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167章 海味馆

重返1977 第167章 海味馆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老刀鱼”真是没想到洪衍武有这么大的本事。

剩下的海参,原本他只打算卖出六十块钱就谢天谢地了,可经过这小子的手,最后竟然变成了一百七十七,几乎多了整整两倍。那可是普通人半年的工资啊。

说真的,自打他当“海碰子”以来,还从没卖过这么好的价钱。而且哪怕他诚心诚意地想谢,可人家还坚持一分不取,这又是多大的情分?

所以腰包鼓起来的“老刀鱼”欣喜之余,不但一口答应为洪衍武牵线搭桥介绍别的“海碰子”,还一拍胸脯,主动提出晚上请大伙儿继续吃大餐。

自然喽,那十块钱的房费,此时他就不放在心里了,相反还觉得这钱花得还真值。他甚至还暗自做了个决定,要是洪衍武他们明天收了海参想继续在这里卖,第二天的房钱他也都包了。

就这样,当天晚上,洪衍武几个便在“老刀鱼”的盛情邀请下,去滨城火车站附近最知名的饭店品尝了一次地道的滨城菜。

所谓滨城菜,其实是鲁菜的一个变种分支,以海鲜为主要原料,受东北菜、福建海西菜、以及和餐和俄餐的影响,兼蓄中外菜系之长,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海味饭店”就是一家传承近百年,且经营过俄亚大菜的老字号。这家老店在当地人口中又被称为“海味馆”,据说最地道的滨城菜,便是以这里为正宗。

其实按“老刀鱼”的意思,本来还是想点些“宫保肉丁”、“炸丸子拼盘”之类的肉菜。因为他这辈子吃得最多的就是海鲜,对这里的招牌菜还真是不“感冒”。来这也就是图个名气。

可洪衍武却是个识货的,他一看菜单,发现“红烧鲍鱼”、“焅大虾”什么的都有,价格也便宜,便想让大家尝尝海鲜菜肴正经的做法,非说要吃就吃招牌菜。

那么客随主便,“老刀鱼”也就只好由着他改了“戏码”,点了“全家福”、“红烧灯笼海参”、“焅大虾”、“糖醋黄花鱼”、“溜鱼片”、“花红赤甲”这几道海味大菜。

在当年,由于体制的原因,天南海北的服务行业还有一个明显的特色,那就是职工的脾气特别大。因为收入低,又自觉是伺候人的活儿,没几个人能对本职工作尽心尽责的,大爷劲儿倒是通病。

具体以饭馆服务员来说,跟他们打交道都得好声好气。即使这样,你要赶上个气儿不顺的,他也能晾你半天不理你,给你上菜的时间更是没谱。

如果要是敢催服务员,那更完蛋,一准能跟你吵起来,光斗气就能给你气饱了。甚至有的地方情况严重的,还时有服务员打骂顾客的情况发生。

洪衍武当然清楚社会上的这种弊病,他也知道自己今天点的菜肴,不但需要厨师精心制作,也需要及时上菜、趁热吃。所以他就偷偷塞给负责他们桌子的服务员一包好烟,又托他往厨房送进去两包,结果这小小的贿赂果然奏了奇效。

那服务员一改对他人的冷漠嘴脸,对他们简直周到极了,菜一出来就及时上桌。厨房收了烟也是加倍卖力气,把他们的菜全都排到了最前面。以至于周围比他们先来的客人,桌上才刚上了冷拼和“渤海啤酒”,他们的菜就已经全上齐了。

弄得旁边几个客人,还以为他们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特别听到他们和服务员聊天露出京城口音后,竟私下小声议论,猜测他们是来自京城的**。差点没让耳朵最灵的“小百子”被饭菜呛到。

不过话说回来,那一桌子的菜也真是名不虚传,每一样都做得精彩绝伦,让在座的四人差点没把舌头香掉了。

当天最出彩的是“全家福”,这道菜的用料十分讲究,以海参、鲍鱼、大虾仁、上等鱼片、海螺片、干贝丁、鱿鱼花等近十种海珍品为主,辅以玉兰片、肉片等配料,其口味颇为酷似“佛跳墙”。

这可是“海味馆”的镇店名菜,大部分老顾客只要来这基本都会点一份。也正是这道菜最先获得了“老刀鱼”的赞赏,让他情不自禁地感叹,“实在没想到,每天都吃的玩意,居然还能做出这个味道来。看来,我这一辈子的海物都白吃了。幸亏听了小武的,还是你们京城人有见识啊。”

而洪衍武最感兴趣的当属“红烧灯笼海参”和“糖醋黄花鱼”,不过究其原因却有点庸俗,完全是价格便宜导致的。

因为像“灯笼海参”的原料选用的都是五、六十头一斤的大刺参,若是在京城以“葱烧海参”闻名天下的“丰泽园”,现在点上这么一只整参就得上千块,可这道菜一份六只,才卖五块钱。

与之相仿,按“糖醋黄花鱼”的原料看,现在价值四千元一斤的三斤野生大黄花,此时才两块钱一条。所以洪衍武这小子每吃一口都觉得太划算了,心理享受远超味蕾带来的快乐。

陈力泉性子朴实,最喜欢吃的自然是最直白的菜式——“溜鱼片”。

这道菜是传统鲁菜做法,把“牙鲆鱼”片成薄薄的四方形,再浇上浓汁,吃一口嫩滑、细腻、浓香,因为材料新鲜且没有刺,口感远胜一般鲁菜用的河鱼,实在是出类拔萃!

让“小百子”最满意的却是“焅大虾”,这也是“海味馆”的一道名菜,说起来其实就是“油焖大虾”的原型。同样是材料选用上佳,四对三两一只的渤海湾大对虾,才买两块五。皮酥肉嫩,又鲜又香,不亏为人间美味!

其实这也就是洪衍武他们赶上好时候了。在这个年代,物价既没放开,有一身真本事的诸多名厨又没退休,才让他们花了十几块钱,就吃到了一桌现代社会万金难买的海鲜盛宴。要是搁现在,哪怕“顺峰”最顶级的席面也做不出这个味道来。

事实上,在八十年代刚兴生猛海鲜时,当年拿着高薪,在广东、潮汕一带做生猛海鲜的,面对滨城同行的恭维,就曾连连摆手说他们真不是做的最好的,最好的师傅还是在滨城。

这可并不是这些人谦虚。因为当年连续好几届“全国烹饪大赛冠军”都是滨城的,其中“海味馆”的厨师有一人就独霸好几届,靠的是“焅大虾”,“原汁鲍”,应该说远在粤菜海鲜之前,滨城的海鲜就享誉全国了。

但滨城菜的名气一直也仅限于官方认可,在做生意上,北方人可没有南方人的实际和精明,以至于再好的厨艺也没能在民间成功推广,获得认可,实在是一件甚为可惜的事。

反正总地说吧,洪衍武他们一通“暴搓”,几个人吃得连说话的功夫都没有了,从拿起筷子就舍不得放下了,一直到消灭了大半,他们才有心思喝酒聊天。

而这个时候,“老刀鱼”想起一件事来,就忍不住开口问洪衍武。

“小武呀,刚才听你的意思,让我介绍‘海碰子’给你,也是为了收他们的海参在招待所贩卖赚差价吧?你有这样的本事,来钱可太快了。那你们还跟我回去吗?咱们再下海可就是奔着鲍鱼和海参去了……”

“老刀鱼”这话的意思很明显,真正的深水区海水更深也更冷,那得受罪啊,哪儿有在这儿躺着挣钱舒服?所以陈力泉和“小百子”一听,也都望向了洪衍武。

没想到洪衍武毫不犹豫。“回去啊,肯定回去。老爷子,我在这儿挣俩钱也就是先‘染染身子’(行话,试试水深)顺带手儿的事,主要是为看看海参的行情到底怎么样,好为入冬雇船做规划。可即使有了雇船的钱,不还得靠自己下海去找‘挫虎龙’嘛。所以呀,跟您学‘碰海’才是正事。我要偷懒贪财,入冬可就下不了海啦。”

“老刀鱼”一听,便很欣慰地笑了笑,由衷地夸奖他。

“好小子!看来你还没把要紧事忘了,我还怕你见钱眼开,忘了你爸爸呢!行,是个明白人,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明天哪,我不仅要带去找‘海碰子’,咱们也得找人,把你们缺的工具给补足了。这样才好下海哪……”

洪衍武乐了,赶紧举杯。

“那就谢谢您啦。咱爷俩干一杯吧,反正您请客,不喝白不喝……”

本来挺好的,听到最后一句,“老刀鱼”真有点哭笑不得了。

“你这臭小子!喝你的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