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一脉承腔 > 第五十六章 准备下一步

一脉承腔 第五十六章 准备下一步

作者:关中老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20:23: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渭水汤汤,流淌在关中土地上,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古老的传统艺术,华阴老腔就是其中之一,他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请欣赏由华阴老腔保护中心的艺人们为我们带来的表演。”这场的报幕是一个女主持人,台词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不存在临场发挥。

话音落下,老腔艺人们开始入场。

几个打杂的负责将板凳搬上去。

这下就轮到张禾开始指挥了。

这次来的人只有他一个,以前放板凳都是他们自己放,现在他一个人做不了,需要厂子的人协助。

“这个凳子放在这里。”张禾指挥道。

知道张禾是李文的朋友,还是老腔保护中心的代表,工作人员不敢怠慢。

一般人听非遗都觉得很厉害,这些人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这个凳子要放在这里,这个条凳要放在最后面。”张禾一个一个指挥道。

这要是不彩排的话,等会表演的时候就要耽误很多时间。

工作人员就是做这些的,都是工厂的小年轻,踏踏实实的将板凳摆好位置,也不用太过精确。

第一遍结束,开始第二遍。

艺人们进场之前,工作人员将板凳摆好,位置没有太大问题。

老腔艺人手里拿着乐器走上舞台,随后坐在了板凳上。

刚一坐下来,张德林几人面色都是变,腿上放着月琴二胡等乐器,一股气势从身上显露出来。

什么叫专业,这就叫专业。

不用唱了,根本不用唱,负责晚会的领导当即就同意了张禾的意见。

“各位艺人果然是久经沙场,我还是头一次看到台风这么正的演员。”领导夸赞道。

“多谢夸奖,留个悬念,等会表演才会精彩。”张禾笑道。

“我很期待你们的表演。”那人说到。

彩排了入场和退场两个过程,张德林他们返回了后台的房间休息,谈笑风生,没有丝毫的紧张。

李文当主持人,走了一遭,累得口干舌燥。

其他的节目继续彩排,生怕出现什么问题。

中午饭是找的饭店送来的,三荤三素,米饭馒头面条烧饼,加上一份西红柿鸡蛋汤,拿着一次性饭盒自己打饭,管饱。

晚上七点多,人员陆续进场,来的人不少,厂长,副厂长,当地的有关部门领导。

“果然没有来错。”张禾心里说到。

这里这么多人,对老腔能起到很大的宣传作用。

表演开始,李文上台主持,没有时间处理这边的事情。

随着一个个节目演出过去,台下的掌声呐喊声此起彼伏,最终轮到了老腔的表演。

“老腔?”台下众人目光疑惑。

看到舞台上,工作人员将一些只有村子里才会有的板凳摆在舞台上,众人全都笑了出来。

张德林手拿月琴,一步步从后台走进来,走路的姿势就带着一股气势。

张德云手拿空着的烟杆子,翻了个花,随后笑嘻嘻的走到了条凳旁边,将烟杆给脖子后面的衣领里一插,从腰间摸出来一个枣木块。

“哟,这个好玩啊!”台下众人笑道。

张德禄走进来,一看没有自己的座位,茫然了一会,随即一屁股坐在地上,一手拿着梆子,将钟铃放在地上敲。

台下的观众都被这一幕吸引了,纷纷笑了起来。

张禾站在后台,脸带微笑。

观众能笑是好事,最起码说明大家在认真看,被吸引了,总比昏昏欲睡要好。

“这个老头是因为没地方坐了所以才坐地上的吗?”有人问到。

“不是,是为了演出效果。”张禾解释道。

台上的艺人们全部落座。

台下观众神色好奇,全都盯着舞台上,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随着老艺人们开始演奏手里的乐器,音乐之声渐渐响起。

张德林一边弹着乐器一边唱到:“一颗明珠卧沧海!”

一嗓子喊出来,全场一片死寂,随即响起了掌声。

震撼,有点震撼,跟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后台的演员也全都傻眼了,这一嗓子声音回荡在整个舞台之中,就好像在众人的耳边响起一样。

老艺人的功底可见一斑。

“浮云遮盖栋梁才!”张德林继续唱到。

这一下,观众席上全都安静了下来,静静的看着舞台上的表演。

正坐在板凳上休息的李文瞪大了眼睛,竖着耳朵听着。

“灵芝草倒被蒿蓬盖,聚宝盆千年土内埋!”张德林继续唱。

音乐之声继续萦绕在众人的耳边。

地上的张德禄跟着唱到:“怀中抱定山河柱,走尽天下无处栽。”

“清早打粮仓未开,束手空拳转回来。”张德禄一心三用,一边敲梆子,一边敲钟铃,一边唱,震惊四座。

张德禄唱完,轮到下一个艺人。

这首老腔可以让大家一起过一把嘴瘾。

张德民唱到:“是古人都有兴和败,何况我秦琼运不来。”

“那一国里犯地界,皮愣双锏把马排!”张德民唱。

字正腔圆,虽然是在吼,但是观众依然能听清楚唱的是什么。

这里的人大部分还都是陕西人,能听懂歌词。

张德民唱完,张德林继续唱了起来。

后面的张德云用枣木块砸着板凳敲节奏。

“上阵杀得人几个,唐主爷圣旨降下来,大小封个乌纱戴。”

最后一句唱出,所有人的艺人们一起应和起来。

张德云突然拿着条凳从后面冲了出来,吓得全场的观众心里一跳。

他将条凳狠狠的砸在了舞台地板上,随后狠狠地砸了下去。

“嗨……嗨……嗨……”众人嘴里齐声喊道。

张德云面色严肃,砸了几下之后摆出一个姿势,右手高抬,举着枣木块,身子挺直,左手抬着条凳静止下来。

一瞬间,台下响起了激烈的掌声。

众人全都被这一幕所感染了。

“方显秦琼有奇才!”随后,老腔艺人们一起唱到。

“诶……诶嗨……诶嗨……嗨……诶嗨……诶……”

一段长长的拉坡调,最能代表老腔的曲调从艺人们的嘴里发出。

唱到**处,张德云又继续抡着枣木块向着条凳上砸去。

“诶嗨……嗨……诶嗨……嗨……”

声音渐渐消失,最后只剩下了月琴的声音,张德林弹出最后结果音符,一曲结束。

台下一片轰然,掌声雷动。

“好!”不知道什么地方的观众大喊道。

老艺人们脸上露出喜色,扭了扭屁股,调整了一下姿势,继续开始弹奏。

表演还没有结束,还有第二曲。

来一次不容易,唱一次就结束对不起一千块钱,老艺人唱曲是要对得起手里拿的这份钱的。

后台,李文等到眼睛。

“张厂,这就是老腔啊,真好听。”李文喃喃道。

“你觉得这个在西安能不能商演?”张禾询问道。

“应该可以吧,我听着挺带劲的。”李文不敢保证,他就是个音乐的外行。

台上的艺人们继续唱着。

曲子选的好,演出效果好。

这个中秋晚会上不能唱伤感的曲子,要唱一些热闹的曲子,才能调动观众的情绪。

演出结束,掌声响彻大厅。

本场最佳是肯定的,独特又好听。

老艺人们带着乐器走下舞台,心里也是长出了一口气。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绝对不假。

唱了一辈子的老腔,才能有今天的成就,分寸拿捏到位。

唱老腔说是凭感觉,你的感觉也得先是对的,要是感觉都错了,唱出来的也都是问题。

李文听得着迷,差点忘了主持节目,要不是一旁的女主持人提醒,恐怕要闹笑话。

晚上十点,演出结束。

李文代表公司,安排车辆将艺人们送回酒店住宿,明天一早回渭南。

“爷,你明天先回去,我就留在西安了。”张禾说到。

“行,你一个人在西安把自己照顾好,年纪大了我们也懒得管了。”张德林点了点头。

“小禾,啥时候抱孙子回来啊,爷还等着喝你的喜酒呢。”张德民笑道。

“喜酒不着急,迟早会有,各位爷爷你们等着就是。”张禾笑道。

现在村里像他这个年龄的还没有结婚的已经不多了,也是时候提上日程了。

不过老腔现在还没有稳定下来,结婚之后恐怕无暇顾及,张禾还是想缓一缓。

“我们可等着呢。”

第二天,公司直接安排厂车将老艺人们送回了华阴,表现出来极大的尊重,这在以前可从来没有过。

“张厂,现在厂子里不少人都在打听在哪还能听到老腔,我告诉他们想听要去华阴,有个剧场专门演老腔。”李文笑道。

能帮忙打广告就要打一把,有没有用先打出去。

广告,广而告之就够了。

“多谢了,我也要看看能不能在西安搞一个剧场。”张禾笑道。

是个办法,老腔现在演出团队有四个,完全可以分开来。

一个在华阴,一个外面跑,一个在西安,还能剩下一个备用,不过德林班现在归老腔保护中心管,张禾指挥不了。

要是能在西安搞一个根据地,那就真的厉害了。

“行啊,要是搞好了记得通知我,我一定过去捧场!带着我们员工!”李文笑道。

离开了这边,回到城里,张禾查了一下西安的一些剧场情况。

租房是租不起的,省会城市的租金和小县城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不过张禾还有其他的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