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全能首富 > 第32章 高中同学

重生之全能首富 第32章 高中同学

作者:明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20:12: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吃完饭,洗了碗,两个妹妹做作业,魏明让和母亲闲聊了一会儿,就休息了。

第二天,7月4日,采了一天茶,又是20斤,然后7月5日茶场开始发上个月的工资。

因为有时候下雨,采不了茶。或者做家务、干其他农活、吃酒等等,也有耽搁。

因此,采茶所得,并不是每天挣的钱乘以30天。

胡梦娴娘仨虽然采茶时每天能挣40元左右的工资,但一个月也只有十几天的全勤。

不过,胡梦娴还是领了700多元,魏明娇、魏明菲两姊妹每人500多,还是不少了。

轮到魏明让时,却一下领了1300多元,比一些没有耽搁,只要不下雨就来采茶的全职采茶工领得还多,让人羡慕不已,大家议论纷纷。

“啧啧,魏明让一个月光采茶都能挣1300多元,比很多单位上工作的人还挣得多。”

“还没上大学就这么能挣钱了,上了大学还得了?”

“这个跟上大学有啥子关系?现在大学毕业生国家不包分配,我看他上了大学,毕业后还不一定有现在挣得多。”

“那岂不是很不划算?上大学还要交四年学费,不如现在开始挣钱,四年能挣好几万呢!”

“也不能这么说,上了大学就有机会进国家单位,当干部。这当农民挣得再多,也没有当干部舒服、有前途啊!”

“这倒也是,既然都考上了大学,不去读就可惜了。”

“如果他老爸不那么烂赌,他家迟早发达起来。”

显然,魏达贵的烂赌,是远近闻名、众所周知的。

接下来,魏明让继续采茶挣钱,积累开学时做生意的本钱,天气不好就在家帮母亲做事,或者辅导两个妹妹的作业。

本来中学的知识魏明让应该是全忘记了的,但现在有了恐怖的过目不忘,那些曾经学过的知识又全部记起来了,连哪个公式在哪一页都记得清清楚楚。

现在真的让魏明让重新参加高考的话,恐怕考个600多分都有可能。

因此,辅导两个妹妹的作业完全没问题,而且讲得比老师更加深入浅出,让两人感到了一些学习的乐趣。

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魏明让家没有摆升学酒,但部分同样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高中同学开始摆。

7月9日,同学毛志林摆升学酒,魏明让重生后又见到了几张已经前世已经很熟悉的面孔。

高中时,魏明让同班的不少男同学都爱踢足球,毕业后和魏明让经常联系的有三人,分别是毛志林、秦羽田、乔海。

毛志林考的遵义医学院,毕业后在湄潭中西医结合医院上班。

前世魏明让重生时,毛志林已是那个医院的外科主任,娶了一个在县人民医院上班的研究生媳妇儿,混得相当不错。

另一个考上贵阳医学院的秦羽田,毕业后先在ZT县人民医院上班,后来被一家私立医院高薪挖走,当了放射科主任,收入也不菲。

还有一个叫乔海的,娶了个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上班的老婆,靠着家人和同学、朋友的关系做医疗器材生意,每年几十万的收入,人称“乔总”。

魏明让和这三人高中时就一起踢球、一起复习,并住同一间寝室,关系很好。

魏明让重生前的那几年,因他和毛志林、秦羽田都在湄潭,乔海做生意时间也比较充裕,四人之间联系最多,经常一起聚餐喝酒吃宵夜,然后打打麻将。

平均半个月就要聚一次。

聚会的时候再拉拉其他关系不错、有空的同学或他们医院的同事,加上家属孩子,每次聚餐吃饭就是一两桌人,很热闹。

所以有些网文作者担心每天宅在家里写小说太宅、没交际,长久下去会变得自闭、脱离社会的问题,在魏明让身上是不存在的。

当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很现实、不可避免的事情。

因为经常聚会,谁请客都不妥当。

因此,每次聚会都是AA制,所有消费大家平摊,大家都已经非常自然和习惯了。

如果魏明让写网络小说没有一丁点儿成绩,仍然是打工每个月三千元工资还被老板拖欠、自己生活都困难的话,是不敢这么频繁的去参加聚会的。

最初大家喊魏明让“作家”时,他也是不敢承认,而且自感羞愧的。

直到后来月稿费上万、参加过GZ省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第五次GZ省青创会后,魏明让才能以平常心对待了。

在大学没毕业、没有正式工作、没有其他技能的情况下,是网络文学在短短两三年内就改变了魏明让的生存状况、社会地位。

连父亲魏达贵那么顽固的人,虽然还没彻底认可,但也不再开口闭口说魏明让不务正业、没干正事了。

尽管魏明让的成绩在真正的网文作者圈里不算什么,仍然可以称之为死扑街。

但在湄潭这样的贵州山区小县城里,每个月一两万的稿费收入,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无上级管束,有什么事说走就走,已经可以让很多普通打工者、基层公务员羡慕了。

因为知道未来十多年的网文发展轨迹,知道未来看网络小说的读者规模有多大,重生后的魏明让不仅是想写网络小说发财,而且更想积极促进网络作家走进主流社会,让网络文学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将网络文学打造成未来的中国主流文学。

……

毛志林家在东南方向距离县城约三四公里的农村,小地名叫三道河,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地方。

前世十多年后,那里已经是湄潭著名的农家乐聚集地,各种山庄、庭院、阁楼错落有致的掩映在林间河边,周末很多人开车到三道河游玩、钓鱼、喝茶、聚餐。

毛志林大哥毛志锋也开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农家乐,生意很好。

不过,此时三道河还没完全开发出来,只是偶尔有县城里的学校组织学生春游,跑到三道河抓鱼、抓螃蟹、搞野炊,但村民们还没找到发家致富的门路。

PS:求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