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454章 平金打籽

重返1977 第454章 平金打籽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几天下来,李主任使出了浑身解数,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打了无数个电话。

这种行为真有点像现在的电话销售,完全是一种全面撒网的意思。

但好在当年人生活节奏慢,到没什么人因为反感挂断电话的。反倒为了解闷儿聊得不亦乐乎者居多。

这样,还真被他们趟出了几条路来。

最先获得解决的,就是苏锦的工作问题。

有关这方面,李主任给联系了三个关系。

一个是“京城服装三厂”的人事科长,一个是“红都服装店”的采购员。还有一个是“普兰德洗染店”的织补师傅。

于是洪衍武就邀李主任作陪,在外连连请客。

而命运这东西就是这样,要说事在人为的确没错,但有时候还真是成事在天。

因为苏锦这事儿,居然在最有希望的地方纷纷碰了钉子,而最不报希望的地方,却偏偏获得了成功。

先说“京城服装三厂”。

按理说人事科长就管招工人,应该成功的概率最高。可是呢,人家说了,他们厂子全是机器生产,首先就不在乎工人裁缝手艺的高低。

另外,他们厂子现在人满为患,领导为了安插人手,彼此都快打起来了。互相正窝里斗得欢呢,弄得现在就连工人的孩子办接班儿都难。

他这个人事科长工作太难做了。说不好听的,被领导、工人们挤兑在夹缝里,跳楼的心都有了。要能安排,他都情愿把自己安排到车间去,让别人干这个人事科长。

说最实际的,就连他自己的孩子现在家里还待业呢。所以就是好处再诱人,他都办不到啊。

结果这顿饭,就成了人事科长的诉苦会。

跟着再说“红都服装店”。

1956年的时候,总理与京城市长曾共同提议,将沪海的“雷蒙”、“波纬”、“造寸”、“蓝天”、“万国”、“鸿霞”等一批名牌服装店迁入京城,来满足首都人民的生活和外事工作的需求。

而“红都”这个牌子,其实是从伟大领袖诗词里选出来的,属于“运动”中改名的创举,实际上呢,这家店就是过去的“波纬”。

店址最先在“前门饭店”,后来又迁至“东交民巷28号”。

因为技术力量好,服务质量优,不但在外宾和社会名流中享有很高的口碑,自1957年来,还开始承担“中南海”里领导和外事人员的制衣业务。

于是为了方便裁缝师傅,中央甚至破例给“红都”特批了一辆轿车,专供他们进出“中南海”使用。这是何等荣耀?

应该说,这个工作绝对对口儿,要能去再理想不过了。

而且采购员办事痛快,根本没什么墨迹的。听洪衍武这边许了两条大中华,吃请的时候,这位就真把他们的经理给请来了。

按理说这事儿,凭着洪衍武有各类热门儿的家用电器当底牌,应该有的可谈。

可“红都”的经理一听苏锦的家庭情况,都没下一步,就一口把这事儿回绝了。

这不是他有多么高风亮节,就一点不动心。关键还是“红都”要承担领导人制衣任务这一条,对内部职工的政审条件很高。

据经理称,他们的职工基本上父母都是党员。苏锦就是家庭条件再差,那至少也得是没犯过错误的产业工人家庭,自己是个团员才好。可一个“小业主”的孩子,这就……

总之,这还真不是靠人情、托关系就能解决的事儿,无能为力。

所以这顿饭又白请了。为守信诺,也为交个朋友,洪衍武还搭进去两条烟。

这样最后也就到了“普兰德洗染店”缝补师傅这儿。

其实这时候,洪衍武和李主任都是想着死马权当活马医了。他们的打算是哪怕把苏锦先弄进去当个洗衣工呢,总比修脚强不是?其他的以后再想办法,慢慢调换吧。

没想到那织补师傅很有自知之明,为人特别谨慎,见面归见面,坚决不去饭馆。哪怕洪衍武再三相邀,织补师傅也坚决不吃请。就在大街上让他们直接说事。

洪衍武没辙,就只能直截了当,把苏锦的事儿说了,还把他家传手艺全方位地夸了一番。

可织补师傅仍旧显得很为难。

他说真不是不帮忙,而是自己职位太小说不上话。

他倒也能把经理给请出来,可问题是“普兰德洗染店”同样是沪海迁京的企业,而且还是京城唯一一家提供洗衣和精工织补的单位。他们照样也要承担外事任务。

那么在政审要求这儿,恐怕比起“红都”来也宽松不到哪儿去。

所以虽然听着苏锦是个人才,可办不成是大概率的,得先有个心理准备。

就这样,当天草草地散去,洪衍武和李主任简直都丧气到家了。

可没想到才第二天一早,完全出乎意料,“普兰德”的经理竟然主动给李主任打来电话,说自己听织补师傅说,有个想找工作的人是裁缝世家,还会做绣工,是不是真的?

李主任含糊其辞地应了,那头又问水平怎么样?李主任说这我可说不好,你们得见了单谈。

更没想到的是,那头还特急。说马上就要见。

这么着,当天没等下班,李主任找了洪衍武。然后俩人一起去让苏锦请假出来直奔了西四,与“普兰德”的经理见面。

这次见面异常顺利。听苏锦一说起“京绣”和“苏绣”头头是道。“普兰德”经理是特别惊喜,说你工作的事儿好说,只要你能帮我一个忙。

说完就急匆匆又把他们给带到了西四南大街20号,位于丁字街路口的西南角的“造寸女装店”。

洪衍武一见“造寸”这俩字儿,就特腻歪。心说真是的,怎么还非跟沪海干上了。

原来这里也是沪海迁京老店之一。其店名正是由民国时期的知名作家张爱玲,一句“造寸造寸,寸寸创造”的好评而来。

“运动”前,京城甚至一度还流传着“男装去雷蒙,女装要造寸”的口碑。

这是因为这两家店曾经承揽了“中南海”领导人的全部制衣任务。当时主要领导人的衣服和几任第一夫人的着装,只出自这两家店。

像如今正红的‘红都’,那仅是后起之秀。完全是因为“运动”以做奇装异服的借口把“雷蒙”给封了。它才有机会接过男装大旗。

而最让人么没有想到的是,洪衍武他们一进店门,发现“造寸”方面居然对他们的来访也很重视,由店方经理亲自出面接待。

特别是对苏锦,更是格外热情。

再等到“造寸”的经理让人拿过一件丝绸衬衣来,“普兰德”的经理从旁再一解释,洪衍武他们这才明白。原来“普兰德”和“造寸”如今都面临着一个不小的难题。

敢情被取来的这件丝绸衬衣是一个美国女记者上个月刚在“造寸”定制的,不是标准款式,是这位美国人自己的发明创造。

由于这个美国女记者非常喜欢刺绣工艺,在京城买了不少绣品。所以当时她就特意拿来了两条蓝底金线的袖带,要求用这种材料做衬衣的袖口和领子。

这种要求对“造寸”不难,成品让美国人也很满意。可谁也没料到,后来美国记者把这件衣服交由饭店的服务人员做清洗服务时,却被无知的服务人员用熨斗烫坏了。

美国人很生气。这也成为外交事件惊动了“市外办”。

按照通常的做法,当然是由过错方赔礼道歉,并请“普兰德”的织补师傅来挽回恶劣影响。

可手段高超的织补师傅这次却犯了难。因为丝绸好补,绣线难补。

那绣线可不是简单绣上去的,是立体的,是有凹凸的。最关键那绣线还不是普通的绣线,是真正的金线啊。

谁也玩不转,就只有请示上级求助。

“市外办”也没辙,只能一面开始寻找京绣大师,另一面把这个任务交由“造寸”和“普兰德”共同商议解决。

从此之后,那美国人老打电话来问。这就让两家店是经理头疼了,虽然他们挺无辜,却真怕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因为这已经不是谁对谁错,能讲责任划分的事儿了。

别忘了,那美国大娘们可是新闻记者,要在海外一见报,领导一发怒,有关人等谁也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他们此时一听苏锦开口,就笃定地断言这是京绣“平金打籽”绣。

还说这种绣,是以真金捻线盘成图案,或结籽于其上,十分精致,华贵。只要能提供金线,他当可一试,如果实在不行,他的父亲也肯定能补。

这两位大经理简直欣喜若狂啊,真是吃了定心丸了。差点没抱着苏锦亲上一口。不用说了,下面紧着问苏锦还需要什么东西?什么时候能补好?

苏锦很实在,就说要高瓦数的立灯照明,还要一个没人打扰的空房间和一张大案。至于时间,加紧绣,一夜能好。就是他明天还得上班……

话到这儿就齐了。洪衍武赶紧站起来拦着苏锦的话头儿。代表他跟两位经理谈条件。

他就问一件事,问苏锦的工作到底怎么办?刚才只说“好说”,怎么个“好说”法,现在就得说出来了。

他还把丑话给挑明白了,说苏锦家庭出身就是“小业主”,虽然摘帽了,可跟先进家庭绝挨不上边。这样的人到底能不能给安排?

洪衍武这不要脸面甘当小人的做派逼得两位经理不得不明确表态了。

“造寸”这边还真不敢把话说满了,说这个必须得打报告跟上级请示。因为来他们店里的领导和外宾太多了。

倒是“普兰德”这位经理敢应,说我们那儿都是幕后服务,还没这么严格。只要苏锦真有本事,“造寸”这边即使通不过,他们“普兰德”绝对要苏锦,就当织补师傅。

苏锦这下高兴了。其实只要能不修脚,让他当洗衣工他也干啊。

可洪衍武还不放心呢,又追问,“那您得说清楚了,他去了能不能当正式工?有编制的。”

“普兰德”经理一听哈哈大笑。“你呀你,心眼够多的。告诉你,我们这样的单位就没临时工。”

就这样,口头协议达成。苏锦豁出去熬了一宿,凭着家传的本事,很顺利地把衬衣上的图案给绣出来了。

而且不但如此,他还把一些因为年久已经有点残破的地方,用金线做了弥补和修饰。

最后衬衣再给美国人一看,哟呵!居然比没补之前还好!

美国娘们儿立刻挑了大拇指,直说“万德福”啊!

为此,她还要求要和织补师傅见一面,要拍照,要写文章赞扬,要在报纸上介绍华人的神奇技艺!

这样,苏锦就和“普兰德”、“造寸”的师傅们一起被拍了照片,这张照片还配着英文的“表扬信”,被刊登在了美国的报纸上。

剩下的事儿还用说吗?丢人变成露脸了!领导自然龙颜大悦。

两家店的经理和职工都受到了表扬。苏锦的政审问题当然就不成问题了。

想想看,人家都在海外露相了,这是人才啊,哪儿能再埋没当修脚匠啊。

结果在4月20日,“市外办”就下了一纸批文,让苏锦即日到“造寸”报道上班!

就这么着,最后这一次,洪衍武居然镚子儿没花,这事儿就办成了。而且苏锦去的“造寸”还和“红都”属于同一级别,隶属同一服装公司。

这还真是难言的一种机遇啊!

当然了,洪衍武也不会真为省点小钱儿欣喜。为了苏锦的今后,他仍旧带着苏锦,特意把李主任和两家店的经理请出来一起吃了顿饭,席间还送了烟酒,以示感谢。

这顿饭给苏锦做足了面子,为他日后的人际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酒桌上,“普兰德”经理还开玩笑呢。说早知道这样,他就应该把衬衣从“造寸”拿回“普兰德”让苏锦去补了。这下功劳分出一半,人才也没了。

这话让“造寸”的经理听了心花怒放,忍不住又笑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