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356章 物是人非

重返1977 第356章 物是人非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归乡。

很简单的两个字,可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是无法体会其中真正的滋味的。

一个人自小成长的地方,就像有一种无形的牵绊似的,深深植入在每个人的血脉里。

哪怕远隔万里,也总会提醒着远行的人们,时不时地想起养育他们的一方水土。

这其中包含了太多太多的辗转反侧,包含了太多太多的朝思暮想,包含了太多次的感伤哀叹。

这一点,哪怕对一个贼来说,也是一样的。

十年了。

对“伸手来”来说,京城的那些人、那些事,无论他走到哪里,总是在召唤着他。

无论他身在何处,在梦里总是能梦见很多片段,很恍惚但是却那样的真实,哪怕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未能减色半分。

那些怨、那些恨、那些仇、那些思念,反倒由于像电影播放一样的反复重温。让他的执念越来越重,越来越难以忘怀。

他忘不了身为一个知名惯偷儿子,从小所受到的怀疑和屈辱。

他忘不了一心想改邪归正的父亲,最后沦落到了怎样凄凉的下场。

他忘不了自己和哥哥后来又是在什么样的处境下,违背了父亲的嘱咐,踏入贼行的。

他更忘不了自己两兄弟是如何技压群贼,靠祖传的盗术闯出一片天地,成为南北两城名头最响的“贼中高手”的。

可他也忘不了,自己的技艺终究对付不了人家手里的刀子,反倒因为持技逞能,遭了别人的忌。因为不甘心让那些“玩主”骑在脖子上,最后像落水狗一样被驱逐出京城的。

而最让他难过惭愧的,还是因为他的亲哥哥主动牺牲了一只手,用屈辱的一跪,才保下了他的这条小命!

这么多年,这些事始终像沉甸甸的大石一样压在他的心口,让他夜不能寐。

这么些年,对哥哥的愧疚,对家的渴望,和对那些“玩主”们的痛恨,成了他苦练技艺,谋划回归之策最大的动力。

现在他技艺大成,也有了周密的谋划,终于可以不再畏惧那些把他驱赶出京城的人,可以重新回到京城来了。

他不但要找那个夺走哥哥一只手的人报仇,替他们两兄弟一雪前耻。也要重新找到他的哥哥,弥补多年来的亏欠。

但很可惜的是,才刚刚回到京城,他就已经感受到了物是人非的威力。

1978年9月18日当天,“伸手来”一出火车站,顾不得疲惫与饥饿,他就直接前往灯市口的柏树胡同。

那里不但是他的家,还有他唯一的哥哥,他日夜思念的亲人。

可等到他找到了自己过去居住的那个小院儿,却骤然失望至极。

因为那里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变成了一个大杂院,被不知打哪儿来的三户人家给分占了。并且有关他哥哥的下落,没有一个人知道。

然而还不仅如此,更让他没能想到的,是江湖上的势力也经历了好几次大洗牌,局面早就和他走的时候完全不同了。

西单、东单、王府井居然都被南城的“把子”占了。而南城、北城过去那些声名赫赫的人几乎都消失了。

最具讽刺的,是他从为数不多的几个旧相识口中得知。那个让自己一直最忌惮、最惧怕的那个“申城隍”,曾经称王称霸,要了他哥哥一只手的“北城王”,居然早在五年前就锒铛入狱了。

敢情他一直是傻乎乎地,在外面白白多游荡了好几年!

可这能怪谁呢?全都是该着!

这么多年来,由于经费从未发愁。他靠一双手,到处都能吃喝不愁。

他为了安全起见,就一直四处游走,完全没有固定的落脚处,以至于他只往家寄信报平安,却从未给哥哥写过回信的地址。

这才真叫早知如此,悔不当初啊!

秋季的京城,天是瓦蓝的,蓝得如同清澈的海。再加上天上的几朵白云,就像海里飘流着白色帆船。

而京城的天空最具有地域标志性的特征,就是是天上往往会见到一群群白鸽在盘旋,那鸽哨声声听来特别让人激动,神奇之处,在于完全可以同时体现出欢快与悲凉两种感情。

正是带着这样的情绪,“伸手来”也就更迫切地寻找起哥哥的下落来。

他并无其他的好办法,还是只能从那些老相识身上下手,来拼凑蛛丝马迹罢了。

于是他暂时在一个招待所落了脚之后,跑遍了当年主要活动范围的公交线。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多方打探,他总算是从一个还活跃在北新桥一带的“大佛爷”口中得到了哥哥的情况和下落。

他的哥哥自从手残之后,已经不叫“一站七”了。

由于手艺沦为平庸,辗转跟了南北城的几个“把子”之后,越混越惨。

如今甚至就连个能固定“蹬车下货”的地盘都没了。只能勉强靠打游飞吃“20路”、“204路”夜班车过活。

至于他哥哥的身边,目前除了一个会耍刀子“挡风”的主儿,也就一个手艺还凑合的小徒弟了。仨人暂时在隆福寺附近落脚。

具体在哪儿也说不好,不过他们每天晚上,基本上都在东四西大街上的“卤煮店”吃饭,然后才去“抓分”。

总之,境况窘迫得很。

听到这儿,“伸手来”就再没要问的了,塞给了“大佛爷”一卷钱,面无表情扭身就走。

而“大佛爷”一数,居然是整整二十张大团结。

这手笔让他立时倒吸一口凉气,老半天才吐出仨字儿,“操,牛逼!”……

京城的汉民小吃,卤煮火烧是一绝。

最正宗的当然是在南城,但因运动结束时,仍然是公私合营的经营状态,而且还是老师傅掌灶。其实这时候,南城北城的水平相差倒还不大。

通常规律,卖这玩意的地方都不能叫饭馆,只能叫小饭铺、小店。而且往往还没有具体的店名。只有门口一个幌子当招牌,就俩字“卤煮”。

别看这么简陋,这么不起眼,可想吃的人根本不用担心找不到,或是错过去。

因为说句实话,连招牌都不用看。只凭门口那三尺口径的大锅,那里面咕嘟的“大杂烩”香味,一条街外就能提前感应到了。谁还找不着啊?

猪心、猪肺、猪肚、猪大肠,这些猪杂碎沉在锅底,锅上面浮着的是十几个火烧,它们和油炸豆腐泡儿一起随滚开的汤起伏着。光看着就叫人过瘾

吃的时候,掌灶的老师傅只要轻轻一拨拉,这些东西就挨个进了笊篱。

具体操作流程是,先把火烧搁案板上,铛铛两刀,切成四角码碗里。跟着那些荤货照样捞起来剁巴碎了放碗里。最后再捞几个豆腐泡儿,把老汤一浇。

喝!好这口儿的主儿,当时就得流口水。

而且这玩意热乎,解馋,管饱不说。最大的好处是便宜。这么一大碗才卖一毛二。

仿宫廷苏造肉的口味和做法,却用的是便宜得不能再便宜的下脚料。这让它从清末到民国,从解放到如今,一直是京城平民百姓,尤其是体力工作者,最主要的肉食来源。

所以这就是这种小吃为什么这么兴盛,这么有市场的主要原因。

它的背后,永远站着伟大的劳动人民!

不过话说回来,再好吃的东西天天吃也腻。何况又是这么油大的玩意。

这天晚上七点来钟,跟着“大眼灯”和“二头”来吃“卤煮火烧”的“滚子”可就有怨言了。

“大哥,师父,咱今儿换个样儿行不?我这两天刷牙都是猪大肠和蒜味儿,我这肚子也有点受不了。老觉得不舒坦,克化不了似的。”

这话登时让“大眼灯”和“二头”面面相觑,都是一阵心酸。

“二头”就说,“兄弟啊,哥哥对不住你,委屈你了!今儿再忍一闸,只要咱们下了货,明儿说什么哥哥也请你去‘白魁老号’吃顿烧羊肉去。”

“大眼灯”想了想也说,“都怪我,头两天好不容易下了点儿‘叶子’,我还闹了肝病。结果都让我看病用光了!要不今儿这样吧,我就不吃了。反正我也没胃口,给你三毛钱,你去找个饭馆要个肉菜吃米饭吧。”

可这么一说,“滚子”也跟着脸红了,赶紧改口。

“我不是那意思。哪儿有饿着师父,徒弟自己吃饱的道理?我就是说……就是说,我一会儿干脆就买俩火烧吃得了。就不吃那些杂碎了,这样还能省出个底儿钱……”

话说到这份儿上,三个难兄难弟感动之余,也都没话了。

还能有什么可说的?当贼当到这份儿上,再多说半句自己都觉得臊的慌。

于是几个人都暗自叹了口气,就又进了每天必到的“卤煮店”。

还别说,越是这种经济实惠的地儿人越多。别看已经这么晚了,人来了还不能立马吃上,得排个几分钟的队才能买着票。座位也没有,得等别人吃完了赶紧占上才行。要么就得端着外面就着窗台吃去。

可谁都没想到,屋漏偏缝连阴雨。好不容易轮到“大眼灯”了,他刚要了两碗卤煮,另给“滚子”点了俩火烧,偏偏掏钱的时候掏不出来了。

敢情他兜里净光净,仅剩的一块钱,和一个留着抛硬币玩儿的五分钢蹦儿,全都找不着了。

“大眼灯”绝对确定今天出门带着钱呢,再摸两圈,还是没有!

这下他可就惊了。还用说吗?肯定是让人摸了去了。

本能判断,他马上回头瞪向身后的人,但人家神色一点心虚没有,还很不耐烦的去看他。

这样僵持了片刻,他也吃不准了。最后便不得不在服务员和顾客交加的白眼中退开了。

得,这下就连卤煮也没得吃了。

“大眼灯”赶紧跟“二头”和“滚子”小声儿说了情况,他们也是大惊失色。可还能有什么办法呢?也只能各自带着恨意扫视了一圈儿低头吃“卤煮”的那些顾客们。然后一无所获的黯然离去了。

他们心里这份懊慆啊!这天下间,哪儿有还比贼让贼偷了更让人吐血的事儿啊。这一下,士气真是坠落到最低谷了。

可就在他们刚走出十米远的时候。他们身后有一个人突然追了上来,一句话就把他们都叫住了。

“唉,丢钱了吧。还给你们,还要不要……”

这仨人同时一惊,赶快齐齐回头。就见身后一个小伙子那这一块钱在冲他们笑,只是那人没在灯光下,脸看不清。

“二头”马上就摸后腰的刀子,嘴里去问。“朋友,你什么来路,成心玩儿我们?”

可没想到那小伙子理都不理他,只是照直奔着“大眼灯”过来了。

“哥,看来你是真不认识我了。刚才我可跟你们一路了,就排你后面,你看我半天,怎么也没认出来啊?”

等灯光一照。“大眼灯”一看清小伙子的脸,突然灵机一闪。就是带着惊讶的狂喜一步过去。抱住了小伙子的双臂。

“强子,你是户强!兄弟,你都长这么高了,你离开的时候才十四岁啊,我一眼能认出你才怪!”

“这倒也是……”

小伙子也笑了,跟着就说。

“我的亲哥唉,你也让我找的好苦啊。当年鼎鼎大名的‘一站七’户刚,现在可没几个人知道了。能打听出你的下落,我也算是走了运……”

这时,一旁的“二头”和“滚子”,可是都看傻眼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