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351章 远见

重返1977 第351章 远见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8月23日,当洪衍武带着寿敬方配好的药再去龙口村接家人时,兆庆的婚期已经完全订下来了,就在9月10日。

选这一天除了是找人掐算过的,也是因为当天阳历阴历都是双数,而且正好第二天周日,对洪家这些城里的亲戚们很是方便。

他们到时候只需再请一天假即可。婚礼头天下午过来,结婚第二天上午再赶回去。这样不累,也能全程参与。

唯独日子这么近,倒是看似有点紧,但其实也不然。

因为这年头的农村喜事相当简洁,重要的内容只在那一顿饭上。只要有猪、有钱、有粮票,到镇上请几个大师傅,保证能办的妥妥当当的。

何况洪家这次走亲戚又购置了不少家什,用那些锅碗瓢盆,居家用品布置好的新房,在整个龙口村已经算是头一份了。

至于女方那边准备更是充分,小芹爹妈可老早就惦记上女儿的婚事了。

炕上的躺箱、炕桌、方桌、凳子、衣柜,去年就凑齐木料找人打出来了。被褥也缝出了两铺两盖。有这些做陪嫁,已经足够让其他人家羡慕的了。

要说眼下真正欠缺的,就是新郎新娘缺套新衣了,未免有点美中不足。

于是洪衍武就建议,干脆让兆庆、小芹,还有安太阳,跟他们一起回京城得了。

他说这样呢,两个新人不但能去商场购买新衣,还能去照结婚合影。有安太阳作为娘家哥哥陪着,也没人说闲话。同时安太阳也能顺便认认门儿,今后送鸡蛋自然就省事了。

方方面面都考虑得挺周详,事儿最后就这么办了。

众人回到京城,已经是当天下午。

三个乡间的年轻人无所事事,在洪家待得都很拘束。习惯了广阔空间和自由田野的他们,在狭小的屋子里待长了就不自在。

特别是第一次来京城的小芹和安太阳,虽然炸酱面很合胃口,虽然洪家人招待热情,可他们还是有点不知该把自己往哪儿摆的别扭。

总觉得待在哪儿都碍事。稍微动缓动缓,不是碰着东西,就是撞着人。

出去也不行,一个人不认识,到处还都是辨认不出的胡同,永远是不到头的灰砖青瓦,让人看了眼晕。

安太阳私下里就对小芹说,“难怪兆庆不爱来京城,我也觉得还是农村好,这里人多车多,走道都不痛快,忒憋屈。”

小芹自然是怕人听见,赶紧阻止。“日头哥,你……你别瞎说。让人听见不好。”

安太阳却撇撇嘴,很不以为然。

24日,洪衍武和陈力泉依然没去上班,主动陪着一对新人和安太阳出去办事。

他们先去百货大楼买好了衣服,买好了皮鞋,还给安太阳买了条新裤子,又特意去找张秉贵抓了十斤喜糖。这才让兆庆和小芹找地儿换上新衣,去旁边为众多国家领导人服务过的华夏照相馆里,照了结婚合影。

然后也没直接回去,他们几个在外面先吃了顿饭。又就近看了**、逛了故宫,足足玩了一整天,这才打道回府。

而这天晚上回来,安太阳的态度就有了些转变。

一是因为作为农村青年,他还是头一回穿这么高级的裤子,爱惜地摸了又摸。另外就是他今天看了**,上了金銮殿,他自觉长了见识,开了眼界,这可不是村里人人能有的福气。

他就又悄悄跟小芹说,“城里还是有不错的地方,虽然住的窄巴了点,可有的吃,有的玩儿。要真没什么事儿,委屈委屈住个十天半拉月的也行,听说京城还有北海、颐和园,要能都看看,这辈子也不亏了……”

小芹终于忍不住说了他。

“你别总这么没心没肺的,进城了也得懂点城里人的规矩。人家对咱们够好的了,你再不知足亏不亏心?你知道买这些东西花了多少钱?人家招待咱们又花了多少粮票肉票?城里人也不是见天大鱼大肉,白米白面过日子的。还有,刚才一大碗红烧肉,谁都没夹两块,怎么全让你一人吃了,也不怕让这些亲戚们笑话……”

安太阳却强自嘴硬。

“我就爱吃肉,咋舒服就咋待着。你说的,既然都是亲戚,他们还能看不惯咋的?再说了,回头他们要再去我家,我也这么招待他们。哼,你还别以为我啥都不懂。我要有了钱能比谁都会过,今后就住在农村,没事进城玩两圈儿。城里的东西,农村的环境,加在一起,那才是顶好的生活!”

还真别说,往往真理就是这么不经意的脱口而出的。

巧合的是,在西院的陈家,洪衍武也是这种意见。

他特意找兆庆单独深谈了一次,把对未来政策的预判,更加详细地好好分析了一次。

这既是为了鼓励兆庆,也是为了提醒兆庆。农村不会永远穷下去,家庭成分上的帽子也会很快甩下去。往后可以做的事情会很多,兆庆和小芹绝对不会过得比任何一个城里人差,甚至还会更幸福。

同时,更让兆庆万分意外的,是洪衍武不仅把屋里那部“海燕”半导体收音机送给了他。还拿出来两千块钱让他收下。

洪衍武的意思是,有了收音机,兆庆才能随时知道外面世界发生的事儿,才能验证他说的话是否属实。而这两千块钱,一千是他给兆庆的随礼,一千是专为孝敬舅舅的。

对兆庆而言,还从未见过这么庞大的财富,自然吓了一跳。

洪衍武倒也不瞒他,直言自己私下一直也在倒腾东西,比他弄鸡蛋干得更大。所以这钱只能这么给他。否则公然拿出来,长辈们是不会理解的。

可话是这么说,兆庆仍觉得钱数太多了。他只肯接受半导体,说什么也不肯拿钱。

洪衍武没办法,就换了个说法。

“兆庆哥,咱们就不用客气了。你要真觉得过意不去,这钱就算咱们合作的生意。我跟舅舅提过,希望他能帮我留意下在村里收古董的事。想来你们那儿几个村子都平了坟,流出的好东西不少。只是舅舅不好跟我谈钱,我也不方便明着给他钱。现在正好,日后要真能有机会见到古物,无论什么,你就先用这钱买下。东西也不用往这儿送,就存你那儿就好。收上来的东西,咱俩可以三七开。如果你要钱,收一千的东西,我给你一千酬金……”

“你真的要买那些东西?这么多钱……都花掉?”

兆庆实在是有点不敢相信,也真有点替他担心。

“小武,咱哥儿俩之间好说,不拿一分钱我帮你办都是应该的。可我得说,那些盆儿啊碗儿的,过去虽然值钱,可现在没人认啊。你想靠这个获利,收上来转手太难了……”

对此,洪衍武听了就是一笑,自有他的道理。

“兆庆哥,‘乱世黄金,盛世古董’这句话,舅舅没跟你说过吗?说白了,这些东西不是做吃穿用品的小生意,非得薄利多销,快进快出。这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大买卖,囤个十年二十年都正常。着急不行,得吃行情,得货卖识家。要真找着懂行的主儿,几百是它,几千几万也是它。”

“另外,‘物以稀为贵’,‘低买高卖’的道理,你也应该明白。古物在世上可是有数的,而且还会越来越少。价低是好事啊,这才是囤货居奇的好时候。说白了,价格一旦起来,到时候再想收可就不赶趟了。其实有句玩笑话来形容最合适——‘今日你对它爱答不理,他日你就会高攀不起’。你就放心帮我收吧,再多我也不嫌多。钱如果不够,你就说话,我会再给你。”

“话说回来,我这既是说古董,可也是在说你。不瞒你说,所有人里,为什么我最支持你留在农村呢?那就是因为我觉着人生和赚钱都是一样的。机会永远存在,它是风水轮流转的。一个问题也绝不会只有一个答案,没什么是永远不变的。重要的是咱们要有远见,得提前做好准备,到时候才能够抓住机遇,用正确的方法面对……

洪衍武这一番话,虽然一时未能全盘被兆庆相信接受,却无疑在他心里开了一扇窗。

并且从这扇窗里,他所看见的,还并远不止是他自己可以过上舒服的小日子那么简单。远不止在山明水秀的地方过上吃喝不愁、穿用不尽的生活那么乏味。

因为今天他所听到的这些,要像洪衍武说的那样,那么这就意味着他的面前真的是一片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甚至日后,他完全有可能改变整个龙口村的现状,使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

但关键就是,洪衍武对政策预言式的判断能一一被证实,而且到时候他说的话,村里得有人听。

对未来的希望,对回报乡亲,对建设家乡的种子,就是这样悄无声息地在兆庆心里埋下了。

老丈人安书记给他在大队部安排的书记员位置,无形中也变得重要了许多。

从这一刻起,兆庆心里有了全新的打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