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红楼之赘婿 > 33|城

红楼之赘婿 33|城

作者:慕容红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17:55:43 来源:小说旗

林黛玉夫妇对贾雨村下了大狱一事欢喜不已,让人去放了几挂炮仗欢喜欢喜。

林如海的三周年祭结束,看着瘦了一大圈儿,却越发亭亭玉立的黛玉,骆辰逸的心中闪过一阵火热。

出孝了,黛玉也已经及笄,距离自己的幸福生活不远了。

这么多年适应下来,他已经不觉得十五六岁的姑娘家生子有什么奇怪的了。

黛玉对于他**辣的目光似有所察,略带着些许的害羞,脑袋直杵到了胸前。

“娘子……”

骆辰逸心中柔情大盛,缓缓地握住了她的手。

往日里也不是没有这样过,可这是第一次,黛玉却是觉得他的双手似乎是烙铁一样烫,差点儿甩开了他的手。

可惜的是,骆辰逸却快了一步,牢牢地箍住了她的柔荑。

“玉儿,我好高兴!”

黛玉听着他这般言辞,虽也羞怯,可心底忍不住地泛起了甜蜜来。

抬起头来,看见了他眼中的柔情满溢,黛玉一时之间也是痴了。

“贫嘴烂舌的,就知道花言巧语……”

良久回神过来的黛玉轻捶了他胸膛一下,嗔怪道。

“谁与你花言巧语了,我说的可都是至诚之言,我是真高兴。若果真我有说半句假话,天打雷……”

“可不许胡说,你再这样,我便要恼了。”

黛玉伸出了手,堵上了他的嘴。

“好,我不说,不说,可我是真的高兴,待我赋诗一首,娘子可要与我相和?”

黛玉看着他诗兴大作的模样,隐隐地也生出了几分期待之心,尽管丈夫与诗词一道上并不擅长,可是他从未停止过学习,正视着自己的缺点,又不因此自鄙,而是不断地学习着,成长着,这样的夫君如何能不让自己欢喜,如何能不让自己倾心?

这般想着,黛玉的脸颊隐隐地又有些发烫。

那头,骆辰逸的诗已经吟唱出来了!

“真——他——娘——的——高——兴——”

黛玉顿时目瞪口呆起来,丈夫作为儒雅之人,何曾这般粗俗过了?

可是看着他促狭的神情,黛玉恼也不是,气也不是,轻轻地拍了他一下,两人对视一眼,笑做一团。

主子们这样高兴,底下人也觉得心情欢畅,芍药和玫瑰两人如今已经不近前伺候了,她们二人得了主子一月的假期,绣嫁衣,描眉画目,只等着日后成亲了。

新提拔上来的两个丫头木棉,木槿与之前的百灵,杜鹃组成了新的丫鬟四人组。

百灵再有两年也要成亲了,杜鹃他娘老子不欲早嫁,所以只怕要多等上几年了。

芍药和玫瑰都是二十岁的大姑娘了,也该是时候了。

黛玉和骆辰逸作为主子,尤其是骆辰逸,这俩丫头打小儿地伺候自己,自然是有感情的,所以他备了一份不算减薄的礼给两个丫头作为添妆,黛玉作为郡主,自然也是有所表示了。

作为女主子,黛玉比骆辰逸更懂得女儿家需要什么,所以在京郊买了个一顷地的庄子,两人分开,各自半顷。

这份儿重礼让玫瑰和芍药诚惶诚恐的同时也是让其他人羡慕无比,主子也实在是太宽厚了些。

黛玉却是感念她们对于丈夫多年的照顾,这几年到了林家,也是兢兢业业,从未懈怠过,所以才准备了这样的厚礼。

她的这一举动也不是没有其他影响的,至少林家的下人们热情空前高涨,觉得自己的日子有了奔头,纵然她们生的蠢笨些,比不上主子身边的姐姐机灵手巧,可拼着自己的一颗心,做到忠心为主总还是可以。

京城林家的下人们开始隐隐地有了融合的迹象,毕竟之前内务府的内仆,林家的世仆,彼此之间却是谁也不服谁的。

现在好了,木棉是内务府出来的,木槿是林家的世家子儿,因着主子们的这份儿一视同仁,所以林家上下总算是有了些凝聚力了。

黛玉和骆辰逸内心里其实更喜欢用林家的家生子,毕竟知根知底,用着顺手也放心,可已然是如今的这般状况了,总不能放任吧?

只怕日后贻害无穷,最终便有了这样的结果。

骆辰逸贴身伺候的也添了一个内侍,太监不比丫头可以嫁人,可以出府,他们是要一辈子老死在林家的,所以更加急迫地想要得到主子的看重。

之前骆辰逸身边的不缺人,现在林福和骆佑要成亲了,日后便是管事儿了,所以骆辰逸便提拔了一个小内侍,叫做土坷垃的。

名字虽然听着不雅,不过骆辰逸也没有要改的打算。毕竟这是他父母给予他的,也是如今他身上唯一的凭证了。

况且他本姓土,叫土坷垃也算是相得益彰了。

土坷垃是个娃娃脸的,平时一笑越发地显的脸圆了,看着也是喜庆的很。

毕竟是宫中出来的,虽然年岁不大,可是看人的眉高眼低却是隐隐地比其他人强出了许多。

也是,能让林忠安这个大管家举荐的,也不会是那么简单的。

对于下人之间的这些弯弯绕绕,骆辰逸不掺和,黛玉是装作不知,只要不耽搁了正事儿,至于其他时候,管你们怎么着了。

大家彼此之间只怕也是有分寸的,不敢闹的太过,万一被主子厌弃了,他们可真就是死路一条了。

一旦被退回内务府,他们这些人还哪里会有活路啊?

林家这里虽然小有波折,可好歹还算是平顺的话,那么如今的贾府就已经掀起了波涛骇浪。

话说贾赦那日受了上皇的敲打,回府之后发了滔天之怒,头一次堵的母亲与二房无话可说,他心里畅快极了。

以前以为自己是反抗不了老太太的,贾赦便破罐子破摔,成天地在府上胡作非为。

可是如今,贾赦却是发现,自己可以狐假虎威啊!

自己身上有上皇的旨意呢,难道老太太能比上皇他老人家厉害了不成?

尝到了个中甜头后,贾赦弯了几十年的腰板儿顿时挺直了,揪着儿子回了自己的院子,勒令贾琏将他知道的,经手之事都说出来。

贾赦一旁还让人备着板子呢,一旦哪儿说的不对或者是有所隐瞒的话,那么你就小心自己这身烂肉。

贾琏看着自家威风凛凛的老子,唬了个半死,也不敢顶嘴,老老实实,一五一十地开始说起了自己承办的,知道的所有事情,包括和甄家一起算计林家的产业等等,不过贾琏知道的,经手的毕竟是少数,上次也是因为这个,他老子已经给了他一顿板子了。

所以此刻贾琏倒也不怕自家老爷再翻旧账,死猪不怕开水烫,嘴一秃噜就将自己这些年做过的事情都交代了一遍。

贾赦虽然不大管事儿,可也不是聋子瞎子,有些事情他还是隐约知道些的,借此判断贾琏是否说谎了。

贾琏父子俩人在这里折腾,西头的贾母与贾政母子俩人也没有闲着,贾政其实就是个多余的,主要是贾母和王夫人在商量。

不过贾母想的是如今到底该如何扭转局势,可王夫人却是不同,她思索的是如何说服老太太,将那些钱财留下。

哪怕甄家的要还回去,为的是宫中的元春;可林家却不同,毕竟林家是贾家的外甥女儿,这孝顺外祖母,孝顺舅舅舅母,不是应该的吗?

况且这笔银钱合该是贾府的,毕竟他们之前赔了甄家双倍呢,这再还回去,对于贾府来说,岂不是损失更重,雪上加霜吗?

婆媳俩各有心思,贾政当了半日的陪客,似乎也没有听出来点儿什么,说出来点儿什么,贾母看着隐隐地有些心烦,打发他回去了。

到了后来,听着王夫人拿着宝玉做挡箭牌,贾母顿时迟疑了。

毕竟还有宝玉要顾呢。

之前贾赦说甄家的孩子上进,可贾母表示不服。

那孩子已经无法科举了,一个世家公子,身体娇弱,哪里就能上战场去搏命了?

等到甄宝玉,甄家再次崛起时,只怕自己的宝玉已然是封相之才了。

最后在王夫人期待热切的目光中,贾母缓缓点点头,这是同意啦。

王夫人虽看似胜利了,可再想想自己即将要损失的那几大箱子的东西,隐隐地有些肉疼。

况且还有几件价值连城的已经送去宫中给元春用了,自己上哪儿去找一模一样的去?

王夫人的愁眉苦脸贾母可不管,别人她不知道,可是老二媳妇儿绝对有不少的好东西,王家以前经管的可是海贸,他家多少的好东西,谁也不知道。

所以听着王氏哭诉的贾母淡淡地阖上了眼睛,呼吸也重了几分……

王氏自己最后讪讪地闭上了嘴巴,离开了荣庆堂。

进了自己院子的王夫人再也绷不住了,撕了两块儿帕子之后,又将金钏儿给拽了过来,也不顾身上胳膊的,连掐带拧的,来了几下,看着她一副要哭不哭的模样,王夫人觉得心情舒服了许多。

“去,叫了赵姨娘过来伺候,打帘子吧。”

王夫人对着金钏儿道。

金钏儿闻言,低低地应了一声,然后下去了。

虽说平日里太太是个慈和的,可总有这么几天半刻的,太太心气儿不顺,她和玉钏儿就要倒霉了。

可是这样的事情打死她们也不敢说出去,哪怕是在爹娘跟前都要守口如瓶的。

好在王夫人事后怒气平息了之后会赐下药膏来给她们用,太太的药膏子也确实好用,头天的青痕,第二日早上起来也散的差不多了。

贾家的速度真心不慢,看着这满满当当的几个大箱子东西,甄宝玉没有丝毫地动容,既然是他们甄家的,那就该收起来。

至于当今是不是会不喜欢,心中是否快要气炸了,那就不在这少年人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虽然圣人在避暑山庄避暑,可是这脾气却是一天比一天更加地火爆了。

戴权起初还心惊肉跳的,如今么,已经淡定的很了,亲自地将地上的碎渣子收拾了,动作麻利地重新为皇帝沏了一杯凉茶。

多喝几碗凉茶也败败火,省的陛下成天怄气上火的。

毕竟是在外面行宫,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的地界儿,万一给上皇知道了,皇帝又得自己个儿憋屈了。

对于戴权的心思皇帝可不知道。

离开书房的皇帝却是去了元春的院子,看着皇帝的脸色不大好,元春本来还算是愉悦的心不停地往下掉……

果不其然,迎接她的便是一顿劈头盖脸地谩骂,

“你贾家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是不是?竟然敢替甄家窝藏赃物,如今又大喇喇地多了一倍的东西送去了忠顺王府,这便是你与朕说的忠心耿耿?”

元春刚想剖白这一切她并不知情,可是皇帝已经拂袖而去,听着耳边皇帝和抱琴的娇声漫语,元春只觉得气苦,甚至隐隐地有些怨怪娘家。

毕竟别人的娘家都是替自己做脸,给女儿当靠山,可是自己呢?

除了自己苦哈哈地在这宫中熬日子,算计这个算计那个,挣命地活着之外,娘家又为自己做了什么?

又想着自己身边的一起长大的抱琴都背叛了自己,元春越发地觉得凄苦了,将自己捂了起来,用帕子堵住嘴,抽抽噎噎地哭了起来。

在这宫中,是绝对不能见泪的,嫌晦气,嫌不吉利,所以多少人只能将自己一腔的苦水往肚子里咽。元春自然也不例外。

可是今时今日,元春再是忍不住了,人前风光的贤德妃,甚至还不如一个婢子出身的美人得宠,她在这宫中,到底还在挣扎什么呢?

以前所有的雄心壮志,在皇上和抱琴的胡作非为,娇声浪语中,似乎都成了一场笑话……

痛快地哭了一场,元春只觉得心情舒畅了许多,不管如何,自己已经陷入这个大坑了,再想跳出去,只怕也难,所以只能一条道儿走到黑了。

硬起了心肠,元春的面目却是平静柔和,一脸笑意地打发人熬了补药给抱琴送去。

是真的补药,而且还是好东西。

甄家送给贾府的生子秘方,元春打算先在抱琴身上试试,果真有效果,那么自己再来。

没效果,抱琴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总归吃不死人的,府上已经请了民间圣手看过了,确实是调养身子,助孕的好东西。

抱琴虽然对于前主子赐下来的东西有些不放心,不过为了在皇帝面前显示自己主仆情深,忠心耿耿,她也只能硬着头皮将补药给吞了下去。

皇帝对于女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一点儿也不关心,只要这女人能让自己发泄就成,受到了抱琴的启发,所以最近皇帝封了不少的低阶宫妃,出身都不高,于床笫间也是放的很开,能让他在烦躁时释放释放压力。

甚至有些时候他还能拉着两个,三个的一起折腾,方能有酣畅淋漓之感。

等贾府再次听到元春的口信儿时,纵然慌张,可已经成这样了,她们能如何?

外加上贾赦父子俩如今一点儿不消停,成天地在府中折腾,贾母和二房要联合起来压制贾赦父子,还哪里有什么精力去应付其他的?

所以元春的话,第一次在府中被当成了空气,来了个视而不见。

贾赦父子俩这次是真的是扯起虎皮了,反正谁也不知道上皇那日和贾赦具体说了些什么,总归一切不利于大房的事情都能归结为污糟事儿。

贾赦有上皇的口谕,贾母占着孝道,又有二房,所以彼此之间斗了个旗鼓相当。

毕竟这是家丑,世人讲究亲亲相隐,所以双方谁也不敢闹的太过,省的让人看了笑话。

岂不知,这个世上压根儿就没有什么秘密,尤其是在京城这地界儿,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哪里又有什么秘密了呢?

不过贾府自认为自己所为隐秘罢了。

慢慢地,关注贾府这场闹腾的皇帝却是发现了一个得用的小子——贾琏。

这个贾琏,目前看来,却是贾府唯一还算是得用的,他关注贾琏并不是看上了贾琏什么,单单只是为了恶心恶心贾府,恶心恶心上皇罢了。

为了和父皇赌气斗气,皇帝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八月,暑热渐渐消,皇帝也带着一大家子老老小小地回到了京城,上皇召见了贾赦,皇帝便召见了贾琏。

父子对父子,倒也有趣。

上皇听说了皇帝的举动之后,淡淡地一笑,也不去理会。

如今上皇心中却是忧虑着另外一件事儿,倒也是挺为难的。

扬州知府骆文远。

他虽然知道骆文远在奉圣夫人之事上并无太大的差错,可是因着甄妃一天天的哭诉,自己心里也是觉得难过的。

可是骆家是自己的心腹,骆阁老又是位高权重,一方面是自己的女人,一方面是自己的心腹下属,他调了骆文远去扬州,为的就是破坏皇帝在江南的布局。

目前看来骆文远做的还不错,可甄妃哪里该如何交代。

岂不知,上皇自己为难,骆阁老却是早就做好了让二弟放弃官职的打算。

可惜的是,自从骆文远和林如海做了交易,将儿子给卖了之后,对于家族,对于长兄,隐隐地有一种叛逆心理在,他不靠着家族余荫,不靠着家族资源,单单是凭借着自己的真才实学,从金陵知府坐到了扬州知府的位置上,虽说是平调,可是扬州和金陵能一样吗?

金陵尽管是陪都,可这里是甄家的大本营,他这个知府其实发挥不了多少的真才实干。

现在好了,扬州府可不一样,虽说如今的巡盐御史是当今的心腹,是帝师的侄儿,可是他哪里就差了?

不管是背景还是手段,骆文远可都不惧,所以两人之间斗了个旗鼓相当。

这才让上皇觉得为难呢,若果真骆文远是个废材,一败涂地;再不然骆文远有大才长才,能彻底地压制住巡盐御史,那就更简单了。

可偏偏就是个中间值,旗鼓相当。

上皇各种为难,贵太妃自然是看出了上皇的动摇来。

男人么,尤其是皇帝这种生物,都是吃软不吃硬的,所以甄贵太妃也不说别的,天天儿地拉着上皇回忆奉圣夫人的慈和,她对于陛下的各种惦念之类的,林林总总,说的上皇也是感伤不已。

他年纪大了,又越来越惧怕老、病、死,也是越发地心软了起来。

也许正是因为奉圣夫人彻底地离开了上皇,所以自带美化系统地上皇顿时地将奉圣夫人给美化成为了上天入地再也找不到第二个的奉圣夫人了。

所以骆文远,那个没本事的家伙,就算是给甄家一个交代了吧。

当然,新的扬州知府也给了忠顺的老师,算是对甄妃的安慰了。

至于骆文远么,随便找个罪名,让他家去待上几年。朝廷时常地便有旧员起复的,届时再让他回到朝堂上即可。

反正骆家有骆阁老撑着,也足够了。

臣子势大,皇帝也不放心呢。

决心下好了,上皇便安排人去找骆文远的碴儿了。

恰好有这么一件,当初薛家的案子,本来薛蟠是该死之人,是主凶,饶是不被砍头也该流放的家伙,竟然大喇喇地出现在了京城。

这不是上赶着给人递刀子,给把柄呢?

虽然地方上这种诉讼上各种隐情着实不少,可是谁家不是占了便宜得了乖之后隐姓埋名,悄然地过日子啊?

甚至有些人远走他乡,一辈子都不会再用本真面目出现了。

可惜的是,薛蟠不同,薛家不同,作为皇商,作为金陵的四大家族,又有位高权重的娘舅家,又是底蕴传承的姨妈家,他若是能将那点子事儿放在心上才怪呢!

所以薛蟠在京城不仅不收敛,反倒是跟着贾府的这些浪荡子,京城的那些二流子们学的更坏了,兼之他对着身边人耍了威风,所以内宅的老奶奶和宝姑娘可是一点儿也不知道薛蟠在外面的情形,都只当他是上进了。

这样嚣张的一个小子,想要抓住了他,岂不是简单的很。薛蟠在和大长公主的孙儿起了矛盾,将人王孙公子拍了一板砖之后,弄的头破血流之后,成功地进了大狱。

可是刑部这一翻腾,竟然发现这薛蟠不已经是流放好几年了?如何还会出现在京城地界?

这下子,引起了刑部的惊恐,引起了皇帝的震怒,就是老圣人,也是“气愤”不已。

似乎那个让人设局算计薛蟠,将骆文远牵扯进去的人不是自己一样。

大长公主是上皇的亲妹子,儿子儿媳早逝,就留下了这么一个宝贝心肝,祖孙俩相依为命,所以大长公主也不逼着自家孙子上进,反正自家的钱财,权势都能让宝贝孙子逍遥三辈子了,没必要为了那些虚的就将好好的孩子给逼坏了。

果真自己的孙子废了,她上哪儿哭去。

在这位老太太的纵容下,这位皇亲国戚的少爷成长为一个跋扈不二的纨绔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不过这孩子虽然跋扈,可本性真不坏,对自家祖母也是孝顺的很,所以惹的大长公主更加怜惜,更加纵容了。

纨绔就纨绔吧,反正自家孙子也不偷不抢,不欺压百姓,不掺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他只享受自己的生活,提笼架鸟,捧戏子串戏啥的,反正大长公主是从来都没有阻拦过,甚至还特别支持,因为孙儿的这个爱好,找了京城好几个名角儿来教导孙儿,她觉得挺好,那少爷也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祖孙俩的生活倒也平平顺顺,毕竟这位有身份,有背景,家里也不缺钱,为人大方爽朗,大家自然也乐意与他往来。

于是这一批人的队伍是越来越大了,而且还自诩是洒脱的江湖人士,最厌烦的便是权势地位了,中二少年们也不管地位权势,只论彼此之间的交情。

久而久之,大家似乎也忘记了那些身份啊,背景之类这些有的没的,成天胡混,日子倒也和乐。

薛蟠是由着宝玉引进这个圈子的,毕竟宝玉和冯紫英,卫若兰之流的王孙公子,世家少爷们有不少的往来,薛蟠提出了要见识见识,宝玉也不好推辞。

可是到了后来,宝玉被自家老爷打,又被骆辰逸吓的,总归是大大地减少了自己外出交际的时间,可薛蟠不同啊,他是一家之主,也没有管他,外出应酬不是日常行为吗?

薛姨妈和宝钗二人对于薛蟠的这种行为也是支持的很,毕竟薛家是商户,能和这些权贵子弟们往来,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儿,与生意上大有帮助的。

薛蟠越发地得势,成天地吃酒闹腾,正事儿没见做上几回,不过日子过的真是享受的很。

这不,今日大家兴致来了,柳湘莲和那少爷一起上台,打算串戏,身材高大,略显魁伟的柳湘莲是唐明皇,那少爷面白唇红,恰巧便是杨妃了。

两人这一场戏唱下来,那顾盼神飞的眼神,略显婀娜的身段儿,薛蟠顿时就觉得自己身子酥了,心也飞了。

看着薛蟠这样大喇喇,色眯眯的眼神,这小爷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他们往日里胡闹的时候薛蟠还不知道在哪儿的穷乡下待着呢。

现在竟然敢对着小爷起了龌龊心思,心中顿生不忿。

相较于薛蟠,明显这位爷更尊贵呢,所以众人都帮衬着小爷挤兑薛蟠。

薛蟠此刻早已经失了神智,嘴里胡沁了两句,也不知道是谁先动手的,反正就成了一场混战。

看着自己手中的板砖,看着倒下去的小爷满头满脸的血,众人这才慌了。

薛蟠也知道只怕是闯祸了,他想溜,可惜的是,众人正怕没法和大长公主交代呢,哪里能容的了他逃脱,所以将薛蟠扭住,直接地送了官。

这种涉及皇亲国戚,权贵子弟的事情京兆尹压根儿就不接,一步步地往外推,最后还是刑部倒了霉,犯人进了刑部大牢。

总还算是有人记挂这往日里与薛蟠的情分,偷摸儿打发人给薛家母女俩送了个信儿。

薛家只觉得天塌了,地陷了。

薛王氏哭丧着一张脸,急忙地往姐姐那儿赶,不管是怎么着,自己的蟠儿都不能出事,那是她后半辈子的靠山,是薛家唯一的一点骨血啊。

会告状,会求救的可不止是只有薛王氏,大长公主也不遑多让,看着生死不知的孙儿,怒极了的老太太全套公主诰命衣裳穿起,龙头拐杖拄着,进宫找哥哥来哭诉了。

上皇看着老而弥坚的妹妹,也是一阵头疼。

现在自己后悔,还来得及吗?

在妹子和薛蟠之间选谁,上皇眼睛不眨地向妹子保证,一定会让那行凶者吃不了兜着走。

有了这句话,大长公主当即收了眼泪,无事人一样去找皇后去了,看的上皇嘴角直抽抽!

毕竟如今当家做主的是侄儿,她也该和侄儿打声招呼。

皇帝对于这个姑妈还算敬重,毕竟之前没有冲突,老太太一心拉扯孙子长大,也不理会那些你争我斗的,所以皇帝难得地起了善心,他想起了薛家的百万之富。

得了两位皇帝的保证之后,大长公主急匆匆地走了,回府去照顾小孙子去了。

得了两位圣人关照的刑部这次动作麻利的很,薛蟠的所有的底细都给翻了出来,包括欺男霸女之类的,自然是少不了冯源的那人命官司的。

这其中的猫腻只要是在地方上为官过的人都看的明白,当时的金陵知府是骆文远,所以他是难辞其咎。

皇帝对于骆家正愁抓不住把柄呢,现在这不是现成儿的?

虽然上次和骆阁老合作了一把,成功地扳倒了甄家,可这并不意味着大家就是好盆友,成知己联盟了啊。

相比于全身是筛子的甄家,骆家就更难对付了,骆阁老在朝堂上风风雨雨几十年,早就修炼成精,滴水不漏了。

想要抓他的把柄,可着实不易。

不过剪其羽翼倒是可以的,骆文远是罗阁老的亲弟弟,是骆家嫡支二房,正好是立威的好人选。

到了这儿,上皇所有的布局就都完成了,现在只待最后的结果了。

皇帝从父亲手中接过了这个棒子,他想要绣朵花儿都行,上皇只要结果,不管过程。

和老奸巨猾的上皇相比,当今明显稚嫩的多。

国库空虚,皇帝穷疯了,所以为了钱,他简直是不择手段。

薛家不过是适逢其会,撞上了而已。

又能收拾了骆家,又能得了钱财,这要不是伤了的是自己的表弟,皇帝简直要纵声高歌,欢呼伤了的好了。

饶是如此,等大长公主离去,看着皇帝眉眼间遮藏不住的笑意,赵皇后微微地觉得浑身有些发冷,这便是冷酷无情的帝王啊!

刑部的案子办的很快,也是为了不让各方都牵扯反应过来,给自己添麻烦,所以大家的动作迅速,不到两三日的功夫,刑部的折子就已经递到了皇帝的案头上。

骆文远皇帝开恩了一番,毕竟还是要顾着面皮的,不能太过了,所以就地免官,回家反省去吧。

这也是上皇的意思。

若果真依着皇帝的心思,他只怕是恨不得在后面加个永不录用,就跟贾雨村似的,不仅流放,籍没家产,还要永不录用,绝了他的上进之路。

可惜的是,上皇不同意,骆家也是老臣了,也该给骆阁老留点面子。

皇帝在父皇洞察一切的目光中,略微尴尬地点点头,算了,不甘又有什么用?也只能忍了。

骆文远出事儿了,作为儿子的骆辰逸自然不能干看着,他也装模作样地出去交际打听了一下消息,往大伯府上问了几次。

在听说骆文远没有大问题,最多是没官儿做的时候,骆辰逸便丢开不管了。

毕竟不过是罢官而已,他如今是赘婿的身份,无权无势的,能有什么作为?

关门闭户,过自己的好日子才好。

骆阁老对于侄儿的这个表现略略地有些失望,不过想想侄儿父子之间的那些纠葛,他除了叹气之外,竟是无能为力。

骆文远接到了免官的旨意后,直接傻眼了。

这……

当然,大哥之前还提醒过他,自己主动点儿,辞官回家算了。

可惜的是,当时的骆文远却是觉得大哥太过杞人忧天了,一直都心怀侥幸。

现在么,一切都摆在了自己的眼前,可骆文远能认为这是自己的错吗?

官面上的原因就成为了骆文远最后的稻草!

恩爱了十多年的夫妻俩第一次大吵了一次,骆文远甚至还甩了小宋氏巴掌,都怪这个败德的妇人,要不是她贪财,自己何以能犯下那等错误,被人抓住了把柄,失了官职?

小宋氏也不是个省油的灯,难道这一切不都是老爷授意自己做的吗?她一个内宅妇人哪里知道牢狱的事情?现在老爷竟然将所有的事情都怨在自己头上,她不服!

可惜的是,不服的后果便是被骆文远甩了了两巴掌。

小宋氏直接地被丈夫给打傻了,直到骆文远走远了,她这才回身过来,连哭带骂,嘴里就没有什么好言语。

骆婉瑜看着这样的粗鄙的母亲,带着人回院子去了,这样的母亲,哪里来的世家女的气度和教养?

至于骆辰逾么,守在吃酒的老爷跟前不停地安慰着他。

虽然免官,可也不打紧,大伯不是在京中吗?咱们上京去求了大伯,他总不会真的丢下父亲不管的,是不是?

听了儿子的提醒,骆文远顿时觉得有理的很,扔下了酒瓶子,让人打水洗漱,自己要振作起来。

要给自己的心肝儿儿子做个榜样,刚刚那样颓唐的父亲绝对不是一个好父亲。

打起了精神的骆文远对于儿子的孝顺很是满意,自己的小儿子,不不,自己现在可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还哪里来的小儿子?

想到了那个小子,骆文远脸上的微笑慢慢地消失了。

想到上京之后,要再次地面对那个小子了,骆文远的心思也是各种复杂。

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啊!

骆文远想起的儿子,骆辰逸此刻第一次地面对着自家大伯。

两人之间的话题自然是离不开骆文远的。

骆阁老想要知道这个小子如今对骆家,对骆文远是个什么态度。

骆阁老看重的是前者,不过后者很能看出来骆辰逸的品性问题。

这是骆辰逸和自家大伯的第一次会面,之前因为种种的缘故,所以两人一直都没有见过,即便是有什么事儿,也是由着骆太太和骆辰迅兄弟俩人跑腿传递。

两人轻易不会联络,一旦联络,定然是因为某些大事儿。

诸如算计了甄家之类的,骆阁老对于骆家的千里驹是满意的,不在局中,这小子很多时候甚至比长子骆辰迅都要敏锐的多。

只是可惜了。

不过后来,他便安慰自己,这样其实也挺好,骆家已然到了这种地步了,再出个千里驹,只怕上皇也要忌惮了,更甭提是当今了。

骆阁老用这种话安慰了自己,让自己的心里舒坦点儿,不至于更加地郁闷,这样好好的一个孩子,老二那个蠢货竟然给送了出去。

林如海用一个金陵知府就算计得来了这么好的一个女婿,骆阁老不服不忿,可惜于事无补。

好在骆阁老并不知道骆辰逸和林如海之间的交易,否则的话,他只怕是要将这臭小子给打死了,哪里还能如今这般心平气和地聊天?

随着林如海的去世,大管家林家栋的留南,骆辰逸和林如海之间的秘密越来越少人知道了,日后除了他自己外,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知道了。

骆辰逸还是觉得有些怅然的,毕竟骆家与自己也算是有抚育之恩,又有母亲啊。

“辰逸,你觉得你父亲该如何?”

两人约在了郊区骆家的别苑中,不过这是骆婉慧名下的产业,黛玉与骆婉慧两人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骆辰逸与大伯在水阁待着,将其他人打发的远远儿的,这里地处开阔,也方便说话。

“呃,大伯想听实话?”

“这是自然。”

骆阁老微微一瞪眼,对着这奸猾小子没好气地道。

“说实话,我小的时候,父亲对我也是疼爱有加的。”

骆辰逸似乎是陷入了回忆中,缓缓地开口道。

“废话不是,你是你父亲的嫡长子,当初你诞生,你父亲欢喜极了……”

骆阁老笑骂道。

“是呀,是挺好的,之前一切都挺好的。可惜的是,等母亲去世,这一切就成为了过去。老爷他……呵,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总归我越是优秀,老爷似乎越是不忿,这样说,大伯是不是觉得侄儿挺不要脸的?”

骆辰逸笑着问道。

“这话是什么意思,你父亲难道还能嫉妒你个小子了?”

骆阁老对这话却是有些不信,骆文远即使再混,也不会嫉妒自己的儿子。

“并不是父亲嫉妒我,而是我将父亲的宝贝儿子给比成了渣渣罢了。我三岁启蒙,过目不忘,被人谬赞为‘神童’,可二弟却不同,他都五岁了,可‘千三百’还没有念完……自那时起,父亲看着我的眼神就少了慈爱……”

骆辰逸觉得说这些略带着耻感,忍不住地揉了揉自己的脸颊。

“那年,腊月三十儿吧,因着婉慧,我顶撞了继母几句,父亲将我摁在板凳上揍的那一天,我记得清清楚楚,父亲是要打死我,他亲自执板,毫不留情,将我打了个皮开肉绽。那是我第一次对父亲产生了恨意。”

骆辰逸想起了自己眼前一片模糊时,妹妹跪着苦求骆文远,却被骆文远一脚踢开,妹妹那时候才多大点子年纪,如何能承受的住一个成年男人的力气。

他一直捧在手心里的妹妹,当场呕了血。都说“少年呕血,命不久长”这么多年了,他仍旧怕妹妹养不活。战战兢兢,各种小心。

“真的,大伯,不瞒您说,我那个时候,第一次觉得自己无用,恨不得自己立即强大起来,保护妹妹,杀了眼前这个可恶的恶魔!”

骆辰逸丝毫不隐藏恨意的语气,让骆阁老心中发寒不已。

也不知道是因为弟弟的狠辣还是骆辰逸的无情。

“因是过年,所以父亲竟是在继母的撺掇下,并未给我和妹妹请大夫。那个新年,继母带着二弟二妹出门交际,四处地说着我和妹妹的娇贵高傲之类的闲话,母亲为了妹妹,那样拼命,可就凭着她的一张嘴,我的妹妹,成为了克亲不详之人。甚至父亲,对婉慧都是避之不及,平日里妹妹请安,他从来都不见的……”

“……唉,父可不慈,可子却不能不孝啊!辰逸……”

骆阁老真心是没想到这其中还有这样的隐情,张张嘴,也只能这么感叹了一句。

“是呀,所以我能如何?那样的家,那样的父亲,那样的继母,我又何必留恋骆家呢?所以后来听说了入赘之事,我便一口答应了下来,只有一个条件,带着婉慧离开。”

“……”

“对于族人,对于大伯,其实我真的十分感激的,若不是因为族人和大伯的庇护,父亲和继母顾忌着您和族人的闲言碎语,我纵然觉得自己再能耐,也无法护着妹妹长大。至于父亲么,自从那一脚不留情的踢了妹妹之后,我只告诉过自己,我便是个没爹的……”

骆阁老对于自家弟弟干的这些蠢事儿也真心是无语了,当然,弟弟的狠辣无情似乎也有些出乎了他的意料。

当然,侄儿对于弟弟的恨意也是一样。

“唉,是我太过强求了,人与人之间,也是需要缘分的,你们父子之间,只能说是亲缘太过短暂。”

“我这个儿子却是个不孝的,母亲逢年过节地也没个祭拜烧纸的,可终究,我告诉自己,妹妹重要,我怕等再过上几年,他拿了妹妹去换自己的前程,到时候我如何能拦得住?现在好了,带走了妹妹,有母亲的嫁妆,日后找个敦厚老实的,保妹妹一生平安无事总是能的。”

“唉,这一点你放心,婉慧的终身有我与你大伯母呢。”

本来是要试探骆辰逸的骆阁老简直要郁闷坏了。

“多谢大伯,大伯母怜惜,我也不要求钟鸣鼎盛之家,也不求什么王孙公子,只要人踏实稳重,是个过日子的便成。”

当然,现在黛玉也能出门交际了,也带着婉慧多出去走走,见见人,多些往来,说不定姻缘就找上门来了呢?

骆阁老后来醒悟过来了,不过是因为骆辰逸之前的那些悲惨事情说的太多了些,自己整个人又是带着愤怒的,所以他满肚子的劝解之言也只能藏起来了。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大伯,您对于当今如何看?”

虽然如今也算是密室之言,可谨慎的骆阁老却是狠狠地瞪了一眼对面这个放诞无礼的小子一眼。

帝王,其实下臣能随随便便评价的?

“睚眦必报,刻薄无情。”

骆阁老轻轻地动了动嘴唇,说出了这八个字。

“既然大伯看的明白,何以……”

骆辰逸的言下之意非常明白,甚至还带着几分狐疑地打量着自家大伯,莫非他果真贪恋权势?不想离开朝堂?

“臭小子,你大伯我一把年纪了,何曾不想好生地享福几天,含饴弄孙多好。可老天他不答应,我又能如何?”

上皇不想放了骆阁老离去也是有缘由的,如今甄家倒了,他只怕越发不会放骆阁老离开了。

到了最后,只怕大伯还不如岳父呢!

“大伯,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您听听是不是很有道理,一位长者对着他的晚辈说的,‘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之时,似是清晨跃起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您觉得这话如何?”

骆阁老闻言,怅然了许久,等再次回神,却不见了那个奸猾小子……

是呀,自己老了,上皇年纪也大了,所以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当今。

作为老圣人的心腹,今日的甄家便是明日的骆家。

也许,自己也该是时候离开了。

虽说已经做好了决定,可是真要实施起来,却也不易。

骆阁老想要致仕,两个法子,一个是死于任上,另一个是重病不起,无法上朝。

可这两个法子,有利有弊,他还需要斟酌一二。

当然,关于骆家将来要如何,也是需要通盘考虑的。

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可作为父母长辈,一辈子总有操不完的心,总是各种不放心儿孙后代,尽管知道自己无法为他们包打后半生,可仍旧忍不住地想要做出种种安排,希望他们的后半生顺遂平安。

不求高官厚禄,只希望顺遂平安,不过也不知道这是否已经成为了骆家子弟的奢望了。

自己一旦退出了朝堂,失了庇护的骆家到底会如何,其实骆阁老自己也不知道!

这样的未知才是令他迟迟无法做出决定的缘由。

听着丈夫唉声叹气,辗转反侧,骆太太也是忧心起来,这到底是怎么了?

丈夫一向不将朝堂上的公事带回家来,所以家里的气氛一向都是比较轻松的,可这已经连续好几日了,何事让丈夫如此地忧心?竟致他夜不成寐!

骆太太忍不住地问了出来。

“唉,都是辰逸那小子啊,竟是给我出了个大难题呐!”

毕竟事关家里的孩子们,骆阁老也生出了诉说的心思,披上了外衣,对着妻子道。

“辰逸那样懂事的孩子,如何会为难了你?”

骆太太对于老头子这话却是不信的,摇头问道。

“辰逸是个好孩子,可都怪老二那个不争气的东西!我再是没想到,辰逸吃了那么多的苦头,他对老二,也是怀着恨意的……”

这话说的简直是大逆不道,骆太太一时之间也是怔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