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427章 关键

重返1977 第427章 关键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困难确实是显着的,但洪衍武却绝不会打退堂鼓。

因为别明明该是自家的产业,便宜了别人心有不甘。他也早把办成这件事,当成今生今世对所有家人一个很有必要的贡献和补偿了。

话说回来,就不说兄弟姐妹今后拆迁分钱的事儿,仅从洪禄承拿出房契时小心翼翼的神态,他就能看出父亲对这些老宅院的感情了。

那可是洪家的根儿啊!

他为什么不能让父母在有生之年再回到洪家的宅院去住一住呢?又为什么不能让哥哥妹妹们都感受一下洪家人祖祖辈辈原本的生活环境呢?

那是他们应得的呀,他可绝不能再放任这样的遗憾再发生了。否则连他自己都无法再原谅自己。

是的,仅仅精神层面的原因,就已经值得他豁出去一切,全力以赴为家人争取了。

所以也没什么可顾虑,下面就该正视现实的困难,想办法去解决了。

可面对这一盘乱麻一样的乱局,又该从何处下手理清呢?

洪衍武现在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是具体该怎么去谈这件事。

是先去找街道上的人去谈?还是先找那两个占住老铺的营业部去谈呢?又或是还得找那里两家营业部的主管部门、上级单位?

说实话,直接面对街道办必定遭到推诿,各个击破人家或许就不尿你,去搬尚方宝剑那一是未必请得来啊!二是或许就根本不对路!

这时候,要搁这年代的其他老百姓,恐怕都得成了一脑子糨子的糊涂车子。对大多数人而言,这就是狗咬刺猬一样的难题。

可洪衍武不一样!他有着旁人没有的优势,那就是上一世的人生经验。

这小子可不单是从事房地产业的老手,别忘了,他当初起家就是靠拆迁的活儿。

那时候,他代表着开发商的利益,最擅长的就是琢磨住户的心理,更知道这里面的黑幕。此后更多年和政府打交道,他还能不知道的这种事儿的关键在哪儿吗?

关键就在与执行政策的人身上!

就是因为政策边缘制定得很模糊。所以最后结果究竟如何,不正是要靠执行政策的人说了算么?

只要稍微往那边偏一点,这房子是占住单位的。要是往他这边偏一点呢,这房子就得归还个人。

说白了,这就像请律师打官司一个道理,一定要请跟法官关系好的。

为什么?

因为但凡有的打的官司,那是各有各的理。否则一边倒,直接依照法律判了就完了,谁还费这劲啊?

至于律法这东西是明摆着的,能拿下律师资格的,大家半斤八两,谁还能不清楚啊。

所以能帮助官司获胜的要素,还是得律师和法院那边的私交!

老百姓不明白这个,挑律师光听忽悠,挑便宜的,想要赢官司,那就得撞大运了。只能在对方也没请到认识法官的律师情况下,那才有可能。

有鉴于此,那么在洪家这件事上,无论街道还是占房的单位,洪衍武其实压根不用着急找,他的当务之急是必须把落实政策的负责人解决才行。

这样搞明白了攻坚目标,他就去了“玄武区房屋落实政策办公室”,打听谁负责“大栅栏”地区房屋落实政策的事儿。

打听出来之后,他又把手下人手再次撒出去了。这次的目的,则是从正面和侧面反复了解此人的一系列情况。

包括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兴趣爱好等等。直至这些情况又都弄门儿清了,他才能开始动作。

其实有权力管洪衍武这事儿的,是个区“房落办”的主任。

此人姓魏,人不到四十岁。

单从形象上讲,他带着个金丝秀郎眼镜。模样颇为潇洒,谁看也不像当官的,倒像个风度翩翩的学者。是绝对道貌岸然,一脸正气。

可则呢,越是这种人心里包着的东西越没法见人,这老小子可是个真正的贪官啊。

说到这儿就得谈一谈魏主任的履历了,原来此人是1967年底分到区房管局的大学生。

要知道,当时大学生留在京城的不多,房管局这种地方更是凤毛麟角。

从分配来看,这位魏主任当年显然是被寄予厚望,作为“空降部队”派进来的。大学生么,稀有动物,当然进来就是个干部。

而且恰逢非常年月,他长的又是一表人材。自然青云直上,就做了火箭干部。

只是仕途上哪儿有坎坷大道啊?时候到了,上得高,也摔得狠。

“九一三”之后,这位魏主任当时都已经升任区房管局的副局长了,可惜他过去写过几篇文章,在系统内部卖力鼓吹过副统帅。

有人见不得他风光,把这事捅了出来,让他一下就被归类到温都尔汉摔死的那位“余党”里。不但瞬间从副局长的宝座掉了下来,还吃了不少苦头。

再之后,魏主任在局里待不了了,就转调进一家房管所当副所长,这可就有些看破红尘的味道了。

他心知自己仕途就此止步是大概率的事儿,于是乎转而求了实惠。就开始用自己手里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了。

靠山吃山,先得给自己弄几套好房。再之后,视礼物而定,帮他人调房、换房。

于是高档烟酒,名贵衣料,人参鹿茸,他是什么都敢收什么都敢要。最后发展成了,你正常找他办事,不送他礼物,他都得刻意难为难为你。

这种事儿一多,好些人当然觉得不公平,气不过就写匿名信上告。

可他们恰恰没想到,那些匿名信根本就送上局领导的桌子,就有人为魏主任截留了。

原来自打魏主任开始堕落,用权力大开后门,他也有了新烦恼,就是“贡”满为患。

别人送来的好东西,他自己肯定是享用不完的。衣料、烟酒什么的还好说,可以保存时间长一点。

但要命的是那些吃的东西,吃又吃不完,倒又不敢倒,要一直放在家里,用不了多少日子。他们家就会弥漫着一股刺鼻的酸臭味儿。

所以魏主任索性就废物利用,把这些东西拿到局里,去给那些过去的老同事们分享。结果还不光是领导,跟局里方方面面,他人缘儿混得好的不能再好了。

这么一来呢,他在局里也就等于有了护身符了。

不过也得说,这位魏主任看到这些辗转到手的信也真有点害怕了。

他知道自己在房管所待的时间太长了,名声已经臭大街了。他要再待下去,就是不再收礼,恐怕别人也以为他收了。

要这么长此以往挨人告,如何得了?那还不如换个地方重新打鼓另开张呢。

打着这个盘算,魏主任就开始送礼贿赂上峰,想给自己再换个地方待待。

这不正碰上有这么档子落实政策的事儿吗?正好局里还没人愿意管这摊子麻烦事儿呢,局领导也乐见其成,就把这小子又调去当主任了。

应该说,有这么一位魏主任坐镇“房落办”,对每一个想来办手续,索要私房的人都是一种难以想象的磨难和阻力。

他要是不吃肥了,是不会帮你办事的。

可偏偏这对洪衍武却又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因为他是不缺钱的。有这么一位奉行“物质规则”的官员反倒容易让他把事儿办成。

这确实是实情,其实谁爱多花钱?谁要说爱多花钱那是有病!这不都是被事儿给逼的嘛。

就说眼下吧,根本就无法可依,政策也总变。相对来说,这种收礼办事的规则也是一种规则,还能看得见摸得着,给洪衍武指出一条道儿走。

这总比没有规则要好。比那些公事公办,却完全是根据自以为是的真理,“秉公持正”的“清官大老爷”要好!

其实说到底,还别看这事儿在此时比较难以让人民群众接受,但不夸张的说,只要再过十年,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根本就不怕送礼。甚至巴不得对方收钱。

因为礼物和钱能送出去说明你有路子,这事儿有戏办成。

要是能明码标价一目了然,那就更省心了,少搭了多少人情费用?还就怕提拉着猪头找不到庙门。

别废话,多少钱吧?你说个数,我掏得起,这事儿就算有谱了。

相反的,你要是按规矩来,再碰到个打官腔儿的摇头大老爷,您这事儿就得等到猴年马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