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736章 上台阶

重返1977 第736章 上台阶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最后咱们就得到洪衍武的生意了。

这一次,尽管洪衍武大撒巴掌了,前前后后至少有俩月一点没顾上。

但由于分工明确,奖惩合理,利益分配有据可依。

底下人各司其职,让各方各面都运转正常。

这就是制度带来的好处了。

甭管是吃偏门还是怎么地,反正洪衍武用公司化的方式来管理的这些灰色产业,在国内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创举。

他相当成功的让靠他吃饭的每一个人都成为了利益共同体。

也就充分调动了他们各自的劳动积极性,合理地发挥出了他们各自的能力。

实事求是的来,他所制定的制度,从合理性、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已经超越不少当代的港资和外资企业了。

甚至足够成为工商管理课程上供商业精英们学习的商业范本。

而另一方面,洪衍武带的这些人正因为出身是最底层的,却因为他拿到了最上等的收入,改变了生活轨迹,有了光明的希望。

他们同样反馈给了洪衍武一种正常企业难以企及的回报,那就是忠诚度。

许多人跟着洪衍武干,如今已经并不光只为了钱了,对他有感激、还有信任、还讲情义、负有道义。

有了这些东西,这伙儿嘎杂子琉璃球们所产生的凝聚力,恐怕都能与我们最讲团结和集体意识的军队相媲美了。

但这还不算完,在大家都把劲儿往一处使的情况下,偏偏还赶上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那想不发财都难。

于是几乎所有的产业都出乎洪衍武的预料,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比如外汇券套购吧,当下的社会形式是这样的。

1982年4月,来王府井逛街的人们惊奇的发现,在这条京城最着名商业大街的南口,伫立起了一个4米多高,六米多宽的巨大的广告牌。

广告牌上的内容,罗列的全部是日本“SONY”公司的家电产品。

几乎同一时期,电视台播放的东芝广告带来的冲击也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

京城几乎所有的孩子们都在唱广告里的音乐,“偷去吧(TOSHIBA),偷去吧(TOSHIBA),新时代的东芝。”

而随着创刊两年的《家用电器》杂志的发行量上升到二十五万份,王府井百货大楼,也开始把过去的分门别类的各个家用电器组合并,成立一个包揽了几乎全部家用电器的专卖柜台。

再加上尚未来到夏,市场上的冰箱、电风扇就已经开始供不应求。最热门的彩电票在黑市里的收购价已经跃升为五百块一张,几乎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畅通无阻的“通行证”。

这些新变化无不在向人们宣告,家用电器热潮已经来到,提醒着京城人,你们的生活将被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流行时尚重新塑造。

那不用,如今旅馆里谈成的业务中,进口的彩色电视机也就超过了烟酒,成了利润最高的主流商品。

卖出一台就够这帮子们赚个三四百的了。

因此从春节之后开始,有不少人,每个月仅靠拿提成就能挣出一台大彩电来。

自然而然的,洪衍武的利润也随之水涨船高,在这一块,每月能平白多出四五万利润来。

服装批发上呢,“大宝”、“力本儿”算是把这一摊彻底撑起来了。

账盘得清清楚楚,不但运货到京,还得负责把货分批出去才肯跑二回,很是尽职尽责。

这几个子也挺有灵性,见花城那边运动服卖得好,开始尝试着少批量往京城弄。

没想到这些衣裳一到京城就被疯抢,好销得很。

后来几个人一合计,就琢磨过味来了,是“女排”在起榜样效果。

于是开始大批量往京城倒腾,现在已经在京城掀起了一起“运动服热”来了。

而服装市场这边呢,“刺儿梅”也挺尽心帮衬着。

自从听洪衍武想把摊子都租出去,她就主动帮着拉了一帮江湖里的老相识租了服装夜市的摊子。

现在的情况是,洪衍武也就剩十几个摊子没出去了,差不多原来市场四分之三的人都吃上了“供奉”,跑到“秀水街”挣外国饶钱去了。

而他们弄到手里的那些外汇券也没糟践,大部分又按市场行情被“大勇”的人给兑换回去了。

这还真有点自我循环“托拉斯”的意思。

至于“百子”、“淘气儿”、“顺子”各自那一块的烟酒业务,和“捕”、“三蹦子”的古董收购的业务呢,也各自都在顺利进行着。

不过值得一提的,倒是“顺子”这子有点鬼机灵,竟然让他给琢磨出一个套购牟利的路数。

就靠着这一招,他和“淘气儿”的烟酒店,即使不靠从当官的手里收高档烟酒,居然也能赚不少钱了。

敢情“糖业烟酒公司”为解决滞销商品,当时对烟酒的批发政策是“搭售”。

就是,你想要批好烟好酒就得要滞销烟酒。滞销商品只要批走一定数目,就会给你搭配给些好烟好酒。

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在“顺子”的脑子里会另有一本账,能靠“杀富济贫”来搂银子。

“顺子”初试身手,是从批了二十箱丙级烟和八十箱丁级烟开始的。

这一百箱烟,搭配给他一箱蓝牡丹、一箱红牡丹和两箱香山、两箱大重九。

然后他一边在自己的店里一分钱不赚,按进货价往外零售这些丙级、丁级的香烟。

一边还会以每箱比批发价还便宜两三元钱的价格,转批给京郊的烟酒店。

这么赔本赚吆喝,就是只求快点把这些次烟处理出手。

而他挣的钱呢,只从那些好烟好酒上来。

这么吧,一条香山,批发价一条三块七,官价零售四块九,实际上市场价格却能到六块。

虽然档次低零,还不够洪衍武收购标准。

可光这一百条烟卖到市面上,利润就有二百三。足以弥补贱卖那些香烟的亏空了。

这样一来,其他的四箱好烟当然等于干赚。

别的不,光一百条牡丹,批发价六块八,官方零售价已经涨到到八块四了。

再加上洪衍武许的百分之三十议价,这就是五百的利。

所以再加上两箱大重九,这么干一票就能挣个上千儿八百的。

这还不包括洪衍武再转手,通过旅馆谈业务,把这些烟倒出去的第二层利润呢。

就跟白给的一样,划算不划算?

谁能想的到啊,这让大多数的烟酒零售方龇牙咧嘴的政策,其实是个能发财的门路呀!

“顺子”一试得手,他也不独闷儿,跟着把这招也教给“淘气儿”了。

好,俩人从此一东一西就这么干上了,每个月也不贪,烟一回,酒一回。

而他们对糖业烟酒公司只声称有外地采购员的朋友。

“糖业烟酒公司”不但没起任何疑心,反倒为了奖励他们,还主动给他们放宽了一些搭售好烟的额度标准。

这不,这俩月下来,刨除经营成本,他们各自干落两千多呢,足以保证这两家店铺的存活了。

瞧瞧,这不就是主动能动性,这不就是各走一门灵吗?

有这样的手下,洪衍武还能不省心吗?

所以皆大欢喜,无论是洪衍武一方,还是西城“糖业烟酒分公司”,又或是郊区烟酒店,全都是获利方。

要不高心,只有负责郊区烟酒批发业务的那些批发部门。

因为他们底下的零售渠道被“淘气儿”和“顺子”给抢了不少,差酒差烟自然都变得不好批了。

最憋屈的是他们怎么都想不通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在郊区反倒便夷烟不好卖了呢?难道农民还都要抽好烟喝好酒不成?

奇怪,真奇怪!

开二群了,群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