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339章 龙口村

重返1977 第339章 龙口村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1978年8月21日,洪、寿两家人都起了个大早儿。

昨儿个晚上,由于王蕴琳带着儿媳妇、闺女已经提前把要带的东西都收拾出来了。今儿早上寿家爷儿俩又来的准时,一点多余工夫都没耽搁。大家就围坐在洪家的堂屋吃上了早饭。

等到洪衍武把东西在三轮上捆绑好了。大家再吃饱喝足,把碗筷一撂,都交给了负责看家的洪衍争夫妻俩,就都分坐上了三轮车。

凌晨六点整,眼看着就跟要搬家似的,两辆三轮车一起离开了福儒里,直奔着菜户营的方向出城去了。

龙口村是京城过去和现在都不太有名的地方。

村子不大,只有三百来户。路途偏远,也极不好走。

出了菜户营,先穿长阳,过马家沟,再经朱各庄,然后蹬着三轮车还得走个半天呢。

一路荒僻不说,全是坑坑洼洼的黄土路。与今日的高速、国道,柏油路一马平川地宽直相比,简直是两重天地。

然而人的行为多数都是受心情所支配,正因为此行一众兴致很高。哪怕一路晃晃悠悠,也是一路说笑,欣然而行。

何况此时是夏末秋初,各种瓜果都开始下市,沿途不乏有瓜田、果园的踪迹。给几个钱儿,拿水壶里的水冲冲,大可敞开了吃西瓜、水蜜桃、李子、梨、枣、葡萄。

这样,又吃又喝倒并不乏味,当天十点来钟,就到了目的地。

进村的时候,除了招来了允泰家的那条精瘦的黄狗,各门各户也出来了好多人。

您琢磨啊?两辆板儿车拉着居家摆设还有老头老太太,既不像来落户,也肯定不是知青。大老远望见,谁不想出来看看怎么回事?

于是允泰一路就没断了跟人的解释,喊了一路,直到家门口。屁大点儿的村子,也就基本知道允泰带着京城的亲戚来串门儿的事儿了,达到了一种家喻户晓的程度。

当然,不乏有不少丫头、小子好奇心强,一直看热闹追到院门儿前的。等允泰的客人们都下了车还在眼珠不转地看车上的家什摆设。

王蕴琳就叫洪衍武拿出些带来的糖果分给这些孩子吃。

村里的孩子害臊,挨个脸红着接过了糖,“谢”字也不好意思说,就呼啦啦跑散了。可隔着老远又各自站住了脚,一边吃糖一边回头遥望,看洪衍武和陈力泉从车上往下卸东西。

这时安大妮儿已经迎出来了。这场面是既让她惊喜,也让她措手不及。

本来允泰一夜未归,兆庆又被锁在屋里。她是既心疼儿子,又怕丈夫在京城里饿着、渴着、累着,或是遇到什么事儿。

实实在在地从昨晚起就心神不定。一大早上除了给儿子煮了碗粥,干什么都没心思。

而这猛一下见着了丈夫带着这么些客人归家,那还有不犯晕的?

她是既不知道说什么好,也不知做什么好了,就连手脚都不知放哪儿好了。唯独眼泪倒是下来了。

这就让允泰很有点难堪。

他先很不好意思地跟大伙儿说千万别见怪。又安慰了老婆几句,这才介绍一番,让安大妮儿跟亲戚们见礼。

不过,还别看安大妮儿只是个没见识到农村妇女,但初次见面,王蕴琳就对这个白净整洁的小嫂子很是满意。

容貌算不得如何美貌,却温婉端庄,年纪比允泰来要小上十几岁。

性子更是透着平淡、随和。待人没有半点夸张的热情,却透着亲切自然。

这样的人,最符合她的脾性。

特别是寒暄了几句,被让进屋里后,她发现屋里虽然寒酸,却被收拾得一尘不染。

炕上铺着凉席,被卧垛垛得整整齐齐,被接上腿儿的桌子后墙上,挂着出自允泰之手的丹青墨笔——南山采菊图。

桌上的茶壶茶碗虽都是粗瓷。也擦抹得亮晶晶的,各类东西归置得很是地方,摆设安置得也很到位。

这足以看出安大妮儿是个很能干的人。

最关键的,还是安大妮儿对允泰的态度。

且不说他那份柔情、那份依赖和见到允泰时的那份儿欣喜,都是发自内心的。

连进屋烧水、打水,听着允泰甩手大爷一样地指派,伺候大家擦脸、洗手、喝茶都是那么心甘情愿。

这种柔顺、服从,连她也自愧不如,那是绝不会让允泰受了半点委屈,只有自己吃亏的份儿了。

不得不说,像允泰这样一个漂泊半生的落魄之人,年老时居然能有这样一个归宿,那真是祖宗积德,老天爷才会给他这么一个好福分了。

于是出于感激,王蕴琳赶紧也带着洪衍茹上手帮忙,嘴里还一个劲地感谢大妮儿对哥哥多年来的照顾。

这样才几句话下来,姑嫂间就真正的亲近起来。彼此就好像八百年前就认得了一样。

被关着的兆庆也是一样。

他被父亲放出来后,出门还没来得及给长辈们见礼,一瞅见洪衍武和陈力泉就先傻眼了。

允泰很清楚他的感受,就先跟儿子说,他们其实是表兄弟关系。

这下,兆庆那简直是呆若木鸡。实在难以置信到家了。

老半天这才反应过来,轻吐一口气。

“我今儿才相信什么叫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了。”

洪衍武就故意挤挤眼,“表哥,劳你送了那么多次鸡蛋,也没招待你吃顿饭,可是怠慢了啊……”

一句话,让大家全都笑了。

这时兆庆才与各位长辈分别磕头见礼。

在称呼上,其他的人倒也平常,只兆庆对王蕴琳不叫“姑姑”,而直呼为“姑爸爸”,让她听得一下愣了。

因为这是旗族家庭特有的称呼方式,旗族人常将家中长辈女子的称呼男性化,以示尊重,正如光绪称慈禧为“亲爸爸”一样。

而很快王蕴琳就想到,这大约是允泰常在儿子面前说你姑爸爸如何如何,他便也自然而然地叫上“姑爸爸”了。

果然,兆庆随后就说,他的父亲每逢中秋、除夕几乎都要思念“姑爸爸”,打他小就没少给他说“姑爸爸”的往事。

他知道“姑爸爸”书读得好,是“贝满女中”的才女。

他还知道“姑爸爸”程派青衣也是唱得绝妙极了,完全够格儿登台唱大轴儿。

但凡家里来了亲戚朋友,听不到“姑爸爸”唱《锁鳞囊》里“春秋亭”一段,是决不肯离开的……

这一席话,顿时就把王蕴琳眼泪给招下来了。允泰也同样泪光涔涔。

而在洪衍武直撇嘴,发出一声“嘿,妈这些事儿,怎连我都不知道”的嘟囔时,众人也不由嗟叹不已。

是啊,几十年的兄妹分别,音讯渺茫,谁又能不牵挂,不惦记呢?

由此可见,这两兄妹这么多年,各自都是怎么日思夜想地熬过来的。

团圆了,这才真是团圆了!

只不过,恰恰就在允泰家最温馨,最和睦的时候,安书记家却出了件天翻地覆的大事。

敢情安书记的大侄子安太阳,看了允泰等人回村的情景,也没闹明白怎么回事,就急火火跑到安书记家里来报信。

而且因为三轮车上拉着家什,还有洪衍茹这个十五岁的姑娘。这小子居然异想天开,纯属揣测地跟安家人说,允泰大概是为兆庆能进城念书,自己做主给儿子谈好了亲事,这直接就是拉着女方的陪嫁带着人来过门了。还给村里孩子们发喜糖呢。

安书记一听倒还算稳当,因为即使如此,对他来说也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不过安小芹就不一样,她当时就急了,眼瞅着眼泪打转儿,就要往下淌。

可紧跟着,她想问的话还没出口。更糟糕的情况出现了,她也不知怎么了,竟一下犯了恶心。

接着就一捂嘴跑到了外头,居然控制不住地呕了起来。趴在墙角足足得有好几分钟,那真是好好吐了一场才算完。

这一下,不但追去的小芹妈看见变了颜色,屋里的安书记也脸儿绿了。

当场就一拍桌子,咬牙切齿。

“兆庆这个王八蛋,到底是把事儿给做了!”

再往后,安书记家自然就没个消停了。

刚等小芹妈带着闺女进了门儿,安书记就立刻怒斥着让小芹跪下来。

“你,你把咱家的脸都给丢尽了。你,你说,你干的这叫啥事儿?一个大姑娘,你不要脸不要紧,你不想想,你爹妈的脸往哪儿搁?”

小芹跪在地上是既羞又怕,一个劲地哭个不停,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可越是这样,安书记越生气。

“这么多年,我从来没发过这么大的火儿。我总是认为我们家的闺女最听话,比别人家的女儿都懂事。可结果怎么样,别人家的女儿没去闯祸,你可倒好。你把天捅了个大窟窿……”

话到这儿,安太阳也明白过来了,就一个劲撺腾安书记。

“这,这也太缺德了。叔,咱得找他们去!”

唯独小芹妈还算冷静,她又怕事儿闹大,对谁都不好。就劝,“行了,低点声儿吧,怕丢脸还瞎嚷嚷什么。你要巴不得别人不知道,干脆去大队部抱着大喇叭喊得了。再说了,也得等问明白了再说,就是真的。这事儿既然已经出来了,你这么喊有啥用啊?能压下来最好先压下来再说啊……”

可安书记此时已经急怒攻心,彻底失去了理智。

扔了一句“放他娘的屁!那边都要娶别人了,我可咽不下这口气!”

说完一把就拽上地上的小芹,带着侄子急火火地出门去了。

小芹妈自然也不能坐等啊,便也只有追着跟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