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758章 一张好嘴

重返1977 第758章 一张好嘴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洪衍武的话确实发人深省。

告一段落的时候,不但兆庆听得入了神,安书记认真地频频点头,洪禄承和允泰也均陷入了沉思。

以至于老半没有任何人话,最后还是洪衍文开了腔,率先表示支持。

“安书记,舅舅,你们别看老三年纪轻,我觉他的话挺有道理。至少比我这个专门抱着文件的人,看到的东西要实际、要深刻。其实要按他的这个角度来看,确实不用太担心。因为村办企业能实现共同富裕,反倒比搞几个专业户更符合咱们改革开放的精神。而且毫无疑问,这是能彻底解决实际问题的好办法。既然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值得一试。”

有他这么一,本就已经动心的安书记,态度自然更笃定了几分。

“他二外甥,你这个当官的大学生也这么看啊,那我就放心多了。要不,要不我们就照这个办法试试?”

而兆庆还是想的比较周全,尽管很热切,却忍不住追问了一句。

“可……可办厂总得有项目、有资金、有技术才行啊?我们农民……”

得,一谈到具体的现实问题,洪衍文倒是卡壳了。

因为该怎么干,他这个纸上谈兵的秀才可不好。

好在洪衍武不等他为难就把话接了过来。

“表哥,放心,不瞒你,该怎么办我早就想好了。只不过这我可有个条件,安书记得答应让你挑头干,好事我总不能便宜别人……”

这么一,一屋子人都笑了。

安书记则赶紧拍胸脯,“他三外甥,兆庆可是我女婿,好事没人想着他,我还不干呢。对这个你放心。要真有好主意你就出来,我们全村人都会感激你……”

话到此处,气氛更是大好,

可惜,没等洪衍武后面的话出来,一贯与他意见相悖的老大,这次果然又习惯『性』地拦了一道。

“等等,先别急,老三,你这『毛』『毛』糙糙的,我怎么越想越不放心啊。就算你的有道理,可这大多都是靠推测,你怎么能保证政策就不变呢?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要以后风向出了问题,那安书记可怎么办?兆庆怎么办?不全被你搁里头了?”

而此言一出,随后竟也得到了洪禄承的支持。

“老三啊,你大哥是持重之言。我记得五十年代,当时政策还三十年不变呢,可后来怎么样?突然间就公私合营了。我为什么主张要再等等看,就是怕这个啊。总之,做事一定要朝最好的方向努力,但也必须要考虑最坏的结果呀。”

这么一来,安书记和允泰的面『色』又不由迟疑了。

洪禄承的是真的,而且类似情况太多了,他们这年纪的人都经过,又怎么可能没顾虑?

否则当初安书记搞“大包干”也就不会拖到最后了。

可这几个做长辈的却没想到,洪衍武偏偏对这一条满不在乎。

就见他一扬眉『毛』,竟耍弄起辩证法来。

“是,确实干这事儿需要冒点风险。可咱们也别忘了,什么事情本来就是双方面的。伟大领袖教导我们,先抓主要矛盾,再抓次要矛盾。那想得到一样,你就得先放弃另一样。下间哪儿有百分百面面俱到的好事儿啊?真要是一点风险没有,谁都看得见,那不一窝蜂全干上了。何况话回来,要是大家都在干,那又哪儿能算好事?鸡蛋的事儿不就这样吗……”

他还正要继续臭拽下去,却不妨挨了妈一句数落。

“别耍贫嘴,车轱辘话你绕谁呢!”

得,这子讪笑一下,也就不敢再卖关子了。

“嗨,我的意思是,这里面风险有,可概率实在不高。另外哪怕真出现最坏的情况,我也又把握能准确判断风向。”

“诸位怎么都糊涂了?咱们的村办企业『性』质可是大集体啊,咱不是垫底的,下面可还有私营经济吗?专业户和个体户就是咱们的望风石啊!”

“所以政策变不变的,盯着他们不就完了?真要变,也得先拿专业户和个体户开刀。等哪要是专业户和个体户都不让干了。那我第一个支持咱们村停办企业,把利润全部上交国家。”

嘿,别,还真是这么回事。照这么办,确实能看得挺明白。

于是这一下,大家都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不但洪衍争没话了。就连洪禄承都承认,“对对对,大集体的买卖和咱们家老铺的事儿,确实不一样,是我想偏了。看来似乎可校”

允泰和安书记则对视着点零头,兆庆更是兴奋起来,连连催促洪衍武快把主意出来。

可要也真气人,屋里人们意见终于达成统一了吧,洪衍武自己又给大家泼上冷水了。

他随后竟然龙口村的情况不适合搞工业。

他的理由是,第一,龙口村位置偏远又在山里,路不行,那么搞工业用汽车批量进原料,往外运货都不方便。

第二呢,无论任何工业的厂子都得购买机器设备,五金厂和水泥厂也是一样,那么启动资金至少也得几万块,耗费成本太高。

第三呢,集体企业也并一定就都比私营经济安全。这主要还得看经营内容和发展规模,如果要是和国营厂子争抢资源和客户了,那恐怕就会先倒霉了。

第四呢,搞工业还破坏风水,糟蹋环境,工业生产离不开污染。生产的产品越多,有毒废料就越多,那是会让人生病的。

这么一来,又的大家哑口无言了。

安书记甚至不由摇头苦笑起来。

“他三外甥,你真是一张好嘴啊。老头子我今算是见识到了,什么是黑能成白,死能成活啊。可……可我就糊涂了,那你这两边倒的,前后不是自相矛盾了吗?那到底是让我们办厂,还是不办厂啊?”

倒是兆庆沉得住气,听出了洪衍武意有所指,赶紧劝安书记安心。洪衍武既然想的这么全面,那肯定有更好的办法。他不会拿大家开涮的。

于是洪衍武又不由哈哈笑了起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表哥,也不亏我替你琢磨出个好项目。”

而跟着他就把剩下的话全吐『露』出来了。自己的意思其实是办手工艺品厂。

他的想法是,如果做不需要什么原料和生产设备,单纯靠手艺,就地取材的东西,这样运输问题和资金问题就好解决了。

如果不搞工业,搞手工业,那也就不会有污染了,生产的东西和国营厂子绝对形成不了竞争。

可他的答案却未能获得如期效果,众人都不禁面面相觑,心里存疑。

兆庆这次皱起眉头,最先发问。

“手工艺品?京城里什么手工艺品厂没有啊?京绣、骨雕、木雕、象牙、玉器、漆器?瓷器?珐琅彩还是金丝镶嵌?那都是极其精密的手艺活,要学不是短期的事儿,哪个我们也干不了啊?你这不开玩笑吗?”

而洪衍武却无丝毫变化,态度平静如初。

“表哥,你想左了,哪儿用得着那么高大上啊。再,我想让你们做的东西,他们还真不生产。正好,洪钧那儿有几样玩意,我拿过来给你看看你就明白了。”

两分钟不到,洪衍武从大哥的屋里拿着几样回来了。众人更是一头雾水。

他拿的都是什么呀?

一个是红绒绳子编的“吉祥结”,带着长长的流苏。

一个是拿草叶子编的草蚂蚱、草螳螂,拴成了一串。

这两样都是出自洪衍茹之手。

还有一个是风车,和一个红漆木条做的宫灯,这是出自洪衍争之手。

白了,就是哄孩子玩儿的自制玩具。京城的工艺品厂确实不生产。

“这……这……好做是好做,可这能卖钱吗?”兆庆实在是无法置信。

而洪衍武当然有他的道理。

“能卖钱吗?那得分你卖谁。这些东西就跟蛐颌金鱼和鸟儿似的,找不对主儿,一『毛』两『毛』没人要,要找对了主儿,那就好了。”

“这些玩意,咱们产出来可不是卖老百姓的,我的意思是卖给洋鬼子,挣他们的钱。跟你明了吧,现在京城里的老外越来越多。人家来了就想买点纪念品带回去。可不是人人都懂得欣赏高雅的东西,也不是人人都愿意卖贵的。那这些有趣的、带着民族特『色』的东西,不就正合适吗?”

嘿,又是一次醍醐灌顶啊。

安书记虽然还没彻底转过弯儿来,可允泰父子却已经眼里有神,脸上冒光了。

允泰先连声称赞。

“武的没错,过去民国的时候,我见的西洋人多数都喜欢这些,想必卖给他们不难。只不过你这些东西糙零儿,外国人还是喜欢精致的东西。”

“这“吉祥结”和草蚂蚱,完全可以挂在风车上。另外还能做些荷包、风筝呢。这宫灯样式也不对,太儿戏了,我熟知内务府的款式,要改改可比你这个好。”

洪衍武也乐了。

“舅舅的是,您是行家,这可是咱的一大优势。另外我还惦记着龙口村另一大优势呢。我记得安书记过,咱村守着山,守着金陵,过去不是石匠多吗?咱就用石头做点石雕,比如带砖雕花纹的花盆,门墩上骑个胖子的蜡烛台,还有长城外观的烟灰缸,不用太大,一个大方印大足以。您呢……”

兆庆这时也附和上了,极兴奋的。

“对对对,你这些主意真是太好了。要这么做出来的东西,又便宜又有趣。关键是干这个,现在没人这么想,这么干,那就没人跟咱们争啊。还是你的眼光厉害。只是,跟外国人打交道,难道我们还得派人住在京城啊?而且语言不通,我们这些农民……”

洪衍武可就等这句呢,心里一笑,马上大包大揽。

“哎哟,表哥,销路还用你着急?你们就管生产。怎么卖东西我找人。就跟过去代卖鸡蛋一样,咱们之间定个价,只要东西质量过得去,运过来我就给你们钱好不好?”

得,这一下就连安书记也彻底明白了,真是件包赚不赔的大好事。

他一拍大腿。“他三外甥,你替我们安排的这么好,大叔都不知该怎么谢你了。这事要成了,你就是我们龙口村的恩人。只要有的赚,价格你了算。啥时你去啥时候把你当贵宾招待……”

??开二群了,群号:

?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