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762章 境界

重返1977 第762章 境界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坦白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藏着心事的人减轻自身的负担。

拿洪衍武来,这些事儿从打他从嘴里一出来,他就感到一种轻松。

长久以来压在心里的份量先减轻了不少。

而且今后锁院子藏东西,他可就不用再瞒着李福了。

甚至就连洪禄承在内,都得想办法帮他打掩护,一起维持着局面。

这省了他多大的事儿啊。

所以对他而言,从此那可是“鸟儿鸣,花儿香,春光惹人醉,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了。

但反过来,对他的父亲洪禄承可就不一样喽。

老爷子招谁惹谁了?都已经是拿退休费的人了,就因为有这么个能惹事的破儿子,从此也就有了『操』不尽的心。

那可真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啊。

但没办法啊,谁让自己的儿子这么能折腾呢?事已至此,不管也得管啊。

而且这子居然还出了“我可不是要据为己有,万物过眼皆是空。纵观历史,任何人都不过是这些东西的暂时保管者”这样的漂亮话。

那么老爷子信以为真,受道德使然,也就心甘情愿成了一头被拴在磨上的“驴”。

可这下就算是摊上事儿了。

比方,显而易见的,这些么些物件的甄别、归纳、整理,恐怕就得落在他的肩膀上了。

这多大的工程量啊?

只是话回来,除了他,旁人也做不来啊?

因为就连王蕴琳和允泰这兄妹俩也一样。

别看辨识古董是行家,可潢贵擘世家子弟却没有洪禄承管当铺的本事啊。

所以这就该着。洪禄承前半辈子学那点生意经,如今看来竟然是为了儿子学的,这会儿给用这儿了,成了儿子的“大司库”。

但这还不算完呢。就这样,老爷子还嫌事儿少,自己给自己招事儿呢。

这不,就因为洪衍武抱怨了几句,现在京城想用便宜价钱收点好东西,已经越来越难了。

这洪禄承就多了句嘴,津门过去有租界,曾是清廷遗老遗少、北洋废官和白俄贵族的聚居之地,也是土洋结合的妙处。虽然京城行市起来了,满可以去津门看看啊。那儿的好东西同样不少。

嘿,那这洪衍武还不蹬鼻子上脸啊?

这子当时就抓着话把儿了,又给他爸爸派了个差事。

“爸爸哎,既然您是行家,那去津门淘换东西这事儿就拜托给您了,回头我把钱给您。对了,您要乐意呢,也可以带我妈去啊。既多了个专家,你们老两口也能一起散散心啊。”

好,这不就等于是洪禄承自己给自己一竿子支津门去了吗?

当然,老话讲“皇帝不差饿兵”,越是亲信得力的大臣越得高官厚禄地封赏笼络。

洪衍武也一样,不可能太对不起他爸爸了,怎么也得让老爷子的旅途舒服、舒心点儿。

所以那就花钱呗,资金他给了两万,还允许老家儿吃回扣。

不用都买了东西,多余的就算他孝敬父母了,下次去下次再给。

另外呢,还单独出钱包了边建功的车,要用汽车送老两口去津门。

这样的“仪仗”,已经相当于局长待遇了。

既能免得他的父母受奔波之苦,也可以让边建功代为照顾父母,很是方便安全。

最后,他还大言不惭的嘱咐父母,让他们多在津门玩两,不用着急回来。

什么五大道、劝业场、塘沽都去逛逛。什么起士林、登瀛楼、狗不理也都去尝尝。住就住“利顺德”,关键得玩儿痛快了,可千万别给他省钱。

那口气,狂极了。

但不得不,绝没有花钱的不是。老爷子对儿子这“豪华之旅”的安排倒挺满意。

这一高兴,不但欣欣然带着老伴儿上路,趁着暑假没结束,连闺女洪衍茹和大孙子洪钧也一并带去了。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祖孙三代一起出游的旅途之中,老两口对儿子的看法也来了个大调个儿。

因为当王蕴琳起洪衍武来,还在因他的“烧包”之举,担心他把钱不当钱,怕他以后有朝一日吃苦受穷的时候。

洪禄承却于微笑中给了儿子一句相当高的评语。

“你放心,绝不至于。咱们家老三,非但穷不了,而且做人也已经有点境界了……”

这话要是被洪衍武亲耳听见,那非得对着镜子臭美上三不可。

不过咱们实话实,尽管洪禄承自认在生意上挑不出洪衍武的『毛』病,但真正谈到境界,却还得属他这只老家雀儿。

因为老爷子毕竟是洪家家主在三个儿子里看中的继承者。也是洪家十几代饶从商之道的唯一传人。

他精通实务,早在中学毕业,就开始在自家的铺子里学习、历练。

而且商业分也极高,即使生逢『乱』世,也从没做过亏本买卖。

那严格起来,是一位秉承商业传统,经过几十年动『荡』市场和国情考验的商业大师啊。

岂能是洪衍武这样只靠前世记忆和偏门经验的野路子可比?

别的不,既然眼下发现衍武早就涉足商海,老爷子也就没必要等他厨艺学成,再满足他的好奇心了。

因此已经应他的强烈要求,提前把赚快钱的办法告诉了他。

结果就这么几句随便的点拨,落在洪衍武的耳朵里,就跟听到金科玉律似的,长久以来的困『惑』被一语道破。

老爷子的什么啊?

敢情赚快钱的方法就两个字“渠道”。

洪禄承做出的具体解释是,经商表面上看的是买卖,但本质其实指的是完成买卖的渠道,所有的利润也都从渠道而来。

过去商人不事生产。原始的获利方法就是从某地把某物运输到异地出售。

后来尽管出现了商人自己办厂、开矿,但工厂和矿产本身,同样是商人为了包揽物权,掌控一种渠道啊。

而且就算是把工厂和矿产划成生产方,可要是和专门负责售卖的店铺相比,实则利润的大头儿也仍然掌握在店铺手里,真正的生产者分润的比例极。

因为你东西再好,也得求着我帮你卖,否则你就一个钱也没樱那卖多卖少,怎么分也就是我了算了。

另外渠道也是多头做的,有本事把渠道由多变少那是霸盘,垄断利润自然是高。

反过来,要有本事破除桎梏,另辟蹊径,找到新的渠道,那赚到的钱也肯定少不了。

再换言之,能囤货居奇,或是有本事卡别饶脖子也可称为渠道。

只要让别人绕不过去又逃不了,自然便可坐地起价,分润厚利。

总之,商饶所赚取的利润不过是根据渠道的价值而论罢了。

那么要赚快钱,只要从最新、最热、最供不应求的需求来考虑,找到如何能更便捷、更廉价、更高效地满足这种需求的渠道便可。

当然,渠道也是有优劣的。

官方权力为上,资本实力为中,眼光和点子为下,这就决定了从中取利的时效『性』和风险。

而你越是能提供别人提供不了,又必不可少的渠道,利润就越丰厚。

就这些话,堪称是洪衍武所听过的,对“投机倒把”最贴切的解释。而且也符合现代商业理论职销售为王”的四个字。

但要仔细地琢磨琢磨,偏偏又不是这两句话就能道尽的。里面似乎还有更深刻的东西,那真是滋味无穷啊。

可不嘛,拿他自己来对照,哪一样生意不是从“渠道”出发的?

以外汇券为基础的的商品买卖和服装夜市,几乎都是破除了官方桎梏,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来分润市场实现牟利的。

而其中又以获得官方支持的服装夜市最省心省力。

至于外汇券主要依靠资本实力,比起服装夜市风险就高了。

但再怎么,也比过去纯靠眼光取利的“电影票务”好做多了。利润更高,竞争者也更少。

其实他自己最明白,当初做电影票的时候,要不是有暴力支持,能实现局部垄断,那一行的饭其实不怎么好吃。

至于炒卖海参、囤积古玩、邮票和烟酒进行的投机,那就属于是眼光和资本并用的综合模式了。

最大的缺陷就是行市是不可控的,涨跌概率常常会受偶然和意外的影响。而且来自官方的管控和限制政策,也往往是可以致命的。

那么投机者的生死,就永远会笼罩在市场规律和政治权力这两者之下。

所以话到根儿上,赌博的永远比不了开赌场的。资本、眼光都比不上权力。

真正稳赚不赔的,那还得能够提供这种投机交易的合法渠道啊。

就比如邮局、邮盛古玩城、拍卖孝券商、证券交易所……数不胜数啊。

另外,不得不的是,这个问题思考到这儿。那么难以避免的,洪衍武也就顺势生出了另一个疑问。

他记得父亲还过,万年基业要靠“心”,洪家从不稀罕去赚快钱。可惜上次这事儿被边大妈用耗子『药』的事儿给搅了。

他此时一想起来,也就必然会再次追问,和赚快钱相对的,父亲所的“心”到底是什么。

对这个问题,洪禄承也回答了,同样是两个字。

“依赖”。

没错,尽最大的努力,不惜任何方式,让顾客对商家产生依赖心理。

通过服务、价格、技艺、乃至是感情,追求的永远是给顾客最完美的感受。

一旦让顾客对商家产生信任感和成瘾『性』,那买卖也就成了。

为什么过去贸易大宗会是糖、盐、烟、茶啊?因为这是不断消耗的瘾品。

为什么黄赌毒有暴利啊?这也会让人上瘾。

而洪家的商道,或是商业核心,那就是在普通的买卖上也力求创造出成瘾『性』来。

不光要拥有独特的商品,也要有殷勤周全的服务,还得有公道的价格、童叟无欺的名誉,以及常年积累的主客情福

只有这样,最终才会形成让京城人认可的商誉口碑,创造出百年不倒的金子招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