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246章 买鞭炮

重返1977 第246章 买鞭炮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年货”是个具有广泛含义的词儿。虽然以吃食为主,但还包括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具体可分为饮食、衣着、日用、迷信、玩耍、点缀六类。

所以洪衍武和陈力泉根本没在家吃午饭,为了采购其他的东西,就直接又跑了一趟王府井。

与过去的十一个年头相比,1978年春节前夕的王府井有了极为重大的突破,变得年味儿十足。因为今年在百货大楼门前广场,已经设起了年货摊点。这可是百货大楼自“运动”时期起,首次开展节日营销活动,吸引了难以想象的人群围在这里购买最新的家用。

洪衍武和陈力泉的购物情绪也一下被彩旗招展、人头攒动的景象煽动起来,一头扎了进去,等他们再出来时,手里就多了个十块钱的铁皮冲锋枪和三双男式新棉鞋。这是他们给家里青壮老少其他四位男性准备的礼物。

之后,他们随便在附近的饭馆里垫了垫肚子,就又进入百货大楼转悠上了。总共买了两根“英雄”钢笔,一刀红纸,三条尼龙纱巾、一打手绢、一打男袜,一打女袜,三斤“春芽银毫”的好茶叶,还有两盒点心、两袋代乳粉、两罐出口转内销的酸黄瓜。只是因为手里没布票,衣服和布料是不用考虑了。

而正当他们正要步出百货大楼时,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人品又再次爆棚。商场的广播竟突然传达了一条最新指示,广而告之,说今天每人不要本儿可以买两斤半高级糖果。

因此他们又及时加入到糖果柜台前长龙似的队伍中。最后不但非常幸运地得到了有“燕京第九景”之称的张秉贵亲自接待,见识到了他那传遍天下的“一手儿准”和“一口儿清”的绝活,还难得地买到了“高粱饴”、“黄油球”、“小人儿酥”和“酒心巧克力”。

只可惜那传说中三颗糖就能冲出一杯牛奶的沪海特产——“大白兔奶糖”,还是没戏。

用已六十高龄的张师傅话说,“对不起,一直没货。您真想买,也只能委托去沪海出差的熟人代买了。”

不过即使如此,被历史小小撩动了一下情绪的洪衍武也深感满足了。因为短短的一天之内,他们买到的东西已经远超他一开始的预计了。实打实地说,目前唯独还欠缺的必备之物也就剩下鞭炮了。

就这样,回家眼看座钟已近下午四点,在把这些买来的杂物放下之后。洪衍武、陈力泉就又和洪衍茹一起去了“万寿西宫”的幼儿园接侄子。等带上洪钧之后,他们又去了南樱桃园买鞭炮。

当年,鞭炮不像可如今有这么多的专售点儿。除了全城几处不多的土产品商店以外。其他地方,都是在一片地区的主要街道上找其他商店代卖。

至于这些代卖商店种类并无一定之规,关键还是看地理位置。副食店有之,化工商店有之,五斤商店也行。

而在存放和消防上,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措施,只是整齐的堆放在柜台之后的货架上面。甚至在烧着大号煤炉的屋里,能把鞭炮明目张胆撂在近距离的柜台上,也根本没人担心着火,更没人意识到其中隐含的重大危险。

可说也奇怪,当年却很少听说代卖店内有鞭炮引燃着火的事件发生,也不知道是人民群众素质太高,还是老天保佑的缘故。

南樱桃园的代卖点儿就在西北路口的一家颇大的五金商店内,因为空间不小,这里的鞭炮种类在当年算比较全面的。

其实当年流行的品种要和今日比较起来,差距还是挺大的。最显着的特点就是当年以鞭炮为主,没有大型礼花。全部加在一起不过十几种,且几乎都是比较传统的品类。

当然,在这其中,也是很有讲究的。比如说,鞭炮鞭炮,小的叫“鞭”,大的才叫“炮”,

“鞭”中最便宜的种类,就是湖南浏阳产的“小鞭儿”。暗红色包装纸,“鞭”也是红色的,规格分为一百头、二百头、三百头、五百头、一千头和一千二百头的,价格以两毛一一百头为单位往上累计。

这种炮因为个头小,装药量少,所以燃放起来响声也小,甚至用手指甲夹着它的屁股直接在手上燃放也不会伤到人。同时因为价格便宜,是当年京城孩子的最爱。

可即使这样,由于社会整体消费水平低。小孩儿把这种“小鞭儿”买回家去,也很少有燃放整挂的。通常情况下往往是小心翼翼拆解下来,一个个单独燃放。即使有哑炮也会掰开点燃其中火药,美其名曰为“刺花”。

京城还有另外一种“鞭”,就是本地产的“钢鞭”,也称为“查鞭”。

这种“鞭”分大小两种,小的能顶浏阳“小鞭儿”俩,大的铅笔粗细,是土色鞭炮,引线长,装药量也多,爆炸时产生的声响也大,因此价格也要高一些。一百头“小查鞭”卖三毛,“大查鞭”四毛,规制和价格计算方法和“小鞭儿”相差不多。

而除了上述两种“鞭”之外,剩下的“大二踢脚”、“小二踢脚”和“麻雷子”,就要划分在“炮”类里了。

这三样东西由于威力巨大,基本上是脱离孩子娱乐的范畴,专属大人钟爱的种类了。

“大二踢脚”的价格是五分钱一头,小二踢的个头虽然比大二踢脚要小一些,响声也没有“大二踢脚”那么大,但它价格比较便宜,在商店的售价是七分钱两头。

不过声音最响,个头最大,价格也最贵的,还属是“麻雷子”。

这种“炮”售价五毛,十响一“挂”,俗称“十响一麻雷”。它的药筒使用不少麻纤维来捆扎,因为装药量大,所以燃放起来声音也特别的响,而且还能看到明显的闪光,感受到明显的余震回音。

最后还得再说说几种“烟花”,这个年头没有“滴滴筋儿”,但有一种最微型的烟花比较适合女孩子,叫“耗子屎”。

这名字是有些不雅,但很形象,也很有趣,灰色的小粒,真跟耗子屎差不多。它燃放时响声不大,点燃后在地上打几个滚,刺出几下蓝色的火星,最后蹿到半空中,萤火虫似的就没影儿了。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制作难度较高,定价才一分钱一个,赚不到什么钱,反正一进入八十年代,这种烟花很快就绝迹了。七零后的孩子们,如今听它大概如天宝往事一样不可思议。

和“耗子屎”命运差不多的,还有一种三分钱两个的“钻天猴儿”。这种廉价烟花也挺有意思。一根小棍儿上粘裹着药筒,点燃后,它能拖着长长的火尾巴飞到天上,同时还带着尖锐的哨声儿。

或许也正是因此,老百姓把它和腾云驾雾的孙大圣联系在一起了,才会有此得名。

至于其他的,那也就是“炮打双灯”、“夜明珠”、“九凤朝阳”和摆地上的“盒子花”这类通俗烟花了。

这些品种制作简单,价格也贵,应该是烟花厂家一直热衷生产的主要原因。应该人人都燃放过,也实在没什么可多介绍的了。

不用说,从洪衍武的角度看,他早已经过了对燃放鞭炮最感兴趣的年龄。买炮就为图个吉利,真让他去放反倒怕麻烦。那么整挂的一千响“大查鞭”自然就是首选,二话不说先买了八挂。

此外,他对“耗子屎”和“钻天猴儿”还有点怀旧的兴致,也一样买了二百个。

最后,那就是得照顾一下陈力泉、小侄子和洪衍茹的兴趣了。于是,洪衍武又买了两千响“小鞭儿”给洪钧,买了一百响的五分“二踢脚”给陈力泉。为洪衍茹也买了八个最贵的“盒子花”。

总之,老洪家是鸟枪换炮,破天荒地在买花炮上楞花了八十六块二。

至此,“忙年”全部内容算是完美结束,仨大一小四个人怀里都抱得满满的。他们高高兴兴一起在旁边的小吃店里各喝了碗“藕粉”,这才心满意足回了家。

可不成想,才刚进家门没多会儿就挨了顿数落。

因为就在他们一起从西院的陈家,把各样年货往东院倒腾的时候,就在洪钧拿着新买的冲锋枪满院儿疯跑的时候,洪衍武的大哥下班回家了。

洪衍争脾气急,一瞅见买了这么多东西,再一听说是洪衍武掏钱买的,他站在当院可就急眼了。把推着的自行车马上撂在一边,急火火拉着洪衍武就冲进了自己东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