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470章 歌咏赛

重返1977 第470章 歌咏赛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糖心儿”很体贴,也早有了身为洪家儿媳妇的自觉。

她看出洪衍武想要带走这张“阿狗姐”和“陆先生”的合影,不等他开口,一句“我人都是你的了,这里的东西自然也是”,就把照片主动交给了他。

而且她还专为了这件事儿,当天打了长途电话,去询问身在沪海的“宝姨”。

但和她想象的一样,“宝姨”只和“陆先生”见过有限的几面,对这个人的印象,除了长得挺帅,舞跳得好,会说洋话,其他就一概不知了。

没辙,洪衍武也只能先把这张照片和已经查明的消息告诉了父母。

当然,出于替“糖心儿”考虑,洪衍武对“阿狗姐”的身份和照片的来历也是做了掩饰的。

他只含糊其辞地推说,这些照片是在收拾“宝姨”的旧物中找到的。经查询,那是“宝姨”的亲戚当年在沪海“特卡琴科兄弟咖啡厅’的旧照片。

如今虽然她的亲戚已经作古,但留下了一条消息,说照片里的“陆先生”是个地下党。当时他在在谋划盗窃一个军统要员的公事包,后来没能成功才逃走了。

不用说了,这张照片和这个消息再掀波澜,同样把洪衍武父母的心境给搅乱了。

俩人都是万万没想到,他们那出身大宅门富豪世家的三弟,在辅仁大学就接受军统领导,加入了“抗日杀奸团”的洋学生,当时怎么会没有选择占据正统大位的“三民党”,而是投奔了土得掉渣的“红党”呢?

这种结果在今天看虽然是正确的,却委实太过匪夷所思了。

但如果事实真是这样,那么他们这么多年的小心谨慎,偃旗息鼓就都成了一场笑话。成了一种有负父亲所托,延误了查明亲人下落的愚蠢选择。

这一宿,洪禄承夫妇又是辗转反侧,难以成眠。既有一种懊恼不堪的失落,也有马上要行动寻找亲人冲动。

只是冷静下来后,又经过一番合计,老两口还是觉得这件事不能太冒失。

毕竟政治这东西太过敏感,他们都是吃过苦头的。而洪衍武提供的消息又极为含糊,真搞错了,弄成一场笑话无所谓。可要致使家里真背上个“三民党特务家属”的负担,那洪家人好不容易得来安宁和幸福,恐怕又要完蛋了。

他们自己不怕,但实在不能不为子女们着想。

所以俩人最终决定还是得慎重行事。不能把这件事公之于众,绝不能去政府部门正大光明的询问探查。只能私下里,靠自己来寻找。

至于怎么找,也只有一个比较原始和缓慢的办法了。那就是写寻人启事。

这张寻人启示,洪禄承是以洪家人寻找旧友的名义写的。

他把洪寿承的那张新婚合影上,两夫妇的名讳都写上了,是两口子一起找,只是没写姓氏。

同时注明寿承是京城籍贯,和从小到大在京曾经念书的学校,也写上了他们夫妇结婚的时间,还有他们曾居于沪海的具体地址。

最重要的当然还有酬谢金额。洪禄承在启事上承诺提供有效消息者,谢现金百元。如能提供人最终下落者,无论生死,谢现金千元。

这在眼下,绝对是让人咋舌,且无法不动心的一大笔酬谢了。

除此之外,对这张启示的制作和张贴,洪家人也下了一番功夫。

这个环节是洪衍武出的主意,他先找了照相馆翻拍放大了两张三叔遗留下的照片,然后去除了“阿狗姐”的部分。跟着又找了一家印刷厂,连两张照片带文字,一起印了五千份儿的寻人启事。

而等到成品一出来之后,洪衍武派不但派手下们开始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张贴这些寻人启示。他还往最有希望的沪海寄去了两千张,往自己朋友最多的“滨城”寄去了一千张。

他分别委托“宝姨”一家人和“大将”那些“海碰子”们帮忙,在这两个城市轮换更替着张贴寻人启事,普遍撒网找人。

同时还没忘了提醒他们,除了闹市区以外,千万不要忘了火车站附近和码头。因为万一他的三叔一家住在别的城市,或许就有出差的人能看到这些寻人启示呢。

说真的,这件事洪衍武办得不可谓不周全。

在当时广播、电视、报纸各种官方媒体均没有针对个人业务的环境下,能同时在全国的北、中、南部的三个大城市,如此声势浩大一起寻人。这已经是最大效率,最有希望的办法了。

如此一来,洪家能做的努力都做了,也就只剩下在家坐等消息,听候老天爷的安排了。

其余一切具体事项,均由洪禄承夫妇亲力亲为。要不说合适呢,老两口都已经退休,办这些事正好。

有意思的是,就在洪衍武忙着帮家里弄寻人启示的同时,他前一段时间一时兴起,瞎鼓捣的另一件事也开花结果了。

杨卫帆火了!而且是以极为惊人的速度,大火!

整个过程是从5月15日起始的。当天,既是干休所举行歌咏比赛的日子。也是杨卫帆第一次公开演唱洪衍武给那首《小白杨》的日子。

经过这几天的不断练习,舞台上的杨卫帆,已经把这首歌唱得精熟。

在没有麦克风,只有几盏大灯映照下的舞台上,他弹着吉他虽然只是清唱。但那优美的旋律,感人的歌词,借着他圆润的嗓音一经表现出来,就登时打动了所有观众。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边疆。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罗喂,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

别看当他演唱时,全场鸦雀无声,曾经安静得让他心里发寒。可当他唱完这首歌时,登时全场掌声雷动。

不但那些离休的老头老太太们笑容满面地交头接耳,表示非常喜欢。杨卫帆手下那些士兵们更是忍不住集体高呼,“来一个!杨连长!再来一个!”

就这样,本来按照规定,只需演唱一首歌曲的杨卫帆,临时在全场观众热情的要求下,又把《军港之夜》唱响在干休所的礼堂里了。

其实要是实事求是,不偏不倚地来讲。杨卫帆这首《军港之夜》准备的并不充分。

因为这原本就是适合女性演唱的歌曲。杨卫帆也有点嫌弃它软绵绵,太没骨头。再加上歌咏比赛只要求一首歌曲,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练习《小白杨》上了。

所以加演这首歌曲的时候,他弹奏的吉他不但有错音,歌词也没记全,基本第一段和第二段都是重复的。

可问题是,正是因为这首歌曲的“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类借景抒情歌曲太少了,让大家又好奇又新鲜。而且不得不说,在海军的地盘唱海军们自己的生活,是有绝对加分项的。

因此杨卫帆虽然表演不到位,但仍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台下简直可以用轰动来形容,在士兵们强烈的要求下,杨卫帆连唱了三遍。而且由于这首歌旋律郎朗上口,易学易会。最后一遍竟成了大家的集体合唱。

这样,当这一天演出结束的时候。杨卫帆不但毫无争议地获得了这次歌咏比赛一等奖,也成了干休所人人皆识的歌唱明星。

可这还不算完呢。当天,可是有“海防歌舞团”和“总政歌舞团”的两位评委在场啊。

他们在听完这首歌,都忍不住询问杨卫帆,歌曲创作者是谁。

在得知两首歌都是杨卫帆“自己创作”之后。他们就跟今天某个音乐综艺节目的导师似的,当场都成了伯乐,极力发出邀请,想让杨卫帆调到他们的歌舞团去。

那争抢的热情大了去了,差点没吵起来。都说只要杨卫帆答应,马上就可以带他去见团长,当天就办调动手续。

这都是因为在当前的形势下,无论哪个文艺团体都缺乏有份量的新歌新节目啊。杨卫帆对他们谁来说都是宝贝。别看今天那综艺节目是假的,他们可是真心真意的。

要说杨卫帆就是杨卫帆,崇尚自由是他的天性。就在这种时候,他那不安分的心眼子又活动了。

这小子一琢磨,真是走运,今儿来的这个“海防歌舞团”的人,居然是个生人,他不认识自己。而知道他底细的所长又没在这儿,政委也只认为他跟“总后”周部长有关系。那么完全可以借这个机会彻底跳出父母给他划定的小圈圈啊。

于是他就完全推翻了洪衍武给他的规划,做出了一个自以为是的选择,居然表示要加入“总政歌舞团”。

当然,《军港之夜》这首歌,他还是愿意交给“海防歌舞团”的,那毕竟是他母亲的“歌舞团”嘛,实惠总得落自家人肚子里。

就这样,两个评委皆大欢喜,都觉得自己没白来一趟,回去准保立功了。

于是在上午歌咏比赛结束后。杨卫帆把《军港之夜》简谱和歌词都抹去了姓名交了出去。就急切地跟着“总政歌舞团”的人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