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烧烤王妃 > 第一百二十章 伏羲岩(2)

烧烤王妃 第一百二十章 伏羲岩(2)

作者:一玄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20:29:38 来源:小说旗

( )《语嫣.穹窿绮梦》第一百二十章伏羲岩(2)

参观完大佛后回到弥陀寺,不凡大师开讲了。他:

佛是觉悟了的众生;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众生是平等的,佛也是平等的。刚才在参观的时候,有朋友们问我,释迦牟尼佛与阿弥陀佛哪个的地位更高?这个是没法比较的。因为他们俩是属于不同的两个世界里最高的佛。

世界有净土和浊土之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浊土世界,也就是释迦摩尼佛所在的世界,而阿弥陀佛在净土世界。阿弥陀佛是离我们这个世界很远的一个叫极乐世界的现在的佛,就是阿弥陀佛现在正在那个世界里。阿弥陀佛成佛的时间比释迦牟尼佛要早很多,在距今十劫之前。据般舟三昧经卷上载,阿弥陀佛有三十二相,光明彻照,端正无比。另据观无量寿经之,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之身如百千亿夜摩阎浮檀金之色,其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之白毫右旋宛转,毫相之大犹如五倍须弥山之高广;其眼清白分明,眼之大犹如四倍大海水之纵广。其身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中有八万四千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摄取念佛之众生。阿弥陀佛被视为无量光、无量寿佛,若祈求智慧,则皈依无量光佛;若祈求延寿福乐,则皈依无量寿佛,那么简单点他们两就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佛!

为什么我这个世界的佛家弟子不是称念南无释迦牟尼佛的佛号,而却称念另外一个世界的佛的名号呢,这个问题就在于,阿弥陀佛这个世界是净土,而且阿弥陀佛成佛时发下的宏愿最为宏大,换句话来理解,就是最能利益众生,当然阿弥陀佛许下了什么宏愿,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顺便提一下,我们这个世界中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里众菩萨之首是阿弥陀佛的左右协侍,辅助阿弥陀佛,与阿弥陀佛一起合称西方三圣。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是现在佛,而释迦牟尼佛也是现在佛,不过,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现在佛。弥勒佛现在是弥勒菩萨,居住在兜帅内院,是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属于未来佛。

这些都是从事相上来,如果从本体来,则“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大日如来、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弥勒佛都是一体的,都是为了度化众生的方便而随缘示现种种不同形象而已。

有人问:“大师,我们看书看电视的时候,发现有的叫佛,有的叫菩萨,有的叫罗汉,明佛界与凡俗世界的情形也是一样的有不同的职位吧?具体怎么区分由什么标准呢?”

一凡:

我们佛与众生都是平等的,但佛法的修炼却有层次之分,也有等级之别。菩萨是自觉,觉他,仍在不断的修行中的佛或众生。就是他除能渡自己外,还能渡其他众生 。比如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

罗汉只是自觉,没有做到觉他。 就是他只能渡自己,而渡不了他人。

在修炼高中尚未觉的,就是等待佛去渡的众生了。

雨丝道:“请问大师,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呢?怎么修行成佛?”

一凡道:“修行的低标准是‘度己’,即从自己做起,断恶修善,遵纪守法,淡泊名利,积功累德,清净放下,随缘(缘起、缘聚、缘散、缘灭,‘诸法从缘生,还从因缘灭’)而不攀缘。高标准是‘度己度人’,除了自己修持成为觉悟者之外,还要帮助别人成为觉悟者,广结善缘,普度众生,弘扬佛法,慈善布施(布施,是指‘舍’。俗话‘舍得’,是一种因果关系,有舍才有得,先要诚意为别人,才能得到别人为自已)。”

雨丝道:“怎么修炼才能‘度己’‘度人’?”

一凡道:“要做到‘看破、放下、放下、看破’。什么叫看破?看破就是要淡化世事境缘的‘无常’(没有亘古不变的东西,一切都在瞬息万变之中,‘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假有’(因缘而合、因缘而分所表现出来的‘存在’及‘存在者’),理解其虚幻变化规律--无常中的有常。既不沉迷于‘有’也不执着于‘无’(万事万物均无中生有、有生于无,真空不空,有归于无)。无‘色’(色指物质、存在)但不‘空’(非有、无),虽‘空’但有‘色’。放下,要认识佛家常的‘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进而提高到‘万般将不去,修业亦离身’的境界。”

雨丝道:“什么叫‘万般将不去,修业亦离身’?”

一凡道:“‘万般将不去’指人在投胎时空手而来、撒手而去,不知从何处来,也不知往何处去,其一生所能,一生所得,无论是权倾朝野,还是富可敌国,万般万样都是带不走的。

”业”原意是指人‘身、口、意’的运动以及其所形成的行为。一个人的‘身、口、意’的行为运动都具有力学惯性,即一种残余的潜在的可影响后面运动(会招致、形成一种结果)所具有的力量,即‘业力’。

‘业随身’是指一个人即使其肉身离世而去,但其精神这种‘业力’却在世间保留下来了,具有余势和作用,影响着后来人。

眼前的事情虽然过去了,但它的作用力并没有完结,仍然潜伏着一种结果(好的和坏的),联系着过去、现在和将来,这就是‘业力’的作用。”

东哥道:“什么样的人能有影响后世的力量呢?”

一凡道“在历史的长河中,能流芳百世的人真不及人口总数的百万分之一。只有那些在历史进程中曾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统治者、政治家,有述著流传于世的科技、人文学者,才有较大的‘业力’影响后人。著作具有‘业力’,因特也具有‘业力’,但不可能永存。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冰川期以前,人类的祖先做过些什么,我们几乎一无所知,他们的‘业力’我们也无法领悟,人类的‘业力’只可以阶段性地‘随身’而无法做到永远随身。只有宇宙大自然的业力是永恒的!人类的业力显得很渺,甚至于‘人一走,茶就凉’。”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语嫣.穹窿绮梦》第一百二十章伏羲岩(3)由于xx问题不能显示: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