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一脉承腔 > 第四十五章 加上流行歌

一脉承腔 第四十五章 加上流行歌

作者:关中老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20:23: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四十五章 加上流行歌

这个时候,演出活动层出不穷,一些大型的商场开业就会请一些小有名气的表演团体前来表演,更有钱的还可以请明星过来,活动也不少。

不过没听说过有什么活动开业是请唱戏的,倒是红白喜事叫唱戏的多,张德林他们到现在还会接一些红白喜事的活,大都是认识的人介绍的。

一分钱也是钱,红白事,唱老腔,能挣钱,对老艺人们来说这就足够了。

和刘兴武商量好,决定分头行动,张禾的心里一下子舒坦了不少,之前那股压在心里的闷气也消散了。

回到剧场里,张禾宣布了剧场工作的调整。

“从今天开始,我们老腔文化剧场的演出时间改为每周三,周五,周天,其他时间都不用在剧场演出,小王,你记一下,等会做一个给观众看的公告贴在外面的墙上。”张禾说到。

小王是村里的一个年轻小伙,二十岁出头,现在在剧场工作,听到张禾的话,小王点了点头道:“等会就弄。”

“其他的时间并不是说就不用工作了,你们平常的时候注意一下,外面有没有什么演出活动,如果有活动的话我们老腔能不能参与,到时候全都向我汇报。”张禾继续说道。

要发动群众的力量,他一个人去找的话太慢了,这里人多,平常上街的时候就能注意到。

“张欢,你记住了没有?你喜欢在外面玩,就多注意一下,要是每成一个活动我给你发五十块钱奖金。”张禾开出了大手笔奖励。

一听这个,一旁心不在焉的张欢顿时来了精神,有奖金不挣白不挣。

“放心吧禾叔,我朋友多,路子野,绝对能找到,你把钱准备好吧。”张欢信心满满。

“大家也都一样,找到活动,我们成功合作,五十块钱奖金。”张禾笑道。

他可以为了老腔无私奉献,但他不会要求其他人也这样。

大家都有各自的生活,能跟着他在剧场里都是听说了“张禾能干”“大学生厉害”“大老板”之类的话语,觉得跟着他有饭吃,能挣钱。

所以,想要让这些人去帮忙,需要金钱上的奖励,是鼓舞人心的手段,也是必要的手段。

“小禾,那我们平常弄啥?”张玉胜询问道,

王兴强和张冬雪也都望了过来。

“你们要是没事,平时都可以在剧场里面练戏唱戏,反正这个房子空着也是空着,里面也能住人,也方便,不用再回村里了。”张禾笑道。

“那我们就在这唱戏了,有事了回村里跟德林他们谝一下。”张玉胜笑呵呵道。

年纪大了,也不干什么活,家里的儿孙都能自己养活自己,不需要操心,他们平日的事情就是种好一亩三分地,然后就是唱老腔。

既然没事了,那就继续在剧场唱老腔,这个舞台可比村里好多了。

“没问题,你们就在这呆着。”张禾笑道。

“但是以后要是大家找到合适的活动,爷爷们,咱们可要去参加。”

王兴强笑呵呵道:“这都不是事,在哪都是唱老腔。”

其他的艺人们也纷纷表示了同意。

能得到艺人们的支持张禾很开心,安排好了剧场后续的工作,张禾自己开着车进了渭南市区里。

华阴已经摸透了,一般不会有什么机会了,但是渭南还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土地,老腔在这里只在几个专业的会场上演过,也不过一两次而已,是因为收到了政府的邀请。

这里的人民群众对老腔的了解还处于新闻上的报道,能联想到的关键词也只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着车在渭南转了转,张禾正好找到了一个刚开业的商场。

商场门口搭着一个红色的舞台,舞台背后是彩色的宣传大幅宣传海报。

一群演员正穿着奇装异服,准备上前表演,里面有男有女。

周围倒是围了不少的人,都在等着看热闹。

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张禾将车子停下,也混进了人群中,等待着表演。

过了一会,演员们陆续上台开始表演,有唱歌的,有跳舞的,也有表演杂耍的。

“伙计,上头演的人都是哪来的?”张禾问了下一旁的一个男子。

“我也不太清楚,好像是啥云海艺术团?”男子有些不太确定道。

“谢谢了。”

“没事,这个艺术团我们在渭南见了好几次了,基本上啥活动都有他们,这团里头能人多,不光能演这些,人家还能唱戏。”男子笑道。

曲艺爱好者是爱好者,专业曲艺演员是曲艺演员,两者没有可比性。

云海艺术团敢拿本事挣钱,是有点水平的。

台上唱流行歌的演员字正腔圆,能听出来里面的一些发音技巧是戏曲上面的。

“胡季,你知道他这团里头谁主事的?”张禾继续问到。

男子沉吟片刻,在人群中扫了几眼,伸出手指指向了在演员当中站着的一个穿着整齐的男人。

“就那个人,会会都能看到她,见过他发号施令,应该就是这个人。”

“谢谢。”

张禾没有继续说话,认真看起了表演。

舞台上,演员们主要表演的是唱流行歌曲,台下的观众们也都能跟着哼哼几句,表演杂耍的时候观众们会欢呼呐喊,至于跳舞,台上的女演员穿的少一点,随便扭几下观众都不会走。

很心酸,但也很无奈。

普通的观众是看不出来好坏的,只能从表面去判断。

想要留住观众,只能用粗浅的办法。

等到表演结束,周围的人都散了一大圈了,张禾走过去,找到了这个演出团的团长。

“这位先生,你好,我是华阴市老腔文化的老板,我想和你聊一聊。”张禾自报家门。

那人愣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道:“聊什么?”

“我想和你们合作。”张禾缓缓道。

想要演出,需要有人带一下。

云海艺术团在渭南跑了这么久,有自己的人脉关系,如果能有他们的帮助,老腔的路子好走一点。

“合作?”男子笑出了声。

“来来,你先坐。”男子招呼道,拿了个板凳放在地上。

其他的演员们正在收拾舞台,时间还早。

两人先自我介绍了一下,互相知道了对方的姓名。

这个表演团体并不叫云海艺术团,而是云海文化传播公司,老板赵志刚,就是面前这个男子。

演出团体接活,安排时间,准备节目去演出,活动主办方付钱,这就是他们的盈利方式,如今生意还算不错。

“老腔啊,我听过,还不错。”赵志刚抽着烟道。

“赵老板,让老腔在舞台上演出,你觉得怎么样?”张禾提议道。

“张禾,不是我说,你看到没有,我们公司里面唱戏的现在都开始唱流行歌了,你觉得你的老腔有人听?”赵志刚笑道。

“总得试一试吧,赵老板,我们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这个名头,你的生意也会好接一点。”张禾继续道。

老腔目前最大的优势就是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头,而且只此一家,绝无第二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都遗产了吗?”赵志刚摇了摇头。

将烟头在鞋底一蹭,熄掉烟头,给地上一丢,赵志刚拍了拍手。

“我们平常接活动,主办方要求的都是吸引年轻人,什么能吸引年轻人呢,肯定是流行歌和刺激眼球的东西,所以我的公司现在已经不唱戏了,我们的演员一开口唱戏,观众就走了,观众走了,主办方就不买账了。”赵志刚说到。

“老腔是非遗,是很厉害,但也是戏曲,没几个人听的,你要是想上台表演,也可以。”赵志刚脸色阴沉。

“什么方法?”张禾追问道。

赵志刚指了指一旁的架子鼓和吉他等现代乐器,道:“让你的老腔当流行歌的陪衬,让我们把他改了就可以,这样肯定能吸引人,张老板,你敢不敢做?”

“我可以向你保证,绝对能吸引一大批观众。”

“改了那还是老腔吗?”张禾轻声道。

“那肯定不是了,你这人咋回事,我不都给你说了,你光唱老腔根本没人听的,我一改,用你这个非遗的名头,加上流行歌,绝对没问题!”赵志刚有些不耐烦道。

“赵老板,容我考虑考虑吧。”张禾从兜里掏出名片递了过去。

赵志刚脸上带着嘲弄之色,也掏出名片,单手递了过去。

互换名片,张禾离开。

“也不看看都啥时候了,还守着老玩意不变,活该饿死。”赵志刚嘴里嘟囔道。

他是生意人,不是艺人,不会为艺人做考虑,想的只是如何赚钱,如何把生意做好。

但是张禾不是,他的首要目标是传播老腔。

传播的是真正的老腔,不是篡改之后的老腔。

赵志刚本来就是在刁难张禾,并没有答应合作的意思,给流行歌曲当陪衬,要是张禾真敢答应,赵志刚也不会同意。

白走一趟,张禾继续在渭南里面转悠,跑了周边的几个县城,但是得到的回答都差不多。

想要上台可以,我们也可以借助老腔的名头,但是不能光唱老腔,我们要改。

他们需要的不过是华阴老腔“非遗”这个名头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