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559章 失意者联盟

重返1977 第559章 失意者联盟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副食店?那种地方还能喝酒吗?

当然能。

同样作为大众平民的公共消费场所。如今的人大多熟悉从西方社会传入的酒吧。恐怕却不了解咱们过去曾经盛行的本土酒馆。

实事求是的说,如果刨除崇洋媚外、找刺激泡妞和小资情调的因素。单纯仅从喝酒和聊天的角度来说,咱们的酒馆恐怕比西式酒吧更实惠,更有意思,也更人性化。

京城酒馆的演变当然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此地的酿酒饮酒历史可追溯到秦代。黄酒技艺是在金代趋于完善,也是从那时酒业对民间放开了专卖权。

到了元代,君王最为嗜酒,不但雕成可贮酒三十余石的“渎山大玉海”置于“广寒殿”内,还始创出了高度的蒸馏酒。这种酒当时被称为“汗酒”,既出汗的意思,民间俗称“烧刀子”。

而明、清两代京城酒业更加繁荣,一向有“酒品之乡,京师为最”的荣誉。宫廷和民间都有不少独门配方的名酒。像允泰自酿的“满殿香”就是大内御酒。

再之后到了民国期间,百业凋零,却依旧盛行饮酒之风。其时北平的酒店分为官酒店、黄酒店、京酒店三种。

官酒店经营批发业务。

由于这里的白酒均已纳税,质量上有保证。其中尤以“南路烧酒”之称的海子角“裕兴烧锅”(今大兴制酒厂)所酿烧酒名大利高。但民国后期,因粮食短缺,官酒店纷纷倒闭。

黄酒店专售黄酒。

京师黄酒有五种。南黄酒(绍兴黄酒)、内黄酒(清宫内府酿造法)、京黄酒(本地黄酒)、仿黄酒(仿绍兴酒)、西黄酒(山西黄酒)。其经营方式如绍兴“咸亨酒店”一般无二。

清末民初,京城甚至曾一度为黄酒天下。连“茅台”和“汾酒”都被“百年花雕”、“远年女贞”挤下正式宴席。

但国都南迁后,黄酒店失去主要顾客群,业务清淡,日非一日,于日军侵占北平后,全部倒闭。

至于京酒店就是以售白酒为主,兼售黄酒、露酒的酒店了。

这种酒店业务灵活,经营内容多样可控,生命力最顽强。根据规模和方式的不同,分为酒馆、小酒店(酒铺)、酒摊儿(酒座)、大酒缸、药酒店等形式。其中尤以“大酒缸”最具代表性,最知名,也最为兴盛。

这种店价格实惠,往往以酒缸铺木板为桌,独有情趣。而且酒水种类多,时令酒菜多,供应主食,冬季还贩卖爆羊肉、炖黄花鱼。可谓集吃喝和娱乐于一体的平民乐园。

主顾都是常年的回头客,且不乏社会上流阶层。小酒儿一热,就是不吃饭也能聊,掌灯时分可比西式酒吧热闹多了。

但建国之后,由于物资供应始终紧张。且天天泡酒馆儿成了不良生活习气和思想落后的表现,越来越多的人对此不齿。京酒店生意自然日益萧条。于是由店主起,便主动开始了由大改小、变繁为俭的过程。

这一时期,除一些酒馆升级成知名饭庄以外,经营种类最全的“大酒缸”纷纷改为只卖不多酒菜的“小酒馆”,或是转为了烟酒杂货店,唯有靠打散工的体力劳动者的勉强维持着。

五六十年代虽曾一度有过缓和,但随着“公私合营”和“三年自然灾害”、“运动”的先后到来又变得日渐零落。而至今为止,这种小酒馆的生命力已经接近尾声。洪家附近仅南横街还尚存一家。

说白了吧,其实“酒馆”最主要的消亡原因还是在艰苦朴素的年代里,副食店就完全可以覆盖他们的全部业务了。

像店面较大的副食店内为了便民往往会在店内置上几张桌子,再开设一些管理得当的专卖酒类和酒菜,也就再无需什么了。

所以说,在这个时期,副食店就是“随意便酌”的小酒馆。

光顾的酒客很少有偶然路过的生人,多是附近的住户或在附近上班的人,年纪也多在四五十岁以上,很少有像洪衍武这样的年轻人。

而售货员与酒客之间,或酒客与酒客之间也大半相熟,于是乎酒馆中常常充满了一种轻松和睦的气氛。

要说和旧日酒馆最大不同之处,就是营业时间不拉晚儿,再无昔日天黑之后,酒馆里人声鼎沸的情景。

且说1980年2月14日这天上午十点左右,洪衍武和宋国甫一起回到自新路,分头跺跺脚下的雪,掀开了厚重的门帘子就钻进了副食店。

当时副食店里人很少。仅靠窗的桌子上坐着个人影在独自喝酒。就连顾客也没几个。

这是因为大家过节该买的东西早都买好了,否则这会儿不定什么就没了。而临近节前,各家各户又都忙于琐事,平时常来的酒客自然也不光顾了。

这可正合了洪衍武和宋国甫的心意,俩人进屋就直奔了柜台。因为都是第一次来这儿喝酒,出于新鲜感,俩人隔着玻璃一边寻思要哪个酒菜,一边跟售货员打听散酒是怎么个打法儿。

可哪里能想到,就在这个时候。一只手竟突如其来地拍了拍洪衍武的后脊梁,吓了他一跳。同时还响起一声吆喝。“哎哟!怎么在这儿碰上你了?”

结果一回头,洪衍武愣了半晌才认出是张宝成。好嘛,敢情刚才坐那儿喝酒的主儿就是他啊。

其实这倒不怪洪衍眼拙,张宝成今儿休息没穿警服。另外,这小子已经喝得小脸上了色。

他一溜歪斜地走了过来,傻乎乎地笑着。怎么看都有点反常,和平时的机灵精明大不一样。

而还没等洪衍武开口问话呢,张宝成这小子自己就把心事给秃噜了。

“正好,你来了,咱俩得再喝点,干一个……为什么?为了我跟你是一样倒霉。别提了……”

跟着张宝成凑近一拉洪衍武,压低了声音。“我那个对象啊,你见过的,她明确地把我蹬了!哎,嫌我小片儿警没前途、没文化、没出息!你说她这是什么思想觉悟!她觉得自己怪不错呢。不就认识个五线谱吗?靠她那个局长舅舅才调动到文化宫去的,有什么呀……”

得,敢情这儿又一位!要说巧也没这种巧法啊?今儿这日子口都邪了!

洪衍武抬起头和宋国甫对视一样,俩人想笑却笑不出来。没别的,他们只能拉着张宝成坐回到桌子上。

宋国甫和张宝成在常显璋的婚礼上见过,虽然不熟,可越是这样反倒没了什么丢人的顾忌。他就主动把自己的事儿拿出来,又小声炒了一遍“回锅肉”。

这还真对路子。张宝成的情绪不但好多了。同样的处境,也毫不费力就拉近了几个人的心理距离。三人的这顿酒还真是非一起喝不可了。

于是很快,洪衍武和宋国甫就买来了酒和菜。

副食店里的散酒分三个级别。八分的、一毛三的和一毛七的。

洪衍武当然要最好的,一毛七的,每人二两。都装在一种特别厚实的白瓷杯子里。然后还可以把这几杯酒放在店中央煤球取暖炉上的铁盒子里去热酒。

那盒子面是一个一个的空圆,正好把酒杯放进去。铁盒子里面有热水,“咕嘟咕嘟”只需一会儿,热气掺着酒香就飘了出来,这就是当年酒铺里独有的味道。

另外就是酒菜。副食店里当然不会有粉皮、拍黄瓜那类需要加工的凉菜。现买现称的是各种灌肠(从最廉价的粉肠到广东香肠)、排叉和一种称为“素虾”的豆制品。而柜台摆的一盘盘的碟子,里面是事先放好的腌鸡子、咸鸭蛋、和广味香肠等。

洪衍武也是每样都要了点,满满腾腾摆了一桌子。

而这还是不够。俗话说烟酒不分家。洪衍武的烟抽完了,也得买一包。他看了看,就相中了柜台里带铝管的国产雪茄。

临掏钱时他想起了张宝成那个臭脚丫子对象逼他戒烟的事儿。就故意指着雪茄问他,“来根带劲儿的怎么样?抽不抽啊?”

张宝成果然义无反顾地回答。“抽啊。现在谁还他妈能管我?哥们儿自由了!”

就这样,这顿酒最终喝得热闹、新颖之极,就连几个售货员都长了见识,看得瞠目结舌。

那是一副什么景象啊?

售货员见过嘬钉子下酒的主儿,见过一个咸鸭蛋能就酒吃一礼拜的主儿,见过端着半杯凉水四处搭顾蹭人酒的主儿,可真没见过要这么多酒菜的主儿。

而且这帮小子后来还要了一瓶青梅酒,一瓶玫瑰酒,居然和白酒掺在一起喝。声称是什么外国的“鸡尾酒”。

最绝的是每个人还学着电影里的样子叼上了雪茄。那小烟儿一冒,手指轻弹的揍性,怎么看也不想红旗底下长出来的苗儿啊。奢侈程度在这里绝对是空前的。

嘿!又吃又喝又抽又聊又看雪!够滋的啊!

确实如此,仨人这一番畅饮一直喝到了下午两点。他们终于不胜酒力,带着抱团取暖的慰藉,各自归家了。

此时此刻,阳光映照着雪光让人睁不开眼。洪衍武也就盼着一件事,回去倒头就睡,先闷一觉,醒了这天也就差不多过去了。明天就是除夕,一切就都会好起来的。

只是可惜啊,今儿哪儿哪儿都透着邪性,他还是低估了命运这家伙调戏人的决心和手腕儿。

他才刚到西院儿门口就发现了院外停着一辆吉普车。然后一进屋,果不其然,杨卫帆来了。这家伙正抽着烟、喝着茶和下了班儿的陈力泉说话呢。

这一见着他,简直像见着亲人啊。烟一扔,茶杯一放,人“腾”地一下就从椅子上蹦起来了。

“小武。哥们儿流年不利,快!你快给我出个主意吧!”

没想到杨卫帆这么激动,洪衍武跟着感觉,晕头涨脑下就随口说了一句。

“你?你又怎么了?你不会也让周曼娜给蹬了吧……”

却没想到这话差点被把杨卫帆招哭喽。

“要是那样就好了!我……我他妈摊上大事儿了……我跟她……那个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