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463章 回沪

重返1977 第463章 回沪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参加完两场婚礼,洪衍武把关注力又重新放到了“糖心儿”那边。

也不知是因为“五一”的“许亲饭”取得了完美的成功,还是因为与“宝姨”分别在际,“糖心儿”其实没有怎么去“报复”洪衍武,也没有耍性子不理他。

她对洪衍武实唯一类似于惩罚性的举措,只是让他充当好几天“听差”。去帮着跑跑腿儿,替“宝姨”买返沪车票,买些带给“宝姨”家人的礼物,就算将功折罪了。

洪衍武同时怀揣着对“糖心儿”悔罪之心,和对“宝姨”感恩之心,哪能不尽心尽力?

很快,他不但电联杨卫帆,借助这小子的门路,给宝姨买了张去沪海的卧铺票。而且在不折不扣买了“糖心儿”交代的那些衣料和京城特产之外,还自掏腰包送了“宝姨”一台14寸东芝黑白电视机、一台松下双卡录放机和一台电风扇。

就连怎么把东西弄回沪海去,他也没让“宝姨”操心。

他把这些礼物,连同“宝姨”那些用不着的衣物和东西,一股脑地弄到火车站去办了包裹托运。“宝姨”到时候只要人回到沪海,凭托运单就能取着东西了。

这事儿想得周全,绝对办得漂亮。“糖心儿”看在眼里是满意,“宝姨”心里也相当承情。所以接下来,她说什么也不肯再接受洪衍武给她拿来的一千元钱了。

她的态度特别坚决。“小武,你千万别再客气了。收了你那么贵重的礼品,我已经很不好意思了。怎么好再拿你的钱呢?不瞒你说,囡囡已经给了我一笔钱了。”

洪衍武却说,“她给是她给的,我给是我给的。我们俩还没结婚呢,这可是两码事儿。”

但“宝姨”一点不糊涂。“不,在我这儿看,你和囡囡就是一样的。否则我可没有道理收你送的礼物了……”

洪衍武还要再劝,“宝姨”却抢先了一步。

“小武,‘宝姨’知道你和囡囡都是怕我回去少了花用,也知道你们两个孩子手里都宽裕。可你们的馈赠已经太多了,用‘衣锦还乡’都不足以描述,让我简直比正牌华侨还像华侨。还嫌宝姨不够招摇吗?我一个月才挣几个呀?别忘了,我的工资可是明摆着的!别人不得问我钱物怎么来的呀?我怕公安局都要怀疑我、调查我喽。不瞒你说,囡囡要给我三千块,我根本就不敢要,最后好说歹说,还是她硬逼着我,我才留下了一千块……”

这话是正理,这么一来洪衍武自然面显讪色,还真是不好强求了。

但“宝姨”见他尴尬却又有点抱歉了,跟着便诚心诚意地说,“小武啊,你别误会。宝姨是真心感谢你的,不跟你见外才会实话实说。我不妨再跟你说几句心里话,你知道宝姨最喜欢你哪一点吗?那就是你能把囡囡拉回相对正常的生活,让她也有希望能过上正常人的日子。”

“小武啊,在宝姨的心里,你是个有大本事的人,你不但救过囡囡,赚钱还这么有本事,这些都是我从没有想到的,更是真心替囡囡庆幸。但宝姨不得不说,最看重你的,其实是你能给囡囡一种安全、稳定的生活。”

“你大概已经知道了,囡囡过去的生活方式,是我的寄娘‘阿狗姐’有意栽培的。我自己的命,当年也是‘阿狗姐’救的。所以这件事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不能反对。我就担心囡囡的未来,怕她越走越远,像‘阿狗姐’一样,一辈子有吃有穿,享尽荣华,可却要东躲西藏,孤老终生。这又算什么好日子呢?可现在好了,自从她跟你再一起了,就有了脱离那种生活的希望。她终于要有自己的小家庭了,这才是一个女人应该过的日子……”

“宝姨我别的不求你,就求你一样,永远别再让囡囡回到老路上了。你们就这样,越接近普通人的日子越好,你们越安全,越踏实。我就越开心,越放心。哪怕有一天你们俩赚不了这么多钱了,也千万不能再去……好吗?当然。以你们现在各自的条件来讲,几乎没有可能再过苦日子。可宝姨就是担心哪天有个万一,就是想听你亲口保证,你能答应吗?”

“宝姨”对“糖心儿”的心思完全是一个父母对孩子最本质的愿望,能有这么一番叮嘱,足见母女情深,这是最真挚的感情。

洪衍武也曾一度当过孩子的爹,又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当即做出保证。

“您放一百个心吧。您的期望也是我的希望。您说的道理我明白,再多的钱也不如一家人和和美美在一起,平平安安的强。我都想好了,等我们明年结婚以后,我们就连现在这些事儿都不干了。回头我再帮‘糖心儿’也找个舒服点儿的工作。没准儿是少年宫,没准儿是图书馆,也没准是公园,反正轻松自在就行了。我绝对能向您保证,就是以后再苦再穷,我们俩都不会为钱再去冒险了,后半辈子就老老实实、平平淡淡,养孩子,过日子,侍奉父母。您看行吗?”

这话当然是半真半假了。真的是洪衍武的心思,假的是洪衍武的决心,因为他自己心里明白,他是永远也不会有缺钱那一天的。

这辈子对他来讲,可能最容易就是赚钱的事儿了。

但无论怎样,“宝姨”听了却真是发自心底的开怀了,那胖脸上的褶子全都舒展开了。远比收到洪衍武和“糖心儿”任何钱物的“孝敬”,脸上都有光彩。

5月8日下午,离别的时候终于到了。

“宝姨”在洪衍武、“糖心儿”,还有洪衍武的双亲一起相送下,登上了南下的火车。

“糖心儿”尽管恋恋不舍,可也心知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于是只得抱着“宝姨”痛快淋漓地哭过一场便罢,带着泪花和唯一的亲人挥手作别。

好在如今,既然她已经算做了洪家的儿媳妇,毕竟不比以往形单影只了。

有了王蕴琳这个准婆婆的宽慰和关怀,另一种等若亲情的温暖,化解了“糖心儿”心里一部分的苦楚。减淡了一部分的伤感。

她对洪衍武的母亲是真心喜爱的,这个准婆婆身上的和煦、慈爱和大度,都远比她曾竟最好的设想还要好几分。如果可以许个愿望,她真希望自己的亲生母亲也是这样的人。

不过情感的难关度过之后,还有个现实的难关呢。那就是“宝姨”的住房和家具都是属于饮食公司的。

如今既然“宝姨”走了,饮食公司就要把房收回,调配给其他的职工居住。那么“糖心儿”也就必须要尽快搬离此处了。

为了这事儿,洪衍武在帮“糖心儿”收拾东西的时候就劝她。

“你就搬到我们家去吧。跟我妹妹住一屋。别看现在窄巴点,可等我们老宅一修完。仨院儿呢,那不立刻就宽敞了?”

可“糖心儿”却坚决反对。

“那哪儿行啊?我还没过门儿呢,哪儿能直接住到婆家去?不但会让人家说闲话,也会让人看轻的。再说也不方便,小茹的学习那么紧张,我可不好意思打扰她。这事儿你就别管了,等东西我全都收拾好了,你到时候过来帮我搬家就行了……”

洪衍武想了想就又建议。

“你要不乐意去我们家也没关系。‘小奶酪儿’带着几个弟弟妹妹,现在都搬到‘小媳妇儿’家去过了。他们当初在“白云路”住的三间小西屋就空出来了,因为听了我的话,还交着房钱没退给房管所。要不你就去哪儿住得了……”

这下“糖心儿”不由笑了。

“哎哟,祖宗,你还真是操心的命。一个大老爷们,都快成事儿妈了。累不累神啊!我再跟你说一遍,这事儿您就别操心了。我谢谢您了!”

说完自己去继续收拾东西,但不经意间,嘴里却小声嘀咕上了。

“切,三间小西屋,又黑又潮的,都快出城了,还挨着个老道观,一条臭水河,怎么住啊?难不成我是满脑子封建迷信的老太太,还天天去山门摸石猴去啊,可真会找地方……”

(注:京城“白云观”始建于唐,为唐玄宗奉祀老子之圣地,原名“天长观”。“白云观”最知名的传闻,就是有三只小石猴,分别隐藏在山门、山门侧墙和东侧院石碑上,所以有“三猴不见面”之说。后来民间根据道教效法天地、崇尚自然的法理,又因“猴”同音为气候的“候”,便逐渐形成“摸猴”之风俗。人们期望靠摸到到猴子,顺应天理,给自己带来好运。最容易找到的,自然就是山门中间券门东侧浮雕中的那个巴掌大小的石猴,早已被游人摸得锃亮。)

这片汤话可真气人啊,洪衍武听进耳朵里,不由翻了个白眼。

心说自己也是多余!这小姑奶奶就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一点不知道民间疾苦!

外面的房子多难找啊。祖孙三代五口人挤在一间小房里不新鲜,回城的知青迫不得已盖小房,睡厨房的有的是。

好嘛。现在有三间西房给她一人住,还嫌弃?这真是没法伺候了。

想到这儿,洪衍武鼻子忍不住哼了一声。有点故意逗气儿地琢磨上了。

你还别挑三拣四的,我倒要看看,你自己能找着什么好地方!

等你为难再求到我头上的嘿!看我怎么拾掇你这小妖精的!至少也得解锁一两个新姿势才行!

嗯,不赖我流氓!都是你招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