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474章 老宅新貌

重返1977 第474章 老宅新貌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听说要去老宅里过“端午节”,洪家人就没有不高兴的。

因为去过的人想看看房屋修葺得究竟如何,没去过的人更是早就惦记着去见识见识老宅的样子了。

也就是怕打扰施工进度,去哪儿给添乱,大家伙才一直克制着,没敢去参观。

如今可算有了这个机会了,兴奋是必然的。

况且王蕴琳这一回来,又把那新修的房子一通猛夸,每个人心里那简直痒痒到家了。

但说实话,大概是因为王蕴琳兴高采烈下把那里说得太好了,就没人真能相信王蕴琳的话的。洪家人都怀疑她是因为偏爱三儿子,话里有太多言过其词之处。

首先,以洪禄承来说,虽然他自对洪衍武已经有了许多信任,同往日的印象比,对这个儿子有了极大的改观。而且他也听大儿子洪衍争说了,目前负责修房的单先生是真正的行家。

但是,他更了解“花厅院儿”里的房子,细节是相当复杂的。毕竟荒了二十年了,大面儿上虽好,可精彩的部分却都得更换。而且不利的是,如今会干这种细活儿的工匠太少,好多材料也难得。

因而在他的心里预期中,真能恢复成原貌的七八成,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怎么可能像王蕴琳说的,里外都修得比当年还好呢?

特别是王蕴琳还告诉他,说旧阁楼已经统统拆掉,重新造了一座形制精巧的楠木阁楼。

他就更不敢置信了。

洪禄承不是没见识的人,他难道还不知道楠木有多么难找啊!是什么价格啊?

他自然认为,最大的可能就是王蕴琳看错了。

其次,对于洪衍争、徐曼丽、洪衍文和洪衍茹来说,在他们的印象里,始终想象不出王蕴琳所说的,在花树掩映下,能登楼观景,游廊下看书,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有厨房、有餐厅、有厕所、有浴室、有暖气的花园式院落,具体该是个什么样子的。

而对王蕴琳所描述的,厨房、厕所、浴室墙壁都贴满洁白无暇的瓷砖,地面还铺设着棋子一样的“马赛克”,更是万分惊讶。

因为他们只是知道公家的澡堂子才用那些稀罕玩意呢,好处就是特别好打扫,看上去几乎一尘不染。可问题是价格也贵啊,平民老百姓家还没有人用过呢。

如今他们家居然连烟熏火燎,臭气熏天的地方也用这么好的材料,那岂不是牛上了天么?

最后,对于洪钧这个小人儿来说,王蕴琳告诉他,过几天要去有一个房间特别多,空地大得能开运动会,还有好多花树果树的地方过“端午节”。他倒是万分期待、欢天喜地的。而且也不存在任何怀疑。

只不过他搞不清到底要去哪儿,也不明白“端午节”是个什么节。于是在幼儿园跟其他同伴儿抽显的时候,就遭到了所有人一致的奚落和打击。

有的小孩儿说,“你说的那是什么地方的公家单位吧?我爸在‘工人俱乐部’,那儿的空地就特大……”

还有小孩儿说,“你们家大概是一起去逛公园吧?陶然亭还是中山公园啊?吹那么邪唬,谁没去过啊!”

更有人出言奚落,“端午节?没听说过,我还端尿盆儿呢。粽子?那是个什么玩意?江米做的?里面有枣儿有豆馅儿?怎么越听越像切糕啊!”

最后大家的一致结论就是,洪钧纯属胡说八道,异想天开!跟着众人就是一阵哄笑。

洪钧则因为自己的少不更事,落了个自讨没趣。

而这样一来,他也不免猜疑上了,难道奶奶还能骗自己不成?

正是带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洪家人于“端午节”正日这一天,依次来到了洪家的老宅。

最先来的当然是洪禄承老两口了。他们一大早就收拾了东西,先带着吃的、喝的和新买的一大套餐具过来了。

因为到这儿之后,那还得收拾一番呢。擦擦抹抹的,洗洗涮涮的,再看看还缺些什么。可以临时出去采买。

洪禄承是委实是没想到这房子修得那么精彩,确实,完美地恢复了旧日的风貌,看上去那简直就是新房。照旧还是素油黑漆,显得古朴雅致。

最精彩的壁雕“百子嬉戏图”和镂空花雕墙的残缺部分都补足了。“步步锦”的窗棂和“梅、兰、竹、菊”的门雕也都是新做的,手艺精湛非常,比当年找的工匠还要好几分。

可这些与那新的阁楼相比,还是不算什么。

那阁楼三檐两层,坐南朝北,四周无围墙环抱,独立内院中央,仍旧通过游廊与五间正房相连。整个楼体,都用木结构互相拉结,靠底部十六根粗壮的木柱支撑。

底层,是拱斗八卦顶,中间四根通天大柱直通阁顶,连接整个梁架。可谓结构大气,式样精妙。

可最关键的还不是这个,而是那棕褐色的木色油润得很,迎着阳光居然有金光闪闪的效果。而且离得近了,还能闻到木料的香味。

再一细看,整个阁楼居然没有一处彩绘,除了木雕,最多只是经过“烫蜡”。

这时,洪禄承就觉出此楼大约是金丝楠木来了。这是因为金丝楠木的木料本色就是最高装饰,是任何人工装饰永远无法企及的。除了这种木头搭盖的建筑会如此质朴,再无其他。

这他还能坐得住吗?不同于一贯主理内宅事务的王蕴琳。过去家里家外,跟营造厂打交道可都是他来办。他如何不知,大料的金丝楠木从清代起就已经绝迹了。这就是想破脑袋也琢磨不出来,洪衍武是哪儿弄得这种木料啊。

得,好嘛。这下老爷子彻底被惊着了,打来了之后就没帮上老伴儿一点忙。这一上午就光在这儿转悠,琢磨这阁楼了。

事实上,他心里有事儿,又不敢跟王蕴琳说透。连中午吃饭都有点走神。只可惜门被上了锁,他想进去看看却不能够。

等到午后洪衍武和陈力泉带着一条羊腿和不少蔬菜回来的时候,早等急了的洪禄承,也不等儿子把东西放下,就把他们堵在厨房里,先问起这木料的事儿来了。

洪衍武也没隐瞒,一五一十把事儿经过给说了。跟着还去把单先生和王汉平写的证明给拿出来了。

而洪禄承听了这离奇的经过之后,看着书面证据,是老半天也没缓过神来。

这不奇怪啊!洪禄承怎么也没想到,这镇守了京城东方好几百年的镇物,会这么阴差阳错地变成他家的阁楼啊。

况且照洪衍武的话儿说,不用这木头还不行了,否则这京城的“神木”就彻底废了。这事儿让人怎么琢磨怎么有点“命该如此”的感受。

可东西虽然是宝贝,但是福是祸说不准啊?

洪禄承的看法和洪衍武一样,这“神木”就不是一家一户能独占的。再有,靠这个就能镇宅保平安之说,那仅是民间传说,做不得真。弄不好,以后吃倒账,那麻烦根绝不断啊。他们这样的家庭承受得起吗?

所以思来想去,洪禄承就对洪衍武说了,这件事就别告诉任何家里人了。对外更不能声张。如实在有人问起躲不过,就说这用的是“桢楠”。这样把木料降低到普通楠木一级,总可鱼目混珠,敷衍一番。

洪衍武点点头,可跟着又把父亲带到了阁楼,打开门锁进去后,洪禄承这才发现一层当中一个直径两米多的大圆木墩子。那平面足能当一个能坐下十六人的餐桌用。

这时,洪衍武就又说了。

“爸,您看!这个就是‘神木’的最后一段圆木了,本来还存下来另一个的。可惜被王汉平这个老木匠给开了料,打了屋里的‘落地罩’和一个‘架子床’。非说那床冬天睡着温润,借此要酬谢我。要不是我拦着,恐怕连这个也让他给做了家具了。所以等回头您搬进来,睡上金丝楠木的床,可别再问我哪儿来的了,我妈要问,也得靠您打掩护了,我先跟您知会一声……”

洪禄承听了半晌无语,看着眼前这仅存的一截圆木,最终无奈地摇了摇头。

哎,这个儿子真不知道是什么脱胎的,怎么邪**儿都发生在他身上呢?这不,今天又让他心惊肉跳了一次!

当然,倒不能说他又办了坏事。这是积功德的事儿,不这么干,京城的宝贝就毁了。

另外,谁又有这么大的福气能拥有‘神木’盖的楼,睡上金丝楠木的架子床啊?

可世上的事儿很难说,有时候事情是会因流言黑白颠倒的,好人未必得好报!

而且君子无罪,怀璧其罪。正因为这些物件儿都太宝贵了,才让他怎么都心里打鼓,心神不宁啊!

好在儿子明理,就没打算把这东西据为己有,只是行权宜之计。真要国家日后过问,大不了再捐给国家呗。

哎!其实与什么“神木”镇宅相比,家事平安才是最大的福气啊!

而和忧虑重重的洪禄承完全不同,下午三点半洪衍茹放了学,直接去“140中学”对面的“万寿西宫”幼儿园接了洪钧。

当她们一起来到这儿的时候,那可高兴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