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全能首富 > 第10章 小发一笔横财(感谢“我是作者木瓜”万赏)

魏明让提着十多串三把菇,还没走到城里,路上就不断有人询价,甚至有开着小车的司机停下车来问。

不过,魏明让喊价很高,40一串,并坚持不降价,问价的人都被吓退了,路上一串都没卖出去。

读小学的时候魏明让也捡到过三把菇,那次只有一簇,只穿了4串,也没有意识到要试着去找另外两簇。

那时候年纪小,比较笨,不会做生意。

刚拿到马路上,有路人问价,魏明让喊10元一串。

人家还价5元一串,说你全部卖给我就得20元钱,还是小学生、没见过那么多钱的魏明让就卖了。

虽然读小学时物价更低,但那个时候其实10元一串是肯定卖得起的。

就是因为意志不坚定,见钱眼开,白白少得了一半的钱。

但现在魏明让不是小孩子了。

他在霍大孃家地里捡的三把菇品相非常好,除了根部被魏明让故意折断、保护白蚁窝外,上面的蘑菇头很完美,不像有些中午、下午捡到的那样长散开了。

魏明让这批三把菇,都是清晨才冒出土、鲜嫩的蘑菇头。

加上还特意进行了挑选,都是品相最好、大小差不多的65朵平均穿成13串的。

40元一串是有点贵,但魏明让相信城里肯定有人吃得起的。

如果遇到不缺钱、一直想吃这东西,但又很难买到,甚至从来没买到过的有钱人,哪怕贵一些,也是很容易卖出去的。

真的一串都卖不出去,过一两个小时再降价不迟,反正这东西不愁卖。

果然,刚到城里的老车站,就有一个认识的郭姓药店老板拦住魏明让问道:“咦,魏明让,你捡这么多三把菇?品相还不错,怎么卖?”

魏明让喊了一声郭老板,然后笑道:“40元一串。”

郭老板吓了一跳,惊讶道:“你抢钱啊?一串五朵,要卖40元,8块钱一朵?”

魏明让点头道:“是的。”

郭老板连连摇头,道:“你这也太贵了!刚才有个老人家在这里卖的,旁边有家人买了,才30元一串。大家都是熟人,你卖30元一串我就买5串。”

魏明让知道他说的是老钟,具体是不是卖的30元一串魏明让不知道,但他不会降价。

魏明让不知道,老钟的三把菇是没有留家里自己吃的,而是全部拿来卖了。

虽然跟魏明让一样,是5朵穿一串,但为了搭配着把一些小的和卖相不好的也卖了,基本上是4朵比较大的搭配一朵比较小的,每一串的总分量上没有魏明让挑选过的多,卖相上也没有魏明让的均匀好看。

而且,老钟跟魏明让一样,同样喊价是40元一串,不过有人还价到35老钟也卖了。

郭老板说30元一串,其实是骗魏明让,想要让魏明让30元一串卖给他而已。

奈何魏明让的心理年龄不再是学生,没有上当,坚持己见。

开药店的郭老板是不差钱的,老钟的三把菇他没买是因为价格同样贵,而且卖相不好。

而魏明让的就要均匀好看得多,郭老板比较看得上。

僵持了几句,魏明让还不卖,而且做出抬腿准备离开,继续进城的样子,郭老板无奈的道:“行了行了,我买几串吧!”

魏明让心里高兴,面上恭维道:“我就说嘛,郭老板也不差这几个钱。这东西一年难得吃一次,而且我都是挑选过的,个大鲜嫩,40元一串绝对不会亏你。”

郭老板面带无奈的摇了摇头,掏出120元钱给魏明让,道:“拿3串给我。”

魏明让接过钱,正准备随便拿三串给郭老板,郭老板又突然道:“不行,我要自己挑。”

显然,对魏明让一分钱不让的行为有点耿耿于怀,要自己挑三把菇找补。

魏明让也不置可否,就提着让他挑。

这是第一个顾客,开了个好头,也给了魏明让继续卖40元一串的底气,理当有些优待。

郭老板挑挑拣拣,终于选好了三串看起来比较大的,拿回家里去了,魏明让则继续前进,往城里走去。

卖三把菇不用吆喝,看到了就来询价的人多得很。

如果是30元一串的话,可能还没走到城里,路上就被抢完了。

但魏明让40元一串的价格确实有点高。

每串就只有5多蘑菇,30元一串和40元一串的价格相差还是蛮大的。

从老车站走到七星桥,再走到北街、大菜市,询问的人有好几十个,但都还没有第二位顾客真的掏钱买。

但在大菜市里转了一圈后,遇到一个正在买菜的年轻人,看起来是不差钱的,比郭老板豪爽多了。

问了下价,见魏明让不少价后他也没有再继续还价,直接掏了160元,买了4串。

魏明让的13串,这就卖出去了7串,只剩6串。

揣到兜里的钱,就已经有280元了。

大菜市里买菜的人多,问价的人也多,但再也没有第二个愿意买魏明让这40元一串的三把菇了。

实在太贵。

魏明让也不着急,又提着剩下的6串沿着街道慢慢走,从菜市到新大街,再走到西街。

西街是湄潭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直到2018年,门面的租金都是县城最贵的地方之一。

因此,情理之中的是,一家蛋糕店的老板在一群人的围观之中掏钱买走了3串。

最后三串,确实是挑剩下的,有人提议总共100元卖给他。

魏明让没同意。

哪怕是挑剩下的3串,但也是魏明让在家里已经挑选过,还是大小均匀品相不错的。

20元的差价,要采4斤茶的工资。以母亲和妹妹们的速度,要足足半天功夫呢!

因此,魏明让没有降价处理,而是继续提着剩下的3串走。

经过湄江桥、水果市场,拒绝了无数人希望他便宜处理完早点回家的诱`惑,在同为湄潭最繁华街道之一的梨树坳,一位服装店的老板用120元将最后的三串三把菇买走了。

与小学那次刚走到路上就出货相比,这次魏明让进了城、多走了很多路,也与人讨价还价多费了不少口舌。

然而,收获也是巨大的。

13串三把菇一分钱没少,全部40元一串出货,总收入520元,相当于魏明让一个星期,或者母亲、妹妹半个多月采茶的收入了。

实际上,加上种地、卖菜,其他事情耽搁,以及下雨天气不好的情况,母亲在采茶的季节,一个月采茶的收入也就只有五百块钱左右的收入而已。

前世魏明让上大学时,每个月的生活费也才400。

而魏明让卖完所有三把菇,还不到早上10点钟。

两三个小时就挣了520元,相当于小发了一笔额外的横财。

PS:今天有事耽搁了,这是第一章,今晚还有第二章,码完后更新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