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红楼之赘婿 > 50|城

红楼之赘婿 50|城

作者:慕容红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17:55:43 来源:小说旗

显然,南夷人对于此次入侵活动做了充足的准备,骁勇善战,悍不畏死,奋勇向前,所以一个照面之间,这些人就给了顾子言一个深刻的教训。

若不是身边的护卫机警,只怕此刻顾子言已经去见阎罗了。

顾子言一脸的劫后余生,简直后怕!当然作为先锋官,也是极为地丢脸,吃痛外加丢脸之下,更是激起了顾子言心中的凶意。

少了顾虑和惧怕的顾子言抡着大刀,开始施展自己的十八般武艺了。

本来对于顾子言不大服气的将士们看着这样奋不顾身的先锋官,到底也激起了众人的好战之心,好胜之心来,毕竟顾子言不过是个少年人。

他们这些人可是老油条了,难道还不如一个少年人了?

冯唐接手西南军队的第一战,以枭首过千结束。

双方鸣金罢兵,约好了改日再战。

这其中,顾子言表现的最是抢眼,杀敌过百,一战成名!

听着主帅的夸赞,看着同袍们的敬佩,只有顾子言自己知道,此刻的自己已经是腿软脚软地彻底瘫痪了。

所以他摇头苦笑,众人只当他是谦虚,更加佩服。

唯独冯唐,人老成精,自然是看出了顾子言的外强中干来,不过这个时候,他也不会说出来便是了。

经历了自己的首战之后,顾子言少了身上公子气息,多了一抹肃杀之气。

这之后,冯唐又带着大军与南夷进行了几次面对面的交锋,有输有赢,不过每次,顾子言都会有斩获。

冯唐极会做人,知道顾子言是当今的人,所以请功奏报之中将顾子言夸成了一朵花儿。

至于史家兄弟,尽管也有所斩获,不过冯唐大部分情况下不过是一笔代过,省的再火上浇油。

不过如今史家兄弟也算是知道了京中的动向,知道了朝堂上的动向,所以极力杀敌,为的便是将功赎罪,不管如何,果然能用了战功,赎了史家的大罪便好。

此刻的史鼐才是后悔了自己之前投靠忠顺王爷的举动,可惜的是,后悔已晚了。

不管如何,自己的儿子却是绝对不能出事儿的,他只有这么一个独苗苗,绝对不能出事儿!

史鼐这样当爹的,在子女面前绝对是慈父。

皇帝对于冯唐请功折子上关于史家兄弟的战功直接来了个视而不见,他本来已经做好了决定,只有搞定了史家兄弟,自己的脸面才能从地上捡回来,他怎么可能会宽宥,赦免了史家?

而且史家兄弟甚至比贾家更加可恶,因为他们兄弟的谨慎和能干,皇帝为了对付他们,简直费神无数,皇帝心中如何能不恼火?

一年多的功夫,也足够让人们忘记了放皇帝的丢人之事。

听着西征大军不日凯旋,朝野上下,欢腾无限。

林家,黛玉夫妇极为顾子言高兴的同时也在为骆婉慧担忧,毕竟二房已经出孝了,婉慧的亲事可还没有下落呢。

骆辰逸也不是没有想过顾子言的,可惜的是,他知道大长公主对于顾子言的看重和期待,所以成为顾家妇,似乎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所以他最后狠狠心,将顾子言从妹婿的人选中给剔了出去。

剩下的,他也不是没有名单的,不过却还是不确定。

最为显赫的一位便是孔家的旁支少爷,尽管是旁支,可是学识,人品都是数一数二的。

这位少爷的家世也简单,不过唯独的问题便是,这位孔家少爷少年失父,是寡母将他养大的。

骆辰逸有些担心骆婉慧嫁过去之后的婆媳关系,当然,还有孔家少爷的心性问题,毕竟少年失父,万一是一位妈宝型的丈夫,那么日后吃苦受累的可就是骆婉慧了。

当然,还有几位勋贵人家,却没有嫡长子人选,骆辰逸不想让妹妹那么辛苦,也不想让人嫌弃了妹妹,所以和大伯母书信往来,选择的都是嫡支次子,幼子这类的人选,不用承担家族责任,小两口只要负担周全自己的生活便好。

宗妇或者是世家当家主母的生活都太累,太辛苦了些,他的妹妹纵然不是四角俱全,可性子上面却跟自己一样,最爱苛求完美之人,所以骆辰逸不想让妹妹受苦,又剔除了一些人。

这样下来,他又面临着另一个问题,骆太太的心思,反正骆家如今都在江南,还不如将婉慧嫁在江南,这样的话,娘家也近一些,也不怕婆家欺负了婉慧。

可是骆辰逸和黛玉只能生活在京城,他不想和妹妹距离太远,有心想让妹妹嫁入京城,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骆太太虽然疼爱侄女儿,可也知道自己做不了侄女儿的主,话语说的很是委婉,骆辰逸也是有些怅然。

少了大伯之后,骆家人似乎都是有些这样的顾虑,言辞行动之间都带着几分谨慎小心,少了底气一般。

骆辰逸虽然也能明白骆家的如今的情势,却是感受不深,对于骆家人的改变,心中难过了不少的时日。

无法陪伴家族一起同甘共苦,无法回敬家族,这样的尴尬和为难如今骆辰逸再一次地感受到了。

大军回京,皇帝欢喜坏了,毕竟身为帝王,文治武功,留名青史,谁不喜欢?

况且他又收获了一员猛将,日后能派上大用场的,皇帝阴沉沉的脸上久违地露出了笑意。

大军回朝,冯唐冯老将军觉得自己也该是时候家去养着了,毕竟年纪大了,这样的一番波折下来,老将军当即地就有些撑不住了。

所以对于冯唐的知情识趣,皇帝还是挺满意的,不过冯唐的去留可不是自己能决定的,所以尽管很是往冯唐今日就回家的皇帝仍旧只能挽留,挽留,再挽留,玩这套礼贤下士的把戏,也是让皇帝腻歪的不行。

至于冯唐自己么,倒也知道缘由,所以倒还算是淡定的。

上皇看着跪在下面的冯唐,老态龙钟,须发皆白,不知道怎么地,便想起了文定公,半晌儿地才叹息道,

“你老了,我也老了,既然身子不好,那么就家去歇着吧,得了空儿来宫中找朕,陪着朕聊聊天,下下棋也好的。”

冯唐闻言,心中泛起了一股子喜悦来,能平安离开朝堂,本朝只怕自己是第一人吧?

“谢陛下的体恤,老臣年纪大了,也是不中用了,日后若是能抱抱孙子,抽打抽打儿子,也尽够老臣忙的了。”

冯唐这样的老臣,与上皇感情深厚,心中也不愿意上皇和当今闹的不可开交,所以婉转地劝说道。

上皇沉默了半晌,终究也没说出什么,他身边的大伴儿听着上皇轻轻的呼噜声,悄然走上前去,替他盖上了锦被,然后和小内侍一左一右地搀扶起了双腿已然没有知觉的冯唐,让人好生地将给送了出去。

“主子爷年纪大了,不是故意怠慢老将军的,还请您多体谅吧!”

冯唐也是连忙摇头,深表自己的惶恐之色。

当天回去,冯唐就直接地躺床榻上起不了身了,毕竟年纪大了,这么一番周折下来,扛不住也是有的。

他致仕的折子皇帝也批了下来,老将军平安离开了朝堂,晚节得以保全不同别人,左右冯家人是各种庆幸的。

史家兄弟携带家眷回京之后,也是苦逼,阖家带府地下了大狱,如今只能寄希望于背后主子的能耐和手段了。

当然,若是当今发了善心,赦免了史家的罪过,那也是大幸了。

史家下了大狱,却是没有人跑前跑后地周旋了。

贾家的了消息之后,贾母拿出了几百两的银子,交给了长子让他四处地为史家打点,至少让他们少受点儿罪也好的。

可惜的是,如今的贾家,如今的贾赦,又哪里能有什么权势呢?

银钱花光了,可惜的是,事情没有办成多少,贾赦尽心尽力了,也完全没有什么愧疚心里,将自己所遭遇的事情一一地告知了贾母。

史湘云尽管一脸的惶恐之色,可惜的是,这个缺心眼的竟是没有拿出哪怕是一钱的银子为叔叔婶婶周旋一二。

宝玉作为史家的女婿,也从未出现在史家人面前便是了。

史鼐史鼎兄弟纵然对于史湘云没有多少的感情,可仍旧是忍不住地有些失望,不不,是很失望!

皇帝也不愿意将史家的案子拖的太长,省的再给了上皇亦或者是忠顺插手的理由,所以快刀斩乱麻,也是因为史家兄弟有战功,所以家产籍没,史家兄弟流放,史鼐的长子流放;女眷,十六岁以下的男丁们皆是无罪释放。

史鼐夫人,史鼎夫人和史鼎的长子,三人成为了身无分文,身无长物,无家可归之人!

贾赦打发人将她们带回了贾家,毕竟是老太太的娘家人,又是宝玉媳妇的婶子,堂弟的,所以将她们接回来,直接地丢给宝玉,丢给二房,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吧?

贾赦心中不大确定地想到,不过史湘云和娘家人的关系,史湘云的凉薄也是令众人大开眼界呢。

现如今贾母在,所以史家三口人的吃喝用度都是贾母的,史湘云一点儿也不想沾染上两位婶子,堂弟这些麻烦的态度表现的很是明显。

史家的其他三位女儿,侄女儿的都嫁到了外地,如今谁也不知道她们的情形如何,史鼐夫人本想去投奔女儿的。

可又怕自己给女儿添了麻烦,所以暂时地委屈了自己住在了京城。

可惜的是,史家败落了半年之后,史湘云的堂妹,史鼐的嫡长女,被婆家休弃了,她自觉无颜活着,直接一根麻绳,上吊了事。

史鼐夫人听着这消息,当场就晕了过去。

等再次幽幽醒转,她却是再也坐不住了,长女已经没了,可她还有小女儿的,所以史鼐夫人求了贾母,备了盘缠,出京去找小女儿去了。

史鼎夫人带着儿子,继续地住在贾家,而且一点儿也没有寄人篱下的自觉,反倒是对着史湘云指手画脚,言语上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客气。

史湘云本来就没有多少的脸面,现在更加如此。

史鼎的儿子本就是个没有多少学识的粗人,史鼎本也没想着让儿子成为饱学之士。

毕竟史家武将出身,总要有个能掌控自家实力人脉的后辈吧。

史鼐一心想让儿子读书考科举,转换门庭,史鼎就下定好了决心,教导儿子舞枪弄棒,研读兵法。

史湘云对这个小堂弟从来没有多放在眼里过,再加上男女有别,他很早地就搬去前院了,她一个闺秀人物,哪里能知道堂弟是个什么德行?

现在,堂弟依附贾家,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依附史湘云过日子了,她才觉得苦了。

这位堂弟可真心算不上是什么好脾气之人,动不动地对着史湘云便是污言秽语,说话特别难听,看着她的眼神带着一股子狠辣。

史湘云纵然有胆子和叔叔婶婶和史家闹翻,毕竟史鼐史鼎夫妻是长辈,又是好面子之人,自然是做不出和她一个小丫头计较的事体来。可是面对这个堂弟时,她却是不敢有半点的异动,和只小鹌鹑没有什么区别。

似乎是发现了史湘云这个堂姐欺软怕硬的本质,这位堂弟自此得寸进尺,直接地讲史湘云当成了摇钱树,史湘云之前做的那些恶心事儿打量谁不知道呢?

别说这些钱物了,即便是史湘云整个人都是史家养大了,既然你如此地狠辣,那么就被怨我无情了。

毕竟他的父亲如今还在流放途中,少了人打点,作为儿子,他如何能放心的下?

史鼎之子从小便是父母捧在手心中,尤其是父亲,手把手地传授武艺,一字一句地教导他兵法,他与父亲的感情甚至是超过了溺爱自己的母亲。

如今史家败落,父亲流放,身为人子,如何能不尽点心力?

所以他早就想好了,只要手中有了足够的钱物之后,他便带着母亲一起离开这里,做点小买卖,一边去跟着父亲前往流放之地,略略打点,可以让父亲的日子好过上些。

虽然可以找贾母这个姑祖母开口,跟大伯娘一般,可他就是不想张口,只要是不想便宜了史湘云这个堂姐。

自从在贾家听说了史湘云的那些前事之后,这位堂弟就一直憋着一股子气儿呢,既然你觉得史家亏待了你,那么就让尝尝什么叫真正的亏待。

史湘云的好日子总算是来了,尽管她如今是贾家妇,与史家何干。可惜的是,她的堂弟并不这样认为,自从第一次,她发现这个堂弟是真的狠辣无情之后,史湘云心中就一直是惧怕的,对于堂弟沟壑无尽的索求钱物,她不敢有任何的怠慢。

史湘云的嫁妆之前被朝廷发放回来了的,所以她手中真的是有钱的,被堂弟弄走了近千两的财物之后,史湘云尽管觉得肉疼的要命,可是想着只要能将这人给打发了,她还是愿意破财的。

史鼎之子拿着从史湘云这里威胁来的钱财,又得了贾母,贾赦资助的几百两,带着母亲,离开了京城,前往西北,去寻找自己的父亲去了。

当然,这位果真不是没有城府的书呆子,一路上采买了不少京城的东西,然后一路上贩卖过去,维系着自己母子的生活。

他手上有功夫,也不惧怕什么宵小,雇佣了几个粗壮能干之人,又雇佣了一个账房,这便上路了,当然,史鼎夫人那边,自然也是有一个婆子,一个小丫头子照顾的。

毕竟这一路上风餐露宿的,他不能让母亲吃这种苦头,身为人子,就算是无法周全,可总还是要想法子周全的。

史鼐史鼎俱皆流放西北,史鼐夫人去了西南,他也只能希望伯娘能略略地照拂嫁出去的姐姐一二了。

如果不能,那也莫可奈何,等自己略略能回转过来了再南下或者是打发人南下了。

十四岁的少年人,因为一朝家变,所以迅速地成长了,背负着家族的重担,离开了京城。

婶子和堂弟的离开让史湘云轻松了许多,可是宝玉对于史湘云的态度却是越发地冷漠了,毕竟这样一位冷清冷肺腑之人竟然会是自己的枕边人,宝玉想想贾家出事之后,打发了管家四处奔波的黛玉,后来为贾家诸人安排了衣食田庄的黛玉,再对比如今的史湘云,他心中很不是滋味儿。

反正是史湘云也从来没有弄明白过自己的丈夫,所以对于他的失望史湘云继续是不知道的,夫妻两人同床共枕,可到底同窗异梦,终究也让人莫名地觉得悲哀。

史家人离开,贾家人继续着自己的生活,毕竟谁也不可能永远地围着别人转,最终还是要个人过个人的日子的,贾府也算是平静下来了。

王熙凤诞下儿子之后,便彻底地成为了透明人,贾赦将孙子孙女儿给抱回了自己的院子,他便是祖母养大的,也不觉得自己照顾孙女,孙子有什么问题。

况且跟着自己,他能给孩子最好的条件,跟着那样狠毒无用的妇人,再移了性情,他可是哭都找不到坟头的。

贾赦倒也知道自己的不着调儿,不过他已经谋划好了,将来到了孩子进学的年纪,不管是死皮赖脸还是怎么着,都要让玉儿女婿收了自己的儿子当弟子。

贾赦的这份儿自知之明倒是给骆辰逸找了不少的麻烦事儿。

至于大姐儿,年岁也不小了,本来对于孙女儿没什么感觉的贾赦,这次,却是看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的儿子的面上,决定自己要为孙女儿找个教养嬷嬷,好生地教育上几年,虽然不至于成为大家闺秀,可终究该学的还是要学的。

至于邢夫人,自己都拎不清的,哪里是能教导孙女儿的料?

黛玉听闻大舅舅的拜托之后,想想大姐儿,心中生出了怜惜之情来,和骆辰逸商量了一番之后,将大姐儿接到了林家,放在自己身边。

她身边有两个宫嬷嬷,不管是谁抽空点拨她一二,都能让大姐儿受益匪浅,贾赦对此很是满意。

也不征求孙女儿的意见,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

巧姐儿沉默地听从了祖父的安排,离开贾家前,去看了看自从生了弟弟便缠绵病榻的母亲。

听着女儿细细密密地说着祖父的安排,说着自己的儿子的一切,王熙凤病的病的失去了容色的脸上泛过了一抹神采来,眼中迸发出了些许的火花来。

“好好听林姑姑的话,日后有空了回来瞧瞧老太太,老爷太太,还有弟弟吧!”

王熙凤吃力地说了几句之后,便让平儿将女儿给送了出去。

府上多了个巧姐儿,可似乎一切都不一样了,七八岁的巧姐儿,小小年纪,性子沉稳,也没有母亲的那份伶俐,大部分时间都保持着沉默,乖巧地让人觉得莫名地心酸,本就心善的黛玉便是更加地怜惜她。

黛玉空闲的时间便是亲自地带着她,教导她。

世间规矩礼法使然,世人对于女子也更为苛责,巧姐儿有那样一位母亲,只怕日后也更加地艰难。

不过黛玉却是从未听到她抱怨过,永远都是那副沉沉静静的,似乎不似七八岁的小姑娘,想想自己七八岁时的模样,黛玉难免地有些脸红。

有了巧姐儿,黛玉总觉得自己更加地不同了,真正地有了长辈的模样。在林家十日的功夫之后,黛玉便亲自地带着巧姐儿去了一趟贾家。

待上一整日之后,再带着她回来。

贾赦有了孙子,万事足,恨不得将孙子当成金娃娃一般地供奉起来,似乎以往的那些纨绔气息也尽皆消失了,成天地围着孙子转。

听着他感慨,可算是明白老太太为何那般宠着惯着宝玉时,黛玉哑然失笑,大舅舅果然可爱。

贾赦滔滔不绝地对着黛玉显摆了自己的孙子一通之后,这才再三地谢过了黛玉对于巧姐儿的教导,明明才离开贾家几天,可他总觉得巧姐儿浑身的气派都不一般了。

听着大舅舅的客气之词,黛玉连连摆手,表示这是自己该做的,当初外祖母教导过自己,现在这样做,也是应该的。

顾家·后院

顾子言紧张地盯着自家祖母,分明离京之前祖母应承过自己的,可如今自己回京都这么久了,为何祖母还没有任何动静?

对于顾子言的模样,大长公主简直又恼又觉得好笑,这死小子,如此地沉不住气。

不过有些事情,她还是需要和孙子说清楚的,先礼后兵,省的顾子言日后再生出了抱怨之心来。

顾子言看着祖母的神色,自己也是有些讪讪然,慢慢地收敛起了自己的神色,沉静下来了。

孙子出息长进了,大长公主最是欢喜,能早日看着他成亲,让自己抱上重孙子,这是她现在唯一的要求了。

不过这说亲娶妻,可绝对不是闹着顽的。

顾子言对此表示认同,自己想娶她,日后娶了她,自然是想着要一起好生过日子的,自然是认真的。

心心念念惦记了人家姑娘好几年了,他从来都是认真的,从来都没有想过要轻慢了她的。

听着孙子的表态,大长公主心中又是欢喜,又是酸涩的,总之种种复杂,无法言说。

既然孙子决心已定,也不想再更改,那么自己也不做恶人,棒打鸳鸯了。只希望骆氏女果然是个好的,能和孙子琴瑟和鸣,早日地为顾家诞下继承人了。

杭州·骆府

大房住在老宅,骆婉慧因为要时常地陪伴大伯母,所以在老宅也是有她的住处的,不过每逢几日,骆婉慧还是会回到二房,住在自己之前的院子里,也是母亲生前的院子。

小宋氏进门之后,骆文远本想将这里封起来的,不过骆辰逸不同意,所以就将之前伺候过宋氏的人都打发到了这里来,维护保养着此处。

等后来,骆婉慧留头了,必须兄妹分离,回到后院了,小宋氏说服了骆文远,将嫡长女给安排在了这里。

其实一切都是小宋氏在做主,骆文远不过是去做了个恶人,对着长子长女通知了一声罢了。

对于骆辰逸和骆婉慧来说,这也算是个好结果,毕竟是母亲的院子,也不能任由它败落下去,骆婉慧住进去之后,这里的陈设都是母亲生前的样子,她没让人大改,小心地维护着,一直到现在。

许多的东西虽然看着陈旧,可到底都保留了下来,对于自家兄妹来说,也算是有个可以怀念母亲的地方。

可惜的是,现在只有自己一个人了。

骆婉慧想想这些时日哥哥与大伯母之间往来频繁的书信,自己的脸上也流露出了一丝迷茫来。

终身大事啊,尽管知道哥哥和大伯母都会为自己考虑,会为自己做出做好的选择。

可是她心中还是带着一丝惶恐的,带着不安的。

宋嬷嬷和马嬷嬷两人人老成精,关于姑娘的大事情大太太也不会瞒着她们两个,自然是知道姑娘这份儿迷茫的缘由。

两人虽然心疼姑娘,可不知道京中哥儿的想法,所以一时之间,倒是无从安慰了。

骆婉慧到底很快地便回神过来了,压下了自己心中的惴惴和迷茫,算了,总归车到山前必有路,不管是大伯母还是哥哥,都不可能会坑了自己的。

骆婉慧这般地安慰自己道。

这些日子,骆文远和小宋氏对于几个孩子的终身也是讨论了几句,夫妻俩尽管各有各的小心思,可也知道骆婉慧的事情是轮不到他们做主的,心中暗暗地咒骂了几句之后,便将注意力放在了自家的一双儿女身上。

骆辰逾兄妹俩都是十三四的大小伙子,大姑娘了,出了孝,也该是时候操持起来了。

尤其是儿子,作为二房的继承人,这未来媳妇儿人选绝对是不能马虎的。

必须是世家女,必须是嫡长女,才学,品性,管家,容貌,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

当然,儿子的岳家最好有些权势,这样的话可以给儿子更多的助力。

骆氏的资源毕竟大多数都集中在长房身上,如今骆文远又是白身,又有大哥临终之前的告诫,所以骆文远也不敢太过动作。

可是自己白身的身份又能为儿子找个什么样的好岳家呢?

这才是小宋氏担忧的地方。

不过纵然没有骆氏,可好歹还有宋家的。

小宋氏嫡兄的小女儿和骆辰逾年纪相当,那孩子她也是尽知道的,花容月貌,气度俨然。

至少不知道大哥大嫂是个什么想头,小宋氏先要确认一下丈夫的心思才能有进一步的动作。

“老爷,您觉得我大哥的小闺女如何?雯姐儿不管是气度还是家世,都是上好的人选,我大哥如今又调回了京城,户部侍郎,也算是简在帝心,这样将来儿子入仕,也算是多了一份儿照拂。”

小宋氏说话还是颇为小心的,生怕伤了丈夫的自尊心。

“雯姐儿?大舅兄的小女儿?小姑娘性子是不是太过活泛了些?”

骆文远想想大舅兄家的小姑娘,似乎是被家人疼宠的太过活泼了些,能照顾好儿子吗?

“瞧老爷说的,小姑娘家家的,谁还没有个淘气的时候,您那都是什么时候的老皇历了,现在年岁大了,她还能一直都是那个性子啊?”

小宋氏对着自家老爷蹙眉道。

好在前头留下的那一双和娘家的关系并不亲密,否则的话她是绝对不会打娘家的主意的。

小宋氏只要想想娘家这几年的煊煊赫赫,心中便是一阵火热,越是合谋,越是觉得这是一桩好亲事,若是能早日地定下来,那就更好了。

“不着急,咱们就这么一个儿子,总要多找上几个的……”

骆文远淡淡地道。

他倒是想起了南安郡王家有个正当岁的女儿,若是能和霍家搭上关系,那么儿子是不是路子就更加地宽广些?

“老爷可是又有什么人选了?”

小宋氏对于丈夫还是比较了解的,闻言楞了一下,问道。

“南安郡王霍家有个女儿,你知道吗?”

骆文远问道。

虽然在京中时,外出交往不多,现在也已经离开京城快两年功夫了,可是小宋氏对于京中闺秀的情况还是了解的。

“霍家的小郡主?唔,比辰逾小一岁,倒也算是个合适的人选,衍圣公不也有个适龄的女儿吗?老爷?”

小宋氏却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对着丈夫道。

“孔家?你如何知道的?”

骆文远对着妻子道。

“这不是前些日子大嫂子说的,孔家有个上进的小子,只怕是想给婉慧说亲吧,大嫂子多感慨了几句,说是孔家有个能干的闺女,是衍圣公的嫡女,不过其他方面如何,却是不知道……”

小宋氏对着丈夫解释道,同样的女儿,不管是个什么情况,却是绝对不能比那个克亲的要嫁的好!

这是小宋氏的底线。

“孔家的女儿,只怕不行,咱们家这几年树大招风,所以……”骆文远略略地有些迟疑,说道。

“那就能让婉慧嫁去孔家了?”

小宋氏没好气地对着丈夫翻了白眼,问道。

“纵然能嫁去孔家,肯定也不会是嫡支,孔家旁支又有多少的作为?你可别忘了,婉瑜和皇长孙的年岁可是差不多的……”

虽然话还没有说完,可已经令小宋氏眉开眼笑了!

“是呀,婉瑜和皇长孙的年岁差不多呢!”

夫妻俩相视一笑,既然女儿的事情决定好了,夫妻俩的注意力又放在了骆辰逾的身上。

关于儿媳妇的人选,夫妻俩总是能想起来十来个合适的人选,不过却没有个十全十美的,总是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令人遗憾。

不过倒也不着急,总要骆婉慧的亲事先定下来了才行,毕竟骆辰逾兄妹小,总不能越过了长姐的。

还好骆婉慧的亲事不用自己操心,嫁妆不用自己操办,二房基本上什么都不用理会,小宋氏的心情才略略地好了一些。

二房的东西,合该就是自己一双儿女的,骆辰逸入赘前,就已经带走不少的好东西了。

现在轮到骆婉慧了,二房一点儿东西不出,这样是不是会让人诟病?

自己的一双儿女要议亲了,小宋氏总觉得自己这一阵子很要注意各方面的影响了。

现在她更庆幸骆辰逸入赘出去了,否则的话,儿子前面,永远都有人压着一头,别说是儿子心中不痛快了,她这个做母亲的心里也不好受。

现在儿子议亲了,方晓得自己之前谋划的好儿来。

小宋氏神色中略略地有些得意。

京城·林府

“宋家的帖子?”

骆辰逸带着几分讶异地问道。

“对,姑爷,宋家似乎是刚刚进京……”

林忠安对着自家姑爷道。

“呵呵,既然人家都送来了,那么就应了吧,那日我自己去即可。”

骆辰逸带着一股子莫名的表情,对着林忠安道。

“毕竟是宋家第一次宴客,郡主不出现,真的成吗?”

林忠安却是略略地有几分担心地问道。

“放心吧,我说成便成,日后与宋家,保持君子之交即可,不用太过热络!”

骆辰逸对着他道。

他都这样说了,林忠安果然还不知道这其中另有隐情的话,那才奇怪了呢,闻言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