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420章 饕餮

重返1977 第420章 饕餮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刺儿梅”、“大眼儿灯”和“二头”同样是发乎真诚,也是为了感谢洪衍武让他们远离了有今儿没明儿的动荡生活,让他们都端上了一个金饭碗。

不过洪衍武可是没接他们这份“孝敬”。因为这钱对他真没用,除了添麻烦。还不如不要,把人情攒着呢。

于是他就说了。这倒贴指标、电视的买卖和电影院那边不一样。

他们之间的关系纯是合作而非隶属。“刺儿梅”和“二头”都有份子,区别只在多少而已,谁也不比谁低。

何况真正做主的人是“糖心儿”,不是他。有唐大姑娘在,还轮不到他僭越。

所以好意心领,他们要真是想谢他,今后就继续通力合作,大家一起发财就足够了。

这番话说得敞亮、漂亮,让每个人都能感到一种认可和尊重。而且玩笑一开,大伙儿也都被他说笑了。

再加上又有“糖心儿”帮着他劝说。这样,在他们俩人共同坚持下,几个人也就把钱收了回去。

不过所有人都坚持着,必须要请洪衍武和陈力泉吃一顿饭,而且还非得请最贵的不可。

可满京城又哪儿最贵呢?

第一时间能想到的自然就是京城饭店了。

虽然那儿门卫守卫很严,出入的除了老外就是高干,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出入的。可这也不是绝对的。对他们这一伙儿来说就不为难。

别忘了,他们几个人干这个,早就置办了几身好衣裳,习惯了在服务部门口冒充**。他们出入京城饭店,从充门面来讲,是最擅长的。

何况京城饭店的东楼,其实就是后来的“贵宾楼”。那里和主楼有所不同,从1973年兴建开始,规划的主要的任务就是接待外宾和游客。

政治属性较轻,更像是日后的旅游接待饭店,在管理上便宽松许多。

再加上越是这种地方,门卫的防范意识越轻,还真没怎么过问,就放他们进去了。

而这一进去,所有的人都感到大开眼界。

博物馆式的装修和雅致就不说了,到处都是国宝级的艺术品也不提了。就连那里的人行为举止,衣着打扮都相当新奇,与别的地方有很大的不同。

而且最关键就是,连洪衍武也没想到,这年头的京城饭店东二楼的餐厅里竟然有那么多的好菜式。

首先是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和“食在华夏,味在四川”之美誉的川菜。

川菜以成都和重庆两地为代表,包括乐山、江津、自贡、合川等地方菜肴。有大吃(高级宴会)和小吃(民间普席)之别。

高级宴席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口味清鲜、醇浓并重。多用山珍海味,配以时令蔬菜,品种极其丰富,口味变化较多。以、多、广、厚着称。

民间菜则擅长小煎、小炒、干煸、干烧等烹调技法,以脆嫩、麻辣见称。

说到这里,有一点一定要搞清楚。为我们所熟知的“回锅肉”、“宫保鸡丁”、“鱼香肉丝”、“麻婆豆腐”、“干煸牛肉丝”,完全是属于民间菜“小吃”之流。

想当今,人们总有一种误解,似乎川菜好吃是好吃,可原材料廉价,导致价格上不去,有负“八大菜系”之名。

这其实就是把民间“小吃”当成了能涵盖“川菜”二字的全部,根本不了解川菜的“大吃”菜肴而犯的常识性错误。

其实,持有这种观点的的人只要去一次京城饭店就知道了。

由于这里从建国起就承担着共和国国务活动和外事接待的重任,这就注定了这里的川菜必然以成都菜为主要色调,走“高大上”的“大吃”路线。

着名的菜肴有“烧黄肉翅”、“龙井鲍鱼”、”蝴蝶海参”、“豆瓣海参”、“抄手海参”、“红烧象鼻”、“清蒸元鱼”、“樟茶鸭子”、“叉烧鸭子”、“黄酒焖鸡”、”干烧鳜鱼”、“锅烧鱼”、“金钱虾”、“两吃烤方”、”烧牛蹄黄”、”坛子肉”、“水煮牛肉”、“豆渣猪头”、“玻璃肚片”、“口袋豆腐”、“八宝锅蒸”、“雪花鸡闹”、“鱼豆腐”、”鸡油红苕”、“糖占锅杂”、“清汤凤尾”、“清汤冬瓜蒸”。

光看这些名目就让人觉得特别大气。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和今天大家所熟知常见的川菜绝对有着天差地别。

其次,京城饭店还有天下独一无二,最具特色,最享有盛名的官府菜“谭家菜”。

所谓“谭家菜”,其实是清末官僚谭宗浚的家传筵席。

谭府两代主人谭宗浚和谭瑑青都酷爱美食,尤爱山珍海味。刻意在吃上面下功夫研究创新。

他们一方面吸收全国各地美味特点、做法,一方面不惜重金聘请名厨来家做菜,学其技艺。因此把家传烹饪水准推向了新的高度。成为了独树一帜的“私房菜系”。

又因谭宗浚是同治二年的榜眼,授翰林院编修,“谭家菜”还被称为“榜眼菜”、“翰林菜”。

1909年,为生计,谭瑑青在家以重金为代价开私宴接待陌生宾客。使得谭家菜走向社会、变相对外营业。我国餐饮界的私家会馆由此发端。

当红其时,获“食界无口不夸谭”的美誉。到了三十年代更是名声大震,当时的政界、财界、商界、文化界的名流要人,以用谭家菜宴客为光宠,即使提前半月预订也不嫌迟。

解放后,谭家后人谭令柔参加公干,家厨彭长海(红案)、崔鸣鹤(冷荤)、吴秀全(白案),搬出谭宅,在果子巷自起炉灶经营“谭家菜”。

1954年彭长海、崔鸣鹤、吴秀全,参加公私合营,“谭家菜”便自果子巷迁往西单“恩承居”。

1957年,西单商场扩建,而专为照顾伟大领袖口味,从湖南引入京师的湘菜馆儿“曲园酒楼”并入“恩承居”,自此一居两菜。

1958年,总理同志品尝过“谭家菜”后发出了“一定不要让谭家菜”失传的指示,亲自安排“谭家菜”驻京城饭店西七楼。

自此,“谭家菜”才恢复了旧日的高贵,一直作为京城饭店的主打菜系一直延续了下去。并给京城饭店挣得了无数的赞美荣誉和广泛的经济效益。

“谭家菜”的特点,是选料精,下料狠,火候足,口味纯。所有菜肴都是“以味媚人”。

烹饪手法讲究慢火细做,不象一般菜馆里的菜,出于经营的需要,多是急火速成。

而在“谭家菜”中,采用较多的烹饪方法是烧、烩、焖、蒸、扒、煎、烤,以及羹汤等,而很少有爆炒类的菜肴,亦不讲究抖勺、翻勺等技术。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谭家菜”里有近半菜肴还得事先预定为最理想,以便给厨师留出充足的备料、制作时间。

说到招牌菜,谭家菜有菜品近三百种,以山珍海味、发制烹调海味菜最有名。

如风味隽永的“黄焖鱼翅”、“砂锅鱼翅”、“清炖鱼翅”、“海烩鱼翅”、“清汤燕菜”、“蒜香扒裙边”、“黄扒鱼肚”等。

还有汤鲜味美的“蚝油鲍鱼”、“什锦佛跳墙”、新颖别致的“柴把鸭子”、“紫砂焖牛腩”、脆嫩香鲜的“两色大虾”、“翡翠双蔬”、清淡适口的“银耳素烩”、“芙蓉虾仁”。

甚至还有日后再难得一见,传说中的“龙虎烩”、“扒熊掌”、“焖鹿筋”和“烧驼峰”。

所以这对“川菜”的印象一直维持在麻辣味觉系统之内,和对后世“谭家菜”的印象一直是菜名前面非得加个什么“御赐”、“榜眼”、“金榜”、“红顶”之类忽悠词儿的洪衍武来说,简直拥有莫大的吸引力。

现在京城饭店的菜单可是太质朴了。他哪儿能错过如此的品尝良机。

意外的惊喜下,他这次还真来了兴致,毫不客气地大点特点起来。

先要了凉菜六例:“白占鸡”、“香糟鸭块”、“灯影牛肉”(川)、“芥末菜心”、“桃仁花菇”、“黄瓜面”

又要了热菜八例:“黄焖鱼翅”(谭)、“清汤燕菜”(谭)、“扒熊掌”(谭)、“红烧鹿筋”(川)、“豉油活鱼”(谭)、“裙边海参”(川)、“白汁鱼肚”(谭)、“两吃烤方”(川)

点心要的是“酥合”(川)、“麻蓉包”(川)

甜菜要了“炒三泥”(川)、“杏仁豆腐”(谭)

酒水要了两瓶泸州老窖,饮料点了几杯橙汁。

有意思的是,这时代,京城饭店的菜单上竟然把“orange juice”翻译成“橘子酒”。

由此可见当时国内和外面的世界有多么隔阂。咱们这会儿别说橙子和橘子的区别不知道,就连软饮和酒精饮料也会搞错的。

至于价钱,这些菜里最便宜的就是“芥末菜心”,还要两块一呢。最贵的是“扒熊掌”,六十八块六。

反正洪衍武点的这一餐,由于鱼翅、燕窝、熊掌、鹿筋、鱼肚、裙边这些珍稀食材都有了。所以必然不菲。

在这个年代,八个人,人均餐费小三十,最后总共竟花了二百初头,这已经是一个二级工人半年的工资了。

要换算起来,应该等于当今两万块的概念了。确实称得上是花钱如流水了。

不过也必须得说。这味道是绝对的好。让八个人的舌头差点没吞下去。

就连自以为吃过天下无数名菜,吃过各国美食,好吃米其林三星餐厅的洪衍武也不能不服。真正体验到了什么叫做“珍馐美馔”。

他现在的感觉有二。

一是觉得华夏不亏为美食第一之国,打心眼里欣慰、自豪。

二就是为了那些坐在餐厅里,只知道点一些“小笼包子”,“软炸肉鸡”,“什锦炒饭”的金发碧眼们感到可怜。

真是差着历史就差着行市呢?这些茹毛饮血的洋鬼子哪里知道,他们错过的何等样的精彩!

其实洪衍武有这种感觉很正常。

由于这年头《野生动物保护法》根本连影儿都没有。与此同时,京城饭店的主厨又是真正的国宝级烹饪大师,真材实料配上高超手段,要是差了,那才怪了呢。

总之,这顿饭把所有人的味觉都征服了。吃的时候,大家话都少了。

直到吃饱喝足,抽着小烟儿,叼着牙签儿。大家基本有了一个统一意见。

那就是这样的聚餐活动很好嘛,不但增强了大家的体质,也能充分调动大家的爱国情绪,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以后还是要多组织几回。

最终,大家嬉笑而散,都觉得不虚此行。

只是对于洪衍武来说,其实这顿饕餮盛宴还不是最大的收获。与之相比,让他更满意的、是“伸手来”是彻底老实了。

这小子对“糖心儿”虽然还很倾慕,可行为举止都规规矩矩的了。对他也没有什么再冒犯的举止,甚至席间还在“大眼儿灯”的催促下敬了他几杯酒。看着是死心塌地认命了。

嗯,这种感觉,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