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169章 堪比印钞

重返1977 第169章 堪比印钞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洪衍武的判断再次让“老刀鱼”心服口服。

他根本没想到,这六十余斤,靠他自己几乎得卖上一个月的海参,竟然没到一天,就又让洪衍武给卖光了。

洪衍武还是用老法子,只不过大白天打开房门,把装海参的口袋往门口一放,就有人自觉找上门来送钱。

而且让人没想到的是,甚至就连招待所的经理,在无意中从客人口中得知这个消息后都求上了门,想让洪衍武这位“神通广大”的“京城二商局采购员”低价匀给他几斤海参。

洪衍武当然不好拒绝,就大大方方按四毛一个的进价,卖了经理五斤三十头的海参。

经理简直都快乐疯了,千恩万谢感激不尽,一个劲直夸京城人就是豪爽仗义。在听说洪衍武他们打算在这儿住六天后,竟然大笔一挥写了张条子,做主免了洪衍武他们的房费。

自然,发票还是要照开的,否则洪衍武回去没法报销,就占不着公家的便宜了。不过经理的这种体贴,纯属多此一举,因为他不知道,洪衍武根本就是自己给自己报销,免掉的房费直接就是落在手里的实惠。

所以说,这么一算下来,洪衍武他们做的这笔生意并不亏,一个海参还是卖到了八毛钱。

只是这件事却让“老刀鱼”感到十分不理解。他怎么也想不通,招待所经理明明就是滨城本地人,他怎么不去市场门口买海参呢?那儿的海参还要更便宜些呢,何必搭人情绕这个弯子呢。

为此,洪衍武又做了一番自己的推断。

他首先认为,这个年代信息还是太闭塞。毕竟不是所有滨城人都了解市场门口私下交易的情况。即便是大家都知道那儿可以做这种私下买卖,但大部分的人都是循规蹈矩的人,又有多少人敢于去私人手中购买物资?要知道,一旦被抓住,买卖双方可都是要受惩处的。

另外,光顾市场的人多半都是负责买菜做饭的家庭妇女或老人,上班参加工作的男性本来就少,就更别说像招待所经理这样小有权利的头头了。

而在这些妇女和老人的眼中,市场上的海参哪怕再便宜,他们也会觉得贵,没有需要根本不会去打听价格。即便是有了需求,老百姓买东西也是图便宜,基本不会问津最好的三十头海参,选择基本是五十头以下的海参,所以市场上最好卖的就是八十头的海参。

相反的,招待所经理和住在这里的客人们,却是东西越好越不嫌好,能买到三十头的绝不考虑五十头的。

这是因为现阶段社会中官僚风气太重,办什么事都要靠送礼。他们这些人迎来送往已成习惯,又最好结交有身份和用得着的人,善于巴结领导,拍上级马屁。以便互通有无,损公肥私,为自己谋求更多的利益。那么出手就自然不会小气。

还有,其实越是像招待所经理这样的人,就越迷信关系和后门的作用。你就是告诉他市场上有更便宜的海参,他也不会相信。即使相信,他也会抱有成见猜测市场的东西有假,决比不上有身份的人搞来的好东西。

甚至洪衍武最后还大胆地做了个猜测,说弄不好到旺季去海边收海参的人,就是倒了一道手,靠吹嘘自己有门路,把收来的海参,都高价卖给像招待所里的这些人了。

这一番话有理有据,听起来极有道理,基本上“老刀鱼”所有的疑惑都能解释清楚,让他深以为然。可沉默良久后,他不觉又复杂难言地长长叹了口气。

说白了,一是他觉得“海碰子”们在市场门口售卖海参的办法真是错到家了,也傻到家了。白费了力气,却没找到真正的买主。

二就是他为了社会上的以权谋私,送礼成风的现状甚为不满,可这些人偏偏又是海参的主要需求方,让他没法不别扭,心里也甚为矛盾。

三来洪衍武的惊人见解让他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钦佩。他分明已经预感到了,只要有洪衍武,今年这个夏天,弄好了能顶他过去干上好几年的……

能想到这些,“老刀鱼”的确算是个明白人。可尽管如此,当天晚上洪衍武盘出总账后,最终收益还是把他给吓着了。

由于这次洪衍武并不急着卖,对付买海参的人全然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样子,所以成交价格比昨天更好。

算下来,二十来斤五十头的海参居然是以均价四毛五一头出手的。近四十斤的三十头海参则卖出了八毛钱一头的高价。所以这六十余斤海参竟然变成了一千四百七十余元。

如果刨去进货总成本八百一十六元、订制工具额外贴补的九十块钱和十斤粮票,那么净得利有五百六十余元,这还不算白住五天的房钱呢,而且仅仅是一天的时间啊。在“老刀鱼”看来,这都赶上印钞票的速度了。

陈力泉和“小百子”自然更是高兴,马上张罗着要再去“海味楼”大吃一顿。还说明天让“老刀鱼”再多介绍几个“海碰子”。

可没想到,洪衍武虽然欣然答应掏钱请客,但对明天继续收海参的事儿却大摇起头,说这次也就到此为止了。他的理由是见好就收,赚钱不能急于一时。否则要是再这么干一天,那动静就太大了,弄不好就该引起别人的怀疑了。剩下的几天,大家索性一起上街逛逛,把物资补足,就专等工具到手了。

洪衍武的话让陈力泉和“小百子”迅速冷静下来,他们想了一下,也不得不承认他们有点脑子发热了。对洪衍武的决定别无二话。

特别是本想规劝一二的“老刀鱼”,对洪衍武更是满意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了。洪衍武的见识、能力,以及老成持重都深深折服了他,至此,他也和陈力泉、“小百子”一样,对洪衍武是几近迷信一样的信任了。

就这样,从住到招待所的第四天开始,洪衍武把钱存进了银行,除了买了三对脚蹼和补足碰海物资以外,他们就算彻底休息了,每天只是像游客一样体会这个海滨城市的独有风情。

这几个人不但顿顿大餐,吃遍了“海味馆”、“青山饭店”、“惠宾饭店”、“渤海饭店”、“群英楼”这些高档饭馆,去了电影院、逛了商场和公园,还每人理了头发,一起去照相馆拍了张合影。那日子过得别提多美了,简直赛过真正的神仙。

要说这几天,发生在这个小团体内部的唯一争执,就是“老刀鱼”死活不肯接受洪衍武给他的一百五十块钱。

尽管洪衍武说,当初说好了所有收入都有“老刀鱼”一份,况且没有“老刀鱼”介绍就收不到海参。可偏偏这个“老海碰子”最认死理,怎么都认为这是白占洪衍武他们便宜,就是不要。最后甚至还说,洪衍武要再提此事,他就不再带他们“碰海”了。

因此,洪衍武也只能暂时罢休。不过,他脑子灵,想起“老刀鱼”一向对陈力泉手里的那块旧怀表羡慕不已,当初去信托商店买衣服时,又趴在手表柜台看个没够,他心里就有了个新主意。

于是他就悄悄去信托行,花了一百一十块钱买了块几乎全新的手表,作为送给“老刀鱼”的礼物。虽然没能买到一块品相好的瑞士表,可滨城本地产的“珍珠”牌手表,此时却是家喻户晓的名牌货,照样可以让“老刀鱼”爱不释手。

洪衍武当时又无比坚决地说,这块表的价钱远比“老刀鱼”该拿的要少,如果“老刀鱼”再不肯接受,那他就把这表扔海里去。

这种斩钉截铁的诚意,自然让“老刀鱼”已经不甚坚决的拒绝之心彻底瓦解了。同时他的心里,却也更承洪衍武的情了。于是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对这块表,他也就很不好意思地收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