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334章 障碍

重返1977 第334章 障碍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比起水家这份折腾的难受,远在房山的龙口村的暗流涌动,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现在的兆庆彻底陷入到一种彻底的苦恼之中。

是的,他也考中了,他被已经停办了八年刚刚恢复招生的人民大学历史系录取了。

可也因为这纸高考录取通知书,他和小芹的感情面临着最严峻的考验。

怎么回事呢?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有点曲折。

敢情兆庆和安小芹自以为保密,但其实他们俩好上的事儿,早落在有心人眼里了。

只是那些“过来人”苦于没有实际证据,一向只能影影绰绰、捕风捉影地猜测,难以公然对这一桃色新闻加以议论和发挥罢了。

但在小芹从兆庆的手里得了两条纱巾后就不一样了。

小芹每天高高兴兴地把纱巾系在脖子上,等于向全村的人张扬、展示、宣告这份爱情的甜蜜。这无疑就为人们说嘴提供了铁证和丰富的素材。

于是有人说那是私定终身的定情信物,有人说那是兆庆耍小聪明,变相下的聘礼。反正最近这件事,一下就变成了村里老娘们背后热议的新闻。

大家也就是当着兆庆家和大队书记两家人的面儿,才不说罢了。暂时让这两家人还蒙在鼓里。

可大队书记毕竟是有“耳报神”的,对任何消息的灵敏远非他人能比的。

另外,那也得怪兆庆自己疏忽。

考试之后,他净顾着忙和赚钱的事儿,或是和小芹卿卿我我了,他根本没留意别人在身后的指指点点。

结果这些因素凑在一起,自然就出事儿了。

8月8日,兆庆往城里给洪衍武送完鸡蛋后,又给小芹买了几条点城里女孩用的手绢和丝袜。

回来的时候,他还是在村口的老地方和等着他的小芹见了面。

可当他刚把东西交给小芹,俩人还没来得及说几句亲热的话。小芹的俩叔伯哥哥居然出现了。

然后俩棒小伙子一句话没多说,全然不顾安小芹叫着哥的恳求,就执意押着这对惊慌失措的男女去了大队书记家

当他们来到了大队书记的家门前时。小芹的父亲安广胜正站在院子里吸烟,当时他的样子很严肃,举手投足都非常像个干部。

兆庆多灵性的人呢,差不多在最短的时间内,就把问题分析清楚了。他不但一眼就看出了安书记心里的恼怒,也明白了今天在这一遭根本就是安书记安排的埋伏,特意让人把他抓来的。

得,俩人的地下恋情这就算被抓个正着,在大队书记面前正式曝光了。

不过兆庆的性子里有坚毅的一面,他也很聪明,知道逃避没用。因此不但没有辩解什么,反倒直接就把事儿挑明了,说自己和小芹好上了,是真心真意的,想娶小芹当老婆。

一句话,让小芹马上可怜巴巴地望向父亲。那神情既有哀求,又有娇羞的喜悦。无疑是盼望着父亲答应下来。

可此时的安书记,脸色却更不好看了,阴阴的。

打心眼里说,他实在是看不上这个兆庆。

他喜欢的小伙子,那得是长着扛扁担的宽肩,顶大梁的粗腰。有力气,会干活,壮得跟个大牯牛似的“劳动模范”。

而绝非兆庆这样白白嫩嫩,身弱气短,开个“学大寨平整土地”的动员会,站着都能睡一觉的“落后典型”。就更别提兆庆家还是个戴帽的封建地主了。

他实在是不知道自己闺女是傻是痴,放着那么多优秀的小伙子不要。干嘛偏偏看上了这个瘦弱的跟柳条儿似的“秧子”?

难倒就图个面目好看,会写会画吗?

那顶个屁用!既不能当吃也不能当喝,以后就擎等着后悔吧。

同时更让他恼怒的是,这件事其实早有苗头。

他背地里为这个都打过闺女好几次了,可闺女的气性随了自己,死犟死犟不肯回头不说,还闹气不吃饭。

而老婆儿又心疼女儿,一个劲数落他。说当了工程兵的大儿子已经死在矿洞里,眼前可就这么一个独生闺女了,真打坏了丫头饿坏了孩子,他就没人给养老送终了。

这么一来他也含糊了,只想着孩子还小,等自己给女儿寻门好亲事再说。

可没想到一姑息,这事儿就变成这样了。他现在也不知道是悔还是恨。

所以他心里憋着气,鼻子只哼了两哼,根本没接兆庆的话。

农村人想法简单,不讲究绕弯子。这种情形下,当然首先就是质问兆庆和小芹有没有什么出格的事儿。

这一条,让小芹当场满脸绯红。

兆庆也知道份量,就马上很认真地发誓保证。他和小芹绝对清清白白,没做任何损害名誉的事。

安书记听了总算脸色好了些,可他跟着就问兆庆拿什么娶小芹。

“就你一年那几个工分还没知青多,你养得活小芹吗?我知道你最近卖鸡蛋挣了几个钱,可那是‘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的范畴。(即“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包产到户”和“自由租地、自由贷款、自由雇工、自由贸易”。它是刘主席1959年4月份提出来的)队里只是看你家太穷,欠了一屁股债,才懒得管你。今后要是管你,这就是事儿。靠这个可不行!”

这话可一下让兆庆卡壳了。他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安书记这就得着理了。

“想和我家闺女订亲?你先回去想明白了再来吧。要是想不出来,你们就得给我断了。也不怕你不爱听,你娘嫁给你爹,这辈子吃了多少苦?我可不能让闺女再犯糊涂!”

话音一落,他就把小芹脖子上的纱巾和这次兆庆带回来的东西,全都塞还给了兆庆。也不顾小芹的哀求,就让俩侄子硬拉着小芹回了屋,把兆庆给干晾在当院了。

这一晚过后,小芹好几天没出家门,明显是被安书记给软禁了。

兆庆自己也是抓心脑肺,冥思苦想解决的办法。

可这个年代的体制之下,他又有什么办法可想啊?这时候反倒真期盼着大学能考上了。

好在事情居然在暗中有了转机。可这不是因为高考录取通知书,而是小芹妈替闺女做通了大队书记的思想工作。

小芹妈首先跟安书记说,“他爹。棒打鸳鸯不散,天下间就没有硬拆姻缘能拆出好结果的来。你看咱们村里的,两口子吵架的,不好好过日子的,全是因为当年心里有别人。就是后来勉强按长辈意思成了亲,私底下还是惦记着另外的人。为这个,又闹出多少家务是非来?”

安书记一琢磨还真是这么回事,他最了解村里的情况,男女上的“乱子”真不少。那背后勾勾搭搭的,还真差不多全都是当年曾搞过对象的。好些孩子模样明显就有倾向性,只不过谁都没辙,闹出来白丢人,吃了亏的就只能关门打老婆,黑不提白不提罢了……

小芹妈见安书记面呈忧色,知道他心思动了,就趁热打铁又提了一条。

她说龙口村的安家本是大姓,世世代代下来,跟孟、宫两姓又都有亲。再加上如今乱七八糟的,血缘关系越来越近,这一辈儿的孩子,论理儿是只能外嫁外娶了。

可他们只有这一个闺女,招上门女婿又难。兆庆妈安大妮儿既然跟安书记已经出了五服了,不如就成全了他们。

其实什么都是次要,重要的是,今后闺女就能守在他们俩眼跟前了,有个病啊灾的不至于没抓挠。今后老了还随时能看见外孙子、外孙女。亲的,热的在一起,还有比这更实惠的么?

这话算是真说到垦节上了,安书记一下就真动心了。

他想了想也说,“我倒不是全然看不上兆庆。至少这小子敢当面跟我求亲的胆色不孬。而且他们家人也真有点家传的鬼聪明,脑子灵。他爹当年给村里立下的大功劳就不说了。兆庆也有点家传本事,念书画画、摆弄花草、渔猎打鸟就没不成的。几个鸡蛋也能让他发了财,除了他,村里人谁都不行。可问题是靠这个过不了长远日子啊?他身上又长了一根懒筋,能干什么活儿……”

小芹妈这就笑了。说“你一个大队书记还不能给自己女婿安排个好差事了?你这还是把兆庆当外人啊。他能写能画的,书记员、管仓库,什么干不了?照我看就是队里的出纳、会计,水平也没这孩子高。”

这话让安书记当场茅塞顿开,直说自己糊涂,也忍不住笑了。

事儿到了这一步,其实本来挺好的。可谁能想到,老天爷就是这么爱跟人开玩笑,他总得把事儿办过了火儿才行。

敢情恰恰就这个时候,高考录取通知书下发到龙口村的大队部了。

现实可真是让安书记瞠目结舌。九龙山人民公社下的三个生产大队,一个京城知青都没考中,偏偏就是龙口村的这个兆庆高中了。

没错,这是好事,对兆庆家是绝对的好事!

安书记知道凭这张纸,兆庆就能完成他父亲的夙愿,进京城念大学了。毕业留城吃上公粮也不会是什么问题,弄不好日后,头上的官儿帽子比他要大多了。

可话反过来说,这对他家来说却真不是什么好事。

从知青身上来看,他压根儿就从不相信任何的保证,也不相信什么“扎根农村一辈子”。他心里明白,那些知青迟早要走,所以很多京城人对小芹献殷勤,他都要干涉。

而现在兆庆也留不住了,他要走了自己闺女可咋办?

这一去可就是三四年,大学里什么姑娘没有?他闺女又是个初中水平。能保证不看花了眼?

真最后变了心,他家的小芹那不白等了三四年,都熬成老姑娘了。

再说了,就是不变心又怎么样?把小芹接到城里去?小芹能适应的了吗?

小芹又没工作,进城也只能当个家庭妇女。而且他们老两口,看不见闺女,不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

他可不是趋炎附势,想攀高枝的主儿,何况又当了二十年的大队书记。见过的,听过的太多了。他看见过谁从官位上掉下来,也见过谁火箭一样的蹿升。

在他眼里,其实干部不干部,城里乡里的都是扯淡。什么大道理也是瞎掰,要论讲,他比谁讲得都好。

他并不求女婿是个什么样儿的人物,只求能对他的闺女好。能全家老少待在一起,有口热饭吃。这就是最好的日子。

或许让外人看,这念头显得有点傻。可傻不傻不是光嘴上说的,个人的角度不一样,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儿他可不干。

所以这么一来,这张让大多数人艳羡无比,足以对兆庆肃然起敬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现在反倒成了横在兆庆和安小芹之间的新障碍。

安书记不得不重新慎重考虑闺女婚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