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882章 阵痛

重返1977 第882章 阵痛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1983年8月到10月,尽管风暴刮得愈加猛烈。

可这种特殊的紧张劲儿对真正的本分人毫无影响。

说实在的,除了邢正义、赵振民、张宝成他们仨忙得脚打后脑勺。

除了洪衍武每天看了报纸都战战兢兢,变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以外。

包括陈力泉在内,大部分的福儒里的居民,对社会上的新形势都没什么太大的感觉。

大家伙除了对“二王”的下场和迟志强出事儿这两件社会新闻,嚼嚼舌头,讳莫如深以外,再没什么更多的关注与评价了。

反倒为街上打架的少了,偷东西的少了,这些实惠的变化而由衷喜悦、欣慰。

于是大家的日子,当然是该怎么着还怎么着了。

要说洪衍武身边,这段日子里所发生的新变化有三点。

首先是他认识的两个官宦子弟都正式踏入了社会,变成了有工作的成年人了。

一个是宋国甫的妹妹宋平平。

她是广播学院的大学生,这个学校也就是今天的“传媒大学”。

因此毕业后,她被分进了京城电视台文艺组工作。

另一个就是许崇娅的弟弟许晓军。

这小子因再次考高失利,已经彻底灰心不打算再考,于是死活求父母别逼他再念书了。

那许秉权没办法,也就只好安排他去学个车本,打算安排他进个机关单位,今后就专门给领导开车当司机了。

不用问,宋家和许家这两个家庭,别看当父亲的职位差不多。

但孩子争气与否,却让两个家庭苦乐不均。

而今后两个家庭子女们的发展前景,当然也会大大的有所不同了。

其次呢,就是洪家的孙辈里,五岁的洪镒因为总去洪家老宅玩儿,竟然对家里收藏的古董文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洪禄承盘库的时候,这小子屡次溜进去观看。

他面对那些色彩斑斓的瓷器,那些挂屏、书案、博古架,全盘的兴味盎然。

不但爱看而且爱摸,摸完了还要问大人这是什么,这上面的画儿是怎么回事。

到了最后,花园子都不怎么去了,来了就奔洪禄承,然后就老老实实跟爷爷一屋待着。

给他个笔筒或是如意之类的小件儿摆弄,就能玩上好一阵呢。

这件事被洪衍武知道之后,啼笑皆非之余,也只能暗叹什么都是个缘分。

在他记忆里,上辈子这个侄子其实是成了个字画的裱糊匠。

一个月赚的钱连生活都不够,却一直没换个行业干,由此可见他喜欢这些东西那是骨子里的。

不过这辈子这小子比上辈子命好,家里的这些东西,已经足够这小子开眼界、长学问的了。

而有了从小耳濡目染培养出来的底子,兴许这小子今后在行里也能闯出点名堂呢。

于是洪衍武反倒建议洪禄承有时间给孙子启蒙一下,真让洪镒带回来一两件玩玩也没什么,反倒能借此给他国学启蒙呢。

还真甭说,确实立竿见影。

洪镒这小子为了得到两件心爱的“玩具”,十分心甘情愿地按照洪禄承教给的,背唐诗、背三字经。

这弄得他老子洪衍争还挺自豪,在家时不时就让儿子背几句,邻居们夸上两句,他就美得鼻涕冒泡。

至于最后呢,就是国营企业的改革也在逐步展开,让水清的工作一下变得忙碌起来,甚至有些焦头烂额。

敢情继年初时候,劳动人事部要求积极有步骤的推行劳动合同制以来,9月9日,国家又正式颁布了改革劳动制度的四项规定。

即《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国营企业辞退违纪工人暂行规定》和《国营企业暂行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

这四个规定,重点是用工、招工制度的改革。

即国营企业新招收的工人都要实行劳动合同制。

取消退休工人“子女顶替”和内部招收职工子女的办法。

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工,坚持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用。

按照新的规定,在国营企业的新招工人中,可以突破劳动力的“单位所有制”,使劳动者的特长、支援和劳动岗位的需要较好的结合起来。

这是国有企业用工制度方面的一次重大改革,意味着“打破大锅饭”已经成了上面务必要办的一件事。

应该说政策确实是好政策,可好政策往往也会带来阵痛。

为这件事暗暗叫苦的就是那些四五十岁,孩子的工作问题又尤待解决的老工人们。

这自然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啊。

想想看,一个工厂就牵动着千家万户,全市那么多家工厂,这反响会有多大?

于是各个工厂都变得热闹起来,这些基层的老工人们为了赶上“最后一班车”。

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忙着找劳资科,忙着找厂领导,想尽一切办法办“病退”,想借此给自己的孩子解决工作问题。

说实话,哪怕真办成了,他们的孩子到单位也就是个搬运工。

可问题是,这是一辈子的事儿。

那年头,所有人都只有一个念头,不吃公家这碗饭,根本没地儿吃饭去。

所以为此,各个工厂的领导们也很为难。

一边是可怜天下父母心,都是当爹妈的人,感同身受,知道工人们的确有实际困难。

另一边却又是厂里离不开这么多基层骨干,要知道这些老工人技术属于最纯熟的,可是各个车间的顶梁柱啊。

于是情理和政策又很难平衡了,不断扯皮的“攻坚战”就这么展开了。

这样的事儿“北极熊”自然同样在所难免,而且因为厂子的福利待遇特别好,反倒为此闹出的响动更大。

而“北极熊”的郭书记可倒好,大溜儿肩膀,遇上这种事儿自己不但躲了,而且还故意把这件事甩锅到了水清的脑袋上。

这老小子可还惦记老婆进的谗言呢。

他就故意穿小鞋,让水清作为厂办的代表,负责协调工人和劳资科之间的矛盾,偏偏还一点越线的权力不给她。

就一句话,严格按照政策,能办的办,不能办的不办。

想想看,那她的压力能小的了嘛。

为了这事儿,水清可受大罪了。

因为要是严可沿儿的,正赶上老职工退了,那边儿子女岁数也够。

她还能替工人跟劳资科协调一下,通融通融,想办法给办了。

可要是这边儿老职工的子女年龄不够,有的差个一年半载的,还有的就差一两个月。你说怎么办?

上头上头死压着她,工人工人不理解,那是左右为难,两头受气啊。

那是着急上火,口腔溃疡啊,还中了一次暑呢。

洪衍武看着心疼,自然劝水清眼不净心不烦。

就给她出主意,说干脆求魏大姐调到工会去,你得躲这种破事儿远远的。

偏偏水清还心眼好,她看不得工人着急,碰上那急得哇哇大哭的,她比人家还心酸。

她反倒跟洪衍武这么说。

“这要是局长、处长的孩子,人家不着急,到时自然有人上赶的帮着办。可这都是些无权无势,没有门路老工人,我要再不帮帮他们,他们找谁?我不能不管……”

得,这下成了主动的迎难而上,还非要自讨苦吃了。

没辙,这么心善的媳妇儿。那再难洪衍武也得往上冲了。

还真别说,他脑子够使。确实钻政策空子一门儿灵。

想来想去就冒出这么一个辙来。

去他妈的!改户口本!

敢情那会儿不像现在,又是身份证,又是连网的,那会儿就一户口本,连身份证制度还没实行呢。

只要通过户籍警把上门的数字给改喽,限制也就没了。

要是户籍警太死性不肯帮忙怎么办?

那也没关系。

工人们都不傻,在洪衍武的暗示下。

他们很快就懂得了用小刀把年月的数字轻轻地刮掉的办法。

有的人改好后还怕不真,就从窗台上捏些细土面儿洒在纸上,直到把涂改的地方的颜色弄得跟整个纸面一样。

这样一来,这个问题总算解决,上百位老工人的孩子们都顺利的接了班。

不用问,当然他妈的违法。

可那能怎么办?

说到底,是众所周知的秘密,谁不清楚啊?

包括户籍警在内,都得睁只眼闭只眼。

谁较真,敢捅破这层窗户纸,保证能让人骂死。

法不责众的小小逾规,同样是这个时代标志性的特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