体格不够强健,如果以前没有长期泡在海里训练,那么想做到这一条,绝对是一件让人痛苦得生不如死的滋味。况且,每次上岸后还得再经过一番火烤的折磨。

于是,洪衍武和陈力泉在一起眼睁睁地看着“老刀鱼”把他们留在海里,自己游向岸边的时候,面面相觑下都苦了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