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680章 筹划

重返1977 第680章 筹划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其实宋国甫所希望能达成的目标很简单。

只要能在保证街面市场井然有序的情况下,实现区政府办夜市的初衷,再给西城工商分局上交点管理费就行了。再无其他奢求。

而这个市场一旦兴隆起来,日后能为国家创造多少利税,为社会提供多少相关就业机会,当时的他完全没有这个概念。

可就是这个不算高的目标,他也觉得实现无望,有点不切实际。

因为毕竟干了这么久的工商,他自认为多少算是了解一些市场的经营情况。

据他所掌握的情况,这个年头个体户卖什么,也没有卖农副产品赚钱。

这是因为老百姓手里但凡宽裕点,除了攒钱买家电的崇高目标以外,首先考虑就是用来慰藉自己肠胃。所以农副产品的交易机动性特别大,周转快。

但反过来,市场上的小百货类就不行了。

眼下老百姓对待日常生活用品的态度,是能补就补,能凑合就凑合。

像胡同里补锅的、锔碗的、焊洋铁壶的、磨剪子戗菜刀的,全有。家什不用到彻底没法修理了,老百姓是坚决不更换的。

就是更换,不还有国营信托商店里的旧货可以抢生意吗?

因此干这个,就赚得少而慢。要没有点野路子,能搞到便宜货源的人根本不能干,否则弄不好就得赔了。

同样的道理,具体到服装上,宋国甫就觉得应该也和小百货的情况差不了多少。

一般来说,富裕的人呢,要么去商店里购买成衣,要么自己买布料找裁缝量体裁衣。

贫困的呢,要么去信托行买旧衣,要么自己缝制。补丁这东西,虽然不如以前那么普遍了。可如今在不少人的衣服上还是能见到的。

而服装公司这边的货源呢,又只愿意批给一些残次品、滞销品。且价格能优惠程度不高,只比正常出厂价低个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

最后再考虑到办的市场是夜市性质,每天只有短短几个小时营业时间,那这买卖可就真的很难做了。

真为参与进来的个体户,要投入的本钱,和需要承担的经济负担的实在不轻。

像做买卖必备的一辆拉货三轮车得有吧?旧的也得二三百块。还有进货的本儿呢?也得差不多一样的数儿吧。

另外集贸市场的管理费也不算低。通常的情况,是小百货每天收一块五到两块,农副产品视品种不同两块到四块。

如果按月算,小百货往少了说也得四五十,农副产品往多了算那就得一百往上。

而办这个夜市,要想出点成绩,让上头高兴点,哪怕是每天就几个小时。摊位怎么也得收个三四十吧?何况税务局还要按季度征收定额的工商营业税呢。

就靠卖服装公司的处理服装,来摆摊儿的交得上这个钱嘛?而且无论卖得出去卖不出去,这些钱都是必须要交的。

所以无论宋国甫怎么想,他都觉得不会有人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来干这个。

更何况就是真能招上人来,他也不是就此放心了。因为万一买卖不好,来的人挣不到钱,那最后也肯定是个“黄”字儿。

其实他怕就怕出现这种情况。打个比方,万一开了一个月就散了摊子了。那可就等于给政府脸上抹黑了。

绝对是白忙和一场,最后反而无功有罪了。这又有多么冤枉呢?

至于其他具体怎么筹备、怎么安排、怎么实施的苦、累、琐碎,那反倒是次要问题了……

对于宋国甫表现出来的忧虑重重,洪衍武能理解。

因为这就是这个年代人们的普遍状态。大家对怎么做买卖所知都相当有限。

没人懂得什么叫市场规划,没人懂得什么是消费群体定位,他们也不懂得什么叫差异化经营,更不懂得什么叫时尚流行。

这样就导致人们全是商场上的“近视眼”,什么都得亲眼看见结果才能相信,才能做出下一步反应,哪怕是管理经济的人也是如此。这不奇怪。

于是为了让宋国甫放心,洪衍武就耐着性子简单解释了一下。

他很笃定的说,宋国甫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服装和小百货绝不一样,这里面还有一个虚荣心和追时髦的问题。

用的东西毕竟是搁在家里,再破也没人笑话。但衣服就不一样了。

像滨城流传一句话“苞米肚子,料子裤子”就足以证明有人重外不重里,宁可亏待肠胃,也是要穿出个模样来的。

即使京城人再务实,只在乎肚子,不在乎虚头巴脑。可总归有这样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不是?

而且完全可以肯定,现在大批量年轻人已经到了适婚年龄,他们才是服装消费上的主力。

为了找对象,总得穿出个样儿来才行不是?特别是姑娘,那有多少件衣服也总会觉得自己还是少一件。

即使没钱没工作的,只是街上的小痞子也不要紧。为了追时髦,不还能跟父母伸手呢吗?

那么信托行的旧衣服也就没什么干碍了。因为那儿的货色重料子不重款式,算不得时装,只适合老年人,完全不符合年轻人的需要。

另外,也千万别小看服装公司给的折扣。这年头的老百姓消费习惯就是在乎价格。国营商店同款的还不减价呢。

不管多少,只要价格真能便宜点,这本身就是最大的优势,那瑕疵、缺陷什么全可以打商量。

总有人会觉得划算,“处理货”当然可以比商店里没毛病的货卖的更好、更快。

而且关键是没有竞争啊,服装公司直批的货,满京城又只有这么一个服装夜市。常住人口刚刚突破九百万人的京城,要供不上这个小市场也就怪了。

至于宋国甫发愁没有人会来申请执照办摊位,更是完全不用担心。

就西单商场门口那点地儿,了不得,也就几十个摊位的地儿。根本不用在社会上公开招人。洪衍武自己的人,就足能把那些地方给租下来。

既然是自己人,人员管理和按时交费也就都不成问题,怎么着也不可能让宋国甫坐蜡啊?

话说到这份儿上,宋国甫一听洪衍武打算出人出钱相助,心就定了一大半了,更是发自内心的感动。

可他厚道,哪儿肯让自己哥们冒这么大风险啊?

他直说不行。说这么多钱投进去,弄不好就打水漂了。不如还是稳妥起见,先在社会上招人,能招上来几个就招几个,然后看看真实情况再说。

他压根就没想到洪衍武是多么迫切的想要独吞这块肥肉。

而洪衍武心里这个急啊,又好气又好笑,不得不硬性争取了一下。

“哥们儿,你就放心吧,我不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瘸逼。我敢应就有这个把握。你觉得难,可我看着根本就是个寸土寸金的聚宝盆。我谢谢你了,你就把这块地儿都给我吧,可千万别干出肥水流进外人田的事儿啊。你要真为我好,能尽量帮忙跟区里协调几件事儿就行。”

“第一是跟区里确定一下,这个市场能不能长期办下去,别干几个月就收了。第二是再跟他们商量一下,营业时间看能不能提前一点,或是延长一点,还有进货价还能不能再低一些。第三就是市场上经营项目的种类,能不能尽量扩大一些。我希望别仅限于区服装公司的那些货。也能自己找点货源。另外,你也可以帮忙问问,看区里帽子、鞋袜公司有没有积压货色可以便宜些批发的。总之,能多有几个货源总是好事。”

“只要这些条件都差不离儿。剩下的你就瞧好吧。我保证把这件事给你办出彩儿来。让你顺顺利利当上这个正职科长。”

见洪衍武真的如此充满信心,宋国甫愕然之余,也就只好答应下来。

但想了想,还是不免优柔寡断的叹息一声。

“小武。你就这么有把握?真想好了?万一要是……你别为了帮我,最后自己……我觉着吧,还是……”

洪衍武顿时有点要抓狂了。

“哎哟,我服了你了。我警告你啊,这事就这么定了。再废话,老鹰抓你***……”

在洪衍武手势的威胁下,胖子一凛,呛了一口烟儿,赶紧转移话题。

开二群了,群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