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269章 市场体验

重返1977 第269章 市场体验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思路已经成型。2月15日当天晚上,喝完酒一回去,半醉中的洪衍武就迫不及待开始着手准备。

他别的也没干,先找父亲要来了一张当天的《京城日报》研究上了。

在当年,《京城日报》第四版(最后一版)的下端,有一个广告区。其主要内容就是电影广告。

此外,还刊登有少量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电视节目之类的广告。但肯定是没有商业广告,那个年代还不允许呢。

而在电影广告里打头的,一般都是伟大领袖会见外国领导人的纪录片,其实就是故事片的加片。其余则要标明各类故事片在今明两天的放映场次和时间。

有些包场或票售一空的电影,尽管对读者观众已经失去意义,但也会印出来,标明“满”或“全满”的字样。

所以只要手拿这张报纸,不但全市的各个影院一目了然,不同片目的场次和票务情况也能大致了解到。

洪衍武先大致算了下影院的数目,就感到十分满意。

因为据报纸上显示,全市的公开售票的所有类型影院全加在一起,也不过三十家。

其中,东城区的大华电影院、长虹电影院、明星电影院,西城区的首都电影院、红楼电影院、胜利电影院,重文区的花市电影院、天坛南里电影院,玄武区的中华电影院、大观楼电影院、广安门电影院,朝阳区的紫光电影院、劲松电影院,还有丰台区的右安门电影院,是属于“专营影院”。

而吉祥影剧院、华夏儿童剧场、东四工人文化宫、西单剧场、地质礼堂、重文影剧院、重文区工人俱乐部、珠市口影剧院、菜市口影剧院、天桥剧场、京城工人俱乐部、莲花河影剧院、曙光影剧院和朝阳区工人文化宫,则属于“兼营影院”。

有一个最令人欣喜的情况是,在所有各区中,竟然以玄武区的电影院数量最多,一共有八家。而且好几家电影院属于“小酸枣”、“红叶”和“小雷子”的势力范畴。

这不能不说,对于洪衍武即将起步的“倒票事业”,实在是一种莫大的便利条件。

就这样,经过一夜的深思熟虑。2月16日一早,洪衍武就把陈力泉、“小百子”、“小媳妇儿”、“小奶酪儿”,还有“淘气儿”、“菜刀”、“顺子”、“三蹦子”统统都发动起来。

他不仅要求这些手下们分赴玄武区的各个影院去看电影,还要他们晚上一起来汇总各处的亲身体验和见闻。

而他最关注的内容,就是每家影院的座位数量,座位编排,电影的上座率、影片票价以及新影片的预售日期!

在当年,电影票主要分三部分内容。副券,排号(这部分内容中还包括盖着印有放映时间的红蓝戳子),加价部分(原票价是一毛或五分,票尾是加价,自一毛五起,五分钱一标)。

仅从这一张不及一揸长的小票子上,就能显出出不少的影院相关信息。可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具体情况差异较大。

比如说现在的影剧院是一概单双号。可那时候既有单双号的,也有数字排号的,像计委礼堂票面上的第一排居然是最后一排。

所以搞清每家影院的座位数目和编排方式问就相当重要。座位数目直接影响到能拿到多少票子。自然居中的好座位,也会比通道两边的、或是挨着厕所的座位卖价要高。

而电影的上座率,主要是针对一天的不同场次而言的。如果弄明白每个场次的大致情况,就能知道哪个时段的票子最有利可图。

至于影片的价钱,基本还算统一的。学生和成人是两种票价,学生票一毛(寒暑假五分),成人票一毛五到两毛五不等。但新片和老片的价钱并不一样,这就会有加价部分。

但说了归齐,在所有的信息中,新影片的预售日期才是最关键、最核心的一点。

这是因为当年想看电影到观众太多了。电影院为了解决每场放映前,人员极度拥挤的现象,便采取了预售电影票的办法。

观众可以上午买下午的,下午买明天上午的。甚至于热门电影,往往可以提前几天甚至十天半个月买到票。

从好的一面来说,预售票制度既便于维护秩序,也让观众扑空的概率大大降低。不过从另一角度来讲,既然有了充足的时间可以运作,便使得“倒卖电影票”这种行为,有了最大的可乘之机。

应该说,洪衍武对手下们提出的这些调查要求并不高,基本有点文化的人都能完成。

可也要知道,当年被“运动”耽误的人们,肚子里的墨水实在是有限得很。所以大多数人听了后都觉着晕头转向,实在没底能完成任务。

好在洪衍武早有预料,他把已经提前制定好了表格分发给大家。上面简明扼要划出了格子,写好了条目,只要大家把内容填写进去即可。大部分的,靠数字就能完成。

而他唯一额外的要求,就是提醒大家最好买最后一排的座位,以便把每家影院座位的平面示意图画好带回来。

这样,众位手下才算有了些信心,各自遵命行事。

于是这一天玄武区的八家影院都出现了怪事。每家售票窗口都有人买了最后排的电影票,而且还是这一天能买到的所有场次……

众人再会面,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还是在晚上营业的“新丰饭馆”小吃部里,洪衍武要了几个凉菜,请辛苦了一天的大家喝酒吃馄饨。

说真的,这一天不间断的电影欣赏,普遍把大家看得头晕脑胀。

最惨的就是“三蹦子”,他脑子太实在,真是不打折扣地把每个场次都看完了,午饭晚饭,都是买点烧饼凑合的。

最后一场要不是“菜刀”找他来,及时叫住了他,他现在还在电影院里体会第七场《大浪淘沙》呢。毫不夸张的说,至少有一半的台词他都给背下来了。

所以他坐下来没二话,先是两碗馄饨下肚才有精神头说话。

相比较而言,“小媳妇儿”和“小奶酪儿”俩人就要灵性多了。这俩人到下午就互相换了场地,傍晚的时候还把票子转手卖了,在一起吃了顿晚饭。

当然,正事肯定没耽误。因为到这个时候,他们负责的影院,情况已然摸清。至于晚上几场的上座率,票既然已经售罄,那自然就不会有别的结果了。

还别说,大家伙任务都完成的不错。不但洪衍武需要的信息差不多都搞齐了,反馈回来的具体情况也相当的好。

具体说来,别看是工作日,但由于在寒假期间,基本上每个场次也都能达到九成以上。而中午11点半左右的正午场和五点之后的三个晚场情况最好,属于全部爆满。

特别是晚场的票过了午后就很难买到了。所以还真的有不少人在影院门口等着票子转让,多数都是结伴的男女,只是这种机会很难遇到。看《夜战白桥》(夜站白瞧)和《战斗英雄布拉姆》(不拉幕,意思是不放映)的可能性更多。

“小媳妇儿”和“小奶酪儿”的票卖出很顺利,只尝试着加了一毛钱,这是因为他们手里都只有一张,对情侣而言,还得冒风险去凑另一张,如果要价太高,人家就不太乐意了。

至于在映片目不同,所造成的影响也有,像《秘密图纸》和《野火春风斗古城》,青少年更趋之若骛。而《青春之歌》和《冰山上的来客》对青年男女更有吸引力,通杀的是刚引进的香港电影《三笑》,绝对经典,老少皆宜。

但总地来说,工作时间以外的场次反正都是爆满,追究其中差异,意义并不太大。反正如果有票肯定能卖出去,顶多也就是青年男女比青少年更愿意多出点儿钱罢了。

而最关键一个消息是,大概从下周开始,大观楼和广安门电影院又要预售一部新的国产电影,片名叫做《大河奔流》,还是长达三小时的上下集长片。由于听说影片中会出现伟大领袖和总理的形象。所以今天就见到不少的人特意来打听。

到这个时候,洪衍武算是彻底安心了!

没错!事实证明,他的判断完全正确!

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渴求太大了,电影票确实供不应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