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452章 轨迹

重返1977 第452章 轨迹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哎呀,照你这么说,咱是不错了……”

“那可不!富耐着,穷忍着,跟命碰可碰不起!往好处想想,至少咱们能先离开内蒙回家了!你想想留在那儿的那些人,还在天天吹着白毛风,闻着牛粪味儿,一个月有二十九天见不着人影儿,还在过着‘苏武’一样的日子。比咱们惨不惨?而且等他们回来,形势或许更差。说句心里话,当时看着民警给我盖完最后一个章,把户籍卡给我的时候,我给他跪下的心都有……”

“是,是我错了!为了回家,喝酒!”

桌上的四个人都大口地喝酒。一盅酒亮了杯底。

或许是这杯酒刺激的,边建功固态萌发,就跟在内蒙似的,忍不住习惯性地高歌唱了起来。

“昏特太得MZX,昏特太得MZX,塔布勒满耐色特个林着勒很耐乌兰纳勒……”(敬爱的MZX,敬爱的MZX,你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本来挺优美的曲调,竟被他唱得苍凉悠远。嚎完了,边建功的的大嘴不自然地干笑了笑,又仰脖儿灌了自己一杯。

“见笑见笑。跟那些老蒙待久了,我也爱激动了,一激动就爱唱。真是没说错,女愁哭,男愁唱……”

可恰恰没想到,就是因为这首歌,“小崔”送“木樨肉”和“糖醋里脊”上桌之后,又给他们拿来瓶二锅头。口称路师傅最小的妹妹也在内蒙呢,这是大师傅送的。

“小崔”还稍来路师傅的话,说让哥儿几个喝好了,唱美了,不用在乎别人。真来了别的顾客,谁敢有意见,就让他玩蛋去。

为这个,这几个小子又不由干了一盅酒,集体感谢大师傅。

路师傅尚且如此,就别说洪衍武了。因为二哥洪衍文的缘故,他同样能理解边建功和苏锦他们这一代知青的痛苦。

从1968年开始,到1978年结束,整整十年。近两千万青少年,带着向往和激情,奔向祖国的天际。

说是知青,其实他们没有正经上过几天学。而他们付出了自己人生中最宝贵的岁月,付出了“空前绝后”的牺牲,创造的成绩却真的寥寥。

洪衍武的二哥在雁北苦苦干了七年,连自己都快累死了。可雁北照旧是老面貌。

而这还算是好的。像边建功和苏锦干了八年,最后结果不但同样是一场无效劳动。甚至还是一场对草原亘古未有的生态环境大破坏!

这有多么操蛋!越是拼死拼活地干,反倒越是对草原犯下了重罪!

而等到这一场群体运动不再有任何凝聚力的时候。这些人又调过头来,像乞丐一样涌回城市。

他们不得不拼死挣扎用尽手段,与当初一起同甘共苦的兄弟姐妹们争夺不多的生存机会。

弱弱相残,何其惨也。

即使是侥幸获胜者。可他们这代人因为文化水平低,又缺乏技术,年龄还都偏大。在单位照样是弱势群体。涨工资、成家、分房,全都成了老大难的问题。

而刚刚费心费力地把这些问题解决了一部分,又进入经济时代,接踵而来的“下岗潮”偏偏又在他们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赶上了……

曾有人专门总结了这一代人的生活轨迹。说他们是要吃的时候,赶上自然灾害。要读书的时候,闹运动学大寨。要工作的时候,一刀切轰出城。好不容易回城了,分得工作,不是太阳晒就是去卖菜。谈对象了,工资三百大毛没人爱。好不容易要提拔了,文凭没有你算哪块材?拼死拼活大专毕业了,脸上褶子条条长起来。熬到年富力强了,厂子都拍卖。安度晚年吧,福利分房、医疗全不在。上街转转吧,汗都捏出来,每月也只有四百块。

所以怎么看,这都是晦气到家的一代人。好事赶不上,坏事全赶上。一点都不带错过去的。这样的人生,也只能用“步步蹉跌”来形容了。

至于具体到个人身上。如果这次没有洪衍武的良性干预,其实边建功和苏锦的原有命运,远比现在更惨。

在曾经的历史中,他们还多喝了两年风,直到1981年和1983年,才先后回到京城的。

先回来的边建功当了两年待业青年,卖过菜,当过宾馆清洁工。后来又换了好几个单位进了附近皮革厂。可凭着卖力苦干,刚混上个车间主任,厂子就倒了。

这还不算,边建功下岗后没多久巧不巧地,又赶上了1998年洪衍武拆福儒里东院的房子。

当时为了顺利拆迁,洪衍武在较低经济补偿的基础上,给边建功介绍了一份在宾馆当保安经理月薪八千的工作,骗他签了协议。拔了他这个“钉子户”。

结果一拆了房,宾馆那头就不再顾忌,把边建功给开了,算是洪衍武大大地坑了老邻居一把。

后来边建功无奈,只能买了辆二手汽车,靠拉黑客过日子。这种状况一直到能吃上退休费为止。

而后回来的苏锦,境遇更波折。

他回城虽然没当修脚工,可被分到清洁队当了垃圾工。每天夜里十点到早上五点,得跟着垃圾车,满京城地腾空已经满满腾腾的垃圾桶。那味儿,比脚丫子更了不得。

后来“苏裁缝”拼命地托关系求人,才把苏锦弄进了“昆曲剧团”,负责给剧团拉大幕。

倒霉的是,偏偏刚上班半年就出事故了,苏锦的右手因为意外被舞台上掉落的大灯砸断了手筋,落了个“残疾证”,成了废人了。

可没想到2000年后,洪衍武却挺意外地在电视上看见了苏锦。

当时电视播放的是个介绍民间艺术的节目,洪衍武这才知道,后来苏锦一直跟着父亲打下手,苦练左手的制衣本事。

后来慢慢地,子承父业。等到苏裁缝一退休,同时随着服装市场日益细分化,苏锦就和一些高档的定制服装店有了业务来往。

结果最终因为用金线给个国内女明星绣制“戛纳电影节”露相的礼服出了名,被奉为了当代的绣工大师。

只是可惜,右手的残疾虽然没对苏锦的事业造成打击,却致使他一直都是单身。

虽然他也算是同一代人中难得冒出头儿的佼佼者,但这种由肢体残疾带来的人生遗憾和自卑感,是物质远远不能弥补的。

不过现在好了。既然洪衍武已经插手了,他就有了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的打算。

说实话,为了弥补自己干过的坏事,为了这么多年街里街坊的情分,为了边家、苏家在曾经困难的年月里,对洪家不断施以援手的仁义和包容。

洪衍武都不能不在边建功和苏锦的前程上尽一把子力气。何况他现在又有这个能力呢?

所以等菜都上了桌儿,洪衍武就开始抻茬提这事儿了。

这也是他今天请客的本意。他表示愿意帮边建功和苏锦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给他们换份儿满意的工作。

这当然是好事儿了。边建功和苏锦谁也不会不同意。可问题是真能办到吗?

洪衍武看出了他们不相信,就说,“两位哥哥哎,我知道你们怎么想的。凭咱们边大妈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就解决吗?何况我和泉子也是临时工,自己都没安排好,说帮你们有点吹牛X。”

“但这事儿你们得分两面看,第一,边大妈人缘是好。可她太讲原则,老辈人嘛,行的正,坐的正。现在这个社会风气,光靠人情面子,可吃不开了。人家还得认实惠的,论这个,恐怕咱们这条街都没人比得上我能个的。”

“二呢,我和泉子跟你们情况又不一样,一是我们俩是两劳人员,有这一条,想去哪儿都比你们难上好几倍。就是去了也是白浪费,以后提级更难。另外,我们也不愿意受约束。所以说,我们的事儿和办你们的事儿,完全是两回事。当然,没办成之前,我也不打保票。现在就是想问问你们理想的去向……”

这么一说,边建功和苏锦都明白了,俩人可已经见识过走后门的威力了,还真萌生了不少希望。只不过,这明显又是欠下一大份人情啊,可怎么好意思呢?

洪衍武还真有点上火,又蹿腾了一把。

“哎呦,你们俩就痛快点吧。要不说得我替你们操心呢。你们看,现在我主动要帮忙,你们都脸红。要让你们自己上门求人,你们不得臊死啊!别想那么多,真想还人情,等你们都混好了,还能没机会吗?”

得。这么一来。苏锦就先开口了。他没别的想法,就想当裁缝。

也是,打小这小子跟着这么个爹,连男孩子游戏都不玩。每天坐家里,给苏绣和洪衍茹缝布娃娃,做娃娃的小衣服。甚至为此,被胡同里的坏小子们叫“大丫头”。

可见这基因和天赋一直都在起作用。

而随后轮到边建功,他倒犹豫了。

一会儿想当产业工人,福利好劳保好。一会儿想学手艺当厨子,混个口福。一会儿又想进电影院上班,今后能白蹭电影看。一会儿又想当保卫科干事,威风……

惹的苏锦都忍不住数落他。“你小子真是贪心不足!什么好事都想要。天下哪儿有这种事儿!再说了,你以为小武是区长啊,一句话让你想去哪儿去哪儿啊……”

这话说得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就连边建功自己都说。“不就是聊天吗,我自己想想不行啊!大白天做梦娶媳妇呗……”

没想到洪衍武最后却说了,“建功的要求,我总结就是要实惠、威风,最好还能学门手艺。还别说,真有个职业能满足他所有要求。但是,我就有个顾虑。你们在内蒙待时间太久了。今后上班,这酒,建功你能不喝吗?”

边建功一下眼睛就亮了。“啊?你不是懵我呢吧。真要像你说的似的。我还真就跟你拍胸脯,不喝酒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