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592章 农贸市场

重返1977 第592章 农贸市场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有个词儿叫做“否极泰来”,这是客观规律,人是不可能一背到底的。

曾经的生活经验让洪衍武坚信这一点。所以这时候的他,最盼着的就是这个词儿开始奏效,让洪家从此转运,让家里人都过得痛快点儿,可别再有什么坏事儿出现了。

还好,老天(和谐大神)保佑,洪衍茹身上没再出什么事儿。

反倒随着“中秋”、“国庆”这两节一天天临近,洪衍武的生意越来越火。“小媳妇儿”夫妻俩也熬过了风头,悄悄重操旧业了。就连洪衍文往家打过几次电话,都说工作很顺利,同事相处愉快。

这似乎还真有点“如君所愿”的意思了。

接下来洪衍武为了让全家好好聚在一起高兴高兴,他和陈力泉还特意把休息都调到了9月23日中秋节这天,准备陪父母好好过个节。

结果没想到老天爷还真能来凑趣。当天一大早,“话匣子”里就传来国家要组成特别检察厅审理“运动”一干主犯的消息。这引得整个观音院东院儿四户人家立刻就炸了锅。

以边家为例,浇着花的边大爷就说,“还审什么呀审?这帮狗东西,要我,就统统枪毙喽。”

正从小厨房往屋里端粥锅的边大妈跟着接话。“枪毙一次也太便宜他们了。应该崩一次,救活了,再崩一次,再救活了,再崩他一次……”

刚从里屋起床的边建功一边穿着裤子也来接下茬。

“妈呃,还是您老这招儿绝。我得帮您呼吁呼吁。您知道您这在古代叫什么吗?千刀万剐啊……”

总之,各家各户一阵热议,骂可恶的骂可恶,说活该的说活该。毫无疑问,这就是老百姓最质朴的心声。

其余的事儿就更不用说了,这日子口儿赶得多么巧啊。正当吃螃蟹的日子赶上了这事儿,那不和1976年一样吗?普天同庆啊。今儿只要手里宽松点儿的家庭,都得买螃蟹去。

事实上也果然如此,洪衍武十点钟和陈力泉一起出的门,赶到“菜市口菜市场”,就发现河螃蟹都已经卖完了。水产部的居然半空了,什么活物都没有了。

洪衍武再去找那个相熟的大姐一打听。那大姐也没辙,嘴里还说呢,“嗨!去年‘重文门菜市场’中秋专门进的‘胜芳螃蟹’卖两块二一斤,大家都嫌贵,卖了没一半,剩下全死了。可今年也邪门了,我们吸取教训,进了二百斤普通河螃蟹,卖两块三毛五一斤,居然没到九点就全光了。真是奇了怪了?怎么东西越涨价,卖的越块呢?和以前完全倒过来了……”

奇怪吗?一点不奇怪。这只能说明老百姓思想意识不一样了。人们对商品议价的接受程度显然越来越高了。

没错啊,紧缺的东西当然得价高啊,否则洪衍武挣谁的钱去啊?

而与之相辅相成的是,其实自从8月,个体工商户有了受国家承认的合法身份之后,大街上练摊做买卖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像磨剪子戗菜刀的,补洋铁壶的,修鞋的,修车的,缝缝补补的都有了。

所以说如今即使国营菜市场卖脱销了,也不大要紧。至少还有一个地方能碰碰运气呢,那就是农贸市场。

继广安门、先农坛、菜园街之后,1980年玄武区政府在“樱桃园三条”也新建了一个比较大的农贸市场。这里是离洪衍武他们最近的,他们赶紧掉头就奔这儿来了。

因为农人重农历,这是根深蒂固的思想意识。所以今天这里的集市尤为精彩,京郊来的小贩能多了一倍。由东往西,刚一进市场范围就闻见带着腥气的河鲜味儿了。

金鳞银翅的各类草鱼、活蹦乱跳的小河虾和捆着手足的青壳儿蟹,一应俱全,看着就能给人一种活鲜活鲜的感觉。

卖主们都摆出一副腰粗气大的架势。再不复以往像做贼似地探头探脑,全都光明正大地插着腰,一个个放开嗓门吆喝。

“又肥又嫩,又香又鲜!”

好嘛,连滋味儿都喊出来了,二里地外,就能叫你舔嘴唇。

而今天必然当属卖螃蟹的吆喝声最悦耳,“地里出的好螃蟹啊!”、“一盘蟹,顶桌菜!螃蟹下酒,是最可口啊!”、“满盖儿肥啊!错过了就没——啦!”

像洪衍武和陈力泉这样的1957年之后出生的京城孩子,都没怎么感受过这种地道的京味儿叫卖声。听着是好玩、热闹,可他们谁都不明白怎么螃蟹会是地里出的,那不应该是水里出的吗?

其实这个典故是这么回事。旧时水利工程落后,京津一带处于河下梢处的田地,常有积涝水灾,淹没农田。到秋天高粱红了,成群螃蟹由河里上岸进地里吃高粱。

到了夜里,人们拿着马灯,相间放在地里,螃蟹寻亮蜂拥而至,拿个麻袋俯身可得,忙得捡不过来。

所以才会有此一说,也应了古人所谓“河蟹与稻粮俱肥”的说法。

像《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中,史湘云做东道,宝钗说,“我们当铺里有个伙计,他家田上出的很好的肥螃蟹,前儿送了几斤来”,由头也是在此。

当然,卖螃蟹买螃蟹的过程也很有讲究。俗话说,“七尖八团”、“七上八下”,意思是七月吃公的,八月吃母的。

另外还得要新鲜的,最常见的法子是看螃蟹翻个再爬起来的速度,越快越生猛。

至于螃蟹肥瘦,要看后腿壳便和后腿胸盖接缝处裂缝大小,缝大则肥,缝小则瘦。

像不懂什么的年轻人显然就是最不适合买蟹的。因为会不会挑蟹是一回事,答话问话也有忌讳。要是愣头青,一不小心、二不小心就能碰一鼻子灰。

比如说,洪衍武和陈力泉就亲眼所见一个闹得不愉快的例子。那就跟一出活相声似的。

“大哥,你多少钱?”

“你说谁多少钱?”

“别急大哥,我说的是螃蟹。”

“螃蟹就螃蟹吧,你喊大哥干嘛?”

“对对,大哥,是螃蟹。”

“成心是吧?你他妈才螃蟹呢。”

一赌气,卖主干脆把螃蟹一扔不卖了。这压根就不是钱的问题,你加钱人家都不理你。就告诉你“别地儿扫听去”。

没辙,京城这个地方就这民风民气,代代相传。人们很重礼数,通常也是把自尊心放在利前面的。

而洪衍武和陈力泉也以此为戒,谁都没多废话,就挑螃蟹不说话,也没讨价还价,直奔主题。

最后痛痛快快掏了十块,买了十六个猛挣蹦的大个儿母蟹。算是顺利完成了任务。虽说价儿贵了点,可东西也是真好啊。份量足有二两一个,掀开团脐,全是满黄,完全能预见家里人的满意。

可就在俩人接着逛下去,打算再买点鲜货的时候,俩人忽然之间就傻眼了。齐齐的大吃一惊站住了,因为他们竟然发现,面前一个守着三轮车张罗着顾客,吆喝卖菜的姑娘居然是他们西院儿的邻居——水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