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249章 “野人”归来

重返1977 第249章 “野人”归来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1978年2月5日,腊月二十八。

由于这一年没有三十,明天就是除夕。这就等于说春节已经近在咫尺。

当然,在节前的最后两天,每个人也都有各自应该干的事儿。

对洪家的三位女性来说,是要遵循正月里不动刀子,不能做饭的老令儿。继续蒸馒头、炸丸子、烧鱼炖肉,把那些没弄完的年菜做好。

而对于洪衍武和陈力泉来讲,他们的任务,那就是去给各家亲戚朋友分送年礼。

具体该怎么分派,昨儿个晚上,洪衍武已经和母亲合计好了。年礼就从他带回来的干海货,买来的年货和那十六箱茅台里出。

当然,一开始王蕴琳可不同意洪衍武挪用“别人”的东西,她还以为酒是人家杨卫帆的呢。

可巧言令色的洪衍武非一口咬定杨卫帆送了他两箱茅台,说母亲如若不信满可以打电话去问。于是王蕴琳也就只好姑且信之了。

最后定下来的是,先按两斤海参、两斤鲍鱼、两斤干贝、两斤虾干、二斤鸡蛋、四斤排骨、四斤腔骨、一斤荸荠、一捆儿韭黄、一瓶果酒、一斤杂拌儿、六个罐头、十个水果、两瓶茅台的份额各取四份,分头给寿敬方、常显璋、小百子家和杨卫帆托付照应的冯家送去。

此外,还得给单给寿敬方添一只活鸡、一瓶韭菜花、一瓶腐乳、一瓶虾酱、一瓶好酱油、一斤高级糖果,再给宋国甫家送上两瓶茅台,给东院的邻居们分点排骨、腔骨、香肠之类的肉食。

之所以如此,那都是王蕴琳按亲疏远近、人情世故,仔细考虑思量过才决定这么办的。

首先,寿敬方既是洪家的至亲,又救了洪禄承的命,二十年来又刚恢复走动,从哪方面来说,都必然要给头份儿,不能怠慢。

其次,常显璋是洪衍武和陈力泉的老师,他们俩又把人家坑害的不浅,本就该多加礼敬,尽量补偿。

再则,小百子一路辛苦,鞍前马后的功劳那也是该郑重致谢的。

至于那个冯家虽然没打过交道,但这是冲着杨卫帆不远万里把“挫虎龙”送到洪家门上,和那三百块重礼的情分,怎么也不能辜负人家的嘱托。

而宋国甫家嘛,因为人家是高干家庭,不缺实在东西。为了还那三百斤粮票的人情,送去两瓶好酒既不失体面,又恰到好处,也不至于让人家产生什么有所相求的误会。

最后那可就说到各家邻居们了。这么多年风风雨雨过来,固然几家人互敬互帮,已经亲如一家,可毕竟京城人都讲究有来有往的老礼儿,他们各家又都是小门小户的。

从这一点来说,合理的馈赠绝不能张扬,能让彼此心安舒坦才是根本。否则,好心也能累人、伤人。

王蕴琳实在是怕礼重了给各家增加回礼的压力,于是便只能送些大家最缺的肉食,以便维护住这一份朴素的感情交往。反正日子长远,今后有的是机会帮衬。

对王蕴琳这一系列的安排,洪衍武听后仔细琢磨了一番,发觉竟无半点破绽,方方面面是特别周全。以至于他当时就忍不住大加溢美之词,对母亲一通猛夸。

直说“您真是送礼的专家,可让我长了大学问。这人情世故我还真得好好学学。家有老,如有宝,说得真没错,姜还是老的辣啊……”

哪知王蕴琳听儿子这么一说,却不买帐,一巴掌拍在他的背上。

“你啊就跟我贫吧,拿你妈取乐不是?送礼的学问多着呢,少见多怪吧你,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就这样,当晚母子俩把各色礼物分装进几个麻袋之后。第二天凌晨五点,身负要务的洪衍武就起来了。

或许有人纳闷,说怎么这么早啊?急个什么劲儿呀?

嗨,他不急不行啊。关键是寿敬方那儿,按礼数不但得先去,而且还必须还得早去,否则这位神医就药店上班去了。要带这么多的东西跟只活鸡给人家送单位去,也太不合适了不是?

所以他昨晚上便设定好了闹钟,想的是一大早就先去寿家。并且正好,冯家现今也搬到了重文区居住,他就手把这两家最远的就都给送了。

至于其他人家那就好说了。常显璋、小百子白天应该都在家呢,什么时候去都行。宋国甫家离得也近,特别是街坊四邻,由洪家人分头一送也就齐活了。

而像红叶、老鬼、几个旧日的兄弟,和那几个警察哥们儿,抽空也得联系一下。但那大可以推到节后再说,不用急于一时。

很快,洪衍武洗漱完毕,他招呼上更早起来练功的陈力泉,先一起去了东院家里。取上两个早已分装好的麻袋,捆上了一只鸡,早饭也不吃就要出门。

但这会儿王蕴琳可就把他们叫住了,敢情早上蒸的一锅馒头刚刚熟了,她想让俩孩子吃个馒头再出门.

洪衍武虽然急着走,但也不能辜负妈的好意。便过去一把揭开锅热气腾腾的锅盖,用手直接抄了一只白亮白亮的馒头递给陈力泉,跟着自己也拿了一个。

可没想到馒头还真烫,他又没陈力泉的手上功夫,很快就拿不住了,一边吹一边两只手来回的倒个儿,就跟练杂耍似的,吃了个热闹无比。

就这,还紧着往嘴里塞呢。一边哈气地一边说,“妈,馒头蒸得真暄腾嘿。可我就爱吃这馒头皮,特有嚼头……”

这立刻让王蕴琳哭笑不得,一个劲唠叨。“你这傻小子,一点儿吃像儿没有,一看就知道是六零年生的。”

这话一出口,洪衍武和陈力泉全嘿嘿乐了。

吃完了馒头,俩人再没耽搁。辞别了王蕴琳,他们一人背着一个麻袋,带上了那只鸡就一前一后往院外头走。

可不妨才刚出门洞,竟又出了岔子,他们突如其来地迎面撞上了俩毛乎乎的黑影。

这时天还是黑着,吓了他们一跳,还以为“撞克”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洪衍武可是走在最前面,当时“哎呦”了一声,就睁大了眼珠子。等仔细再一看,才发现眼巴前儿是俩穿着破羊皮袄,也同样背负着不少东西的人。

不过要说是“人”,倒有点不准确,最贴切的词儿恐怕应该是“野人”。

因为就这俩黑影子,面目实在邪唬得吓人。

一个身量宽,一个身量瘦,共同点是灰头土脸,头发胡须全是乱糟糟的,就跟全身上下都长着层灰毛似的。暗色中鼻子眉眼全看不清,唯独两双眼睛倒亮晃晃的。

说不好听的,绝对能把他们当成哪个城隍庙里跑出来的小鬼儿。

更没想到的事儿还在后面呢,洪衍武还没问话。那俩“野人”反倒是先急眼了,他们居然上前一蹿,一左一右抓住洪衍武的胳膊就叫起来了。

“快来人哪!快来人哪!”

洪衍武当下心里一惊,心说怎么着,这要干嘛呀?是抽疯还是想抢东西啊?

所以他根本没多想,下意识地把麻袋一抡,左脚右脚再各来一个“坡脚”,一下就把俩“野人”给摔到高台阶底下去了。

可没想到这俩“野人”还不罢休,还躺在地上就叫起来了。

一个高呼。“东院的有人没人,都别睡了!贼来了,快出来抓小偷呀!”

另一个也喊。“这是怎么了?偷东西都这么明目张胆了?你们俩甭跑,非把你们送派出所去!”

这时候洪衍武才琢磨出味儿来,怕是误会了。

赶紧阻止,“行了!别喊了!怎么着?还把我们当贼了?我还觉着你们像抢东西呢!你们到底是谁啊?这算怎么档子事儿啊?”

陈力泉似乎听出了熟悉的声音,赶紧从后面走到前头问,“嘿,是边家三哥吧,我是泉子……”

顿时,院门前一片寂静。

跟着片刻,那俩“野人”就又扎猛起来了。

一个问,“泉子,怎么是你呀?摔我们可够狠的,那动手的臭小子不会是洪老三吧?”

另一个说,“泉子,我是苏锦。连你都变成大小伙子了,你们真可吓我们一跳……”

洪衍武这下也想起来了,原来这俩“野人”一个是边家小儿子边建功,一个是苏家的长子苏锦,他们俩是同班同学,比洪衍武和陈力泉要大三岁,从七二年开始一起在内蒙插队,这大概是过节回来探亲了。

本来他们彼此就好几年没见了,再加上黑灯瞎火的看不清人,他们俩身上还背着这么多东西,手里还拿着鸡,才闹了误会。

这么一来,他不由哈哈大笑,赶紧伸手过去把俩人都从地上拉了起来。跟着嘴里说着得罪,又去帮人家捡行李。

边建功和苏锦这时也都乐了。

一个说,“瞧这误会闹的,回来没进院门呢,倒先让你小子一‘坡脚’给踹出来了,亏我们在内蒙还练过几手呢,也没能防住你……

另一个说,“东西摔不坏,我们自己来吧。你们有事赶紧走,回头咱再聊……”

洪衍武也没客气,就拉着陈力泉先走了。不过临别,也把自己和泉子兜里烟都拍给俩“野人”了。

那二位“花子爷”后面分着烟还咋呼呢。

“哟,你们都抽上‘香山’和‘颐和园’了,可以啊……”

“唉,对了,给你们带酪干了,回来尝尝……”

洪衍武则一边走一边回头挤兑。

“甭废话了!我说你们俩进家门前还是先洗澡去吧,身上都馊啦。又象臭带鱼又象倒咸菜缸,小心让家里人再给你们打出来……”

没想到边建功一听竟坏笑上了,带着一身流氓无产者的劲头,遥遥说了句。

“臭算什么,我们还有虱子呢,招上算你活该。谁让你动手打我们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