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219章 稳如泰山

重返1977 第219章 稳如泰山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金钱的考验和魔力对每个人都是相同的。在这短短的十五天里,洪衍武他们这伙“海碰子”,同样是被火热的行情烧得上蹿跳。

最先开始,是“海狗子”、“死尸”这俩小的在闹腾。

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嘛。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人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人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人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

所以当海参价钱一超过商店官价,“海狗子”和“死尸”发现大家低价抄底的海参已经翻了两倍的利润后,自然就有挑战一下洪衍武权威的勇气了。

其实他们俩倒不是想干预洪衍武对公共财产的决策,而是惦记着自己花钱抄底的那部分海参。

可洪衍武跟本不拿他俩当菜,对他们想卖一部分海参的请求,理都不理。

为这个,俩人就闹了情绪,撅起了嘴。

后来还是“小百子”劝了“海狗子”两句,“三戗子”又训了“死尸”几句,才把他们俩给胡撸消停了。

不过这一次的波折虽然暂时平息了,可架不住价钱涨得邪唬呀。一眨嘛眼的工夫,海参又超过了三十块了。

尽管“海狗子”和“死尸”为自己没提前出手感到庆幸,但这个价格却无疑撩拨得他们心里更炙热了。

并且这次,就连“三戗子”、“虾爬子”、“巴蛸”和“海兔子”也不能保持淡定了。

他们几个冲动的原因倒和“海狗子”和“死尸”不太一样。他们没关注价钱具体翻了几倍,主要是一想到囤积的那么多的海参,按三十块全卖了都有二十万了,这个让人难以想象的庞大数字让他们不能不动心。

是的,有的人可以对百元轻描淡写,有的人可以对千元保持冷静,可一旦达到万元、十万元的概念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笔钱哪怕是分配完毕,每个人分到手的,也能顶上常人二十年的工资了。

在这个年代,这么巨大的财富,常人渴望难得的“三转一响”,他们每个人一次性就能买下十套来。

以后别说吃香喝辣了,谁不得高看他们几眼?那要想娶个漂亮的好老婆,也就再不是做白日梦的事儿了。

所以这些“海碰子”们,心里那绝对是抓心挠肺、寝食难安啊,脑子里成天琢磨的,也是尽快把钱拿到手里的好,唯恐到手的鸭子再飞了。

为了跟洪衍武打个商量,这次几个人绕了个弯子,采取的是“曲线救国”的方式,一起请洪衍武喝了顿酒,想着让他“吃人嘴短”,也就不好拒绝了。

没想到洪衍武带着陈力泉一起来的,酒喝了、菜吃了,却照样不近人情。竟然说“你们要不信我,咱们就散伙算了。当初怎么说的来着?难道你们都忘了?”

得,一句话就把门彻底封上了,几个人的嘴全都给堵上了。

在这种哑巴吃黄连一样的别扭中,还是“虾爬子”最先琢磨过来。他和几个“海碰子”桌子下一嘀咕,觉着洪衍武当初海参价没涨的时候,就能在宾馆卖出三十的价去。现在这苗头,他们着急也确实多余,再等等,多半还有更好的价钱。

就这样,大家便又安分了下来,给洪衍武敬了根烟说上几句好话,就把这件事过去了。

可最后,真等到价格上了五十,所有人全都坐不住了。这种前所未有的高价让“大将”、“老刀鱼”也都含糊了,忍不住也来找洪衍武询问。

洪衍武见没辙了,也就干脆给大家开了一次会。但他的态度还是坚决表示反对现在卖出,并且条理分明地给大家讲述了理由。

洪衍武首先表示,自己对大家见到从未见过的高价,心惊肉跳和迫不及待的心情都理解。可另一方面,他当初定下的六十元目标一点不高,完全可以到时候再出手。

他说自己定的这个价可不是随便垃圾箱里捡来的,而是由审时度势,有确实把握的。别的不说,关键是市面上根本没货,有这一条,海参就不可能落价。

当然,生意场确实不是梁山泊,不是拍胸脯,称好汉的地方。这里面,尔虞我诈,瞬息万变,容不得人轻忽,更容不得耍性格。必须因时随势,灵活处置。

可也正是因此,他才当初跟大家说好,要完全的售卖控制权。

大家既然已经答应了,那么现在可以有意见,可以说三道四,甚至可以横挑鼻子竖挑眼,在背后骂大街都行。但是以什么价格卖,什么时机卖,必须由他来决定!

实话实说,洪衍武确实是无比肯定海参必然还会涨下去。因为除了市面上缺货是注定不会改变以外,他还有见证过无数次各行各业泡沫制造与破灭过程的历史经验。

他有重要的一点藏着没说,其实判断任何炒卖行情的关键转折只有两条。

一是这种炒卖是否达到了影响国计民生的地步,引起了官方注意和管控。二是最广泛的民间资金是否参与了其中。

只有这两点出现,行情才会有中断和结束的可能,否则不管价格看上去有多么疯狂,就还会一马平川地走下去。

若要举个实在例子,就像1983年到1985年,长春炒卖君子兰的全过程一样。这段历史,他上辈子可是在饱听高鸣的高论下,自己又反复研究过好几遍的。

话说到这儿,大家互相看了看不免都觉得自己理亏了。大部分人经过扪心自问,觉得做人就应该“言必有信,行必有果”,也都平静了不少。

可还有几个人实在有点贪心难舍。

比如“三戗子”就说,“小武,掏心窝子说,我对你服气。可六十块和五十块能差多少呀?我知道你是怕大家吃亏,可我们自己买的那些海参是不是能卖点儿啊?少卖十块我们自己认了还不行吗?”

这话一下就得到了“海狗子”和“死尸”的附和,他们的眼光再次急切起来。

可洪衍武的回复却仍旧让这几个人的期待落了空。

他说,“按道理,你们自己的钱买的海参不入公帐,现在卖不卖,确实该由你们自己来决定。可我必须告诉你们,即使现在把这部分海参卖掉,我也不可能把钱给你们。”

这句话自然让“三戗子”他们面色不渝,不过洪衍武并不是真的霸道,而是为了安全考虑。

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让“三戗子”他们得到这笔钱后随手胡花,露财显富。

洪衍武随后就对“三戗子”解释说,“从你小子连每斤十块钱的利润都不想要了,就能看出有多么急切想把钱搞到手。过去,因为手里的钱要收海参,你还舍不得花。可现在没海参收了,你自然就是想肆意地挥霍一把。我当然不能由着你们性子来,那咱们肯定都完……”

“这不是危言耸听。其实就和晁盖一众好汉取了生辰纲,最后坏事在‘白日鼠’好赌成性上一样。你们要真一下阔绰起来,大手大脚过上了好日子,你们的邻居总有人注意到,那就会去派出所给你们‘穿小鞋’。公安要来问你们这么多钱哪儿来的,你解释的清楚吗?过一段时间,政府要严厉管控炒卖海参呢?要是因为你们出了事,再把大家给兜出来呢?……”

这一句一句当场就把“三戗子”给问住了,“海狗子”和“死尸”也听傻了。他们可没想到这点,总以为自己“碰海”的钱可以随便花。

但这个年代就是这样,总有那么一些人“恨人有,笑人无”,他们就看不得别人过得比自己好,俗称“红眼病”。

可要真是发生这种事,那麻烦可就大了,这么多钱和海参,“投机倒把”的罪名是绝对跑不了了!

“三戗子”他们确实意识到了,自己其实很有可能成为“坏了一锅粥的耗子屎”。可仍不免有些委屈地抱怨。

“不抽不花,死了白瞎。那……那这钱赚来还有什么意思?”

“不是不能花,是要在合理的范畴之内。滨城没人不清楚,‘海碰子’是有外财的,只要你们不比别人过分,或是稍微显得运气好点,一直以来,谁干涉过来着?所以哪怕真拿到钱,也要懂得收敛。好日子是给自己过的,要做到‘哑巴吃汤圆——肚里有数’。臭吃臭喝别臭显,大件也不是不能买,逐渐添置,还要有个钱财来源的合理说辞。否则,那就会乐极生悲,发财变坐牢了……”

洪衍武的话说在了点儿上,其余的“海碰子”这时也重视起来。以“大将”为首,都坚决支持洪衍武,让“三戗子”他们以大局为重。

那么既然明知不可为,且卖了钱也不能马上花用,“三戗子”几个自然也是兴趣大减,全点头称是地答应了。

最后,洪衍武见大局已定,便趁热打铁地又正式宣布了几项新措施。

“一,这笔钱我有大用场,必须保证安安全全地最后拿到手里。所以我先声明,还是那句话,为了不坏事,海参没有彻底出手之前,钱就先不给大家了,最后统一一次性分配。”

“二,直到分红前,每个人只领基本‘工资’。谁有正当的需求,也没关系。提供合理理由,可以先行支取所需数目使用。”

“三,因为这次售卖金额太过巨大,为了让大家放心。贩卖的所有金额,每天我会放进‘大将’所住别墅的保险柜里。我管密码和帐簿,钥匙以后就放在‘大将’的手里。”

“四,天气情况未定,或许还有反复,晾晒海参又需要长时间的周期,已经没必要再去‘碰海’了。大家都踏实家歇着,等着胜利果实到手就行了……”

谁都没想到,洪衍武话音刚落,“海狗子”和“死尸”竟然也跟着提了个要求。说今后一切海参交易情况,最好到真正分钱的时候再告诉他们,也剩得他们提前想着闹心。

对这小孩子闹意气一样的话,大家都忍不住莞尔一笑,异口同声替洪衍武应了。

“同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