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793章 严阵以待

重返1977 第793章 严阵以待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

“是啊,暴风雨就要来了。”

这是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一句对白。

如果用来形容洪衍武对1983年的感觉,恐怕是再合适不过了。

至于为什么,那还用说吗?

今天的人基本都能明白,这可是一个要命的坎儿年啊。

洪衍武自己回想上辈子,那纯属是在浑浑噩噩中,误打误撞才逃过这一劫的。

因为从1977年解教之后,他先是在外地逛『荡』了好几年。

之后他回京,没待几个月又因酒后伤人“进去”了。

这样等到风暴高『潮』时,他的刑期都快服满了,又根本没有人知道他在外地的几年干了些什么,才平安渡了劫。

否则就他干得那些事儿,不是“吃黑枣儿”贴墙上了,那就得发边疆去。没个十几年就甭想回来。

至于现在呢,他虽然已经是过来人了,也提前为这天到来做了极为充分的准备。

可就因为没人比他更清楚这次全国『性』梳理社会治安大风暴的严重后果。

一旦真的重新面对这个日子口儿,反倒更让他不能不严阵以待,精神紧张了。

不为别的,他自知根本输不起,万一有个闪失或者意外,那就得赔到姥姥家去。

另外,其实也正因为他长期绷着这根弦儿,一直持续地在关注。

以他今日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眼光,重新来观察这次“风暴”的形成,对整体事件和形势,也就有了更客观、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他惊讶的发现,原来早在去年起,真正意义上的“风暴”就开始了。

只不过第一阶段是以打击经济领域犯罪为目的的,抓得都是违纪的官商和出名的巨贾,才没引起老百姓的普遍注意罢了。

像“温州八大王”就是典型代表。

而这一系列的战果是全国范围追缴赃款3.2 亿元。

如果拿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59.94亿元的数据来比较一下,就知道这个数字,是绝对的成果斐然了。

跟着到了眼下呢,很快要倒霉的,又该轮到一些犯过重大错误,却仍旧高高在上的人了。

因为就在元旦的前一天,1982年12月30日,国家正式发出了要在阶级队伍中清理“三种人”的决定。

这方面的执行力度也不可谓不大。

至少最终是让许多单位中人浮于事的现象大大缓解了,也为中青年干部提供了上升空间。

否则哪怕有了离退休制度,要实现“干部年轻化”也没这么容易。

只不过出于同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因,整个过程里,老百姓们照旧还是没有给予多大的重视罢了。

之后就必须等到这一清理行动告一段落,接着再开展深入到百姓生活的整顿内容。

民间才终于会有所触动,甚至是震惊的反应。

但到了那时,真没几个人知道,这已经属于抓小鱼小虾的收尾工作了。

总之综合来看,一切都不是孤立的。

如果把发生在一年,有关社会治安的整治行动,仅仅看成是由“二王”恶『性』案件引发的偶然事件,或是单纯看做是社会治安恶化到一定程度的触底反弹,都不免有些肤浅、片面了。

实质上,即使没有“二王”事件,“风暴”也一定会来。而且范围和力度,也仍旧是力求一网打尽、除恶务尽的。

因为说到核心问题压根就不是仅仅指向社会治安这一方面的。

根本上,是国家上层遵循着“不破不立”的原则,力图通过这种雷霆手段,在最短时间,为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目标,创造出一个循规蹈矩、清净安全的整体社会环境来。

而为了保证实现这一目标,那么对任何方面的藏污纳垢,都不会姑息。

谁只要明白了这点,自然就不会有什么不甘心和侥幸了。

要么出走去避风,要么缩头趴着等风过去。才是保住小命儿的法则。

至于说到具体防范的措施,一翻过年来,洪衍武就紧锣密鼓地亲手办了这么几件事。

第一件事,是买卖上的主动调整。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洪衍武的生意基本都洗白了。但如今还留下外汇券这一块儿见不得光。

所以决定最多忙到春节前,挣完“第三种人”临死一搏,送礼走门子的钱,就把外汇券倒腾烟酒和电视的生意给停了。

但停归停,却不能让这帮人闲着,因为人要闲下来,更容易生事。

所以连安吉洛、小媳『妇』两口子在内,包括“小百子”、“大勇”的运输队,以及旅馆呲活儿的那帮兄弟们,洪衍武统统得给他们想辙,暂时转业干别的去。

具体的方向上,他算大致有了个谱儿。

比如,安杰洛和小媳『妇』儿两口子可以安『插』到旅游口儿去,反正卖龙口村的玩意也是挣外汇,有他们做生力军,正当其所。

而“小百子”、“大勇”的人呢,除了这俩带头的可以帮他盘库看库,其他人他都打算发到“淘气儿”和“顺子”的烟酒店去。

这样也合适,都是弄烟酒嘛,上手也快。

唯独旅馆的那二十号人,本来让洪衍武是有点头疼的,可幸亏老天帮忙,没几天就有辙了。

敢情他听说,王府井百货大楼前贴出了告示。

东城区『政府』也正式效仿西单服装夜市的模式,要在百货大楼前兴建铸铁大棚,兴办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服装夜市了。

于是他赶紧托宋国甫介绍路子,和东长安街工商所的所长挂上了勾。

后来经过一番臭吃臭喝和打点,他就为这帮人提前预定下了十六个摊位。

算算时间,东城区夜市想赶在春节期间开张,倒也合适。

不过摊位要想再多要,可就没有了。

这也是因为西单夜市太成功了,有意来参与的个人,有关系没关系的,都已经排起大长队来了,让工商部门的负责人实在很头疼。

第二呢,就是起居住行的规律改变。

洪衍武跟陈力泉大概商量了一下,为保平安,这一年他们决定连门都尽量不出了。

闲人一律不见,也免得外头去惹事。

别说什么收敛宝贝,逛工艺品厂的事儿全歇,就连建国饭店都不能去了。

因为像这种地方,那是国安关注的重点。作为刚打开国门的时候,哪个餐厅都有人盯着。

老去,那就得进人家的眼,照样是麻烦。

干脆,就家呆着踏踏实实学学英语,或者是跟张大勺学学厨艺得了。

正好也用学来的本事伺候伺候爹妈,顺便也跟邻居们打好关系。

第三呢,就是人际关系上的分门别类的区别对待。

别说像杨家和宋家这样的,是他最能信得过的保护伞,自然要好好维持关系。

就连那仨认识的警察那儿,今年春节也得送点厚礼了。

还有杨厂长、行政科长呢,大年初一那就得勤跑着点,想着拿着好烟好酒给人家拜年去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礼多人不怪,对不对?

也免得犯小人嘴的时候,没人帮衬。

至于手底下的兄弟们呢,洪衍武当然也得把自己对未来严峻形势的判断给说他们清楚了。

然后还让他们自己掂量,谁自问最近几年有出格行为的,赶紧主动出来。

他会在节后,逐步把这些人安排到花城去,一年之后再回来。

否则要是不当回事,他们被别人“抬”进去了,别就怪他到时候袖手旁观了。

最后还有对那些社会朋友们,洪衍武不但把一年的“保护费”提前给了“小雷子”,还跟“老鬼”、“钉子”、“八叉”、“小酸枣”、“大得合”这几位把子都通了气儿。

没别的就一条,他认认真真的跟他们说清楚自己的担心,劝他们如果有没抹干净屁股的事儿,趁早准备好钱走人避祸。

当然,听不听在他们,但若不提前知会一声,自己总归有点不大好意思的。

这样也就是仁至义尽,问心无愧了。

不过反过来讲,任何事也都不会是绝对的。

如果“风暴”一旦过去,其实好处也很多。

因为千万别忘了国家的根本目的。

所谓“抓放抓放”,抓是为放做准备,也只有先抓了,后面才能放。

这就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政策松绑,和大跨全方面发展经济的胜景,就在不远处了。

另外经过空前的大清洗,作为漏网之鱼,能做对手一争的人差不多都进去了,之后将要面对的生态环境也绝对是异常美好。

说白了,作为当代这些不安分的人,谁要真能过了这一关,那就离直起腰板做人不远了。

这还真有点渡劫成仙的意思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