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449章 突如其来

重返1977 第449章 突如其来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至于说到“跳舞热”,那主要还是源于人民大会堂举办的除夕舞会,让青年们嗅到了肢体解放、舞禁初开的味道。

于是自春节后,由各个大学率先举办各类交谊舞会。

当时,在大学校园里,举办交谊舞会成为学生会的一项主要活动。在许多场合里,都能听到兴致勃勃,有关交流经验和探讨舞技的谈话。

而走出大学校门,许多单位也逐渐在工会的组织下,开始举办周末或假日舞会。

就这样,很快,跳交谊舞就成为了整体社会最流行的休闲活动。

人们在食堂开舞会,在会议室开舞会,在停止营业的菜市场里开舞会。甚至平时,还会自发地在公园、广场、饭馆、街巷等公共场所聚集跳舞。

一时间,震耳的欢快音乐,无数随着音乐舞动的男女和飞扬的尘土,成了京城的一大奇观。

这一代的铁杆儿舞迷,应该就是当今“广场舞”能经久不衰最根本的源头。

当然,脱离了学生会和工会,人们自发组织的舞会也必然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

比如说,每一个能跳舞的公众场所,都会吸引来为数众多的观众形成围观。

而青年人们即使跳到深夜也不肯轻易散去,他们违反制度,破坏公物、文物、绿地、花坛,他们动作猥亵,语言粗鲁,还常常因彼此言语或肢体碰撞大打出手。

这一切都为社会治安带来了不少问题和隐患。

另外,由于跳舞的姑娘们大多打扮时髦、漂亮,还引起了人们对婚姻、家庭稳固性的普遍担心。

于是穿着时髦就成了流氓的代名词,甚至很有些人担心会引发男女作风问题或第三者插足问题。

当然,倒也不能否认这样的忧虑一点没有道理,至少干部子弟们举办的“家庭舞会”,就不光是跳舞那么简单。

有许多盲目无知的女孩子,都是被带到这种“舞会”上“失足”的。

另外,还有一批生活观念更“前卫”的女孩子纷纷涌入涉外舞厅,主动且准确地跟随着外国男人的舞步摇摆着。

这既促成了“运动”之后最早一批的涉外婚姻,但也有不少姑娘因此成为了靠出卖自己身体赚钱的人。

这就正如1505年葡萄牙商人把“杨梅大疮”带入花城的过程一样,一种无药可治的疾病也开始传入了共和国。荼毒甚广。

总之,开放!放开!好的坏的都来!

不管我们的国人做没做好准备,反正全方位的巨大改变确实是再也无法遏制、无法回头的了。

而在这样的社会状态下,洪衍武同样难以避免被这些“时尚”所包围。

只是他可从未关心过这些“新生事物”究竟是利是弊,他只知道这一切都是社会发展、转型的必然。

至于他真正关心的,倒是该怎么弥补这段时间忙于老宅之事,带给“糖心儿”的冷落之感。

于是,在他的恳求下,“苏裁缝”亲手赶制的一条米黄色和一条蓝灰色的“微喇”成了最佳的“赔罪”礼物。

跟着,在“北海公园”的“露天舞场”里,洪衍武陪着上身深红“开司米”高领毛衣,下身米黄“微喇”的“糖心儿”下场跳舞,一下就吸引了无数双眼球,大出风头。

要不是后来不知从哪儿蹦出四五个色胆包天,却又不知死活的小子“犯葛”,彻底地败坏了“糖心儿”的兴致,从这天回去再也不想来了。

否则跳舞跳得“很猖”、“很飘”、“很飒”、“很喇”的“糖心儿”,和“拿龙拿得很在行”的洪衍武,只要再来那么一两次,他们绝对会成为“北海公园”里人所共知的“露天舞后”和“北海大拿”。

不过尽管如此,春天总不会被辜负的。这毕竟是一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季节,洪衍武和“糖心儿”还有更多的消遣方式可行。

比如说,在慕名看完了《自然,社会,人》的摄影展之后,深受感动的两个人也兴致勃勃地买了一台进口相机,准备出游拍照。

经过合议,他们规划第一站就是要带上宝姨和陈力泉,一起到八达岭去“爬长城”。

洪衍武准备工作很齐全,买了好几个胶卷,也准备了丰盛的野餐,啤酒、汽水、罐头,水果、烤鸭、酱牛肉、香肠、面包……应有尽有。

另外,因为路途太远,他还事先特意去“首都汽车服务公司”花二十五块钱包了一辆“沪海”牌轿车。

等到了他和陈力泉的休息日那天,早上八点整,司机如约驾车而至。洪衍武就和陈力泉带上东西坐上汽车,然后去接了“糖心儿”和特意倒休的“宝姨”。一车五人,向北进发。

这一天天气晴朗,阳光和煦,八达岭上微风拂面,游人如云。让每个人都很有兴致。

而且由于新买的照相机是台当年刚出的最新产品“佳能AF35M”,它是世界上第一款镜头快门35mm自动对焦相机。

所以即使毫不了解摄影技术的“糖心儿”,也能顺利地充当一把“着名摄影师”了。

这让她好不兴奋,爬长城的过程里,一直蹦上跳下地给其他三人照相,嘻嘻哈哈,忙个不停。

等到站在了八达岭的最高处,极目远眺之后。洪衍武还求旁人,帮他们照了好几张集体合影。

再之后,洪衍武又单独给“糖心儿”和“宝姨”拍了不少母女合照,“糖心儿”也给洪衍武和陈力泉拍了不少张“兄弟留念”。

直到临近午后一点,他们才带着说不出的欢快愉悦,找了一个背风向阳的角落,铺开塑料布,取出吃的喝的,来了顿有滋有味的野餐。

等歇够了,慢慢再往长城脚下走。大概下午四点钟。他们来到山下的停车场,再次坐上“沪海”牌小轿车一路奔驰而归。

由于“宝姨”表示自己累坏了,实在不愿意去外面吃饭。洪衍武就把她“糖心儿”直接送到了家门口。

总之,这一天,车接车送的,玩儿了个痛快。落在邻居们的眼睛里,自然惹得他们好不羡慕。

只不过,洪衍武和“糖心儿”俩人想要单约,下一步要过“二人世界”的计划却不得不就此终止了。

因为“老郑兴”的领导找“宝姨”谈了一次话。竟然告诉她,说她长久以来递交的“回沪申请”终于获得上级批准了。

公司领导考虑到她在京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了,每年只有一次探亲假能回沪见见丈夫和女儿,所以现在决定从沪海调另一个面点师傅来京接替她的工作。等到忙完了五一节,她就能回沪海和自己的家人团圆了。

说实话,这在现在看,几乎等若玩笑的恩典,还真的不是“宝姨”的领导无情。

因为夫妻长年分居曾是具有我国别具特色的婚姻模式。

有多少人的婚姻有名无实,有多少人把微薄的工资贡献给了探亲往返的铁路。这种情况,许多家庭都曾深有体会。

对这个问题,过去讲奉献精神,一般是不予解决的。

按照当时的国家政策规定,户口和粮油关系完全卡住了人的流动。若一方是农村户口,更不可能进城。

同为吃商品粮的两地分居夫妇,唯一可指望的,就是能有人和你对调,但难度极大,概率甚小。

所以这就使得当时有不少夫妻分居两地甚至一直干到退休为止。两个人这一辈子几乎过得都是单身生活。

而如今领导能为“宝姨”解决了这个她自己都不存希望的困难,那还真算是的体察民情的好官了呢。

宝姨听闻消息,自然喜极而泣。当日跑到电报大楼打了通电报通知了沪海那边,就开始紧锣密鼓地收拾东西,慢慢整理行李。

但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可就让“糖心儿”心里难过了,她是真舍不得干妈走呀。

实际上,自从“糖心儿”九岁之后,“阿狗姐”和“宝姨”就成了“糖心儿”情感上唯一的温暖来源。

如今“阿狗姐”又已经去世,七年来,“糖心儿”和“宝姨”相依为命,甚至比真正的母女感情还好。

要是没认识洪衍武呢,“糖心儿”或许会还跟“宝姨”一起去沪海。可现在就不行了。

“糖心儿”已经成了洪衍武的人,是注定要在京城成家的。恐怕就此一别,以后母女俩再见面就很难了。

“宝姨”很能体谅“糖心儿”的心情,她虽然同样不舍,却也只能好言相劝。

“囡囡,你已经长大了,小武这人有主意、会办事,对你也好,照我看,满是个靠得住的人。想来你今后,一定能过上很好的生活,是不用我再替你操心的了。你可千万别伤心,其实寄娘只不过是回家呀,咱们可不是永远见不到了。你想我了就写信,打电话呀。实在不行,你也可以来沪海看我啊。对了,你的婚礼我可是一定要参加的,你和小武结婚后就来沪海玩儿吧,我带你们去好好看看‘阿狗姐’当年威风的地方……”

说了这番话之后,“宝姨”还把洪衍武叫来,当着他的面要他向自己保证,一定会让“糖心儿”幸福。说他如果让“糖心儿”受了委屈,自己可是不依的。

面对“宝姨”如亲生母亲一样的关爱和嘱托,“糖心儿”情不自禁地趴在她的怀里大哭了起来。

可哭过这一场之后,“糖心儿”倒也想明白了。

人生是没有不散的宴席的,就是亲生父母也不能陪伴儿女一辈子。

何况“宝姨”也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亲生女儿。她因“阿狗姐”的缘故,能独享“宝姨”十余年的母爱,已经是莫大的福气了。

如今,是该把“宝姨”交还给人家的亲生女儿了。

于是“糖心儿”恢复情绪后,就跟洪衍武说了,在“宝姨”回沪海之前她哪儿也不去了,就天天陪着干妈。

洪衍武自然能理解这对母女希望独处,临走前就留了话,说要什么东西,干什么力气活,或是要出行的,就招呼一下自己。

哪知“糖心儿”送他出来时,泪花还没擦干净呢,却调皮地一笑。

“我们这儿,用不着你,这几天你就别惦记了。倒是你家里那头,很是对不住了。‘五一’我真去不了,你帮我说说好话吧……”

“啊?”洪衍武一下傻眼了。

他这才意识到,这事儿,竟又给了“糖心儿”一个可以拖延的理由了。

这丫头,可有点成心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