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197章 一抹艳红

重返1977 第197章 一抹艳红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要说结婚这件事,其实登记才是法律,婚礼只是形式。但有趣的是,在大部分国人的意识里,向来形式的重要性要远大于法律。

特别在这个年代更是如此。似乎男的女的必须大张旗鼓地摆宴席举行婚礼,才能算结婚。否则就是登记了一百次,也不能算作一回事。

另外,从“大将”和韩莹的角度而言,虽然他们迫于情形仓促地结了婚,并不能昭告天下似的大操大办,光明正大地让全部亲友们都簇拥在他们身边见证祝福。

但内心里,因为都感到这份幸福太过得之不易,也都希望至少能拥有一个小小的形式,来纪念这人生里最重要的时刻。

好在洪衍武早替他们想到了这一点,在“大将”走之前他就说过,不出五天就会带着“海碰子”们回来参加他们的婚礼。

所以领了结婚证还只是第一步,之后的几天里,“大将”和韩莹还有好些事得忙活,像理发、洗澡、照相、逛商场、选布料、做衣服、订酒席……

合影俩人是在津门街的滨城摄影社拍的。

“大将”要求给配上玻璃镜框,放一张二十四寸最大尺度,想挂在屋里的墙上。他还额外洗了两张八寸小的,打算屋里摆放一张,影集里再收藏一张。

做衣服,时间上确实是有点急了。

好在“大将”把布料分别交给了两家裁缝店,又用急着结婚的情况和十元一个的大红包打动了两家裁缝师傅,总算得到可以“加塞”的特权,说好两至三天就可以去取成衣。

酒席则定在了百年老店“群英楼”。

为了保密性,“大将”用一条好烟订下了一个招待领导用的大包间。其他的倒没什么,酒楼唯一的问题就是说海味菜缺材料,有的菜没法做。

不过这一点对“海碰子”们来说,可就不成问题了,“大将”当场就大包大揽下来,说所有海货全由自己想办法。

当然了,这些事一件件办下来,钱可是花了不老少。

韩莹刚开始还有点想弥补青春的劲头,可越往后就越觉着着心疼,最后甚至开始拦着“大将”。说“大将”的钱都是在海里“扎”出来的,能节俭一些就节俭一些。过日子是实实在在的事,没必要都花在这些虚头巴脑的事上。

这份体贴自然让“大将”挺高兴。但他却不肯降低标准,说钱是人挣的,他不在乎。还说和别人比,已经委屈韩莹了。现在外面都讲究“三十六条腿”和“三转一响”,虽然他们没房放这些东西,可今后只要回了家,他都得挨个给韩莹买齐全了。

韩莹听了,从心里泛起甜蜜,不过却仍不免忧心忡忡。她担心的是,今后如果长期住在外面,那花费可是个天大的数,她自己连工资都拿不全,他们哪儿有那么多钱去糟践?依她看,还是得想办法借个小房的好。最不济,也不能听洪衍武的,搬到那个高级招待所去,不成就找个最便宜的小旅店住。

听她这么说,“大将”却笑了。当场拿出一沓票子来,整整一千块钱。他说这钱让韩莹拿着,他们今后住招待所的钱根本用不着不花这些。现在有洪衍武带头,他们挣钱速度是过去的几倍,韩莹只要过去住就行了。那满脸的傲气,就透着俩字——有钱!

只是这不但没让韩莹安心,却反倒更让她担心起来。韩莹直愣愣看着钱发呆,实在是琢磨不透,“大将”怎么会这么不把钱当回事。最后,她根本不敢伸手接钱,并且还哆哆嗦嗦问追“大将”,“你们是不是干了什么违法的事?”

这可把“大将”气坏了。他说“我们全是凭力气吃饭,钱都是靠卖海参赚出来的。你怎么能不相信我!”

跟着又烦躁地一拍桌子,“让你拿着你就拿着,别那么多胡思乱想了!一切有我,都安排好了!你就听我的吧!”

没想到,被他这么一呵斥,韩莹反倒踏实了,顺从地收起了钱,再不敢有异议。

这让“大将”猛地明白,洪衍武告诉他的还真没错。事实证明,他在工地说服韩莹时是如此,现在同样如此。

男人对待女人,关键时候就得蛮横霸道一点。你不要让她拿最后的主意或是让她自己分析什么,你只要斩钉截铁地命令她,她就会老老实实地服从。

当然,你决定的必须是正确的好事,否则也不行。

而就在“大将”正享受着刚当上“一家之主”成就感的时候,洪衍武果然带着人按照约定赶回了滨城。

大家伙这时无疑已经从洪衍武口中知道了具体情况,带着专为“大将”和韩莹捞来的各色海货,一看见他们都笑嘻嘻地直喊“恭喜”。

特别是韩莹已经穿上了做好的新衣,从浅色外衣的领口里露出桃红色,更是几乎让每个人兴奋和感动极了。

因为当年的人们永远都是蓝、灰、绿色的衣服。只有结婚时,妻子可以做一件桃红色的、枣红色和大红色的衣服穿在里面,再用外面套的衣服遮得严严实实。那唯一可寻的痕迹,就是那袖口、领口的一抹艳色。

这是在旧日社会里,一种极为含蓄的对美追求的方式,等于一个姑娘向全世界宣布我是新娘了!

现在,我们用今天的眼光看来,也许会觉得保守得可笑。但恰恰说明了,无论生存在什么样的年代,如果没有年轻的浪漫,又怎么对得起生命的时光?

所以“海碰子”们一下子轰然议论起来,这个说我送给三百头海参,那个说我给五百头!

“大将”和韩莹都不好意思的连连谢绝,说大家能来参加婚礼就够意思的了,千万别再破费。

一时间,“海碰子”们非要给,“大将”和韩莹偏不要,闹闹哄哄乱成一团。

最后,还是洪衍武又拿出来一个办法。他说“大将”这次没去“碰海”,干脆大家所得还算他一份。至于其他,也别送什么脸盆、暖壶的了,不如就用这次卖海螺的一百多块钱,给韩莹买一辆全新的自行车好了。

这个主意各方各面想得都挺周道,每个人不用攀比,又都尽了一份心意。于是“海碰子”们完全不顾一对新人的推辞,全体举手通过。

为了今后“大将”和韩莹能安安静静地生活,也为了保证冒充的身份不露相。洪衍武其实早就想好了,他今后只会在“胜利招待所”住宿,却不能在那儿再卖海参了。于是,他把“海碰子”们全都安置到了别处。便回过头来办“大将”新房事儿。

见洪衍武连口水都没喝,“大将”便很有些不好意思,让洪衍武好好歇歇再去不急。

哪知洪衍武却背着韩莹打趣他,“我看,你这话口对不心!韩莹这几天借住在别人家,你们证都领了却不能住一块,这还不急?要真不急,你恐怕就有毛病了!别忘了,你还有重要任务呢!这可不成,咱先去医院看看吧!”

一番话,又把“大将”说了个大红脸。

爱说爱笑没正经,是洪衍武性格特点。可办起正事来,他也绝对不含糊。当天中午,他就把这事儿给彻底落实了。

办的时候,他没去“胜利招待所”直接拿介绍信交钱开房,而是装作老朋友的样子,只身一人带着一条烟,先去找了招待所经理。

那个经理姓谢,一看见洪衍武又来了,也挺高兴。见他还这么客气,就张罗要给他挑个好房间,房钱减半,发票照开。

洪衍武却说不忙,还有事相求,就把这个谢经理带到了“海味馆”去了。

“大将”、韩莹和陈力泉自然已经等在饭店里,而且还用“海碰子”们捞的部分海鲜,准备了一桌难得的盛宴。

但谢经理这么一看可就傻了,倒有点不知深浅,不敢入席了。

洪衍武便赶紧说,“没那么严重,求你的事儿全都合理合法。”这才让谢经理安心坐了下来。

而接着,洪衍武便给谢经理介绍了“大将”和韩莹两个人,并临时编了个故事。

洪衍武把韩莹受冲击去世的父母说成了自己“顶头上司”的老战友。这次出差,他的“领导”特意托他来看望。可他一找到人才知道,“领导”战友的女儿结了婚,却没房子住。于是他就想让谢经理给帮个忙,在招待所里安排个房间,长期给这对新人住。

当然,房钱是要付的,一切开二商局的发票即可。只是希望这个房间希望清净点儿,别人来人往的太乱。也不用服务员打扫,最好能给换个锁,把钥匙给小两口就行了。

在这个年代,根本就没有商品房,人们大都还指望单位里给分配房子。而单位和单位是有很大不同的,有的单位一结婚就给分房,有时单位结婚八年都还让职工住在筒子楼里。

结婚后没有房子,借宿在宿舍,或是长期两处分居的情况,社会有的是,谢经理自然不会不知道。可即使如此,洪衍武的要求也让他觉得有点匪夷所思了,不能不犯嘀咕。

于是他私下一拉洪衍武,就小声问了两个问题。

一是他不明白,这二商局头头干嘛下这么大的本儿?

所谓人走茶凉,官场的交情可都是面上的事儿。就因为两个已经去世的人?那房钱一个月,能顶着普通人半年的工资呢。

二就是他怀疑,会不会这对夫妻没办法去领证才想住在这里的。要是那样,洪衍武无疑是在挖坑,想让他犯错误。

洪衍武一听,当场就让“大将”和韩莹把两张结婚证明书拿了出来,先解了谢经理的忧虑。

接着他也装作一副别有心计的样子,在谢经理耳边,极合理地解释了一切动机。

他说韩莹的父母虽然过世了,可她家里还有别的亲戚是当年的大官,现在京城上下都忙着给干部们平反。自己领导也是想提前把冷灶烧热乎了,再赚个好名声。

至于他自己,办好了这件事,自然会被领导视为心腹。另外,还想求谢经理尽量给房钱优惠些,他自己拿发票报销还能落不少的实惠。

当然,他也绝对不会亏待朋友。只要这小两口对“胜利招待所”满意,那么他们只要住在这里,每个月都会有谢经理三斤干海参。

这么一来,谢经理当时就来神了。满脸堆笑,连说和洪衍武已经是老朋友了,这点小事不在话下。

酒足饭饱之后,他更亲自带着洪衍武他们去挑房间,最后是把二层最边上的一间套房给了“大将”和韩莹。里外两间屋,带独立抽水马桶卫生间,还向阳。好得不能再好了。

关键是原本七块五的房价,私下里谢经理让洪衍武每天给四块就行了。至于洪衍武要住在这里开的房间,半价就行。

至此,皆大欢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