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投资之王 > 第507章 福寿双全

重生之投资之王 第507章 福寿双全

作者:画画太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06:16:59 来源:小说旗

郭子仪出发之际,他的三儿子郭曦紧紧拽住父亲的马缰,“回纥人如狼似虎,父亲大人是堂堂元帅,怎么能自己送上门去当俘虏?”,

郭子仪对告诉儿子,“现在敌强我弱,如果硬拼,我们父子都要战死,江山社稷就危险了。如果能与回纥谈判,说服他们倒戈,

那就是黎民百姓的福气,扭转战局,在此一举”,他推开了儿子,向回纥军营策马而去。药葛罗听说郭子仪来了,将信将疑,他生怕有诈,命人弯弓搭箭,严阵以待。

郭子仪摘下头盔,脱掉铠甲,放下兵器,缓缓而行。当他来到药葛罗面前时,回纥酋长们一起拜倒,表达了诚心诚意的欢迎。

郭子仪责备药葛罗,“昔日回纥军队远涉万里,帮助我们收复两京,大唐朝廷对你们很不错。

今天你们背弃旧约,襄助叛臣,是何等愚蠢的举动。仆固怀恩背叛朝廷,遗弃母亲,这样的人对回纥有何益处?”药葛罗十分惭愧,当即向郭子仪表明立场,

“我们是被仆固怀恩骗了,他说天可汗已经驾崩,郭令公已经去世,中原无主,

我们才兴兵来此,现在我们知道天可汗还好好地在长安城里,郭令公又统兵在此,仆固怀恩被上天所杀,我们怎能够再与大唐雄师做对呢?”,

郭子仪见药葛罗如此态度,乘机鼓动他,“吐蕃与大唐本是甥舅之国,

他们背信弃义。屡次犯境,抢走了无数牛羊马匹和金银珠宝。如果你们与唐军合兵,反戈一击。既可得到吐蕃抢走的财物,又可与唐朝继续友好下去,这是天赐良机,不能错过呀”。

药葛罗马上表示同意,“我们被仆固怀恩骗到这里,已经愧对令公,我们愿意杀敌立功,将功折罪”。

双方订好了合击吐蕃的计划,吐蕃军队大难临头了。在灵台西原赤山岭(今甘肃灵台县西),大唐和回纥联军雷霆出击,斩首五万级,俘虏万余人,夺回了被吐蕃抢走的工匠、妇女四千多人,缴获牛羊驼马数以万计。

各路攻唐大军闻风丧胆,逃之夭夭。郭子仪单骑退兵,从此名震千古,传为佳话。

唐代宗大历年间。郭子仪以副元帅的身份驻守河中(今山西永济西)、邠州,数次击退吐蕃入寇,守卫着大唐帝国的平安。

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唐代宗去世。唐德宗李适继位,召郭子仪还朝,进封太尉、中书令。赐号尚父,免去副元帅和节度使的职务。

让年迈的老将军回家享福。建元二年(公元781年),八十五岁的郭子仪去世了。陪葬建陵(唐肃宗李亨墓,今陕西礼泉县),唐德宗亲往安福门哭送,

赐谥号“忠武”,按照礼仪制度,郭子仪的墓葬应有一丈八尺的高度,朝廷特意将墓葬再增高十尺,以彰显郭子仪的盖世功勋。

纵观郭子仪的一生,身系天下安危近三十年,“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而上不疑,侈穷人欲而议者不之贬”,旁人得其一尚且不易,郭子仪却是样样俱全,实在是中国历史上的异数。

做上司,他为人宽简,善于培养发掘人才,他的部下,有数十人因功位至将相。

做臣子,他忠贯日月,此心无二。做父亲,他和王氏夫人严格教导子女,儿子女儿人品端方,才华出众,没有一人走上斜路。

他的三儿子郭曦曾驻守邠州,协助邠州节度使白孝德防守吐蕃和回纥,郭曦手下有十几个士兵酗酒闹事,还拔刀刺伤了酒店主人,段秀实不徇情面,将这十多个士兵就地正法,

在郭曦的军营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军士们准备宰了这个胆大妄为的老头。段秀实当面教训郭曦,

“郭令公功劳盖世,人人敬仰,你作为他的儿子,却纵容士兵横行不法,胡作非为,这样下去,郭家的功名还保得住吗”,郭曦十分惭愧,向段秀实诚恳致谢,

认为这是对自己的关怀和爱护,他不准军士为难段秀实,段秀实在郭曦的军营里过夜,郭曦亲自为他站岗放哨,以防歹人加害。

第二天,还和段秀实一起前往白孝德处赔礼道歉,郭曦为将如此,实在应归功于郭子仪夫妇教子有方、忠厚传家。

郭子仪的女儿也是才女,有一次,两位着名画家为郭子仪的女婿赵纵画像,画完之后,众人认为两幅画像不分高下,郭子仪的女儿语出惊人,得到众人一致的认可,她说韩姓画家“空得赵郎状貌”,

周姓画家“兼移其神气,得赵郎性情笑言之状”,如果不是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又如何能说出如此精辟的点评。

郭曦和驸马郭暧都是王夫人的嫡子,在奉天之难中与唐德宗同生共死,浴血奋战,传承了郭子仪的忠烈家风。

皇帝仰仗郭家,郭暧和升平公主的女儿嫁给了自己的表侄李纯,也就是后来的唐宪宗,郭暧和升平公主的儿子郭鏦娶了自己的表侄女汉阳公主,郭鏦身长七尺(21米),相貌堂堂,如果不是人品出众,皇家又怎会如此热衷于“亲上加亲”。

郭子仪福泽绵长,到了宋朝仁宗年间,皇帝还寻访到他的平民后裔,封以官职,以示忠义之士会荫庇后人。

做同僚,郭子仪洞悉世情,汾阳郡王府从来都是大门洞开,贩夫走卒之辈都能进进出出。一次,郭子仪的一名手下将领到外地任职,

去汾阳郡王府辞行。在王府里,他看见堂堂的汾阳郡王正为夫人和女儿做奴仆,端着洗脸水,拿着手巾。郭子仪的儿子觉得脸上无光。一齐劝说父亲,希望父亲能够自重。不要让外人笑话,郭子仪给儿子们讲明道理。

“我家的马吃公家草料的有500匹,我家的奴仆吃官粮的有1000多人,如果我筑起高墙,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人与郭家有仇,嫉妒郭家的人煽风点火,

郭氏一族很可能招来灭族之祸,现在我打开府门,任人进出。即使有人想诬陷我,也找不到借口”,儿子们恍然大悟,都十分佩服父亲的高瞻远瞩。

郭子仪晚年在家养老时,王侯将相前来拜访,郭子仪的姬妾从来不用回避。

唐德宗的宠臣卢杞前来拜访时,郭子仪赶紧让众姬妾退下,自己正襟危坐,接待这位“鬼貌蓝色”的当朝大臣。

卢杞走后。家人询问原因,郭子仪说道,“卢杞此人,相貌丑陋。心地险恶,如果姬妾见到他,肯定会笑出声来。卢杞必然怀恨在心,将来他大权在握。追忆前嫌,我郭家就要大祸临头了”。

后来卢杞当上宰相。“小忤己,不致死地不止”,完全应验了郭子仪的说法,一场大祸被郭子仪消弥得不着痕迹。

做敌人,除了单骑退敌的英雄虎胆,藩镇悍将也对郭子仪鞠躬如仪,一向桀骜不驯的藩镇田承嗣就说过,“我的膝盖很久没有跪人了,今特为郭令公一跪”。

郭子仪一生历经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福寿双全,名满天下,做臣子、做上司、做统帅、做同僚、做丈夫、做父亲、做敌人都几近完美,

实在称得上是人臣的典范、军人的楷模,他娶得是五姓家的好女子,得妻若此,复有何求?人生至此,复有何憾?

李靖

“我们的社会虽然大体脱离了父母之命媒的之言的老路,可是青年男女并不懂得西方自由恋爱的真谛,西方的女孩子会很快地放胆去爱她要爱的人,爽快地答应他的约会,热情地接受他的**。

可是我们中国的小姐们却不这样,她要先拿一大阵架子,她要先来一次诚意考试,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办法去吊男朋友胃口,

一而再,再而三,她那种有耐心的考验,好像个筛子,筛到后来,精华筛走了,只剩下糟粕,有骨头的男人筛走了,老脸皮厚的庸才却做了丈夫!”这是李敖先生的经典语录,虽然刻薄,却是实情,但是,

华夏先人却并非如此,以前威震四方的时候,汉人英姿飒爽、博大开放,后来被异族欺负得没了脾气,就整天拿着放大镜检验女人的贞节、欣赏女人的小脚,

如果没有史书的记载和传奇的渲染,我们几乎难以相信我们唐朝先人具有不输于西方男人的气度和胸怀,

初唐武功最盛的李靖就是传奇中的不世英雄,在《虬髯客传》中,美丽的唐朝女子具有过人的胆量和慧眼识人的见识,宰相杨素的家伎红拂女看中了李靖的不凡气度,深夜来奔,

与李靖共谐连理,这对贤伉俪遇到胸怀大志的虬髯客,三人纵横江湖,行侠仗义,是谓“风尘三侠”。

史书上的李靖并非一介布衣,他是个文武双全的世家子弟,在初唐的猎猎旌旗中,他南征北讨,所向无敌,为大唐立下了不世功勋,唐人有诗赞曰,“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靖的武艺颇有家学渊源,这要从他的身世讲起。李靖祖籍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属于陇西李氏,他的祖父李崇义曾任西魏殷州刺史,晋封永康公,他的父亲李诠是隋朝赵郡郡守,李靖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文武双修。

他有一个名满天下的舅舅,就是捉住过陈后主的韩擒虎,这位隋朝名将对外甥赞不绝口,“可与我讨论孙吴兵法的人,只有李靖”。

韩擒虎认定了外甥前途远大,对外甥进行了极为严格的训练,用苦肉计逼迫外甥勤练弓马。他对李靖说,“给你三个月的时间好好练习,三个月后我站在校场上,两只耳朵各挂一个小铁环,光头上放一枚铜钱。

你骑马跑过来,用枪把铁环挑下来,再来一招回马枪,挑掉我头上的铜钱,如果你枪法不准,很可能要了我的性命”。李靖当然不敢怠慢,昼夜练习,以求考试过关。

踏踏实实苦练了三个月,李靖完全达到了舅舅的要求,他操枪跃马,两招就挑飞了舅舅耳朵上的铁环,回马一枪又把铜钱挑落,几次三番,无一失手,令韩擒虎非常满意,孺子可教,后继有人,有什么能比这个更让名将欣慰。

李靖被亲人塑造成了一个文武双全的好儿郎,很快得到了隋朝大臣们的夸奖。

吏部尚书牛弘称赞李靖,“此人有王佐之才”,宰相杨素指着自己的座位告诉李靖,“阁下将来一定能坐在这个位子上”,李靖的确做到了,不过他做得不是大隋帝国的宰相,而是大唐帝国的尚书左仆射。

李靖开始只是长安县功曹、兵部驾部员外郎等小官,隋炀帝大业十二年,他当上了马邑(今山西朔县)郡丞,成为太原留守李渊的下级。

李渊当时正密谋起兵造反,李靖当然有所察觉,他打算到江都向隋炀帝告发。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后来又改变了主意,回到了长安,不久,李渊父子攻占长安,李靖成了李渊的阶下囚。

李渊为起兵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五子李智云惨遭杀害,祖坟被刨,一腔怒火就发泄在这些隋朝官员身上,李靖被判斩首。

临刑时,他神色不变,坦然自若,他大声向李渊喊道,“你李渊起兵,本来是为天下剪除暴乱,成就大业,为什么因私怨而斩壮士呢?”

李世民当时也在场,他极力为李靖求情,李渊只好顺水推舟,赦免了李壮士,当时,他可能没想到,他留下这条性命,是为自己的江山留下了无限生机,李靖得遇名主,前程万里,他即将展现出无比灿烂的光华。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唐高祖李渊把李靖从李世民身边抽调出来,让李靖去征讨少数民族首领冉肇则,冉肇则正纠集数万人马进攻夔州。

李靖路上遇到萧铣的军队,被阻挡于峡州,未能及时赶到,驻守夔州的赵郡王李孝恭初战失利。

萧铣是梁朝皇室后裔,趁着隋末天下大乱,控制了长江流域的大片土地,带甲四十万,一时声威远播。

第313章【大唐将帅7: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