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256章 年关种种

重返1977 第256章 年关种种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有人会因放开心怀感到轻松欣喜,同样也有人非要跟生活较真到底。

重文区茶食胡同三号院儿的三间西房,寿家的气氛就相当别扭。

寿敬方就着一道“红烧鲍鱼”,已经喝了好几杯,茅台酒让他的脸色略泛着红晕。可此时他心里却并不痛快,因为他的子女们讨论的内容,实在让他不受听。

寿蓉拍桌子瞪眼。

“太气人了!寿诤,我都托人查过了,你的考分超过录取线北医大二十多分呢。可就连首医大都不要你,他们凭什么?咱们得去找他们……”

寿诤却泰然处之。

“哎呀,姐,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不就是成分问题嘛。其实能有个大学上就不错了,还幸亏我第三志愿报了农大……”

“你怎么那么没出息!你现在的本事,当主任大夫都有富裕,就甘心去学怎么修理地球?统一考试择优录取,这不是‘伟人’定的吗?”

“上面定的是政策,下面定的是掌握尺度,你较真也是白费力气……”

“那不行,你考了这么高的分儿不能白考了,咱就得解决这个问题。再说咱家又不是没路子,不行我就带你去求姑姑……”

听到这儿,一直沉默不语的寿敬方可不再无动于衷了,大声呵斥了一声。“你敢!”

寿蓉则份外委屈。

“爸,您这是怎么了?这是有关寿诤一辈子的大事,姑姑毕竟是您的亲姐姐。现在既然‘运动’过去了,她已经不用担心受牵连了,肯定不会对咱们再袖手不管的。咱们寿诤又不是能力问题,这点小忙,姑父要能去打声招呼,或许就办下来了。您不是一直想让寿诤当大夫吗?”

哪知寿敬方竟十分刻板地说,“当大夫是靠本事,不是靠摇尾巴软骨头。你要再动这个趋炎附势的念头,就不配做我的女儿!”

“爸!你……”

寿蓉还要再争辩,哪知寿诤居然也反对她。

“姐,我的事儿你甭管了!姑姑那一家子什么德行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可不去巴结他们。我还就不信了,难道我上农大就学不了医了?我都想好了,我有个同学已经考上医大了,得机会我就跟着他溜进去听就是了……”

寿敬方听了欣然颔首。“好孩子,这才是我的儿子!”

可寿蓉却气得一推碗。“你们真不亏是亲爷俩啊,都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宁偷艺也不求人,傻不傻啊?我这一片好心怎么就被当成驴肝肺了……”

说起来和寿家相仿,玄武区枣林西街的一间小平房里,今年同样考上的大学的“红叶”,目前也有点闹心。

不过他倒不是对自己的专业不满,而是为了手下兄弟们以后的生计发愁。

“‘淘气儿’啊,三月份我就得去学校报到了,你们以后怎么办啊?总不能老这样啊,现在不但警察越来越多,不管不吝过界抢饭的生主儿也越来越多,这碗饭已经不好吃……”

可“淘气儿”却洒脱得很,“大哥,您就别为我们发愁了。舒服一天是一天,爱怎么地怎么地吧!不过说实在的,您可真是咱们‘玩主’里的这个!给咱们爷们提了气,长了脸!恭喜您啊,您的苦日子熬到头儿了,兄弟敬您一杯……”

“红叶”自然不能辜负兄弟的真情实意,一碰杯,俩人“走”了一盅满的。

可酒是喝了,心结却还难以释怀,他不由喃喃自语。

“不行,我得给你们想个辙才能放心,再这样……你们早晚都得进去……”

“淘气儿”照样没心没肺。

“进去就进去吧,里面也管窝头。大哥,都说大学生能当官儿,节后您可就一步登天了!您就好好学习吧。没准以后我们有事,还得指望你救我们呢。”

“红叶”一听却瞪了眼。

“放屁!公安局又不是我们家开的?你要惦记这个,那真是自己嘬死!我这心里更不踏实了,可不能让你们傻不啦叽把自己小命断送了……”

“淘气儿”不好意思挠挠头。

“大哥,我就那么一说,其实道理我懂。像上次‘红孩儿’劝您上大学时候,我跟边儿上听着呢,今后什么严打刑……什么犯罪是今后警察的主要任务,什么恢复国什么济的……我都记着呢。可这些他就算说对了,咱们也没办法啊?也就他告诉您恢复高考的消息真有用……”

哪知这么一说“红叶”眼睛倒亮了,很有点兴奋。

“嘿,你一说我就想起来了!咱就找这小子去!他都金盆洗手了,肯定有自己的活法!再说,‘菜刀’、‘顺子’、‘三蹦子’也是他的兄弟,他不能眼瞅着不管……”

不过随后,他又有点犹豫地望着“淘气儿”。

“……可我就是担心,那小子是个不让人的主儿。真要有什么好办法。就是肯拉着咱们兄弟一起干,可你的位子……”

没想到“淘气儿”只是一笑。

“大哥,我自己几斤几两我知道。您说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转眼间,“红叶”和“淘气儿”就要走向不同人生旅途。同样的,邢正义和赵振民这两个警察,也是分道扬镳在即。这一天,其实是他们共同值班的最后一晚。

丰台区永定门火车站西,东庄派出所。

邢正义扑打了一阵雪花,搓着手哈着气,推门走进办公室。

正在叼着烟卷看报纸的赵振民,一见他进来就乐了。“怎么着,未来的所长大人巡视完毕了?大过年的,还这么兢兢业业的,犯得上吗……”

“你小子,又拿我开涮。别说,还得亏我转悠了一趟。西边拐角那院儿都冒烟了,有人放炮把一个小厨房的土箱子引燃了,差点就燎着了油毡顶。总算及时,没出大事……”

“嘿,辛苦辛苦!我说么,最服你!你要不干警察,简直是整个京城人民的重大损失!”

“行了吧你,臭来劲!你就别气我了,我哪儿能跟你比呀?你马上就要调‘打扒队’了。可我还得留这儿,天天跟街道大妈们闲磨牙呢。”

“小同志,别消极嘛!都是革命工作!”

赵振民面露得色,却也真心地安慰。“你得往好处想,秦所长快退了,你是他最器重的接班人唉。都安排你去上短训班了,再栽培你两年,科级副所长是跑不了的……”

“那也看‘坏水儿’脸色!再说我也不爱当片儿警,全是鸡毛蒜皮的事儿。你要乐意咱俩换啊?”

“切,我说了管用吗?其实你就是模样长得太端正了,一看就像警察,要不你也就跟我一起走了……”

“哼!你看着吧,我还得走!我最终目标是去二处(侦讯处),那才是一个优秀警察该去的地方!”

“那没得说,你肯定行!不过,现在还是过来暖和暖和,来盒饺子吧……”

说着,赵振民从暖气上拿来一饭盒,递给了邢正义。“食堂老刘特意跟咱们做的,猪肉白菜的。不过够不够的也就这一盒了,人家已经回家过年去了……”

邢正义似乎真饿了,赶紧抓了俩饺子往嘴里塞。可随后,他又盖上饭盒,拿着往外就走。

赵振民可诧异了。“唉,你嘛去啊?”

邢正义用手拉门,一边吞咽着回答。

“后面不关着俩工地偷盘条的嘛,在这儿过年也够惨的,饺子给他们吃吧……”

赵振民一听就急了。“就那俩狗东西,他们配吗?你自己不吃给他们,没事吧?”

邢正义根本没回头,腿已迈出门外。“再不是玩意,他们也是人!想让他们改邪归正,咱们还是得把他们当人看……”

“咣”,弹簧的牵引下,办公室门撞上了。邢正义的身影消失在纷飞的雪花儿中……

这个世界上,警察有警察的准则,混蛋也有混蛋的道理。

邢正义把别人当人,是出于一种高尚的职业操守。可也有些人向来不把别人当人,那就是出于动物性本能的生存需要了。

京郊大兴县团河农场。

眼见春节就要来临,被电网围着的大墙里面,政府本着人道主义同样要给教养们改善伙食。

晚上伙房里做了一顿香喷喷的小米中加大米的“二米饭”,每人两碗,菜是炒白菜和宽粉条炖猪肉。另外每人还有十五个饺子。

这种极普通的饭菜,对长期只吃麸子面窝头和白菜汤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餐丰盛的“国宴”。

所以值班员“尤三”刚从伙房把饭菜打回来时,宿舍里众多双贪婪的眼睛竟然紧紧地盯着饭盆和菜盆,全是一副恨不得连饭带菜一口全吞下去的劲头。

可“尤三”根本不可怜这些饿狼一样的教养们,他只跑到离火炉子最近的铺位上,恭恭敬敬地把倒着的“大得合”请了起来。

“‘得爷’,您起来吃饭吧,东西都打回来了……”

然后直到等“大得合”坐起来,“尤三”主动上手为其穿好鞋,这小子才招呼一声“开撮了,摆盆,摆盆。”

“尤三”先数着数分饺子,他有意识地在“大得合”的盆里多放了二十个,然后又在自己的盆里多放了十个。

猪肉炖粉条子也是一样,等“尤三”给“大得合”和自己的盆里拨完,大盆里已经四分之一的量没了,而且全是最好的五花肉块。

众目睽睽之下,屋里其余十几个没人敢吱一声。“尤三”扫了他们一圈儿,再一挥手,旁边的两个教养才开始给其余的人按人头分。

而“大得合”这时候似乎才真的清醒过来,看了看自己的盆儿,一招手把“尤三”叫了过来,小声儿说,“你小子,虎口夺肉弄这么多,有点过了吧?一年就这么一天,也不怕底下造反?”

“尤三”则谄媚地轻笑。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肯定要分三六九等,这很正常。这帮兔崽子一人还能捞着四五块肥肉吃,已经是咱们开恩了。您犯不着把他们当人!有您托着我,我他妈谁也不怵,谁炸刺儿我灭谁……”

说完,他又从怀里摸出个小瓶子来,塞给了“大得合”,一股酒香同时散了出来。

“‘得爷’,您慢慢品,今儿肯定没人查……”

“大得合”眼睛瞬间亮了,随后便把自己盆里的肉和饺子又拨给尤三一些。

“你小子事儿办得漂亮,理应多吃点!”

“尤三”一笑了之,端着饭盆蹲一边吃去了。那样子着实像是一条摇着尾巴啃骨头的狗……

生活里的玄妙,是大多数人很难看明白的。

这就像是一件用许多种颜色的毛线编织成的毛衣,哪怕一个人在身上穿上一辈子,到老也很难说出到底有多少条线,多少种颜色,又是怎么交织在一起的。

所以即使在根本不挨边的地方,甚至是远离京城千里远的地方,有一些人的命运其实早已在冥冥中注定,必将在今后逐渐彼此贴近,并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或许,这就叫做命数……

京郊房山县九龙山下龙口村。

在一间农家小院连着灶头的热炕上,前天跑进城里卖鸡蛋的赵庆正在呼呼大睡着,这里很暖和,哪怕寒冬腊月也不必担心伤风感冒。

而隔壁的另一间屋里,正传来他父母间的对话。

“怎么?庆儿又睡了,还没祭祖呢?他就去睡觉吗?把他叫起来!”这是一个老爷子的声音,出奇的是,一口京味儿字正腔圆。

“再过一会行不行?你还不知道庆儿吗?身子容易乏,就是爱睡觉。连站着说话都能睡着了。你就让他多睡睡吧……”这是一个本地女人的声音,却带着明显的当地口音。

“可这样不行啊,时间都用来睡觉了,正事还干不干了?”

“要我看,睡就睡吧,又不妨碍谁,顶多年底下少几个工分,比起那些偷鸡摸狗拔蒜苗的小子们来,咱们庆儿还算可爱的。何况他这次进城也不容易,卖鸡蛋给家里贴补了二十几块,都顶上别人干半年的了,也该心疼心疼他……”

“唉,我不是不心疼儿子。他身子骨弱,既练不了武也干不了活,可要能多看看书练练字画总是好的,不比整天的梦里乾坤强?他这是病啊!绝非正常……”

“不会吧?人民公社的医院都检查过了,什么也没查出来啊……”

“就那个从农村提拔上来的赤脚医生?他懂得什么!甚至连阿非利加洲(即非洲,民国时期称谓)有没有苍蝇,‘盘尼西林’就是青霉素这样的事情也搞不清……”

孩子妈却因为这些没听说过的名词儿一下糊涂了。

“孩子他爹,你说什么……粥?什么林?”

老爷子不免叹了口气。

“嗨,我跟你说不清,说白了吧,庆儿的怪病或许只有京城的寿敬方能治。可惜寿家早被抄了,下落不知啊……”

陕西延长县,刘家河人民公社瓠粱沟。

那两间土窑的知青点里,几乎已经人去一空。唯独只剩下两个来自京城的女知青,没能回家过节。

她们一个是福儒里观音院西院,老水家的大闺女水清,一个是她中学的同班同学,染病在身的冉丽影。

土窑外,烈烈寒风不停劲儿地刮着。屋内,豆大的一盏油灯下,水清扶着倒卧的冉丽影给她喂着姜糖水。

想起怀里的这个女孩以前美丽的容颜,再对比现在她憔悴得跟“人灯儿”似的模样。(土语,形容人极瘦的样子。)水清的心里既忧虑又担心。

是的,发烧中的冉丽影,脸上已经没有一点儿水灵劲儿,惨白如纸的脸上,只有那双大眼还依然动人。

一朵鲜花这么迅速地萎谢,真让人感到吃惊。看着她苦哈哈的样儿,也实在让人心里窄得慌。

而最让人忧虑的,是她的身边还有一个不足三个月的小生命,并且那沉睡中的小婴儿,还是一个并不容于世俗的孩子……

“清儿啊,我对不起你,累得你不能回家过节。本来你是应该带着大学录取通知书,高高兴兴和家里人一起过年的……”

忽然间,水清怀里的冉丽影开口说话了,一下打断了她的哀思。

“小影你说什么呢!咱们可是同班同学,一起从京城来的呀。这么多年来,我早就把你当成自己的亲妹妹了,怎么可能扔下你不理呢?你放心,我会一直守着你,直到你的病养好……”

“清儿啊……你可真善。你知道,我的家里人都没了……说心里话,要不是为了这个孩子,我早就……绝不会像现在这样拖累你……”

“你别说傻话了,你应该好好养病,为了孩子也得好好活着。明天我就去人民公社的医院,一定想办法给你弄点药回来……”

水清忽然觉着窗缝里露的风有点大,就给冉丽影仔细掖了掖被子。

可冉丽影仍旧咳嗽起来,那声音让人揪心极了。而且她随后竟然还说,“清啊,我觉得自己也许好不了了,你……能不能答应我件事?”

水清怕她胡思乱想,就赶紧哄着说,“你怎么总瞎担心呢?有什么你尽管说吧,只要我能办得到……”

冉丽影忽然掉了眼泪,“万一我死了,我想让这孩子认你做妈。”

水清听了一愣,连忙说,“你别胡说,你怎么会死呢?你会永远陪着孩子的……”

可冉丽影嘴角却掠过一丝更凄惨的神情。

“你别怪我瞎想,我是说万一,要是我……真的活不长,希望你能替我把这个丫头抚养成人。你千万要答应我,这份恩德,我一辈子两辈子也报答不完,来世……我为你当牛做马……”

水清就像被烙铁烫了一下,浑身一颤,她不忍再听下去了。

“行,你只要答应我安心养病,我就认这个孩子当干闺女!不过等你好了,可别后悔呀……”

冉丽影凝视了水清半晌,脸上忽然掠过一丝欣慰的微笑,终于如释重负地倒了下去。

然后她嘴里就喃喃念着,“清儿啊,不管干的还是亲的,孩子以后就管你叫妈了。这下儿我也就放心了,真想给你好好磕几个头……”

说着,她的眼泪又“刷”地下来了,并痛苦地合上了眼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