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红楼之赘婿 > 46|城

红楼之赘婿 46|城

作者:慕容红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17:55:43 来源:小说旗

却说京城降下了数十年未见的暴雪,这对于皇帝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因为只有帝王不贤明,帝王昏庸,昏聩,暴戾,所以上天才会降下此等不吉之兆头。

不过皇帝很是机智地将上皇给牵扯了进来,双日争辉,所以才会天降暴雪,给帝王和人间警示,这样的流言蜚语一出。

朝野几乎是一片安静,谁也不敢议论此事,哪怕是身处密室,饶是父子,夫妻之间都不会议论此事。

皇帝暂时性地算是避开了第一道难关。

直接第二道么,自然是赈灾了!

户部是个什么情况,皇帝自然是清清楚楚的,不过他还是勒令户部尚书,侍郎们尽力地筹措出些银钱,粮食来赈灾之用。

毕竟朝廷不能没有任何的作为啊!

现在的户部尽管不是太缺钱,可是粮食这种东西,什么时候不缺了?

好在皇帝身边多了一个小智多星,给了皇帝一个很好的法子!

嘉奖了尽力赈灾的百花楼,替百花楼写了个匾额,上面所书四个大字:“仁义无双”!

百花楼的掌柜的简直是乐的眉不见眼的,这才哪儿到哪儿呢,却没想到,皇帝老爷这样好,简直是感激不尽了!

知道了这百花楼的待遇之后,其他人能落人其后吗?

虽说着百花楼拔了头筹,可人家吃了肉,咱们还不能喝点儿汤了?

一时之间,商圈儿振奋不已,众人赈灾的热情大增,外加行朝廷的各处调度,总算是将目前的情况给稳定住了。

忠顺亲王也算是知道了自家父皇的底线了,所以并未在此事上再作妖,与其最后迎来的是一顿臭骂,还不如什么都不干呢,毕竟不做不错!

忠顺成天地拉着小厮,琪官儿等人高乐,对于外面的情况一点儿也不关注,时刻关注着他的皇帝总算是放心了许多。

毕竟对于当今来说,自己的好弟弟不来捣乱,这简直就是太好了。

不过即便是控制住了京城的情形,可是关于京畿直隶,山东,山西等地的情形,灾民们是个什么情形,目前还不得而知。

不过京郊的灾民们已经陆陆续续地开始进城了。

好在小诸葛顾子言又为陛下出了个好主意,所以进成的灾民都被陆陆续续地安置了起来,然后不管是去西城做工还是怎么地,总能找点儿事儿干,然后换取足够的食物和容身之处。

皇帝通过这样的法子,慢慢地在消化着这些流民。

皇帝对于顾子言越发地喜欢了,尽管没有升了他的官职,不过还是赏了顾子言不少的东西,也是令大长公主欢喜不已。

唯独顾子言自己才知道,这到底是谁的功劳,自己不过是愧领罢了。

好在骆大哥是真的不在乎这些,所以顾子言这才觉得心里好受了许多。越发地决定自己要感激他一辈子了,若是他能将自家妹子许给自己的话,那就更好了!

骆辰逸可不知道顾子言的心思,反正两人目前算是兄弟情深吧,和骆辰逾没有产生的兄弟之情却是在顾子言这里发挥了起来,也是令人感慨。

左右骆辰逸也知道自己不是个什么好东西,所以也怨不了骆辰逾,至少这并不是单方面的问题。

直隶,山东,山西这些地方陆陆续续地都有官员发来了求救,赈灾的加急消息,甚至发生了灾民冲击官衙的消息,自然是受到了镇压,这是毋庸置疑的。

最后的结果么,不管是什么样的,可都是令人叹息的。

百姓啊,只有活不下去的时候才会想着冲击官衙,当然也能看出来这些本地父母的品性了,只有往日里盘剥的太狠了,只有如今真的活不下去了,所以才会做出了这样铤而走险的举动,只怕他们自己也是知道自己的结局的。

所以死了数百人,也在意料之中。当然,当地的驻军似乎也死了不少,皇帝简直愤怒无比,他也不是没去过地方,也不是不知道地方官吏是个什么德性,可是万万没想到,竟然会逼着百姓造反,这如何能不让皇帝恼怒!

所以皇帝紧急地派了皇长子南下赈灾,顾子言作为皇家侍卫,这次也在外派中,护卫皇长子南下,这不是个轻松的活计。

可是在皇帝开口之后,顾子言就知道这已经没有自己开口拒绝的余地了,所以他如今发愁如何地说服和安慰祖母了。

毕竟自己长了这么大,却是头一次地离开祖母,第一次地离开京城。而且更为可怕的是,此行并不是出门游玩,也许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所以大长公主听说他要随皇长子一起南下之后,眼泪扑簌簌地掉了下来。

不过让顾子言没想到的是,自家祖母却是比他坚强的多,甚至不需要顾子言说服和安慰,老太君就已经帮孙子准备南下的行李了。

各种的伤药,各种的补品都准备了不少。当然,也是少不了大氅,少不了身边的护卫们。

顾子言看着这一长串的清单,也是哭笑不得,祖母尽管是一片好心,不顾自己这次却只能轻车简行,所以除了各种药丸子之外,顾子言能带走的只有大氅,毕竟穿着暖和啊。

大长公主看着减薄的孙子,简直要心疼死了,自家孙子从来都是养尊处优到什么时候吃过这样的苦头了?

不过为了让顾子言放心,她也只能强颜欢笑。

顾子言自己也是心酸,越是懂事儿,他越是悔恨自己之前的混账日子。

可惜的是,现在也已经晚了。

顾子言临行前一天,来了林府辞别,且拜托了骆辰逸,希望黛玉能偶然地上顾府,与祖母说说话,也排解排解她的烦闷一二。

对此,不管骆辰逸还是黛玉,都是满口地定下了。

这并不是什么为难事儿,他们还可以请了大长公主来府上做客散散心,外加上府上如今有贾母寄住,彼此之间也能有个说话的伴儿。

带着对祖母的记挂和林家的感激,顾子言终于开始了自己第一次的出差活动,护卫着皇长子南下去赈灾,救灾。

他虽然是护卫,不过却是皇长子的表弟,彼此之间尽管之前并没有多少的交际往来,可是这次遇上了,皇长子自然是不会放过和顾子言交好的机会的,毕竟顾家在军中的影响力还是在,对于他来说,现在急缺的便是军中的助力了。

自家父皇很多时候都插手不上军中的事情,更遑论是皇长子了,大部分的军权都掌控在上皇手中,这也是当今很多时候只能忍气吞声之故。

毕竟手中无军权,他的腰板儿直不起来,更何况满朝的文武官员都是以老臣为主呢?

好容易地扳倒了甄家,熬死了骆阁老这个文官之首,皇帝也算是渐渐地控制住了江南的盐政,可是这个帝国真正的核心的东西,还是没有落到他手中,这对于皇帝来说,愤懑无语之外,也是无能为力!

五位阁老之中,如今有三位是当今的亲信,按理来说,皇帝也应该满足了吧。

可惜的是,人心不足蛇吞相是一件,至于另一件么,越是雄心壮志,皇帝觉得自己受到的掣肘越是多,政令不畅,地方吏治败坏,官场贪腐之风严重,官员思想老化,僵硬,得过且过,一点儿上进心都没有,皇帝还能如何?

总要有一批自己得用之人吧?

可惜的是,军权不在自己手中,皇帝不得不多了许多的小心翼翼,不得不放缓了自己的前进的脚步,不停地调整人事,不断地算计这个,谋划那个,为的便是给自己挪腾更多的空间。

上皇纵然看着不显山,不露水的,可是这个国家的命脉和大权却是掌握在宸极宫的手中。

皇帝除了愤懑之外,简直无可奈何,毕竟上头的那位是自家父亲,而且更加可怕的是,他掌握着许多事情的生杀大权。

皇帝都是如此的情况,更遑论是作为孙子的黄长子了。

对于他来说,如今真心是什么都没有,他甚至都不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毕竟嫡长子是嫡长子,可太子是太子啊。

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皇长子自己比起自家父皇更加需要小心翼翼,丝毫不敢有任何的出格之处,否则惹了自家父皇的红眼病犯了,最后自己倒霉不要紧啊,可还要连累母后和自己的妻小的。

这并不是一件小事,虽不至于动摇国本吧,可是对于皇长子来说却可以算的上是倾覆之祸!他绝对是不会犯这种忌讳的!

他各种谨慎小心,可并不意味着有了好的机会也不会把握了。

比方说,这次南下,护卫队的事情尽管都是由着父皇安排的,可是顾子言却是自己亲口地向父皇要来的,这事儿他是永远不会和这位表弟说的。

果然能借用这次机会赢得顾家的好感,将来能略略地支持自己一二,那么都不枉自己的这一番算计了。

皇帝虽然能看透儿子的算计,不过如今却是有几分慈父之心的皇帝觉得自己才不会和父皇一样呢,决计不会这般那样地提防着儿子,所以为了表达自己的不同,皇帝同意了儿子的请求,将顾子言给编入了护卫队中。

顾子言对于皇长子的善意自然是能感受的到的,不过在人前他却是恪守着侍卫该有的规矩,不过在人后么,则是亲切地唤着皇长子为表哥。

对于顾子言的上道儿,皇长子也是满意的,一路上自己也能有个说话的伴儿,这样的日子才不会枯燥,也是顾子言说话虽然粗糙些,可是猛地一想,极为地有道理,皇长子越发地爱拉着顾子言聊天了。

对此顾子言也不推辞,虽然他没想过要掺和这些有的没的,可若是能和皇长子交好,这也是一件好事儿。

一路上一行人的出行还算是愉快的,如果忽略了越来越僵硬的腿,甚至是路边上的死尸的话,这次的出行都还算是比较满意的。

当然,不过是到目前为止。

抵达直隶后,面对当地官员请的鲍鱼鱼翅的豪宴和饿殍满地的对比时,顾子言只觉得心里堵得慌,这顿饭真的是吃不下去的。

好在他是侍卫,并未暴露身份,所以不用和皇长子一般,受人奉承和吹捧。

他和侍卫们混在一起,也是有鱼有肉,有酒有菜,吃饱喝足了之后,早早地撤退了。

当然,他们这些人也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能出去走走逛逛的,很是有一些热心的胥吏们盯着自己这一行人,不管是出门还是什么,总归都是有人头前引路的。

顾子言虽然是第一次出门,可也不是傻子,直隶都是这样防范着,可见此次的情况只怕是不妙,想想山东,山西这些地方,他心中愈发地沉甸甸了。

第一次出门的少年人,迅速地摆脱了稚嫩,开始成长起来了。

不提出门在外,却愈发压抑地顾子言,单提京城。

郊区的流民们得到了很好的安置,这次,众人重口一次地称赞帝王的仁善和能干,皇帝自然是心情愉悦的,毕竟这皇城根底下,想要找点儿什么事情做,还是很容易的,所以让这些流民们干了活儿,还不会影响了京城的安定。

皇帝觉得自己的这个举动很好,比起以往淡淡的赈灾来说,这次简直完美了。

洋洋得意的皇帝却是很快地就又郁闷了,直隶毕竟离着京城不远,所以皇长子将自己探得的真实消息快马加鞭,传递回了京城。

想想直隶都是这么个情况了,更何况是其他地方呢?

皇帝高兴不起来,成天阴测测地盯着朝臣们,尤其是户部和工部,皇长子需要更多的人手帮衬,他得拿出来更多的钱财和粮食去赈灾,皇帝不高兴,朝臣们就更加不敢高兴了。

一时之间,朝堂的气氛压抑至极。

不过朝堂上的这些争斗却是影响不到普通百姓的生活,比方说,黛玉诸人的生活却是一如既往地平顺。

因为顾子言的恳托,所以黛玉除了三不五时地打发人去大长公主府上送点子东西,再不然下个帖子,请了长公主过府来聚聚,众人聚在一起说会儿话,打发打发时间。

看着黛玉对于大长公主的这份儿用心,贾母的心中真心很不是滋味儿,毕竟这是她的外孙女儿。

而且如今的贾母和以前的并不同了,虽然她仍旧是超品诰命,可贾府却败落了,儿孙们也是徒的徒,流的流,她如今一把年纪,老迈不堪,却是连个落脚之地都没有,还有寄居外孙女儿府上。

况且贾母总觉得黛玉对自己的态度很微妙,很是敷衍。

一把年纪了的贾母,终于感受到了当初黛玉心中的那份儿忐忑。至于其他人,王熙凤每日浑浑噩噩地养胎,只要不会却了自己那么一份,她是万事不理的。

迎春随波逐流,只要别人能生活的地方,她也能生活,不管是好不好的,她都是绝对不会抱怨的,索性如今在林家,说句不好听的,迎春的生活只怕是比在贾府还要好一些呢。

当然,她的财物一如既往地是收拾不住的,没了她的奶母,却又来了个比奶母更加贪婪,更加毫无顾忌之人→邢夫人。

比起其他人,邢夫人作为嫡母,自然比其他人更加地名正言顺,理所当然,更加毫无顾忌。

贾府诸人来到了贾府之后,黛玉为每个姐妹们置办了一套首饰,都是素净的,如今能戴的,可惜的是,迎春却并不是她自己收拾着,反倒是被邢夫人给拿走了。

即便如此,迎春也没有声张一下,也是令人无语。

黛玉听了探春说起这事儿,叹息了几句之后,却也无可奈何,毕竟大舅母名正言顺,她又能说些什么?

探春对于黛玉的不作为有些郁闷,不过她却是很聪敏地没有再说些什么,只是叹息了两句二姐姐可怜,也就算了。

三姐妹时常都一起来黛玉处打发时间,能独处的时间和机会并不多,所以探春也再找不着机会说些有的没的了。

尽管黛玉也察觉到了三妹妹的一些改变,她也能理解这种改变,毕竟家中的变故对于人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不过她一直都不觉得方嬷嬷对于她的告诫之言是对的,三妹妹的性子她自然是知道的,那样高傲好强之人怎么可能会存着这样的心思?

可是在听到贾母隐晦地说起这些有的没的时,黛玉却是震惊了!

“外祖母,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黛玉并未有伤心欲绝的表现,却是冷静地问道。

“不过是这么一说罢了,玉儿你果然不同意,外祖母也不会勉强你的,毕竟你是我的外孙女儿,至于别人,什么情况,老婆子才不会理会的。你的身体没问题吗?”

贾母连连摆手,对着黛玉道。

“……”

黛玉甚至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外祖母如何会生出了这样的心思?还是说,果然是三妹妹生出了这样那样的恶心心思,所以才撺掇说动了外祖母,使她打起了夫君的主意?

“玉儿,你要相信,外祖母是为了你好的,你要知道,林家的这种情况,是不是?果然你的身体不好,那也不要怕,咱们找了太医好生调养。可男人啊,都是贪玩贪吃的,你也知道的……所以纵然不用你三妹妹,那么你身边的丫头也行啊,我瞧着不管是杜鹃还是百灵,模样身段都不差,也是林家的家生子,你放在身边也放心一些,玉儿你意下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