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291章 功德圆满

重返1977 第291章 功德圆满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不知不觉,时间就过了十二点半。常副局长彻底安排好客人们,终于意识到不能再拖了,就要找洪衍武去商量开席的事儿。

可哪知在这个时候,真正压轴的大戏才开始上演。

就听饭馆外面“嘎吱”一声响,一辆大轿子车停在了“老郑兴”的大门口,跟着车门一开,“呼啦啦”下来好几十口子。

而且这些还都不是一般的人,都穿着齐刷刷的海军灰的军装,女兵得有三十个,个个漂亮。男兵占少数,但也个个帅气。他们迅速列队,在饭馆门口排列得整整齐齐。

饭馆里的宾客们这会儿可就都傻眼了,谁也不知外面这闹的是哪儿一出。

常副局长夫妇面面相觑,争相去问洪衍武怎么回事。

可没想到洪衍武同样不知情,不过他倒精明,一见海军制服就猜到八成是杨卫帆叫来的救兵。转过头就问“你请的?”。

杨卫帆这时候早已经站起来了,冲他淡淡一笑,又点了点头。

“是我打电话请的,可算是来了。我先去接人,待会再说……”

说罢他一边整理着自己的军装,主动出门迎了过去。不多时,便带着一男一女两位军职干部回转进屋。

这两位都是四十岁左右年纪,女的英姿飒爽,男的仪表堂堂,光看那气派就知道官儿小不了。

特别是女军官手里还捧着一束鲜花,走到近前,一眼认出了新郎新娘,立刻就把花塞顾凌烨手里了。那个男军官也顺势给常显璋道喜。

这时杨卫帆赶紧给常家人做正式介绍,说女军官是“海防歌舞团”的徐副团长,男军官是崔干事。而且还说他们是刚刚进行完“五一汇演”,这是紧着赶过来的。一共来了三十八人,正好可以坐满剩下的四桌。

好家伙,连军队的文工团都给搬来了!

这一下,不光常家人全都呆住了,其他的人也都轰然震惊!

“噢——”的一声儿,整个饭馆里响起了一阵轰动。

这个年代可是最崇拜军人的年代,不用说,这些专为领导们演出的文艺兵到来,给这场婚姻顿时增加了一种威严感!

要能有这些客人参与,什么吉时不吉时的还重要吗?这可是最最革命的标志!

所以在场凡是知道今儿事情始末的人们,都不约而同对杨卫帆刮目相看,齐齐想到了一个问题——这小子,到底什么来路?

就连洪衍武也忍不住偷偷冲杨卫帆一竖大拇指。

那意思是,行!连这种招儿都想得出来,你丫真牛!

“老常!老常!别慎着了,快把客人们请进来呀……”

眼见常副局长还傻站在那里,一点反应也没有。何介夫不失时机地提醒了一把。

也幸亏如此,常副局长终于大梦初醒地反应过来,赶紧热情地恳求两位军官,快把文艺兵们带进来入座。

而这时杨卫帆临时又有了个想法,他说既然宾客都到齐了,还有摄影师在。这么好的机会,不如大家一起到外面拍张合影吧。也算为今天留个纪念。

这个提议对常家人简直是求之不得好事,其他的人也同样连连称好。

不用问就知道,有谁不想和京剧名家和文工团合影呢?这可是平时万难遇到的良机啊!这照片要摆在家里,那可有的吹了!

就这样,屋里近百位宾客不多时便纷纷起身,汇聚于饭馆大门之外。大家一起在摄影师的安排下摆造型,拍照片。

再加上前门既是闹市商业区,又临**广场,这场面惊动了不少人围拢过来指指点点地旁观,好多人都猜测是什么大人物在这里请客。那场面可真是热闹极了。

此时此刻,常副局长夫妇站在人群的中央位置,站在一对新人的两边。他们脸上虽不显山露水,但心里的不平静却是可想而知的。

儿子的婚宴能办得如此隆重,如此风光,是他们一个小时之前根本不会想到的。

今天发生的这一切就像一场梦,一场戏,那么不真实,却又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面对着眼前人影交错、欢声喧腾的局面,他们宛如从地狱到天堂,一时既不敢置信,又喜出望外。这种复杂难言的滋味,不是亲身经历,谁也体验不到。

所以他们最自然的反应,就是成了两个不会动脑筋的木偶人,只是无意识地沉浸在眼前的良辰美景之中。

有意思的是,就在他们的斜对面,正好就是巍峨的前门楼子。

这座历经数百年风雨的古老建筑,却仿佛一个见惯了人生百态的老人一样,十分理智地默默俯视他眼皮子底下的一切。

在差不多一分钟里,在照相机定格之前,历史和命运就那么无言地、饱含着许多滋味地,对望着……

常家的婚姻大获成功。拍完合影之后,婚宴就正式开席。之后一切顺利。再没有任何麻烦和别扭,只有喜庆和欢乐。

常家的宴席标准当然是高规格的,喜烟、喜糖、喜酒不用说了,菜肴安排得也十分出彩。

盖着大红喜字的大拼盘最漂亮,摆成了金鱼戏水图形。六个冷盘量足,切得均匀,摆得讲究。十个热菜更是鸡鸭鱼肉、活虾鳝鱼无所不包,色彩配搭上酱红、粉白、嫩黄、碧绿,可谓琳琅满目。在场的宾客就没挑眼的,一看,一尝,称赞不绝。

酒到半酣还有余兴节目,虽然由于年代的原因,这时候不兴“闹堂”,可也并不空泛。

因为两位京剧名家今天兴致不错,也都不好意思真正地白吃白喝,就开了金口。他们各自清唱了一段“样板戏”,先让年长的人饱了耳福。

跟着文工团也纷纷献艺,先后表演了歌剧《红珊瑚》选段,和《人民海军向前进》、《西沙我可爱的家乡》、《泉水叮咚响》等几首歌曲,让年轻人也深感不虚此行。

总之,这场婚宴差不多办成了一场高水平的联欢会,连后厨的人都被吸引出来观看。所有宾客,就没有一个人不快乐,不高兴,不兴奋的。一直到下午三点才迟迟散场,那许多的人还意犹未尽呢。

这件事情的后续效果也远超常家人所预计。常家这份体面经人口口相传,很快成了玄武区教育局和师大附中内部热议的新闻。

没去的那些势利眼们,有人追悔莫及,有人醋话连篇,也有人顽固地不肯相信。

但更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不出一个月,常家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彻底迎来了“解放”的一天。

那天早上十点左右,何介夫亲自陪着常副局长夫妇来到了玄武区教育局会议室。

然后由市教育局的组织干部处处长当众宣读了两份文件,标题分别是《改正常秋耕同志****问题的决定》和《改正邝美芸同志****问题的决定》。(当时给“老右”平反,“摘帽”和“改正”是有区别的。“摘帽”是对真正“老右”而言,“改正”则意味着错划)

是的,两份文件中正是常显璋父母的名字。

而就在文件宣读完毕后,何介夫又代表组织宣布了另一项决定。“从即日起,常秋耕同志和邝美芸同志恢复名誉、恢复党籍、恢复级别,另补发俩人三年工资”。随后并亲手把两份宣读完的文件亲自交到了他们的手中。

在这一刻,名字后面重新被冠以“同志”称呼的常副局长夫妇俩都哭了。拿文件的两双手更是颤抖的。

这是一种百感交集的情感,他们觉得冤吗?觉得恨吗?觉得麻木吗?或许皆而有之。但更多的,却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希望,是一座身上的大山被搬走的轻松,觉得生活有了奔头。觉得浑身都暖和了。

所以当何介夫最后问常副局长夫妇有什么想说的话时,邝美芸的一句是“谢谢组织,我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常秋耕的一句则是,“我十分感谢******书记,也衷心地感谢介夫部长……”

也正是最后一句,促使他和何介夫的手,当众紧紧握在了一起!他们之间,再无隙怨!

就这样,常家不仅和何家关系越走越近,成就了一段“化干戈为玉帛”的佳话,常副局长夫妇也重新成了玄武区教育口儿的显贵人物。

最实惠的当然是补发的那三年工资。常秋耕和邝美芸加在一起足足得有七千元。

这下不但常家办婚事的钱都轻松还给了洪衍武。常显璋和常新华两个儿女还各得了两千元经济支持。

并且由于常秋耕和邝美芸都属于第一批“改正”的“老右”,他们也并不像后来“干部泛滥”阶段毫无实权。

邝美芸是教语文的,自然又重新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

而常秋耕虽然不能像以前那样去抓教学工作了,但整个教育局内部和玄武区各个中小学的劳保和福利工作却划归他来统筹负责,对涨工资的事儿也有一定的决定权。

这就等于他成了教育局口的财神爷,那谁还敢小觑他?自然让那些刚刚轻慢过常家的人悔不当初,苍蝇一样地往常家扎,都希望能靠私下的送礼走动,缓和关系。

至于常副局长本人,虽然打心里看不上这些人,但经历多年风雨也让他不愿再去得罪小人。于是一律表示理解,温言相待,礼物婉拒,敬而远之。

不能不说,常家人确实是格外幸运的,正是由于有了洪衍武的帮忙,他们得以提前把双腿从泥潭中拔了出来。

相比较而言,与他们情况相仿的多数人,却没这份福气,此时大多还在忍受着痛苦和煎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