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515章 面人儿

重返1977 第515章 面人儿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当天一大早,除了要上班的洪衍争、徐曼丽、洪衍武、陈力泉,以及需要吃奶得跟妈妈一起待在“红旗厂”厂办托儿所的小洪镒以外。洪家其余人员,都拎着菜蔬瓜果,拿着鸡鸭鱼肉来到老宅。

不用说,糖心儿”既然是洪家没过门的儿媳妇,当然要主动过来帮忙操持啊。

她是头天先是用“宝姨”传授的办法,按南方习俗,用米面糖奶连夜做出了剪刀、梨、茄、瓜、石榴、苹果、小鸡、小猪、金鱼、蛙、蟹、虾等各种花形图案油炸烙食。

第二天一大早呢,带着这些应节的“巧果儿”,又特意去东单菜市场买了两尾活鱼,跟着就赶去煤市街洪家老宅帮忙了。

凑巧的是,在大栅栏下了车后,她还碰上个“捏面人儿”的白胡子老头儿。

这可是京城自“运动”以来,她第一次在街头遇见重操旧业的民间艺人呢。

所谓“捏面人儿”,其实也叫“面塑”,是我国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民间技艺。

艺人要把江米磨成面,再把面和水揉软,加上蜂蜜、石蜡,用颜料调成五颜六色,再通过自己的巧手,捏成各种古装戏曲的人物角色。

如《三国演义》里的刘关张,《西游记》的唐僧师徒,《定军山》里的黄忠,《长坂坡》里的赵云等。

而“糖心儿”遇到的这位,木箱子上刻着“面人江”的字样,手艺居然相当精湛。

由他做出来的小面人身披各色铠甲,背扎四面靠旗,手持刀枪,威风凛凛。

因此,这老头儿的身边吸引了许多大小观众。“糖心儿”站那儿跟着看了老半天也是津津有味。

只可惜,老头要价两毛捏一个,这对当年的孩子还是一笔“巨款”,对大人来说都快一包烟钱了,多数人也舍不得拿来哄孩子。所以看的人多,买的很少。

但“糖心儿”看着看着可就动心了,就问老头儿能不能捏牛郎和织女。

老头儿呢,犹豫了一下,说“捏倒是能捏,可牛郎要牵牛,忒费面。而且三个面人缺一不可,不能做举签儿的,得放托板儿上。那价格就得贵点。姑娘,六毛行么?我不多要你的……”

“糖心儿”一下乐了,说“行,大爷,只要您捏得好看,仨面人儿我给您一块!”

老头儿一听来精神了,立刻拍胸脯说不像不要钱。跟着就拿面揉了起来。

别说,老头儿真不含糊,确有几手绝活儿。

不大一会儿功夫,就先纯熟地把牛捏好了,尾巴、耳朵、牛蹄、牛角一应俱全。牛郎肤色黝黑,布衣上还打着补丁,细节处理得十分巧妙,最后老头儿还把人和牛之间用一根草环连接上了,相当生动。

但要说最好看的,最显本事的,还得是织女。

衣装秀丽,姿态优美,腾云驾雾,衣带飘飘,而且容貌居然有几分肖似“糖心儿”本人。

这其实已经不是“行活”了,而是有匠人的即兴创作在内,让“糖心儿”觉得真的有趣极了。旁人也直说精彩!

最终皆大欢喜,老头儿得到了丰厚的酬劳。“糖心儿”也有了一件哄洪钧的小礼物。

不出所料,这面人儿真买对了。

“糖心儿”一到了洪家的花园,只听一声“糖阿姨”,洪钧那小子就如同劫道的土匪一样,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树下花丛里蹿了出来。

那高举的两只小脏手吓了糖心儿一跳,也不知道这小子是摸了泥还是玩儿了土,弄不好还抓了虫子。这对她来说,可比什么东西都更来得恐怖。

到这儿就得说了,亏得有这面人儿做挡箭牌,才成功吸引住了这位“山大王”的注意力,否则“糖心儿”的衣裳大概率就会难保洁净了。

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洪钧虽然是真喜欢,他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看个没够,也说“织女像糖阿姨”。但他同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

这小子楞是挑剔牛郎没什么法力。说“这个神仙最窝囊,除了会种地屁也不会,要是换个孙大圣就好了……”

一句话逗得“糖心儿”差点乐弯了腰。“哎哟,你这小东西。早知道,就应该给你捏个《宝莲灯》……”

其实实打实的说,送礼最大的学问,确实就是如何送人之所需。

再好的东西,别人不需要,你辛辛苦苦弄来也未必讨得欢心。相反的,别看不值什么的,如果对了别人的心思,也会格外讨巧。

就比如说,“糖心儿”买的面人儿虽然未尽赢得洪钧的全部肯定。但当她步入新修好的西跨院,在院中和迎出来的洪家人相互见礼之后,她带来的其他礼物却让王蕴琳这个未来的婆婆十分满意。

因为首先“糖心儿”带来的活鱼,是每个家庭喜宴上最好的增色之物,但需要赶早去菜场现买,往往稍晚一步就没有了。

王蕴琳本来正遗憾时间不赶趟呢,没想到“糖心儿”已经想在前面了。

其次,那些出自“糖心儿”之手的南派“巧果儿”,样式也太可爱了。

不但个个都被点染为七色,还被“糖心儿”用红色长线穿成串,尾端系了沙果或花布。

这样即可挂于壁间为装饰,也串成一环挂在小儿项间取乐的。还可当做零食随意取食,是又好看,又好玩,又好吃,又应景。

别说王蕴琳忍不住要夸“糖心儿”想得周到,心灵手巧。就连洪衍茹也笑着来凑趣,说今天真是应节应景,“糖心儿”就是家里迎来的“巧娘”。

这一下可把“糖心儿”夸了个不好意思的,脸色羞红间,她就赶紧问王蕴琳有什么要自己帮忙的。

这自然更让王蕴琳觉得这个未来的儿媳妇好得无可挑剔。

当然,王蕴琳肯定不是《锔碗丁》里的恶婆婆。也没有跟小辈儿摆谱儿的臭毛病。

于是她就很体贴地让“糖心儿”先歇一歇,喝口水,还让洪衍茹陪着她去看看房子。说干什么待会儿再说。

其实“糖心儿”也正对房子里什么样儿好奇呢。

她想象不出洪衍武又能鼓捣出什么花样儿来,就笑了笑点头应了。

果然没失望,才跟着洪衍茹刚一进门,“糖心儿”就被震住了。

因为别看她也有一处自己的小院儿,但房间布置走的是小巧玲珑的洋派儿。而洪家的房子里呢,流露出的全是豪门大族的贵气与堂皇。这种庄重华丽的气派,她还从未得见过。

屋里的情景真就跟相声《夸住宅》描述的情景差不多。里里外外满可以在这儿拍电影了。

迎面的中堂是一张八尺的《福禄图》——齐白石画的葫芦,寓意着福禄满堂,家事美满。

下有一张黄得能出油的大条案,上有尊窑瓶、将军罐儿、料器盆景。

案前摆一张黄花梨的八仙桌,两边同样是黄花梨的太师椅。屋角一个立式紫檀大座钟。

内屋另有有一丈二的穿衣镜,一丈二的架几案,雕刻有八仙图的香樟屏风……

不用说,洪衍武这是把洪家的部分家私给挪进来了。

但就是这么多好东西,虽然能一时让人眼花缭乱,但还是掩盖不住“落地罩”的精彩。最后人们的目光还得集中到这件东西上来。

其实所谓“落地罩”,就是房屋与房屋之间雕花隔断。

但它和小名“碧纱橱”的隔扇不一样。隔扇有门,关严了会形成两间屋子。而“落地罩”却是通透的,一个隔断的象征而已。

洪家西跨院因为是一家之主的住处,窗棂又是仿照储秀宫后殿“丽景轩”的蝙蝠样式做的。

因故“落地罩”雕的花饰也是“天福增寿”的图样,堂屋两边的每个落地罩上雕的全是漫天飞舞的蝙蝠。形态各异,惟妙惟肖。

“糖心儿”抚摸着上面一只只蝙蝠。说她要不是亲眼见到,真不敢相信木雕能精彩到这种地步,简直太华美了。天底下真是有能工巧匠啊。

洪衍茹听了就告诉她,说这个东西单靠能工巧匠还做不出来。它是先有单先生画出的样子,再由大哥的师傅照着雕的。只有王师傅的本事,缺了故宫专家设计也不行。所以雕出来之后,就连王师傅自己都喜欢,声称这个“落地罩”每个都有一百零八只蝙蝠,可不比皇家的逊色呢。

“糖心儿”听了更是赞不绝口,说“这种东西倒真有意思,好看实用不说,没事儿还能数数玩儿呢。要是住在这里可不怕闷得慌了……”

洪衍茹听到这儿就笑了,“你这么喜欢它呢?那你快跟我再看看东跨院去吧,那里的落地罩是楠木做的,王师傅雕了一十八只小松鼠藏于葡萄的藤蔓之中,可比这个还有趣呢。回头这两处,你真得好好挑一挑,看一看。到底喜欢哪一个?挑好了,好让我三哥要来给你们做新房啊……”

“糖心儿”真没想到一向只会笑不爱说的洪衍茹今天能这么淘气,听了最后一句立刻面红耳赤。当然就不依了,抓住洪衍茹就要惩治。

嬉笑之间,这未来的小嫂子和小姑子闹成了一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